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探讨民族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解决途径

来源:中国包装 作者:王晓珍
发布于:2020-09-18 共3033字
  摘要:在全球化社会环境下,民族文化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重技术而轻人文,对民族文化的忽视,使得美术教育陷入僵化。在发展和完善高校美术教育中,应进一步重视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人文价值,运用润化渗透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丰厚的营养。
 
  关键词:民族文化; 资源; 美术教育; 渗透;
 
  文化是一种认知系统,民族文化包含一个地域范围内与各族人民生活相关的一切方面的综合。贯穿了人的出生、成长、婚姻、离世等各阶段内相应式与情感态度,包括食、衣、住、行等方面衍伸出的各种综合性因素。民族文化的综合性特点,与美术教育的初衷相吻合。可见美术教育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部分,人文精神指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最终精神追求,表现为对美和自由的追求精神,如尊严、价值、命运、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对所有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珍视。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界定了美术课程的性质为人文性质,人文精神中包括了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尊重与保护。但我们的美术教育从基础教育到专业美院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片面重视绘画技能、软件操作技能的培训,人文精神缺失,深厚的本土民族文化资源长期被忽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各类文化产生的地理条件、历史进程、人的生活状态等综合要素,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下面尝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寻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
 
  一、美术高考阶段
 
  21世纪初伴随着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大量美术院校的办学规模也大踏步地扩大,规模是十多年之前的数倍,一些综合类高校也快速地办起了美术专业,并且规模越来越大。同时,美术高考中大部分综合性院校的考题都类同,评判标准、录取的标准也较一致,记忆默写、黑白照片等素描考试方式,忽略了模特人物本身的气质精神;彩色照片、文字描写各种颜色的衬布、水果、罐子等色彩试题,催生商家生产出诸如“苹果色”“衬布色”的1号、2号等颜料,迎合高考评卷要求,考生无需观察与分析,只需记住几号色在哪个位置,便可以完整画出一张色彩考卷。这种流水线配件式的美术生培养,完全无视艺术规律,就连仅存的一点美术基本技法知识也被僵化。在这种模式下,美术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存在较大、较明显的差别,部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并没有完全与文化产生联系,更是缺乏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二、民族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位置
 
  当学生进入高校进行专业学习之时,又遇上大量美术高等院校在专业教学上存在的弊端:其一,在课堂中注重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术,对写实与造型能力片面强调,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只知“功夫”,不知艺术,太过注重物理上的正确性,认定画得像就是好;其二,忽略对人的情感体验,缺少各方面文化滋润的可能性,对民族文化的介绍也多为碎片,多片面的介绍单体表现形式如雕刻、剪纸、刺绣、服饰等,或片段地摘取几个所谓民族元素的纹样、图案、色块,而不知这些形态的根源、形式、规律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任何民族文化都是由这块土地上生息的人创造和决定的,美术是民族文化中最直接的图像化呈现,它和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都不可分割,无论物质的匮乏与富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没有停止过。当先民们制作陶器时,已经注意到器型的对称、圆正,甚或绘以各类图案。当农民在编制一个结实耐用的竹筐时,还会追求形状的饱满与外观的光滑。美,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必需品。鲁迅先生称民间艺术为“生产者的艺术”,而用后现代艺术观点来看,人人都是艺术家。随着科技进步、交通迅捷,人类迁徙变得容易,民族也不再仅是人种学概念,而主要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西北地区交流汇合,相应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态度也有所不同。在民居建筑形态中,有黄土高原的窑洞、砖墙承重的灰瓦硬山、卷棚建筑,也有平窠式院落、碉楼式建筑、毡包等等,建筑装饰相应地有所不同。基于人们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各类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涵盖了各类美术形态,不同场合使用的剪纸、皮影、花灯、纸扎、雕塑、场景布置,由各地域的“艺术家”,或称“匠人”创作,他们能文能画,能判断是非,德高望重,是本土民族文化重要的综合创作者和传承者。
 
  民族文化如此生动丰富,我们不能无视这些鲜活的文化资源,若把精力仅放在专业技能训练上,将不利于学生今后服务于社会时,面对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现实思维需要,因而窒息高等美术教育的生命力,背离艺术与教育的本质[1]。我们应该让学生知晓所有的书本知识都是活态的,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文化之间是生长关联的,美术不仅仅有技术,还有背后的文化支撑,我们应该脚踏自己生活的土地,面向高速发展的世界,积极地去接近事物的真实。
 

 
  三、探寻解决途径
 
  应该明确,大学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续,要靠青年群体的参与,作为大学教育这样一个知识与信息集中的基地,忽视本民族的文化,便缺失了文化的根基性,缺少了生命力。
 
  1. 重视,但不盲目。
 
  高校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文化素养,而不是都去培养学科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这种文化素养能够陪伴学生,成为他们学科知识的坚实基础,无论学生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这种民族文化都会渗透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基石。当这种大的环境形成力量的时候,全社会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强,破坏自然减少,少量的专门从事地域民族文化整理、保护传承的工作者才能系统而顺利地开展这类工作。
 
  2. 渗透,而不是引进。
 
  在美术教育中,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认识多元统一的民族文化哲学观、世界观;认识其产生的心理因素、感情气质和思维方式;认识文化形成的历时性、多元性和交融性。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尽量保持知识的完整性,从而理解美术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理解美术与地域民众之间的关系等。根据民族文化产生的规律,在教学中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引导学生,而不是完全改变学院式的教学课程,大张旗鼓地强加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常规的美术史课程、实践类课程中,用合理的深度与广度完整地介绍民族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传递文化脉络,让学生在审美感受、审美意识、审美评价等诸多方面建立起良好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关注文化的整体性构成因素。
 
  3. 拓展,教育无围墙。
 
  利用假期的艺术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民间美术实地考察,实地观摩石窟艺术、民间工艺制作等,与民间文化人进行面对面地学习交流,使学生能够产生民族民间文化的现场感。也可以提醒或者要求学生在自己家乡去体会曾经耳熟能详但无意识的各类民族民间文化现象,用考察日记的方式进行记录,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另外,可以阶段性地借助人类学、民俗学教师的力量,讲解民族文化相关的学科知识;适当邀请民族民间艺人进校园,开展讲座或展览,选择性的介绍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拓展学生眼界。
 
  结语
 
  创新型人才不是仅靠基础技术实现,而是要具备对人文精神敏锐而深刻地把握,具有将社会的新现象,对生活的新感受转化为艺术形式的能力。所以,无论从个体学生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民族文化都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民族文化传承者的主体,他们能否承担得起这份重任,与今天所接受的教育紧密相关。我们要正视民族文化濒危的危机,应该将它发展成活态的、与人的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形态,根植于民、根植于心,这是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每一个民族文化工作的心愿。
 
  参考文献
 
  [1]王宏恩.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01):50-51.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原文出处:王晓珍.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J].中国包装,2020,40(09):72-7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初中美术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