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

城市园林建设的的植物配置方案和种植养护技术

来源:农家参谋 作者:李爽
发布于:2020-11-04 共3439字

  摘要: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园林绿化为人们提供了绿色的休闲场所,自然生态的生活环境,使人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宜居指数显著上升,使得城市生态以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而园林绿化的整体质量离不开设计中良好的植物配置方案和精心的种植养护技术。

  关键词:园林绿化; 植物配置; 种植养护;

目录

  1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1

  1.1适地适树配置……………………………………………………………………2

  1.2结合季相变化配置……………………………………………………………………2

  1.3避免病虫害潜在威胁的原则……………………………………………………………………2

  1.4层次感丰富……………………………………………………………………2

  2种植养护技术……………………………………………………………………3

  2.1种植技术……………………………………………………………………4

  2.2养护管理……………………………………………………………………4

  参考文献……………………………………………………………………5

园林绿化

  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来说,如何更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利用好现有空间,构建崭新的宜居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园林绿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园林绿化不仅具有生态环保的特性,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水平更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体现。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增加,对于绿色健康的自然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加强和合理制定种植和后期养护管理方案,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1 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1.1 适地适树配置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繁荣发展,对园林绿化格外重视,增加了园林绿化的投资建设。我国南北环境差异大,不同地区环境都不同,部分地区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不顾天气、土壤等环境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盲目的照搬南方或者国外的绿化效果,为达到某种特定景观效果,大量引用外地乔、灌木和花卉,不但要承担昂贵的苗木价格和运输费用,增加了工程造价成本,也为后期养护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首先,批量的引入种植的植物,破坏了原有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其次,这些植物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成活率大大降低,减弱了景观效果。最后,即使这些植物成活,养护管理的成本也较高,增加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所以,很多建设单位开始反思,繁琐的养护管理技术,大量的人力物力,已失去了园林建设本身的意义。在我国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适地适时配置原则、优先配置乡土绿化树种、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逐渐受到重视,对于养护过程出现的压力,从选择园林植物环节入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植物选择的角度缓解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2 结合季相变化配置

  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利用植物的花期和果期在不同季节所呈现的不同的形态,打造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逐渐成为近些年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四季变化非常明显,需要特别考虑植物在四季中的生长情况,秋冬季节尽量配置抗寒树种和花卉,东北地区冬季配置常绿树种如油松、云杉、冷杉等,秋季可选用拧筋槭、白牛槭、色木槭、美国红枫等彩叶树种,夏季种植的荷花、睡莲,春季栽植京桃、山杏、连翘榆叶梅等春花植物,以确保在不同季节都有特有的景观,彰显季节变化为我们带来的视觉冲击,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1.3 避免病虫害潜在威胁的原则

  树种之间并非是可以完全自由搭配的,一种植物的虫害产生是需要必要条件来满足,而有些植物往往为另一种植物的病害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海棠与柳树类的植物就不能搭配在一起,原因是柳树的虫害发生之前,幼虫可以在海棠越冬,也就是海棠是幼虫的寄主。所以,将这种为幼虫越冬提供场所的树种要远离。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有些园林造景过程在配置植物时,还可以逆向思维,把病虫害的天敌寄主植物栽在易受病虫害影响的树木附近,来进行生物防治,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4 层次感丰富

  为了提高园林绿化景观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在配置植物时要具有层次感,达到整体美观协调的效果。园林讲究的是内容丰富、一步一景,变化多端,首先,可根据颜色的合理配置,例如花期的长短、花色的饱和度,例如红色的拧筋槭和黄色的银杏树,颜色靓丽,且都为暖色调,可以打造彰显热烈、大气的景观效果。其次,也可以根据植物的大小、高低、叶形等进行配置,例如由高到低依次配置大乔木、亚乔木、花灌木、宿根花卉和地被植物,使景观效果更饱满,避免一眼望穿的情况出现,这种配置使整体协调性更强,通过大小、高低的对比,打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最后,也可以根据植物本身的特点,主次分明,动静结合,避免单一性给人们带来的审美疲劳,注重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

  2 种植养护技术

  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技术正转向全程化、全面化,解决了传统园林绿化种植技术的关键环节技术问题,在其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与工具设施,提高了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的科学化水平,将应用种植工具贯穿园林绿化工程全过程,并调整园林绿化种植施工组织过程,优化方案。

