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植物学论文 >

“椐”的名称演化过程及得名真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06 共9590字
论文摘要

  “椐”一名始见于《诗经》,在《山海经》中也多次出现。《尔雅》和汉许慎(100)《说文解字》也有解释,但仅载“椐”的别名。因其木最适宜作手杖,以扶持老人,“令人延年益寿”,故汉代以后,又有“扶老”、“灵寿”等名。从古代注疏《诗经》、《尔雅》和《汉书》等的著作,以及汉至宋代的诗文题咏,可以获得“椐”的许多具体信息。但宋代以后,“椐”、“扶老”、“灵寿”却逐渐佚名。明代李时珍(1596)《本草纲目》;虽有记载,却仅录前人之文,并无具体补充,明王象晋(1621)《群芳谱》、清初陈淏子(1688)《花镜》、晚清吴其浚(1848)《植物名实图考》等,均无记载,表明到了明、清时期,已彻底失传。《现代汉语词典》虽仍保留“椐”字,却仅谓:“古书上说的一种小树,枝节肿大,可以做拐杖”。

  因此,《中华大典·生物学典·植物分典》的“编典框架”,将“椐”列入“待考植物总部”。笔者经近半年的文献考证和实际考访,终于破解了“椐”的名称演化过程及得名真谛,确认了其原植物。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以供阅读《大典》和今后修订《中国植物志》参考。

  1、古籍的有关记载

  深入解读古籍记载和诗文题咏,是了解植物往世今生的重要依据。

  1.1有关文献及诗文简介

  “椐”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雅·皇矣》,其中有“启之辟之,其柽其椐”之句。我国第一部地理学专著《山海经》,在《北山经》中有:“……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在《中山经》中有:“虎尾之山,其木多椒、椐”;“楮山,多寓木,多椒、椐,多柘”;“虎首之山,多苴、椆、椐”;“龟山,其木多谷、柞、椆、椐。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多扶竹”;在《海内经》中,还有“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的记载。我国最早解释名物的词书《尔雅 · 释木》载:“椐,樻”。汉许慎(100)《说文解字》亦载:“椐,樻也。从木,居声。”

  以上典籍,仅载“椐”的大致产地及其“樻”的别名,并无其他解释。清代的《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中蒋廷锡等编纂的《草木典》,收录了历代对《诗经》、《尔雅》等的注疏著作及有关诗文题咏,“椐”的名称演化及形态特征、主要用途和产地生境等,则逐渐明朗。其中,注疏《诗经》的有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及明毛晋《陆氏诗疏广要》、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宋朱熹《诗经集传》、宋严粲《诗缉》、元刘瑾《诗传通释》、元梁益《诗传旁通》等。注疏《尔雅》的有晋郭璞注、唐陆德明音义、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宋郑樵《尔雅注》,宋罗愿《尔雅翼》,宋司马光《类篇》等。东汉班固《汉书·孔光传》的后人注,南北朝北魏郦道元(466-527)《水经注》,以及汉代至唐宋的诗词题咏等,都有“椐”的记载。

  1.2有关“椐”的重要文献

  在众多有关“椐”的古籍中,稍有涉及、泛泛而论或转录前人著作者多,能反映“椐”的名称演化、植物形态特征、主要用途和产地生境等具体信息的则较少。以下几种是重要文献。

  三国吴陆玑(228-280)《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谓:“椐,樻。节中肿,以扶老。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及杖。弘农共北山甚有之。”这是历代注释“椐”、“灵寿”的著作经常引用的重要文献。但笔者推测,该文恐非出自善本,其中定有脱文,故前后不能连贯,显得语焉欠详。明代藏书家毛晋(1639)《陆氏诗疏广要》,首先列陆玑之文为:“椐,樻。节中肿,可作杖,以扶老。

