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论文第三篇:长安方氏头针流派的学术特点与传承创新
摘要:长安方氏头针是方云鹏主任医师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新型头针疗法。方老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提出以伏脏、伏象、倒脏、倒象为主的头针理论体系。方氏头针操作手法要求“飞针直刺”,直达骨膜,其特点是稳、准、快。在治疗疾病时,方氏头针重视辨证选穴、精准取穴,在确定病位、分析病机的基础上辨证治疗,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选穴的穴区和具体穴位。目前,方氏头针学术流派主要分为3支,分别以方云鹏之子方本正为代表,以西安市中医医院黄琳娜、安军明为代表,以方云鹏曾孙周达君为代表。各分支传承人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创建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举办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研讨会、积极申报与方氏头针学术思想及经验有关的科研课题等方式完善方氏头针理论体系。同时,各分支还定期举办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及海外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方氏头针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头皮针; 长安方氏头针; 学术流派; 伏脏; 伏象; 倒脏; 倒象; “飞针直刺”; 辨证选穴; 精准取穴; 方云鹏;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hang′an Fang′s Scalp Acupuncture Academic School
YANG Pengcheng HUANG Linna AN Junming LI Yanjiao YANG Xiaobo ZHANG D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i′a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bstract:Chang′an Fang′s scalp acupuncture is a new type of scalp acupuncture therapy founded by Dr.Fang Yunpeng in the early 1970 s.According to the meridian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location of cerebral cortex,Professor Fang put forward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scalp acupuncture,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Fu Zang,Fu Xiang,Dao Zang and Dao Xiang.The operation of Fang′s scalp needling requires "flying needling directly" to the periosteum,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tability,accuracy and speed.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Fang′s scalp acupunctur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election of acupoint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ccurate acupoint selection.On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the disease location and analyzing the pathogenesis,the acupoint area and specific acupoint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lightness,severity,slowness,and urgency of the diseases.At present,Chang′an Fang′s scalp acupuncture academic school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branches,represented by Fang Benzheng,the son of Fang Yunpeng,Huang Linna and An Junming from Xi′a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and Zhou Dajun,the great grandson of Fang Yunpeng,respectively.The inheritors of each branch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Fang′s scalp acupuncture by building a digital platform,creating a studio for inheriting the academic schools of Chang′an Fang′s scalp acupuncture,holding seminars on the academic schools of Fang′s scalp acupuncture,and actively applying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topics related to Fang′s scalp acupuncture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perience.At the same time,all branches also regularly hold appropriate technology promotion project training and overseas academic exchange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ang′s scalp acupuncture.
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区域给予一定量的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头皮针自问世以来,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发现其对脑源性疾病疗效独特[1]。20世纪70年代,各种头皮针流派在国内相继出现,其中以方云鹏为代表的长安方氏头针在头皮针领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目前,保护、传承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特色和临床经验对完善头针理论体系、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中医药文化政策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术流派的繁荣与发展。2019年,陕西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了15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长安方氏头针流派传承工作室是其中一项。此建设项目为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高平台[2]。本文将从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的历史渊源、学术特色、传承保护研究等方面,阐述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的形成过程与传承创新。
1 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的历史渊源
