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在第十三条中规定:"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1]
从这个角度出发,高校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不仅是高校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价值归宿。这就要求高校对国防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使之有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促进高校国防教育体系的创新发展,提高我国国防教育和储备人才的建设力量。
一、高校国防教育机制的概念评介:脉络与诉求
分析高校为何及如何开展国防教育,就必须对国防教育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梳理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脉络与轨迹,使高校国防教育的机制创新实现有的放矢。
(一)高校国防教育的脉络:确立中发展。《辞海》对"国防教育"的释义为:"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为目的的教育"[2];《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解释是 :"国防教育是指为了巩固和强化国防力量而对公民开展的教育形式,是国防建设及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与爱国报国热情有重要作用。"[4]
充分肯定了国防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培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中强调:普通高等学校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应该承担的工作目标和任务[5].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勾勒出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脉络。认真梳理这一脉络,就为高校国防教育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与发展方向。
(二)高校国防教育的诉求:成长中积淀。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活在条件较为优越的和平年代,很多人并不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更是知之甚少。从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角度分析:一方面,由于高校存在认识偏差。对国防教育目标的理解存在狭隘和片面的倾向,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时,"其目标只是将其看作是一次简单军事技能训练,而不是尝试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6];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高校存在教学偏差。没有将国防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学习,与刻苦钻研的学风养成、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结合起来乃至其综合素质教育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这也就构成了高校国防教育的现实诉求。认真审视这一诉求,对增强高校大学生居安思危、矢志报国、磨砺青春、升华自我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国防教育机制的逻辑起点:可能性与必要性
从国防教育的概念释义可以看出,开展高校国防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国防认知、国防情感、国防意识及国防行为能力四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是关心国防、投身国防,进而激发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行合一的有机统一体系。这也就构成了高校国防教育机制的逻辑起点。
(一)高校国防教育机制构建可能性分析:侧重点转变。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所有的教育方式都是目的性的教育[7].高校国防教育也不例外,它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重点排序来适应时局。即根据时代的发展,应由在战争时期的军事技能训练--爱国报国观念熏陶--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的序列,转变为在和平发展时期的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爱国报国观念熏陶--军事技能训练的序列。该侧重序列的重新组合是国家在战略考量层面的慎重倾斜而非对某局部方面的喜好偏废,也准确体现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与灵活适应性。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国防教育战略序列转型的主观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优化的客观存在,意味着国防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力量也要随之调整、强化,尤其是要对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框架集聚创新,将落脚点转移到更加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层面上来。这就构成了开展高校国防教育机制更新的可能性分析。
(二)高校国防教育机制构建必要性分析:责任感培养。责任感的培养是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从德育学层面来看,责任感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完成道德任务的各种情形是否满足其内心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从社会学层面来看,人的责任感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价值取向,而人的价值取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越是能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客观要求和他人的具体需求,他身上就会愈发地彰显某一层面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相对应的认知与行为,其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就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展示,高校国防教育需要遵循这一规律,顺应这一心理特征,加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促使其社会价值的有效实现,这就构成了进行高校国防教育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三、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机制创新的运行路径:模式与维度
要进一步促进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理清高校国防教育机制发展脉络与逻辑起点的基础上,积极探寻符合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机制的运行路径。
(一)组织更新:创设高校国防教育专业机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以及崭新教育范式的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是新型教育理念、教育组织机构的产生[8].高校应积极推动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的更新。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在宏观层面,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积极谋划国防教育研究基地的建立、国防教育学会的成立以及专门刊物的创办等工作,并依托这些组织机构,激励师生更多参与、承担关于学生国防教育领域重大联合攻关项目和国家合作研究计划,促进专项科研成果的转化与重大国防教育理论难题的破解,驱动高校国防教育组织机构的转型升级,推动大学生国防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实现增量上的扩容;二是要在微观层面,把大学生国防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计划,成立学校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设立大学生国防教育办公室,由学工部或保卫处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统一协调全校各学院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实现存量上的集聚。通过这些途径,建立责任明确、协调统一的国防教育组织机构,为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运作提供坚实基石。
(二)协同创新:构建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建立与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大学生国防教育机制,就应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挖掘有益元素,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课程设置、学科优化以及专业导向的实践之中。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协同创新".在目前的高校学术管理体制下,研究课题、研究经费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定期公布的学科目录进行配置,截至目前,国防教育课程还没有进入学科目录。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力度,强化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更新国防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增设"国家安全论"、"国家战略发展论"、"大国协同关系论"等章节的课程内容,注重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综合安全观"、"大国防观"、"战略思维"的培养和塑造;二是要促进国防教育课程与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要在全面抓好课程建设的同时,积极谋求国防教育学科的整体推进,"将国防教育课程革新、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9],培养大学生的责任素质,以使其对应承担的职责和使命加以确认、承诺与履行,使高校大学生不断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观念。这不仅是理论概念的转换与变更,更是在深层次助推着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基本运行模式的转变。
(三)优化革新:丰富高校国防教育运行载体。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变迁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与提质。从现实需求来看,高校国防教育需要在载体优化层面实现由单向化向多元化的延伸,实效性与针对性的融贯、共通性与独特性的契合。具体而言,一是要注重互联网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开展当前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 BBS 讨论区、QQ 群、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进行引导式宣传教育、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模拟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及其应对措施等方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知识输出为理念引导,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国防教育的实效性;二是要注重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推动作用。在学校团委、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建设及有关大学生党日、团日主题教育活动中,有机增加国防教育专题内容的比重,从某一阶段单纯提高军事技能的"训人"层面置换成大学四年全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育人"层面上来,增强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强化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在凸显国防教育内涵与特色的过程中,彰显"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M].北京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5.
[2] 辞海编辑委员会 . 辞海 [Z].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767.
[3]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 增补卷 )[Z]. 北京 :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2:136.
[4]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
国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及国家安全与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人才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积极探索构建国防教育基地新模式, 创新国防教育方式方法...
国防教育是政治动员在平时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国之大事。高校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进行高校教育过程中, 需要重视学生的国防教育, 结合实际情况, 提升学生国防观念,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继承和发扬我国军队的优良传统...
在这种新形势下,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世界和平,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使我国的国防事业跟上时代变化的要求。...
大学的课程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较科学系统的内容以及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标准等.法律明确规定,国防教育是一门课程,军事训练是必修课.那么,它必须符合大学一般课程的规范与标准.关于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以什么为核心来构建质量指标体系,确立什...
一、30年来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历程(一)初步探索期(1985.9-2002.5):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阶段为贯彻新《兵役法》有关规定、顺应新时期军事战略的根本转变和国防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高等院校、高级中...
高校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应充分认识我国的生存环境, 以及当前军事变革和未来战争的特点,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 培养大学生热爱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意识...
近年来,高校国防教育不仅在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还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推进和改革,多在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从教者)的管理和教育途径上进行探索和研讨,很少从受教育者...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途径,互联网平台之上的丰富信息也对大学生国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因此,实现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相关问题的分析,并制定具体的改进策略,是很多大学生重点关注的问题。...
爱国主义情怀就是一次一次在这样的心灵震撼中积聚起来的,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军事理论课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行为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综合素质。军事理论课内容极为丰富,既有一般学科的教育规律性,又有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