  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及杖。弘农共北山甚有之。”其后是毛氏补充内容:“椐,《尔雅》云:椐,樻。郭注:肿节,可以为杖。郑注:按此木似藤,节目相对。今人以为杖,甚奇。《尔雅翼》云:椐,樻也。《草木疏》云:节肿,似扶老,即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汉书·孔光传》:赐灵寿杖。孟康曰:扶老杖。师古曰: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山海经》云:广都之野,灵寿实华。王粲颂云:寄干坚正,不待矫揉。陈藏器云:生剑南山谷。圆长、皮紫。作杖,令人延年益寿。”

  毛晋文中的 “郭注”,指东晋郭璞 (270-324)的《尔雅注》,“郑注”指南宋郑樵(1103-1162)《尔雅注》。毛氏引《山海经》的“广都之野”,又作“都广之野”。明代杨慎(1488-1559)亦作“广都”,其《山海经补注》谓:“黑水广都,今之成都也。”“王粲颂”,指东汉文学家王粲(177-217)赞颂“灵寿木”的诗句。“陈藏器曰”,引用的是唐代陈藏器(739)《本草拾遗》中的话。以上可见,“椐”的长短粗细最适宜作手杖,且有“延年益寿”之说,故从汉代以后,有“扶老”、“灵寿”等名。

  除对《诗经》、《尔雅》、《汉书》等注疏的作品外,其他杂著和诗文,对“椐”、“扶老”、“灵寿”也有涉及。清代徐文靖《管域硕记》引《西京杂记》:“上林苑扶老木十株”。唐柳宗元(773-810)《植灵寿木》诗,有“白华鉴寒水”、“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等句。

  北宋司马光(1019-1086)《传家集》卷六,有《寄题济源李少卿章园亭》诗,其中有“杖刊灵寿木”之句。汉李尤《灵寿杖铭》有:“亭亭奇干,实曰灵寿。甘泉润根,清露流茎。乃制为杖,扶危定倾”等句。宋张浮休《灵寿木》诗,有“曲木天然秀,叨名席上珍。

  节高工碍手,依壁快扶人。莫问西来意,终为灶下薪”等句。宋代阮阅《郴江百咏》,也有《灵寿木》诗。南北朝北魏郦道元(466-527)《水经注》有:“巴乡村侧有谿,谿中多灵寿木”;“来水合溱水、湘水、千秋水,出万岁山,山生灵寿木”。明陈耀文《天中记》亦载:“万岁桂阳郴县,有千秋水,出西南万岁山……山上悉生灵寿木”。

  综合以上典籍记载和诗文题咏可知,“椐”是先秦时的古老名称,周代先民在陕西歧山一带定居,开辟田宅时,“椐”是被伐除林木之一。后来发现其木最适合作手杖,有利于老人延年益寿,故从汉代称“扶老”、“扶老杖”、“扶老木”、“灵寿”、“灵寿木”。它是高不过3m、粗2~4cm的灌木,叶对生,枝节膨大,枝干细弱而坚韧。四川一带产者,皮带紫红色,花白色。三国时期,其木除作手杖,也作马鞭。当时已知除陕西外,河南西北部与山西、陕西交界的弘农郡北部山区也有。到了南北朝,人们发现湖北(巴乡)、湖南(郴州)也有,唐代发现四川(剑南)也有分布。它喜生于溪边,其根皮可入药。西汉长安的皇家园林有栽培,唐代大诗人柳宗元也曾栽植,宋代朱熹有诗提及河南黄河以北济源县亭园中的“灵寿木”,表明它从西汉至宋代均有园林栽培。

  1.3对古籍转录中错讹的探讨

  笔者在对“椐”的文献考证中,发现古人在转引前人文献时,常有讹误、衍文及脱文。若按这种文献进行植物考据,必将造成很大困惑。现根据笔者长期从事出版工作的经验,对清《四库全书》辑录的有关“椐”文献的误、脱、衍文,试作些探讨。