  2.1 种植技术

  在种植植物之前,要确保其种植地点的客观环境能够基本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确保水、空气、土壤、湿度等符合植物的生长环境条件,若发现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因素,则需灵猴运用技术进行改良,方可种植。

  2.1.1 移植

  移植过程对植物的成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移植植物时,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质环境,要选择合适的移植、栽植时间,通过优化移植时间的方法提升树木移植的成活率。尤其对于植株较大的树木,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水分及养分过多,因此园林绿化工作人员需要格外注意这类植物的移植时间,确保其茁壮成长。从挖种植穴起,就要讲究方法,为更契合根系生长发育,种植穴形状要避免锅底坑,种植穴边缘要竖直,近似圆柱形。种植树木土坨要完整,打包草绳务必撤下,以免草绳中的化学物质影响土壤环境。树坨上的须根要保证齐茬切断,以免树木栽植完成后,伤处影响须根整体萌发。

  2.1.2 栽植深度

  在栽植植株的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栽植技术,要充分结合植物的习性和特点。栽植土坨平面与地平面不能相差超过五毫米,且要超过地平线,不能深埋,尤其在冬植期间,深埋后,土坨下部温度较低,影响缓苗。

  2.1.3 浇水

  浇水要浇透,然后支架杆,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浇水后土下沉,导致土坨被架杆支撑而悬空,缝隙是造成根部失水的主要原因。第一次透水后,适量加入生根剂,三天后第二次透水,七天左右第三次,逐步根据树木情况进行。

  2.2 养护管理

  2.2.1 修剪要掌握好尺度

  园林植物需要定期修剪以保证其景观效果,但也要注意尺度,例如某些公园或者街路路两旁的绿篱,由于面积大,受光照土壤影响,长势不均匀,如果以一个标准进行修剪,高度上难免有达不到修剪标准的情况发生,这时就要放一放,让长势弱的发出新枝,逐渐丰满后再做处理。对植物的生长期及休眠期进行绿化养护修剪工作,能让激活植物的顶端优势,从而生长迅速,对整个植株的生长都是有益的,因此,养护管理过程,适度的进行修剪是增强植物生长势,提高景观效果必不可少的工作。

  2.2.2 定期观察树势、施肥、中耕、浇水

  绿化养护人员要定期对各处所栽种的园林植物进行施肥、浇水中耕松土等作业,结合树势制定具体的养护计划。施肥要遵循"基肥适宜、追肥及时"的原则,浇水要结合气候情况适当开展浇水作业。在北方地区,春季比较干燥,这时对于部分植物就要保持土壤的湿润,才能正常生长;夏季气温较高,就要增加灌溉次数和水量,尽量避免中午高温灌溉;秋季要合理浇水施肥,确保植物安全越冬;冬季就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雪特别大时要及时清理树上的积雪,防止积雪压倒树枝树干等。树木根系的生长发育状况,是树木生长的关键,正常的状态下,树冠的范围与根系范围是基本保持一致的,如果根系生长受限,树冠过大,大风天气必将导致树木倒伏的情况发生。松土可以促进根部生长,更加牢固的将整个树木固定在土壤里,保证生长环境更加稳固。

  2.2.3 做好病虫害的防护

  植物病虫害要讲究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防患于未然,在刚开始有迹象表明病虫害发生,或者气候条件适合病虫害产生的时候,就要及时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已经出现病虫害时,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时防治,确保苗木茁壮成长。

  提高园林植物的配置和种植养护技术,就要正确定位本地区绿化种植背景,积极探索、发展新的种植和养护技术,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合理管理绿化植物,全面强化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种植养护技术。正所谓,三分种,七分养,园林景观是具有生命力的,不但在栽植是需要具备娴熟的技术和方法,科学合理的配置方式,栽植完成后,还要进行精心的养护管理,才能让景观自然、和谐、可持续。

  参考文献
  [1]朱秋生。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189+195.
  [2]冯智。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探究[J].现代园艺,2017(04):148
  [3]张隆秀。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养护管理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2):38+67.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湖公园
原文出处:李爽.浅谈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与种植养护技术[J].农家参谋,2020(22):283+29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园林论文园林绿化中级职称论文
返回: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