古籍中对于头部腧穴治疗疾病的记载历史悠久。《黄帝内经》中就提到“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十二经脉……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针灸著作不断丰富了关于头部腧穴治疗相关疾病的记载[3]。从大脑解剖上讲,脑为髓海,脑部气血输注,上达百会,下及风府;从经络循行上,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均循行于头面部,手三阴经中的手少阴心经和足三阴经中的足厥阴肝经直接上循于头面部,手足六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相交汇,上达于头面,故头针与经络关系密切[4]。此外,奇经八脉中督脉、任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以及经别、经筋也与头部相联系,这些都为头皮针疗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方云鹏(1909-1990年),祖籍河南省淮阳县人,1927年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参加抗日战争,利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抢救了无数将士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担任外科主任。1948年,方云鹏主任开始自学针灸。50年代参加了中央卫生部针灸实验班,系统学习中医及针灸理论知识,为其后来头皮针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方云鹏主任一直关注头部腧穴的治疗作用。1958年,方云鹏主任在为一位感冒患者针刺承灵穴时,意外治好了患者的腰痛。这个意外的疗效,引起了方云鹏主任的临床思考。在此后的临床实践中,方云鹏主任又逐渐发现了许多头部能够治疗全身疾病的特异性刺激点,都被他视为经验穴进行记录。“文革”期间,方云鹏主任被下放到蓝田县鹿原地段医院。在此期间,方云鹏主任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头部有效经验穴,治疗了许多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方云鹏主任发现头皮部经验有效穴与神经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区基本吻合。因此,他得出针刺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区在头皮部的投影区域,可以治疗相应的肢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结论[5]。方云鹏主任经过将近20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和数以万计的验证,总结、发现了许多新的头部有特异功效的刺激点。这些刺激点排列有序,构成新的功能穴区,其形象如本身缩影,伏头顶于前额,根据其形象功能为其取名为“伏象”“伏脏”[6]。自此,以伏象、伏脏、倒象、倒脏为主,又有颅脑各个功能中枢的相应穴位的一套头针理论体系建立并完善[7]。这一头针体系是对传统经络理论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是对于传统经络理论的一次创新。
2 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的学术特点
2.1 独创伏象、伏脏、倒象、倒脏的头针理论
方云鹏主任将自己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以及丰富的西医人体大脑解剖知识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头皮针理论。方氏头针疗法的穴区主要由4个中枢刺激区(伏象、伏脏、倒象、倒脏)和11个皮层功能刺激穴所组成,其中伏象和思维为单侧取穴,其余均是双侧取穴[8]。
伏象和伏脏是方氏头针的核心组成部分。伏象穴区是方氏头针经络系统中机能联系的“阳中枢”,亦称“阳经之府”,统枢一身阳经经气运行,同时也是经络系统的总枢纽。因此,伏象可以统管和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活动,保证脏腑气血正常输布运行,保证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得到维持和正常的运行。通过刺激阳中枢伏象,可以起到平衡阴阳、疏通人体经络气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经运动系统、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疾病[9]。伏脏穴区的刺激部位主要分布在额正中线沿发际至左右额角的部位,在全身各个部位相应的特异刺激点规律分布,根据此穴区的部位与主治,为其取名为“伏脏”。它是统辖阴经的“阴中枢”。阴中枢具有调节和控制内脏疾病和皮肤感觉的功能,亦称为“总感觉中枢”[7]。
作为头皮针重要组成部分的倒象和倒脏穴区,是方云鹏主任在现代医学大脑解剖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创新而来,因其功能位置的上下颠倒似一倒立的小儿形象,故称之为“倒象”“倒脏”。此穴区是西医神经解剖的功能区域,其头针穴位治疗特点亦相似于现代颅脑神经功能区域,并总结了缪刺、巨刺等法[10]。方云鹏主任认识到现代医学神经纤维具有左右交叉传递的特点,他将此理论与中医学结合起来,从而在头针理论方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理论。
2.2 “飞针直刺”,直达骨膜
“飞针直刺”手法的特点是稳、准、快,是方云鹏主任为解决患者耐受性与保证针刺疗效相矛盾的问题所独创。此手法强调进针迅速,在患者有针感的一瞬间,随着“啪”的声响,针已到达骨膜[11]。
方氏头针注重手法操作,使用“飞针直刺”手法时,操作者手指按针要紧,腕关节要灵活,通过前臂和手腕力量协同作用,将力量作用于指尖,指力充足、平稳、准确。快速飞针直刺不仅可以减轻患者针刺的疼痛,同时能够加强针刺手法的强度。
2.3 重视辨证选穴、精准取穴
方氏头针治疗疾病是辨证与辨病方法相结合,在确定病位、分析病机的基础上辨证治疗,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而确定选穴的穴区和具体穴位。合理取穴是治疗疾病的前提;精准取穴是提高方氏头针疗效的关键。头针刺激穴区布局合理、分工精细、配合紧凑。在针刺时,要务必保证取穴准确,否则达不到应有的临床疗效。
在临床应用中,头针选穴要求少而精,常见病的治疗,通常每次选用3~5个穴位即可。若穴位选取太多,穴位作用相互影响导致治疗作用紊乱,抵消已有效果,达不到治疗目的,同时避免针刺太多穴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因此,选取主穴要精,采用配穴要简[3],力求做到少而精、力而专。
3 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
3.1 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传承情况
长安方氏头针首先以“家传”为主要形式。“文革”期间,方云鹏主任指导其子方本正完成了方氏头针理论资料的整理与绘图工作,通过跟随方老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学习,方本正先生充分继承并发扬了方氏头针的学术思想,为以后方氏头针海外的发展、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方氏头针的发明,在中国头皮针及世界头皮针的发展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方氏头针被喻为陕西当代中医科技史上三大发明之一,作为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的核心技术传承至今。1961年,方云鹏主任调入西安市中医医院之后,培养了一大批方氏头针的优秀人才,为方氏头针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头针界结出硕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方云鹏主任的带领下,方氏头针首先在三秦大地上开花结果。以方本正、黄琳娜、安军明等为代表的学术传承团队继承并不断完善了方氏头针理论体系,丰富了方氏头针的临床治疗优势病种。目前,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主要有3个分支:第一支主要以方云鹏之子方本正为主要代表。方氏头针第二代传人方本正教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中医学院任客座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方氏头针研究生,将方氏头针技术传播到全球。第二支主要以西安市中医医院黄琳娜、安军明等方氏头针流派继承人为代表。该分支以西安市中医医院为依托,培养30余名研究生,获得2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资助,多次举办国家级方氏头针临床应用推广学习班,让长安方氏头针的学术之花在陕西长安大地绽放。第三支主要以方云鹏主任曾孙周达君为代表。该分支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为依托,培养方氏头针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名,在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深入方氏头针的机理研究,为其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的传承与保护