  前已述及,古人在注疏《诗经》和《尔雅》中的“椐”时,常引用陆玑《草木疏》,但将陆玑《草木疏》与毛晋《广要》所录陆氏之文对照,则可发现,后者在“以扶老”前有“可作杖”三字,而脱此三字的文本,流传较广。《毛诗注疏》中的唐陆德明音义、宋罗愿《尔雅翼》卷九、宋严粲《诗缉》、清陈元龙《格致镜原》等,所引《草木疏》均为“节中肿,以扶老”。因文不连贯,殊难为解,故又出现将“以”妄改为“似”的文本。《尔雅注疏》、《尔雅翼》卷十二、《六书故》、《六家诗名物疏》、《本草纲目》等,以及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等,均为“似扶老”。这就容易产生歧义。因陆玑原文:“节中肿,可作杖,以扶老”,是说“椐”的枝节膨大,其木可作手杖,以扶持老人。而讹为“节中肿,似扶老”,则可解释为:“椐”的枝节膨大,很像另一种称“扶老”的植物。这样,“椐”与“扶老”便成了两种不同植物。正如毛晋《广要》序略所言,该书“相传日久,愈失其真”了。

  在引陆玑《草木疏》和郭璞《尔雅注》时,也有比原文多出文字的“衍文”现象。如《尔雅注疏》中的陆德明音义:“椐,樻。肿节,可作枝杖。”其中的“枝”便属“衍字”;宋司马光《类篇》谓:“椐,樻。木名,节可作杖。”则是在“节”前脱一“肿”字。

  宋戴侗《六书故》所引唐代颜师古《汉书》注文为:“长不过八九尺,口可三四寸。”将原文“围”讹为“口”后,就把周长三四寸,说成直径三四寸了。其谬更甚。

  在古代,书籍的刊刻和传抄,均会有错讹、丢字或添字现象。在印刷术发明前使用的“竹简”,还会出现“错简”,段落文字错位,使人无法卒读。当代的铅字检排、电脑排版,也常有此类现象。因此,无论古今中外,书籍上的错误均在所难免,无足深怪。要之,是多加以鉴别,避免被其误导。

  1.4不同“扶老”的困惑

  东晋文学家、诗人陶渊明(372-427)的名诗《归去来辞》,有:“策扶老以流憩”之句。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在“扶老”条谓:“陶渊明《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杖名”。这里,并未指出其杖所用何物。因可作手杖的树木远非“椐”一种,而且,竹类中也有可为杖者。所以,这就造成古代学者的很大困惑。

  南北朝北魏贾思勰(533-544)《齐民要术》的《种柘法》中有:“三年去,堪为浑心扶老杖”。意思是,3a生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eallex Lavall.,可以作实心手杖用。这里的“扶老杖”,不可能是“椐”。因《诗经》中的椐,与“柘”同为砍除对象,表明周初已能对二者进行区分。

  竹类中也有适合作杖而称“扶老”者。《山海经·中山经》载:“……龟山,其木多谷、柞、椆、椐……多扶竹。”郭璞注:“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名之扶老竹。”因“扶竹”与“椐”在同条,故不可能是同物。清徐文靖《管域硕记》引《竹谱》云:“筇竹,剡溪谓之扶老竹”。清陈淏子《花镜》在“竹”条载:“汉武帝遗人开牂牁,致邛竹杖”。

  今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 Hsueh et Yi,是禾本科竹亚科的中小竹类,竿高2.5~6m,直径1~3cm,与“高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的灵寿木较相近;节间长15~25cm,竿壁甚厚,竿基部数节几为实心,与郭璞注:“高节,实中”吻合,竿环极为隆起,与椐(灵寿木)“节中肿”、“肿节”相似。《中国植物志》载,其竹竿是制作手杖和烟竿的上等材料,“筇竹手杖,据历史记载远在汉唐时代就远销至印度、中亚乃至欧洲和非洲”。

