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企业培训质量和员工素质,一直是企业讨论的热点话题,企业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培训后对员工进行质量反馈询问,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好的,收获了不少知识。但是收获是什么呢?什么是好的定义呢?因此,要使企业培训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监督体系。本文提出用"柯氏模式"来评价培训质量,并通过对企业培训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企业内部培训; 培训质量; 员工素质; 柯氏模型;
目录
一、 企业培训质量研究的背景
二、企业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1.过分强调培训数量而忽视质量
2.培训质量评估与评估体系不健全
3.企业内部培训师资不足
4.企业没有充分重视培训
三、提高企业培训质量和员工素质的建议
1.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与评估系统
2.在培训质量上增加培训投入
3.加强师资投入,提高培训效果
4.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各子公司的交流学习
四、结论
文内图表
图1 Kirk Patrick模式流程图
参考文献
一、企业培训质量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企业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伴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民营企业发展创新,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市场环境和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员工素质,打造产品优势,提高企业效益,才能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工作内容相比,更具灵活性和原则性。与企业的其他政策法规相比,企业培训更加注重员工的学习态度、行为能力、价值观念等,因此,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培训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与企业奖惩制度相比,企业培训就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技能,不可能像奖励制度那样得到及时的反馈,因此,企业培训对员工的吸引力不足
二、企业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1. 过分强调培训数量而忽视质量
一些学者从多角度对培训质量进行研究,发现许多企业为了完成培训考核任务,将培训数量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对培训的质量及培训所带来的价值重视不够,缺乏培训后的质量效果及附加值的动态跟踪。导致企业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为出发点的培训浮在表面,没有真正落实,没能发挥培训对提高企业综合业务素质应有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改进。
2. 培训质量评估与评估体系不健全
多数企业在培训方面缺乏相关配套制度的约束,造成培训组织部门对培训工作不够细致,培训前未仔细分析需求,仅以管理者的主观意识为依据制定主题,培训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培训过程无记录,培训后无反馈,无法了解培训效果和质量。
3. 企业内部培训师资不足
外企对员工的培训更注重管理,也更具强制性。与外企相比,我国大多数的管理者或培训机构对于培训的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对内训讲师的培养同样不够重视,这也导致了企业内部缺少讲师,讲师水平有限,许多讲师可能只是兼职、业务能力突出的员工,但业务能力突出的员工的演讲水平未必同样突出。
4. 企业没有充分重视培训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中国众多的企业中,只有5%的企业会设立专门的培训基金,20%的企业会拿出少量资金来进行企业培训(平均每人20元),而其余70%以上的企业对人力资源建设和企业培训不够重视,甚至从来不进行培训,造成员工素质和综合能力不高,企业文化氛围不强,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员工素质和综合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决定了团队凝聚力,当两者缺位时,企业可能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甚至走向破产。
三、提高企业培训质量和员工素质的建议
1. 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与评估系统
训练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训练的考核,不断完善训练考核办法,将训练考核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公司应定期对下达的任务进行自我检查,督促下属企业把培训考核制度落到实处。按照培训管理的相关考核制度,严格遵守质量评估与考核,建立以培训质量为标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自我成长。与此同时在进行人员招聘时,要做好研究生人员的学历学位登记工作,当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可按一定比例的学费奖励,为企业吸纳更多的人才资源。
制定一种培训质量评价和考核评估系统,可以根据"柯克帕特里克模式"(Kirkpatrick Model)的4级模式来确定评估基础,也称柯克帕特里克四级培训评估模式(见图1),是由国际著名学者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在1959年提出的,因此这一模式被称为"柯氏模式".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工具,此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员工在培训前、培训后的表现,也能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变化,可分为4个层次展开。
第一个层次的评估是反应层次的评估,即对受训人员的反应,主要是为了了解受训人员对培训主题的看法,包括对培训设施、讲师、培训方法和内容的看法,这些信息主要以问卷形式收集。
图1 Kirk Patrick模式流程图
第二个层次为学习层次的考核,以考卷或实操的形式对学员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考核,主要是考核学员对培训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和掌握情况。
第三个层次的评价是行为层次的评价,通过观察学员绩效的变化来评价学员的绩效,如果学员绩效没有任何变化,间接说明培训质量不高。
第四个层次的评价是结果性评价,即考察学员是否改变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这些变化是否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影响。详细的建模细节和方法受到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应过于累赘。
2. 在培训质量上增加培训投入
外国企业,对于培训是纳入企业管理的,是强制性的,比如美国的通用公司,从其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式,就可以看出,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对员工的投资是非常值得进行培训投资的,与公司的奖惩制度相比,培训不能实时反馈培训的结果,培训是一个员工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投资于培训可以让员工发挥更大的提升价值,增强员工创造力,进入21世纪创新时代,企业要想引领潮流,就必须打造学习型组织。据相关数据分析,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投资一般会在半年至一年内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企业加强培训投资对外可以吸引更多的爱思考、爱创新、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员工加入公司,对内能使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培训开始之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规划,制定培训计划时要了解市场和员工的需求,培训内容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摒弃与企业发展无关的内容。要区别对待培训对象,细化培训内容,区分基层员工和中层领导的培训内容。为了下一次培训的改进和调整,培训结果应该及时反馈,使培训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3. 加强师资投入,提高培训效果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专职和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师资水平。积极引进外部师资力量,培育内部师资队伍,建立集团内部师资人才库,打通集团内部师资共享通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典型问题,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案例。对外部讲师重新进行招聘,避免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根据培训需求选择行业内知名的外聘讲师,并对外聘讲师的备课情况有充分地了解,避免出现培训与需求不符的情况,根据培训后的效果和质量对外聘讲师进行评估、评分,并同步到集团师资库。企业在积极吸纳外部讲师的同时,也应充分开发内部讲师的资源优势,人力资源部可定期组织对内部讲师的推荐工作,安排有才能、有意愿的员工竞聘并试任内部讲师,定期组织对内部讲师的交流与学习,发挥企业内训师团队的合作优势,同时可制定相关的内部讲师激励政策,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内部讲师管理的积极性。企业通过对内部讲师不断的选拔和再培训,不断地充实企业内部的教师队伍,并同步到集团教师人才库中。
4. 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各子公司的交流学习
公司应关注员工需要,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晋升规划,让培训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相关联。并且,公司在制定培训内容时,应切合实际地设置课程,避免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并做好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的员工细化不同的培训内容,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打造交互型的课堂,让员工真正地从培训中学习和成长。如果培训内容能够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那么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自然而然的萌发。
各子公司和兄弟单位可定期组织交流学习会议,加强建设各公司的交流学习、互相沟通促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同期学员交流学习平台,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相互学习和交流先进的管理培训经验和创新工作思路。同时也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友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实现各兄弟单位和子公司共同进步。
四、结论
面对严峻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市场的竞争和形态瞬息万变,这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打造优秀的团队,建立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珊,王克兰。加强培训质量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J].中国电力教育,2001(4):80-82.
[2] 钱永平,孙彩英。建立培训体系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27):344,346.
[3]陈金红,陈雯,俞磊。全流程管控培训质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实践[J].企业管理,2017(10):79-81.
[4] 徐亚静。试论电力企业职工培训过程的质量管理[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4):236.
[5]汤敏,鲁燕。加强培训质量评估管理体系建设,有效促进培训质量的全面提升[J].科技资讯,2014,12(24):151.
对于幼儿教师队伍的职后培训,相关部门要做到:构建完善且健全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机制;注重教育过程的合理性;构建一支高素养的培训师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