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规律出发, 利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发现技术创新的动力。西方经济学将技术创新归功于企业家, 而将企业家创新的动力归因于心理因素。将两种技术创新理论的分析方法和观点进行比较, 梳理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可以为发展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技术创新理论;
一、引言
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 马克思和熊彼特对技术创新有较为深入的探讨。两人对技术创新的分析方法和观点立场等方面均有重大区别。本文从技术创新动力、创新与经济周期等具体方面将两种技术创新理论进行比较, 为发展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借鉴。
二、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
(一) 技术创新的动力。
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规律出发, 利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发现技术创新的动力。正是资本在追求价值增值过程当中,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生产结构的变化, 也就推动着资本主义生产向更高级的社会转化。
剩余价值生产中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因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说在一个工作日内,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普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需要有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的减少, 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所以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生产及与之有关的各个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不管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 同样长时间内总是创造同样多的价值量。但是商品的价值, 是由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一个单个的资本家建立了更具生产率的体系, 它具有超高效率, 那么, 他就会以社会平均水平或接近平均水平的价格出售产品, 而他的生产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和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怎么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化呢?价值规律通过竞争机制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率高的生产者, 他的个别劳动个别价值要低, 但仍然按社会价值来实现, 它就会得到一个额外的利益, 因此商品生产者都在追求这样一个额外的利益, 也就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是那些以落后技术生产的资本家, 也有采用新技术竞争的激励。一旦所有在这一领域生产的资本家都跟随并采用新技术, 当个别企业所采取的新技术在社会上普遍应用以后, 这时新的技术就构成了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被降下来了, 所以由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就被消失了。“因此, 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使商品便宜, 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 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所有个人资本家都在通过新技术去捕捉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二) 技术创新的后果。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利润率是趋于下降的。资本积累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偏向于节省可变资本, 这会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即c/v (c代表不变资本, v代表可变资本) 提高。c/v提高, 利润率就会下降, 同时也带来利润量的增加。所以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的增加两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种对立的结果, 而且必然同时发生。
但是, 随着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 还会产生一些提高利润率的一些因素, 抵消或者延缓利润率的下降。
第一, 剩余价值率m/v (m代表剩余价值) 提高, 从而利润率m/ (c+v) 也将提高。生产力的发展, 它造成了两个互相对立的结果, 一方面总的趋势是利润率下降, 同时它还有一个使得利润率提高的这样一个趋势, 那么这两者究竟是谁战胜谁, 应该说利润率下降趋势是主导的, 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只是一个起反作用的因素。利润率等于 (m+△m) / (c+△c+v) , △c代表不变资本的增加, △m代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增加。因为不变资本的增加可以有很大的空间, 而△m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增加的范围是有限的, 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 最后机器换人不用人来生产了, 这v+m全是剩余价值, 它变化的区间是有限的。所以分母可以无限增大, 分子增大范围有限, 整个分式的数值趋于变小。所以总的来说利润率是趋于下降的。
第二,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延缓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主义提供的技术可以很先进, 但是这个技术是否能够投入到生产当中, 这取决于资本用这个技术合不合算。如果存在规模巨大的相对过剩人口, 工人工资只能维持在基本生存工资, 资本家可以只雇佣工人来生产, 这比购置一架昂贵的机器来生产会更便宜, 那么他就不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而是采用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反之, 如果机器越便宜, 劳动就越贵, 资本家对使用机器就有更大的激励。
第三,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当中, 还会出现资本有机构成下降的情况。技术创新不仅表现为工艺创新, 更多的是表现为产品创新, 不是说原来的东西生产的更多了, 或者说消耗劳动更少了, 而是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东西。产品创新不一定提高不变资本的比重, 所以资本有机构成未必提高。
(三) 技术创新与经济危机。
马克思认为, 危机最终都是无限度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和生产从属于资本增殖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或另一种表现, 而危机的结果都是通过资本贬值和生产力的破坏来恢复利润率。危机之所以发生, 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超过了扩大的资本实现利润的机会, 这一矛盾首先表现为利润率下降。危机通过破坏现有的生产力, 使部分现有资本贬值从而恢复利润率, 解决了这一矛盾。“它的独特性质是把现有的资本价值用作最大可能地增殖这个价值的手段。它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包含着:降低利润率, 使现有资本贬值, 靠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发展劳动生产力。”
三、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
西方经济学当中, 一般将技术创新理论的开创归功于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把社会经济活动分为“循环流转”和“经济发展”两大类型。循环流转就是指单调地重复以前的过程, 循环流转过程中的增长不属于发展, 发展必须靠创新来实现。随着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的引入, 一批批新企业崛起, 同时一批批老企业消亡。熊彼特认为, 这种经济结构改变的主要力量就是“创造性破坏”, 它不断地破坏旧结构, 创造新结构。
