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

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路径选择

来源:改革与战略 作者:孙全胜
发布于:2020-04-28 共13781字

战略选择论文研究热点10篇之第十篇: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路径选择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产业经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宏观的城市化进程和微观的城市发展两个层面着手。在宏观上,中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处于恢复性发展时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微观上,政府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财税措施,建立低碳环保型的公共交通系统。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 经济发展战略; 城乡一体化; 产业结构;

  城市化是包括多种要素的动态过程,受自然、地理、人口、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瓦解、馈补、改变了农村,需要转变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方式,实施多元化发展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但中国城市化既要发展小城镇,也要发展大城市。城市化发展要有理性和长远眼光,不能只发展房地产业。城市建设需要土地,政府大力开发土地,设立了很多开发区,但中国耕地资源不足,城市化需要把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要均衡发展,应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福利、保障等公共事业,城市功能不应只是经济、交通中心,更应是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宜居和休闲之地。城市化发展需要坚实的产业经济基础,产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济发展战略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制度、观念、政策壁垒问题突出,限制了农民进城,而进城的农民则生活在城市边缘,不能平等享有城市居民的便利生活条件。城市化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人口聚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的自然过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城市化背景下考虑,只有找到合适的城市化道路,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开放前,产业升级方向和人口流动方向存在矛盾,政府对进城农民服务不到位,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要形成互动,使城市化和工业化保持同步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当时是很难改变的,因为当时中国已经形成城乡二元格局,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只能继续巩固工业化方针。

  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日益走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道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过度重视物的城市化,导致城市建设存在重复现象。城乡关系上,城市粗放型发展,缺乏环保意识;城市化理念滞后,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浪费土地资源。增长方式上,中国城市化长期采用粗放型发展方式,导致生态被破坏。全球化、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中国城市化发展需要转变规模扩张的理念,解决城乡失衡和生态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化是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城市化推动了就业、消费,应该均衡发展、弹性增长,要速度和均衡结合,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实现就业、土地、公共产品、制度的均衡。城市生产需要劳动力,个体经济、企业都需要劳动力。中国就业问题形势严峻,大批待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而城市提供的就业供给不足,由此导致失衡。政府应该以更大力度促进居民就业,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经济效率需要推动城乡交流畅通,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增加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城市化理念落后,导致城市公共供应不足,过度追求城市数量的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环保、防灾、政府服务等,需要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公共管理制度也要供需平衡,因为中国城市化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否则会产生负效应,因此需要改革管理制度,实行法治管理。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需要工业化作动力,立足资源承载力,消除由政绩考核带来的盲目发展行为。国家层面要制定科学规划,协调各类城市利益,引导形成合理的城市格局,针对不同地区对城市数量、就业、教育等的需求制定不同规划,地方政府应该为城市化做好基础服务和基础性供给工作。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需要协调好技术发展、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关系

  城市化有利于促进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扩大了农产品供给,促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工业部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增加了城市的消费需求,对城市化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则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如中国城市化较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破坏严重。城市化具有辐射作用,需要统筹发展。城市化有利于促进技术革新,中国人口多,有很大的物质、消费等需求,但人均资源严重不足,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是农业大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农业人口,需要协调好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关系,使工业反哺农业。改革开放前,政府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那时的城市化主要由政府主导,国家通过制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改革开放后,政府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经济制度,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生产力进步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需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城市化发展需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人的发展、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协调起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需要建立绿色城市,尊重生态规律,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城市资源,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完善城市空间系统和结构,方便人们生活,推进居民参与城乡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其他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实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要体现国家、国际、代际公平,协调好国内外利益,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这需要建立合理的决策机制,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完善生态保护体制,节约能源,维护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城市承载了绝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和消费需求,需要解决工农业生产的不平衡发展问题,推动城乡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有很大关系,需要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适宜的居住环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经济适用房。城市化与文化也有很大关系,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城市文明建设之中,发展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

