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对贫与富的看法
孔子对富贵与贫贱的看法,其实是非常富于人情味儿的,不同于一些宗教把财富看作罪恶,也不一味地要求人们安贫乐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承认人们追求发财做官是正常的愿望; 同时也承认,"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只是,得到富与贵、摆脱贫与贱,要符合"道".
实际上,孔子不排斥财富,只不过不赞成过于追求罢了.在论语述而第七篇第十二章里,孔子说: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果发财可以追求到,即使做个市场看门人,我也干.如果追求不到,我就做我愿意做的吧.也就是说,如果有可能发家致富,就是做别人认为比较低下的工作也无所谓.但是,发财要有机遇,不是想发就能发的,没有发财的条件,也不要硬拗,从容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事.也暗含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意思.因财富地位不同,孔子对不同阶层的道德评判标准也不同.
先说知识分子.这个阶层是不一样的,他们有对真理的追求,所以当淡看金钱与地位.孔子对不"安贫"的所谓知识分子是持否定态度的.里仁第四篇第九章,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粗茶淡饭为耻,这种人不值得跟他讨论.对比现在的一些知识分子,不甘寂寞,争名图利,不说也罢.
再说富人和穷人.学而篇第十五章: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宪问篇第十章: 子曰: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对富人的要求是"无骄","好礼",就是不傲慢,爱好礼制.人一阔脸就变,所以傲慢无礼,这是一般规律.但孔子认为富人做到"无骄""好礼"很容易,毫不宽容.而对穷人,虽然也要求"无谄",就是不逢迎巴结,最好是"贫而乐",即使贫穷也不妨快乐,但认为,要做到"无怨",不抱怨,不发牢骚,却很难.
另外,穷人光荣还是富人光荣? 论语泰伯篇第十三章说: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充满了辩证法的意味.孔子认为,在公平正义的社会里,贫穷卑贱,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在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里,而富且贵,更不值得炫耀.
二、我国贫富矛盾产生的根源
探讨财富矛盾,需要从理论上厘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富人群体和贫困人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弄清楚贫富矛盾产生的物质基础、形成的历史前提、演化的现实根源以及贫富矛盾尖锐的基本缘由是探讨财富矛盾的一个基本理论前提.[3]
( 一) 有限的社会财富是贫富矛盾产生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大量并突出的矛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落后,社会生产还不能满足普遍社会成员的要求.中国存在着经济基础差、人口多等客观历史原因,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虽然很快,但是人均水平比较低,发展的质量也相对较差,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还不够富裕.
在此基础上,有限的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及其所属阶层之前的分配的不平衡性,是的贫富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社会成员之间的劳动质量上的差别直接与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紧密相连,成为影响贫富矛盾的重要函数.
( 二) 规律性的社会发展是贫富矛盾形成的历史前提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工业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由于我国农村生产条件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低和思想观念滞后,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生活环境恶劣的历史事实.同时,沿海与内地的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区域收入差别,这使得贫富矛盾复杂化.
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社会分工也越加精细,社会劳动从产业、行业、专业、职业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劳动者队伍的分化使得一个队伍里既存在最简单的体力劳动也存在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劳动效率差别越大就决定着收入差别的扩大.
( 三) 必然性的社会变革是贫富矛盾演化的现实根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改革开放"使得社会变革和利益格局调整,这也必然会引发各种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禅理水平决定了其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多种类型的所有制经济决定了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存在的合理性,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 四) 无序性的社会转型是贫富矛盾尖锐的基本缘由
由于改革措施的不配套和政策法规不完善,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导致中国社会新旧体制并存、交叉和碰撞,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序状态.但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社会转型的无序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实诚经济体制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机制是一种自由竞争的机制,它以机会均等为起点,遵循价值规律和按效益分配的原则,通过竞争现实优胜劣汰,必然造成竞争优胜者与失败者之间的贫富分化.市场经济本身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事实上不平等,不能很好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实诚经济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实诚机制发育的不健全、市场竞争的不规范、法规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二,宏观调控机制的滞后性.面对市场经济不健全和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对市场的非规则竞争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听任市场这只无形的有缺陷的手自发地调节,加之缺乏完善的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无力促使社会成员的收入相对均等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后遗症,造成了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4]
三、缓解和协调我国贫富矛盾的建议
在孔子所处的年代,贫富对立已严重威胁旧有的统治和社会秩序.孔子看到这个重大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一个"安贫"的解决问题方案.《论语 - 颜渊》中提到: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中提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 宪问》篇中提到: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 - 里仁》篇中提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述而》篇中提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对于社会分配原则,《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其含义是: 他们不怕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匀,不怕人少而担忧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 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 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
在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协调和缓解贫富矛盾,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全民的物质基础; 同时,要重新审视现行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明确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别变化的因素,有针对性第实施政策调控,缩小贫富收入差距,由其是要抑制两极分化的形势.
要重视非正常收入和过大的贫富差距,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必须适时地调整或控制收入差距的程度.
( 一) 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有助于阶层差别的缩小.
( 二)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为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创造物质条件,国家实施扶贫战略有助于减少贫困人口,降低贫困率.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其覆盖面的扩大,这些措施都有效的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 三) 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效的调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机制,完善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健全有效的收入和财富分配的调控机制.
( 四) 非正常收入的频率和额度随着社会经济总量的扩大而增加.
遏制非正常收入必须健全和落实法律制度体系,以法制化、秩序化来予以规范和约束,将非正常收入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或程度内.
参考文献:
[1][2]董仲舒. 春秋繁露·度制[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3]龚秀勇.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184.
[4]杨清涛等.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33.
[5]< 邓小平文选 >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373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是一个悖论,当今世界已经卷人一个前所未有的交流与撞击互动的新境界。经济全球化在把生产的社会性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也在全球范围内积聚、扩展。资本的全球化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
目录摘要一、劳动价值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发展二、劳动和价值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1、科技劳动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重要劳动2、精神劳动成为创造精神价值的重要劳动3、现代经营管理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劳动三、重视科技与管理在创造价值中的作...
摘要目前西方很多国家就存在着寻租现象,当然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也不例外。寻租行为的理论时间兴起短暂,但是其理论普遍影响了政治学的各个分支,也为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和行政管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群体性寻租更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在中国的经济市...
一、引言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发展水平,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私营企业数量达到1085.72万户,比上年增加118.04万户,...
5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的基本思路通过对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管制下的租值消散的产权经济学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暴露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制度设计存在着漏洞,监管不严格,地方政府政府部门没有动力积极推进保障性...
中文摘要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是由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本研究共分为五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此次研究的背景、目的、国内外...
目录摘要一、现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存在的问题二、城乡差距的根源及产生的原因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措施(一)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四)改善体制的不合...
三、我国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历程本章将通过对我国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历程的分析,结合前文对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阶段的划分,总结出我国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着作中,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在学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的过程中,他又探讨了社会主义矛盾问题,提出了...
在政治课的讲授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帝国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腐朽阶段,它们的生产关系已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为什么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和生产能迅速发展?我认为,要找出答案,必须正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