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临床诊断学论文 >

综合法数字造影技术在上消化道病症诊断中的运用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8-15 共2830字
论文摘要

  早在 1923 年,气钡造影术就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到了 1950 人们又研发出了气钡双重对比影像技术,并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但其使用中存在着检查耗时、曝光量大、图像质量低等缺点,以致严重影响其诊断准确率。我院自 2013 年 5 月份引入了综合法数字造影技术,其在检查中结合了双对比法和单对比法的优点,以动态成像和丰富的后处理技术对上消化道疾病位置、形态、性质以及胃肠道功能性变化进行显示,很好的弥补了双重对比和单冲对比的缺点,对上消化道患者临床检查效果满意。本文回顾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患者病历的影像学资料,对综合法数字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13 年 5 月至 2013 年 12 月间经综合法数字胃肠造影技术检查的 72 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病历。其中男性 41 例,女性 31 例;年龄 8 ~74 岁,平均(43.6 ± 11.7)岁。临床症状:患者临床均存在不同程度腹痛和腹胀,少数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和黑便。

  二、方法

  采用综合法数字胃肠造影术进行检查。患者进行造影前准备,3 g 产气粉伴 10 mL 温水服下,隔 20s,以站立位 2 次服用 200% ~ 220%(W/V)硫酸钡混悬剂 20 mL。患者平躺检查台上,嘱咐患者快速翻身,确保钡液能迅速均匀的涂布在消化道黏膜和病变的表面。首先选取不同体位,进行分段、分区检查摄像,获得双对比影像。30 min 之后,口服 120% ~150%(W/V)钡剂 50 ~ 80 mL,进行传统胃肠检查,获得影像。将得到的全部影像用数字化系统进行处理,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对影像的对比度及分辨率进行调节,以获得清晰的影像图片。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患者病灶进行局部放大标记以及尺寸测定等。

  三、诊断标准

  早癌,癌肿瘤细胞仅侵入到黏膜和黏膜下层,病灶 < 2 cm,无淋巴转移。中晚期癌,癌肿瘤细胞侵入患者肌层或全层,周围组织出现浸润,淋巴出现不同转移。

  结 果

  一、综合法数字造影影像征像

  病变征像:肠壁凸起 3 例、环圈征 6 例、雾滴征2 例、多边征 10 例、重叠白线 2 例、靶征 3 例、公牛眼征 2 例、白雾状影 1 例、坚板征 1 例、龛影 14 例、充缺 8 例、半月征 3 例。

  二、综合法数字造影检出率

  综合法数字造影检出率结果见表 1,检出率为90.3%(65/72),上消化道癌检出率 26.4%(19/72),见表 1。

  三、性能指标

  我院在 2001 年前以单对比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回顾了 2000 年 87 例患者影像学资料,上消化道癌检出率为 9.2%。此后引入双对比造影技术,回顾2010 至 2012 年 342 例影像学资料,上消化道癌检出率为 19.9%。而本组综合法数字造影的检出率达到了 26.4%,由此可见结合了单对比和双对比优点的综合法数字造影技术诊断率明显提高。对早期和细小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

  讨 论

  上消化道疾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临床检查方法主要是采用胃肠造影及内镜进行检查。单对比造影在透视辅助下对患者胃肠道充盈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医师可以对胃肠病灶部位能进行直观的发现和观察,进而就可以对疾病类型进行判断。但该方法的缺点主要是对早期病变和胃小区显示欠佳。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展精细法胃肠道检查,其早癌检测率在临床手术中约占 34.4%。我们运用综合法数字造影诊断出的病变经镜检、病理及手术证实 4 例早癌,在 29 例上消化道癌占 13.79%(图 1-3)。

  双对比造影术是在产气剂的帮助下让患者胃肠道膨胀后再服用钡餐,在检查中患者需要进行翻体转身的动作,使钡餐液充分涂抹在胃肠及病灶表面。

  相比于单对比法,双对比法在检查患者胃肠中细微结构及早期病变上有较高准确率。例如,胃小沟病灶形态、黏膜病变范围、小溃疡以及萎缩性胃炎等都能够清晰的显示。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患者不同体位下的影像图片进行分析,但是无法对充盈相及压迫相进行动态的观察,仅借助影像图片很难对一些疾病进行准确判定,因此在检查中就需要借助正常相和病理相来进行对比。这就使得检查过程过于繁杂,无法对急性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综合法数字造影技术是将单对比造影和双对比造影的优点结合,形成的多相成像诊断技术,数字化动态成像和丰富的后处理技术使得消化道疾病的位置、形态、性质以及胃肠道功能性变化等完全显示出来,从而极大的提升疾病的检出率。综合法数字造影技术是将双对比和单对比法结合起来,首先对患者进行双对比法造影检查,接着对患者进行单对比造影检查。具体的方法是患者服用产气粉后,使用钡餐混悬剂,嘱咐患者翻转变换体位,在不同体位下进行拍摄影像,对患者胃肠道的各部位进行观察。

  间隔半小时后,患者再次服用钡餐后,用单对比法造影对患者胃肠道进行检查,对充盈胃的外形、张力进行观察,对幽门开放情况进行观察,对其他部分充盈情况进行观察,接着对胃肠道进行加压处理,对是否存在病变进行观察。从上面的病例检查中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法和双对比法,综合法可以把二者优点结合,使得检出率得以提高,尤其是对消化道癌症的检查,使癌症检出率大大提高。此外,拍摄的图像经数字化处理后,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还能将病灶进行局部放大操作,最大可达 10 倍,这样就能将病灶细微的变化显现出来。而且还可以对影像进行动态回放,以对胃肠道动力性病变进行观察。本组采用综合法数字胃肠造影术对患者进行了检查,病变检出率为 90.3%(65/72),上消化道癌检出率 26.4%(19/72)。结果提示了,综合法数字造影术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此外,综合法的检出率也高于我院双对比法和单对比法的检出率。

  在综合法数字胃肠造影术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患者服用的钡餐浓度适中,并要充分混合均匀,这样能确保钡餐均匀涂抹在患者胃肠道和病灶的表面,不影响检查和观察;②对患者咽、食道进行检查时,口含的钡液不能过多,一般为 20 mL,否则患者下咽时会造成患者呛咳,而钡液过少就会造成钡柱的连续性和扩张性较差,对检查造成影响;对患者咽部图像进行采集时,频率要大于 3 帧/s,过慢就会由于患者下咽过快,造成充盈及显示的不完整;整个检查过程应控制在 10 ~ 15 min 内,时间过长,胃肠道中钡液会发生沉淀和皲裂,使得涂布变的不均匀;时间过短,很可能出现检查的疏漏;⑤硫酸钡浓度在 200% ~ 220% W/V 为宜,剂量 20 mL为宜。剂量过多无法形成满意的双对比像和微小黏膜像,并能掩盖细微的病变病灶。

  总之,结合了单对比和双对比法优点的综合法数字造影术能有效的对上消化道病变进行检查,是一种显效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富军, 杨东奎.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医疗卫生装备, 2009,30(10):67-69.
  2. 杜松楠.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体会. 黑龙江医学, 2006,30(11):854-855.
  3. 汤钊猷. 现代肿瘤学.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503-504.
  4. 许白燕, 王雯. 胶囊内镜在胃食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25(6):69-72.
  5. 李光民, 储金秀. 气钡双重造影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辐射卫生, 2010,19(3):360-361.
  6. 宋喜宽, 鲁忆南. 数字胃肠造影与 CT 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西部医学, 2012,24(4):741-742.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临床诊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