目前,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搭建数字化平台。加强建设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方氏头针学术流派载体,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优化整合资源,推进系统化构建的优势[12]。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方云鹏主任头针手法操作的相关资料,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将其转换成可以长久保存的数字化形式,建立科学有效的检索系统,使学术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方云鹏主任不仅临床经验丰富,同时在学术理论方面有独特的见解。通过发表大量的学术论文和撰写专著,完整地保留了方氏头针的相关资料。《时间医学与针灸万年历》《头皮针》《手象针和足象针》《体环针》是其代表著作[13],其中将《时间医学与针灸万年历》改编成电脑程序,使针灸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并且录制了方氏头针录像带[14]。②举办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研讨会。自2012年以来,多次举办国家级、省级方氏头针技术培训班。2013年,举办方氏头针治疗脑源相关性疾病暨2013年陕西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班。2017年11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召开中医特色针法临床应用研修班暨方氏头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应用培训班。通过学术交流,充分地向国内外学者展示了长安方氏头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成果。③明确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人员分工,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长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个具有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流派传承工作室。④积极申报国家相关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15年,方氏头针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临床应用技术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列为第一批省级中医适宜技术全省推广。2016年3月,方氏头针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临床应用技术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第一批中医适宜技术。2019年初,长安方氏头针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在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和西安市中医药管理局立项。⑤积极申报与方氏头针学术思想及经验有关的科研课题和国家重大项目,将方氏头针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方氏头针理论与技术。⑥积极申报方氏头针海外推广项目,进行方氏头针的海外宣传,让长安方氏头针走向世界。
4 结语
方云鹏主任一生为中医针灸事业鞠躬尽瘁,提出了头皮针理论体系,并经过终生努力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头针理论,为中医针灸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方云鹏主任较早地提倡时间针灸医学,著书立说,促进头皮针学术的传播与交流,是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形成和建立的关键人物[15]。方氏头针从诞生到现在历经50多年风雨,经过几代人的不断继承和发展,现已建立陕西省长安方氏头针流派传承工作室及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方氏头针重点研究室。方云鹏主任头针理论需要不断地整理、挖掘、总结,并且要顺应医学的发展不断创新,使其继续传承光大[16],为中医针灸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贾怀玉.头皮针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 孙润洁,田亮,方晓丽,等.郑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形成与传承研究[J].中国针灸,2017,37(3):331-334.
[3] 王磊.舒肝解郁汤配合针刺头三神穴治疗抑郁症171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6):16-17.
[4] 徐春花,范刚启,赵杨.头皮针流派比较及发挥[J].中国针灸,2016,36(6):663-667.
[5] 赵卫锋,陆鹤,刘国强,等.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11):1623-1626.
[6] 闵晓莉,周达君,庄义杰.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49(10):133-135.
[7] 方本正.头皮针方氏针灸创新之一[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 安军明,黄琳娜.方云鹏临证精华[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9] 方云鹏,方本正.头皮针治疗冠心病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1,11(2):15-17.
[10] 黄子娟,田萍,吴松.巨刺、缪刺的异同[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11):67-69.
[11] 董博,黄琳娜.飞针法治疗失眠[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8):43-44.
[12] 瞿涛,宋杰,杜艳军,等.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经验对中医传承的启示[J].中医杂志,2019,60(5):445-447.
[13] 方云鹏,方本正.时间医学与针灸万年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4] 方云鹏.“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环钟图的运用[J].陕西中医,1981,2(S1):33-35.
[15] 吴焕淦,张志枫,何星海,等.陆氏针灸流派的形成与传承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5.
[16] 李晓雷,刘延祥,吴滨江,等.张氏针灸学术流派研究[J].中医学报,2019,34(3):521-527.
点击查看>>中医针灸论文(精选论文8篇)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