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一个二级学科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早就存在,但作为一个二级学科体系来设置和加以研究,这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就通过加强整体性研究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取得了普遍共识,整体性也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在整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正致力于超越以往分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局限,深入研读经典着作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原理,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学科在整体性原则指导下所取得的成果
1.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内容的概括与回答明确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内容的概括,是基本原理学科设立后学界讨论的首要问题。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多方探讨,主要包括:一是主张从层次性的角度进行界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核心层次界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学者认为最核心层次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主张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界定,但对整体性的具体理解亦有不同。有些学者主张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综合的角度来理解整体性,有些学者则主张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整体性。三是主张从经典文本出发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学者认为最能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核心思想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也有学者认为,凡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都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着作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思想,如唯物主义原则、辩证法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劳动价值论,等等①.四是主张从规律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有学者强调,规律和原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规律紧密相联系的原理必然是重要的、基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世界本质和自然、社会以及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五是主张从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和根本精神的角度进行界定,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始终不变的根本原则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一切为人民”②.六是主张从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功能等角度来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的原理,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和发展规律的原理,关于时代本质和发展阶段的原理,等共十四条③.
2.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方法体系、理论体系等,其中理论体系是根本和核心。学界普遍认为,从理论根源或理论基础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然结果,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一条或者几条具体原理,不是几条具体原理的罗列或简单相加,而是这些具体原理辩证统一的整体,是一个内在相联的原理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揭示其内在关系,是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
如何从理论体系的高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很多学者主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者辩证统一的角度来把握,但如何揭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却是一个难题。有些学者主张从总体性范畴、逻辑主线或中心线索的角度来把握,但对什么是总体性范畴、逻辑主线和中心线索则有不同理解;有学者认为是实践、人类解放,有学者认为是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此外,还有些学者主张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构建理论体系,也有些学者主张从“立场、观点、方法”相统一的角度构建理论体系。总之,关于如何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的讨论还没有达成共识,也是今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超越三分法的局限,从整体高度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疑是近年来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普遍认为,加强整体性研究是克服分科研究局限、完整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和肢解、彻底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需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实践的客观要求。
其次,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理论自身的整体性,包括逻辑主线或总体性范畴的整体性,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内在结构如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科学性与革命性的辩证统一性等。二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整体性,整体性问题同时也是方法论问题,是唯物辩证法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三是历史或发展的整体性,作为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四是学科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
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整体性研究的路径或方法,主要包括:一是从多角度、多层次综合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整体性角度研究,如理论内容与其发展相结合,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相统一,以及通过经典作家的文本来解读和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三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角度研究,即立足现实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动态和过程的生成角度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4.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学界继续深入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元理论问题,如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性质与理论特征,主要关注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证科学、历史科学还是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及何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等问题。目前各种主张、观点仍在相互交锋和争论。同时,学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审视,在澄清这些基本概念含义的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学界致力于将当前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进行思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现实问题,并努力拓展新的研究视阈,如空间理论等。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政治经济学不断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冲击,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理论创新,成为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一方面,学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化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原理的研究,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成分,创新政治经济学的叙述方式、内容架构及研究方法,提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①等创新观点。另一方面,学界强调,必须要注重政治经济学的应用性和中国化、具体化问题,不断研究和解决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引领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坚持用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各门应用经济学和交叉经济学。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学界积极运用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来分析这次危机的原因、应对危机的策略、走出危机的路径等,在实际应用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深度和力度。
二、马克思主义原理学科整体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设立十年来在取得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缺乏精品力作。从总体上看,研究成果与人们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学者们就整体性问题的提出以及整体性问题的内涵、本质、研究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但这些“五花八门”的研究总给人以“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的感觉,缺乏普遍公认、信服的精品力作。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界在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以及在论证三者何以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等问题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性研究缺乏实质性进展,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原则和根本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向纵深推进。
二是缺乏对当下生产力发展和前沿科技成果的概括,没有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原理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不断总结、概括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来丰富自身。实践与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认识、理解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哲学作为世界观绝不能离开自然科学,以自然科学的成果来支撑世界观,丰富和发展世界观,就成为不能回避的难题。”