  城市化提高了文明、居民生活水平,消耗了大量资源,导致出现"城市病".一些城市盲目建设,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不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统一,同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政府需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工业化技术水平和治理效率。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好城市环境问题,维护城市自然环境,优化城市、人文环境。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导致交通、生态等问题,需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城市产业层次,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较高的劳动者素质技能。中国城市化要立足中国实际,协调好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化需要工业化与信息化共同推进,大力发展工业化,也要紧跟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发展信息支柱产业。

  (二)中国城市化要走可持续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中国城市化需要立足中国实际,以马克思城市思想为指导,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结构,发挥城乡各自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护城乡居民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各地区集约化发展。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使城市容纳力接近极限,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城市空间。中国特色城市化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克服人口多、社会保障不足的现实困境。城市化不能片面追求城市土地面积的增加、人口规模的扩大,而应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市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大城市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口,但这些外来人口无法平等享受城市居民待遇。过度的城市开发对资源进行了掠夺性开采,排放了大量污水,导致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中国城市化需要提高城市人口比重,选择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实现整体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政治、经济、文化、人力环境的支持,要形成发展的共识,考虑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大城市要解决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大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中小城市要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基础设施水平,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提高人口聚集效应和就业率,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小城镇基础设施较落后,产业支撑不足,要解决好环境污染、人口布局分散、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要完善空间规划和基础设施,提高工业生产的规模效益,扩大工业资金来源,增加基础性设施投资。中国城市化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多种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城市发展环境和功能,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三、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低碳环保型城市

  城市能源利用的低碳化要减少自然资源的损耗,减少环境污染,研发能源利用新技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倡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通过发展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从而为全球碳排放的减少做出贡献的城市发展活动。[1]能源利用的低碳化要促进传统能源结构向新能源结构转变,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利用市场优化配置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发展新兴节能产业。低碳城市化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全力促进低碳产业发展,推行强制性的二氧化碳减排计划,重点减少化工产业等的碳排放,适当控制和减少民用领域和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

  低碳技术革新要将发展重点放在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上,提高城市的碳排放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化需要从排斥走向包容,实现发展主体的全民性、发展内涵的全面性、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营造宽松氛围,创造更多机会,发挥政府和市场调节作用,规范管理和服务。"[2]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推动城市化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城乡关系的多样化,推动城乡居民有序流动,提高进城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技术理性让人类寻求控制自然的方法,对生态造成了很大破坏,也使人们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人们不应该用技术控制自然,而应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环保意识,建立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政府应该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帮助城乡居民树立生态伦理意识,避免引发生态系统失衡的各种行为,反思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平衡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农业大国,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城市化的潮流,建设了一批大都市和城市群,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也吹响了城市化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走向现代化发展的号角。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很多,但政治体制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和国外的城市化道路是不同的:欧美国家的城市因为商品交换而兴起,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政治关系很大,城市的建立体现出很强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城市的文化职能、经济职能被强大的政治职能压制,城市空间内部充满着等级和压制。城市规划把官员、平民、商人分开了,使统治阶级和平民居住在不同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中国选择了苏联式的城市化模式,强化了城市的政治职能。巩固新兴的人民民主政权是新中国出台经济政策、调整城市布局、压缩城市商业规模的主要原因。这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果实,但也阻碍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拉大了中西城市化发展的差距。

  (一)聚焦重点行业,推动重化工业的减量调整

  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阶段,按户籍划分,城市人口比重已经达到36%.中国城市化消耗了很多能源,过度依赖资金、资源投入,重视量的增加,而劳动者素质和技术的提升相对滞后,产生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使城市现代化的实现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城市化发展规模较大、速度较快,城市群建设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仍要解决粗放增长的问题,调整城市群结构,防止"大城市病"蔓延。城市化是人口、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的聚集,是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过程。近代城市化源于工业革命,从英国扩散到欧美各国。"'二战'后,各国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一半多的人居住于城市中。"[3]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积极地推进城市化。积极的城市化会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消极的城市化会导致一系列"城市病",引发失业、犯罪、贫困等各类社会问题。中国城市化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了经济、社会转型,提高了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等一起构成了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城市化促进了劳动分工,降低了农业比重,提高了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使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聚集。政府要促进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提升知识技术型产业的比重。