(一) 企业家。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呢?是企业家, 由他来打破原有的经济结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 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熊彼特认为, 企业家创新的动力有三个来源它们分别是:“首先, 存在有一种梦想和意志, 要去找到一个私人王国;其次, 存在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 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冲动;最后, 存在有创造的欢乐, 或者只是施展个人的能力和智谋的欢乐。”
(二) 创新。
熊彼特认为, 所谓“创新”, 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 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创新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过程创新, 指在需求曲线给定的条件下, 影响成本曲线, 即节省成本的创新。这包括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 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第二类是产品创新, 指影响需求曲线的创新。这包括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作为一个创新者而非发明者, 他们是“最先行动的人”, 使得他有暂时的垄断力量获得暂时的垄断利润, 这吸引了模仿者的参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由这些打破惯例的企业家和企业推动的:创新是生存之所需。为了保持稳定的利润, 就必须快速创新。经济行为人模仿创新成功者的趋势也解释了“竞争资本主义”下创新活动的经济周期波动。
(三) 创新与经济周期。
熊彼特通过他的创新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对均衡状态的反复偏离与回归。繁荣期里, 资本投入随时间不断增加, 当创新者已把其产品投入市场时, 一些模仿者仍在孕育期。由于获利机会受到模仿者的侵蚀, 经济的繁荣意味着随之而来的是衰退。衰退期中无效率和浪费逐步充斥经济, 有利预期向不利预期的转变发生了, 最终, 即使那些对繁荣持乐观态度的人也开始清醒了。衰退是偿还债务和正常整理的阶段, 创新厂商的利润一部分用于支付银行利息, 利润与利息支付都来源于创新。在此期间, 净投资下降, 甚至可能为负。当经济失去平衡继而滑入萧条时, 新产品在越来越多用户中使用, 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下降带来了创新收益的扩散。而且, 由错误预期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在竞争中被消除。至此, 萧条燃尽了残渣废物, 并将最初由繁荣发动的创新所造成的全部影响融入经济。最后, 萧条结束, 经济复苏阶段来临, 均衡力量再一次使产量和价格提高, 经济趋于满负荷运转。在经济趋于均衡时, 又一轮新的创新出现了。企业家们本可以更早开始他们的创新, 但是由于在之前的萧条期他们找不到资金支持, 因为银行家们只有在经济处于均衡或接近均衡时才会投资。创新活动使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价格和产量根据创新的性质和规模以及与之相互作用的经济的特征发生改变, 直到处于新的引力控制之下, 进入一个新均衡。最后, 经济走向了价格和产量稳定的新均衡, 新一轮创新便会开始。
(四) 创新与经济增长。
西方主流经济学吸收了熊彼特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创新。索洛 (1957) 认为标准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不能对经济增长的一大部分进行解释。他把这种剩余归结为技术进步, 但是技术进步仍然被看作是外生的变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 新增长理论学者们抓住“创造性破坏”这一要旨构建了所谓的新熊彼特增长模型。模型认为:技术进步的一个最主要的来源是创新;将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引入到经济中的是企业的理性行为, 他们预期获得创新成功后的垄断利润;一般而言, 垄断利润会逐渐消失, 因为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 创新给创新者带来垄断利润, 破坏了原有的利益格局。
四、比较与评价
熊彼特对技术创新的解释建立在企业家的“梦想”、“意志”、“冲动”、“欢乐”等心理因素上。有事业心的、有想象力的和个人主义的企业家成为资本主义在技术上的活力的唯一根源。马克思则从剩余价值规律出发, 揭示了资本主义技术创新的动力。他把技术创新放在了生产的基础上, 认为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熊彼特把技术创新看作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因, 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视为创造性破坏的演化过程。马克思则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终都是无限度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和生产从属于资本增殖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或另一种表现, 而危机的结果都是通过资本贬值和生产力的破坏来恢复利润率。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马克思.资本论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
[4]蒋雅文, 耿作石, 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当代实践就是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解读当代中国发展逻辑,进而构建蕴含中国话语、彰显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伯恩施坦作为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鼻祖,其理论影响很大。当时,其理论一经提出不仅受到苏联的批判,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也受到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的强烈批评。受此影响,中国理论界也对伯恩斯坦主义进行了强烈批判,称之为修正主义。然而,对于伯恩施坦到底...
生命政治是对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权力关系中的人的分析,故而生命政治被解读为一种凌驾于生命之上的权力,它可以“让人生”,也可以“让人死”,这种对生命的掌控不仅仅体现在个人,更体现在作为群体的人。...
论文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
企业家精神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在经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上,对企业家精神的探讨更是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与此同时,由于学者们对企业家精神的体认存在诸多分歧,企业家精神也是颇具争议的研究领域。有些学者热情的赞扬企业家精神,也有的学者...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些学者开始重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整体看来,其直接的社会原因是,包括2008年经济危机在内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促使人们重新看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批判和预言...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是一个悖论,当今世界已经卷人一个前所未有的交流与撞击互动的新境界。经济全球化在把生产的社会性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也在全球范围内积聚、扩展。资本的全球化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二者的任务不同。前者主要是建设的经济学,后者主要是革命的经济学。这就决定了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二者都要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距今已五载有余,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危机的泥淖,可见此次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严重程度之深和持续时间之久。学界纷纷对危机的成因进行研究和剖析,西方主流学者普遍认为政府放松监管、信息不对称和银行高...
目录摘要一、劳动价值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发展二、劳动和价值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1、科技劳动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重要劳动2、精神劳动成为创造精神价值的重要劳动3、现代经营管理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劳动三、重视科技与管理在创造价值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