  由于筇竹粗细与灵寿木相若,二者均有“肿节”的形态特征,且皆为手杖良材,均有“扶老”之称,所以,清代学者对陶潜所云“扶老”为何物,一直迷惑不解。加之宋代郑樵的《尔雅注》又谓:“此木似藤,节目相对”。所以,“椐”是木、是藤、还是竹,就更使人困惑了。清徐文靖《管城硕记》载:“《困学纪闻》曰:‘策扶老以流憩’。扶老,藤名,以为杖也。见《蔡顺传》注。

  《笔丛》曰:此可与迷阳作对,扶老尤僻,非伯厚不能知。按《山海经》:龟山多扶竹。郭璞曰:邛杖也,名扶老竹。《诗》:其柽其椐。《毛传》曰:椐,樻。陆玑《草木疏》曰:节中肿,似扶老,即今灵寿是也。《西京杂记》:上林苑扶老木十株。《竹谱》:筇竹,郯溪俗谓之扶老竹。《汝南先贤传》:蔡顺至孝,所居井桔槔岁久,欲易。一旦,忽生扶老藤绕之。竹、木、藤,皆有‘扶老’,渊明所策,安知其必为藤耶?”

  徐氏引用不少典籍,对《困学纪闻》扶老为“藤名”,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竹、木、藤均有称“扶老”者,怎能肯定陶渊明所策“扶老”,一定是藤呢?但徐氏也仅是提出质疑而已,并未对陶潜用的是竹、木或藤,作出肯定判断。这表明,“扶老”并非因生僻而难辨,而是因“同名异物”者的存在而导致使用上的混乱。

  清代考据大师段玉裁(1755-1815)《说文解字注》在“椐,樻也”后注云:“《大雅》:其柽其椐。《释木》、《毛传》皆云:椐,樻也。陆玑云:节中肿,似扶老,即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及杖。郭云:肿节,可以为杖。按杖以木者,曰灵寿,亦曰扶老。《汉书·孔光传》:赐灵寿杖。孟康曰:扶老杖也。服虔曰:灵寿,木名。郭注《山海经》亦云:灵寿,木名。似竹,有枝节。……以竹者名扶老杖,《中山经》:其上多扶竹。郭云: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名之扶老竹。《汉书》之邛竹杖,王逸少以邛竹杖分赠老友,皆是也。灵寿木与邛竹,皆以节胜。陆氏云:椐即灵寿。然椐与灵寿,俱见《山海经》,郭不云一物。若陶潜云:策扶老以流憩。则又未识其为椐与灵寿也。”

  显然,段氏对椐与灵寿是否同物提出了质疑,对陶潜说的“扶老”为何物亦表存疑。

  值得一提的是,“椐”即“扶老”、“灵寿”,从西汉至宋代,均无人质疑。《山海经》中的“椐”,见于《北山经》和《中山经》,应指我国北方和中部地区。“灵寿”见于《海内经》的黑水,大约地处西南地区。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名称的“同物异名”现象,较为普遍,郭璞未指出“灵寿”即“椐”,也无足深怪。其实,这类“同物异名”现象,在《山海经》中并不鲜见。

  例如,《西山经》在不同地点,有“楮”,又有“谷”,实际均指今桑科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所以,“椐”与“灵寿”为同物,亦不足怪。至于郑樵说椐“似藤”,只是说它茎干细弱像藤,《后汉书·蔡顺传》注和《汝南先贤传》将“扶老”视为“藤”,实属牵强附会,不足为据。至于“椐”与“筇竹”均有“扶老”之称,则更可判其并非同物。因“椐”别名“扶老木”,而筇竹称“扶老竹”。可见,古代植物分类虽很粗放,但木与竹还是分得很清的。

  由于从西汉至唐、宋,“椐”一直有“扶老”、“灵寿”等名,故可推断,晋代陶渊明诗中的“扶老”,极可能是用“扶老木”即“灵寿木”制成的。陶氏系江西人,筇竹分布于云贵高原北缘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云南昭通和四川宜宾地区的亚高山地带,而两湖、江西和江浙地区均不产。所以,《山海经·中山经》所载龟山“邛杖”,地处“洞庭山”,即湖南一带,只不过是筇竹的大致产地而已;至于《竹谱》所载“郯溪邛竹”,则很可能是引种栽培的。