  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更多采用机器生产,产出了更多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物质需求。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相互促进,共同为居民需求服务。市场经济因素的介入促进了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工业产量的提高。"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来与城市化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4]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表现形态,重要表现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张。"中国经济的增长,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其中相当一部分流入到了城市非农产业,为中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5]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城市化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政府借鉴国外城市化的有益经验,制定了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政策,优化了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维护了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各地区平衡发展。西部地区有很多矿产资源,工矿城市点多、线长,需要满足临时性生产需要,实行政企分开,发挥社会职能,提高产业聚集能力。西部工矿城市因为资源而兴起,需要推动后续发展,促进城市转型,推动产业多元发展。工矿城市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要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新的产业,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改造,综合利用现有矿产资源,发展新型商贸服务业,解决失业人口就业问题。传统农业地域城市化要适度超前发展,加快产业向外向型发展,吸引海外资本,推动通信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外贸行业,发挥边境口岸的贸易交流作用,建构良好机制,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实现地缘经济合作,发展跨国经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国际性大都市。政府要加强环境脆弱地域产业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合,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城市化要大力建设城市绿地,提高绿色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利用率,建立生态城市,完善生态污染处理系统,采用生态技术,减少碳排放。

  中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农民负担不起大城市的生活成本,短时期内也没有力量建设很多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类朝阳型产业,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产业发展的新生点和新趋势。"[6]发展小城镇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消费需求,带动农民回乡创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东部城市要支援中西部城市发展,城市要支持农村发展。国家要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模式,放宽大城市的人口规模限制,提高大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提高大城市聚集、辐射效应,顺应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提高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把小城市扩张、大中城市发展、城市群建设、都市圈发展结合起来,依托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建立卫星城,充分发挥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重庆、成都、青岛等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作用,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不断变革,建立智慧型、知识型城市。政府和市场要联合发挥作用,规范政府调控行为,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中国城市化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滞后。中国城市化需要继续学习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及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城市化滞后与我国曾经选择的重工业道路、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不合理的轻重工业技术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息息相关[7].城市化发展必然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生产要素空间聚集,让资本家获得更多利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劳动分工和社会协作。不同规模的城市有不同的空间结构,经济活动的集聚和资源的聚集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为城市化扩大市场。因此,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能产生比较利益功效、规模化与专业化功效、初始利益棘轮效应。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后续动力,能够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就业弹性。

  (二)推动三大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需要国民经济处于一定速度的增长之中,需要市场与政府共同发挥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经济主体的有效行动和优化三大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演进通过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效应来推动城市化发展,促进城市功能完善。产业转移效应、产业集聚效应都能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城市化通过改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促进产业结构演进。三大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均有关系。农业剩余对城市化有推动作用,农村为城市化提供了消费市场。城市化能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内部结构升级。工业发展扩大了城市规模,提升了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发展提升了工业效率和效益,促进了工业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人口城市化发展,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城市化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促进第三产业自我完善。中国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的互动经历了曲折历程,改革开放前,重工业获得很大发展,但其他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导致城市化发展缓慢。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的互动水平低,两者的互动有很大的波动性和明显的不平衡性。此时的互动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受制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较封闭的对外经济联系。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良性互动,市场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合理的城市体系的形成,二者的互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互动的稳定性和效应增强。这一时期,二者的互动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受惠于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产业结构和城市化互动发展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大都市圈形成,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城市承载力,增强生态污染治理能力。一方面,城市的竞争力得到提升,环境得到改善,减小了城市的就业和交通等压力;另一方面,城市功能得以完善,城市形象可以重塑,城市空间得以扩张[8].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能够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使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共同发挥作用。第三产业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国城市化存在土地城市化超过人口城市化的现象,使经济城市化增长较快,并逐渐呈现出与土地城市化高度相关的状况和社会城市化起伏波动的情况。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化带动了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国家放松了对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鼓励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宁波、湛江、北海等沿海城市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化质量。影响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性的因素主要有城乡二元结构等制度层面因素、三大产业结构失衡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性分为低水平和高水平,存在省级差异和地区差异。区域差异化政策和优先发展东部地区政策,导致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存在空间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城市经济增长表现在产业结构演化和城市空间结构转变等方面,需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增加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结构更加合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逐步增强,推动了信息化、知识化、服务化、农业现代化,带动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工业化基础的城市化只是虚假的城市化,需要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健康发展。产业有多种分类方法,可分为一、二、三产业,可分为生产、消费部门,可分为农、轻、重工业。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联系纽带,其演进需要循序渐进,避免失衡。早期的城市主要是区域的政治、商业、军事中心,此后越来越具有经济、文化职能。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不同的,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依托较小的城镇使农民就地城市化。城市化具有聚集效应,同类企业聚集能产生规模经济。每个区域都有经济增长极,能发挥涓滴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技术创新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人力资本效应。城市化需要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政府、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完善政策、法律、制度等支撑体系。聚集效应对优化产业结构有积极作用,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城市化的协同效应,提高技术水平。人口聚集能增加消费需求,降低交易成本。人口城市化应该与非农化协同进行。第三产业和城市化能相互促进:第三产业提高了城市吸纳能力,城市化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有产业部门转移和产业空间转移等表现,需要促进人口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经济政策等都能促进城市聚集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协同进步。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是一定条件下的速度匹配相当、动态协调的良性互动、各自有序发展。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技术进步、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政府作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大城市是区域发展中心,是地区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聚集地,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改革开放的窗口。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需要提高大城市的聚集人口、经济、技术等的能力,推动知识和技术的创新。