①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缺乏对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概括,研究成果较少,没有抓住当代科技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当今前沿科技成果中,大数据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其他科技成果无法相比的,它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不再局限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而是更直接深入到人的精神生活、价值体系以及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等领域。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应主动与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前沿成果相对接,彰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历史穿透力和生命力。
三是偏重知识性和科学性,对价值性研究不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价值性辩证统一的整体。相对来说,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认识深刻,成果丰富;但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性以及科学性与价值性辩证统一的研究则偏弱。在以往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原理更多的是被解读成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系仅仅被简单地理解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鲜有关注马克思主义完善人的心灵、确立科学信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等价值功能。尽管有些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文化哲学、实践哲学、政治哲学、生存哲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缺少价值维度的研究,没有将价值性与真理性辩证统一起来,无疑会妨碍人们完整、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更现实的问题是,长期缺乏价值维度的关注,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关于自由、平等、公正的权利要求。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道德滑坡、信念失落、精神家园荒芜等现象,与马克思主义价值性研究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忽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性,会造成人民群众在情感上疏远马克思主义,损害马克思主义的声誉。
四是应用研究不足,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偏弱。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从总体看,当前的原理研究缺少那种熟练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力作。主要表现为对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不能很好地解释清楚,对现实提出的难题缺乏从基本原理的层面进行分析和解决。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研究往往是宏大叙事,在运用基本原理解读现实问题、提出政策主张等方面则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在现实性研究中又往往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当成单纯的工具,简单地、机械地、实用主义地“搬用”,导致学术性研究与现实性研究相脱节。
三、马克思主义原理整体性研究的突破需要加强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使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现实真正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理论的最鲜明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表明,实践不是零散的、盲目的活动,而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因而是有理论指导的活动;同时,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本身内在于实践之中,是实践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一特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然是学术性与现实性有机统一的整体。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和现实性。一般来说,所谓学术性,是要对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行客观把握,是对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抽象和概括,是关于事物的理性认识;而所谓现实性,是对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它强调的是理论的实践指向。与其他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不是单纯的学术性,不是单纯为了建构体系、满足于理论的自足和圆满。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实性,也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现实套用,它不是借助一般去认识个别,而是强调一般必须与个别相契合,因此它要求研究主体要理解具体实践情境,要把一般性原理转化为具体的分析及对问题的实际解决。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原理研究的学术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关系。学术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不是抽象的、空洞的统一,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统一。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整体性研究必须要在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之中实现。以当前人们热议的公正、平等问题为例,抽象地谈论公正是一回事,在现实中实现公正是另一回事。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关注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要将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起来,将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一方面,没有理论高度,就没有现实深度,没有学术追求的艰深广博,也就没有实践活动的开拓创新;另一方面,只有深入到实践前沿,在科学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理论的超越和创新。
学术性与现实性、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高境界。
最后,要在实践中实现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一是要立足于当今时代发展,以科技发展前沿和生产力发展最新成果及其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等的深刻影响为背景展开研究。二是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价值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不仅体现在它尊重人、理解人、满足人,推崇自由个性发展,还体现在它鲜明的政治立场、社会主义目标和共产主义理想,更体现在它致力于引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超越功利的目标,确立正确的人生信仰。三是要及时对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难点问题以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给以马克思主义的回答。要运用而不是套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寻找原理与现实的切合点,在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和解决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当代实践就是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解读当代中国发展逻辑,进而构建蕴含中国话语、彰显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从此,人类货币正式进入了信用货币制度时代。在1971年之前,世界上每种主要货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一种商品相联系,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商品本位的货币...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政府职能的基本观点(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由于使用机器生产而形成了工厂制度,淘汰了家庭手工业。工厂生产,不仅仅把许多劳动者集中在一起,各个单独地工作,并根据机器的特性,将生产过...
论文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些学者开始重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整体看来,其直接的社会原因是,包括2008年经济危机在内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促使人们重新看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批判和预言...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1]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在公共经济领域的应用,它能够使人们认识那些...
第2章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基本内涵虽然当今社会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研究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税收思想并非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税收思想却一直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之中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文章通过对马克...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二者的任务不同。前者主要是建设的经济学,后者主要是革命的经济学。这就决定了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二者都要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制度变革的理论自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的是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之路,但是,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定,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是不相容的,它乃资本主义道路。可见,中国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涉及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更重要的...
第3章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中国化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做出关于税收理论的具体论断,之后列宁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发展,使这一思想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这种税收理论被证明是是关于无产阶级政权的正确的理论。十月革命后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