  中国分省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综合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分省份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城市化水平高于产业结构水平。中国产业结构内部仍存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工业能耗大、第三产业比重低的现象。中国城市化的空间聚集效应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投资拉动弱,交通基础设施仍需要完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综合协调度虽然整体提升了,但两者仍存在一些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生产技术不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城市化与农业协调度低;第二产业利润率低,工业就业弹性不足,工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第三产业滞后,发展程度低,内部结构不合理,服务业质量不高,信息化程度仍较低。中国城市化的地区产业结构大致趋同,人口城市化虚高,进城农民融入城市难度大,造成了"半城市化"的现象。"'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9]土地城市化超过人口城市化而过快发展,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制约了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土地经济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了经济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此外,中国城市化还存在劳动和资本过剩、乡镇企业发展受阻、农民失地、人口流动不畅等问题。中国城市化是二元经济,传统手工业生产和现代机械生产并存,应该促进传统手工业生产向现代生产转移。城市现代部门吸纳了剩余资本,使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资高的现代工业部门,促进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现代工业部门工资的提高,将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加速了资本积累,扩大了投资需求。发展中国家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过剩限制了现代工业部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这是因为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需求不足造成大量生产闲置。剩余劳动是一个部门不必依赖的劳动,抽出这部分劳动,生产总量不会受到影响。中国也存在劳动与资本的双重过剩的问题。中国农村出现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中也有一些人还处于失业状态,说明城市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中国城市化的资本过剩不是产能绝对过剩,而是需求不足的相对过剩,这是结构性的。中国农业很多仍是简单粗放型生产,没有存在资本过剩的问题,而工业和服务业由于流通不畅而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

  政府要推动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资源利用市场化,建立合理的农业分工体系。政府要改革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统一城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农民土地、宅基地自由流转,提高农民经济实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政府要加强优势产业建设,形成有地方特色、与城市工业互补的产业体系;加强三大产业在城乡的融合,大力发展服务业;要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终身教育理念,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产业结构升级也需要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政府要调整教育的财政投入结构,增加教育财政投入并向农村教育倾斜,积累科技和人力资源,促进人口流动和社会分层。

  (三)大力发展新兴技术产业

  1.中国城市化要构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技术自主创新体系

  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技术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政府要完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完善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的流动机制;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完善教育体系,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强技术改造,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改造和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推进绿色工业,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发展信息、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带动居民消费水平升级;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东部地区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地区应做好产业结构的承接和转移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区之间的产业联系;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升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提高人口城市化的质量,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政府还要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发挥空间集聚效应,明确紧凑型城市化的发展目标,严格保护耕地,降低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强对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政府要优化经济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与工业园区的作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措施将商品房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提高工业技术含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信息化水平,谨防城市化虚高,建立现代化农业体系。发挥好技术创新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工业产出的长期增长,进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过来推动了技术创新,城市的专业化和多样性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城市的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的动力,城市具有技术创新的体制和经济优势。

  2.中国城市化要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城市竞争力

  一是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采用新材料,重点培育技术企业,加大对太阳能、生物能源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力度,加大"产学研金"的结合和转化力度,提高知识更新速度。二是城市化要解决能源危机和生态问题,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推行绿色建筑,推广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培育市民的低碳意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低碳经济的相关制度。政府要提高低排放、高效率的产业经济的比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利用能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经济转型。中国低碳经济实践仍具有零散性,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发展模式。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工业对能源的消耗,促进重工业转型,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发展低碳制造业和节能汽车产业;要发展替代性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网络技术、生命技术、空间技术、海洋产业等,健全现代服务业体系,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近几年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排污费收取日益规范,对高污染排放型企业形成的成本压力日益加大,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10]旅游业、休闲产业、绿色工业是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现了低碳经济理念,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自然资源进行产业开发。"绿色产业可涵盖到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一是绿色农业,重点是利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农产品。二是绿色工业,指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基本不产生或者较少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三是环保工业,即以废弃物为原料或生产环保设备的工业。四是绿色服务业,它提供清洁、环保的服务和产品等。"[11]政府要推动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发展,运用低碳理念调整产业结构,以达到绿色循环型的效果。低碳经济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全球性的特征,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模式转变,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低碳经济代表人类的普遍利益,需要提高居民素质,建立低碳的经济体系和综合协调机制。政府要建立合理的技术产业体系,发挥技术创新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加强各类技术产业的分工协作,调整城市空间格局,建设特色城市,防止千城一面。

  五、结语

  中国城市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国城市化是人口结构、地域结构、经济结构的改善,主要动力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的协调发展,具体呈现为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文明的延伸等,需要继续完善城市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市场是城市化的最优路径,能够促进产业升级、人口聚集、投资增加。建立合理的制度机制,为人口城市化提供制度保障,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土地为突破口的城市化的发展思路。中国城市化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固化,不利于城市空间优化。工业化、市场、政治制度、外贸、农业现代化都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国城市化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实现协同治理,促进户籍、金融制度的城乡一体化,采取环保方式,消除城乡分离,完善市场机制。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确立了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断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城市化发展理念发生了转变,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更好地促进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其次,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努力促进以人为本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共享,更加注重城市内涵式发展,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城市群发展。再次,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建制镇数目增多,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关系更加协调。最后,城乡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不断促使农民思想观念改变。国家改革了户籍、用工、社保和土地制度,以及政府管理方式等,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形成良性互动,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居住环境,为农村人口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中国城市化需要尊重经济规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城市化是有基本规律的,一般都是大城市优先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要求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化要尊重城市规模等级规律,完善城市化战略,放开对城市规模的控制;要遵循市场原则,考虑后代利益,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强技术自主创新,统筹好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善进城农民的教育、医疗等生活条件。中国城市化要与信息化、全球化相结合,科学规划,完善公共体系,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解资源矛盾,缩小地区差距,促进集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平。杭州如何建设低碳城市[J].现代城市,2010(1):7-11.
  [2]张明斗,王雅莉。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6(6):118-124.
  [3]徐安勇。推进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机,2013(3):36-38.
  [4]路永忠,陈波翀。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06-510.
  [5]赵世勇。产权变革、外资流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1978-2008[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1):30-41.
  [6]王胜楠,侯建明。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新型城市建设[J].商业经济,2010(2):22-23.
  [7]胡玮。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3(26):78-80.
  [8]刘江华,张强,李雪琪。国际先进城市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珠江经济,2008(5):78-89.
  [9]张莉娜。对城市化的再认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290-292.
  [10]张艳秋。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6(8):7-8.
  [11] 李昌来。三类市场主体在发展绿色产业中的行为要求[J].贵州信息与未来,2011(4):10-13.

点击查看>>战略选择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法治中国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孙全胜.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9,35(12):55-6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