  徐、段二氏被“椐”、“扶老”的“同名异物”与“同物异名”所惑,无法确定其为何物,一方面是清代“椐”、“扶老”、“灵寿”等名早已失传,一时难以稽考;另一方面,他们引用陆玑《草木疏》时,用的是“似扶老”,故认为“扶老”可能另有其物,未必是“椐”。而要确认“椐”、“扶老”为何物,则必须弄清其得名的原委。这不仅需要文字学知识,更需要植物学知识。

  2、关于“椐”的释名

  对植物名称作解释,须用训诂学的形训、义训、声训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但由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能恰当运用训诂学方法,亦非易事。所以,尽管古代为《诗经》、《尔雅》作注疏者众,却均未能对“椐”的得名作出解释。偶有所见,亦觉牵强或语焉不详;近现代对“椐”进行训诂者,更属凤毛麟角,且用当代字义作训,未免南辕北辙,殊难令人信服。因此,对“椐”的得名,实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2.1宋人对“椐”、“樻”的解释

  北宋蔡卞(1058-1117)《毛诗名物解》卷五载:“椐:《春秋传》曰:弱足者居。椐,适可作杖,居者所材也。椐,又樻也。材适可杖,木之贵也。”意思是说,“椐”字从“居”,因腿脚软弱之人不便于户外活动,多在居室内。此木正适宜作手杖,故为“居者”提供了良材。“椐”又名“樻”,此木恰好可作手杖,故为树木中的贵重之品。显然,蔡氏试图用训诂学中的“义训”方法,为“椐”“樻”二字作解。即:“椐”的字义是“居者之材”,“樻”是“木之所贵”。

  然而,该书接下的一条却谓:“椐之材可以为杖而已,去之不为伤地利,存之不为利生物。故启之辟之,则无害于室家者,犹或存而不去也。”这就是说,椐只不过可作手杖而已,所以,周人便把这种有它不多、无它不少的可有可无的树木砍伐掉了。显然,这一说词,又把前面说的椐为“木之贵也”否定了。这种自相矛盾的解释,恐怕连蔡氏也难以自圆其说。这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也就难以令人信服了。

  2.2近现代的训诂

  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1990)编《林史文集》第1辑,载有印嘉祐《〈尔雅·释木〉训祜》一文。其中谓:“椐,樻。郭注:‘肿节可为杖’。晋·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即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及杖。’《汉书》:孔光年老,购(按:“赐”字之误)灵寿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椐,别名扶老杖、灵寿木。木似竹有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理。作杖,令人延年益寿。’清·阮宫保《尔雅校勘记》:‘按灵寿木作杖,一名扶老杖’。梁·萧统《文选·蜀都赋》:‘灵寿木名也,出涪陵县,桃枝,竹属,出垫江县。二者可以为杖。’今之应为何木呢?陈植《树名训诂》:‘榉,俗作椐’。即为今榆科榉属Zelkova植物。”《东方杂志》1945年第4卷第14号,载有陈植《树名训诂》。其中谓:“榉,俗作‘椐’。本草别录曰:‘榉树,山中处处有之,皮似槐,叶如栎槲’。则实指榆科之榉,以其皮细叶粗,且多生山中故也。按榉亦称榉榆,在江南各省,好植于住宅周围,则从木从居,不谓无意,且榉树冠为杯形,颇似将手高举之状,从举亦非无意也。《本草纲目》曰:其树高举,其木如柳,山人讹为鬼柳。至《植物名实图考》之榉,乃指胡桃科之枫杨,枫杨一称榉柳,鬼柳,或柜柳,按‘榉’与‘鬼’与‘柜’江南人读之相若也。《尔雅 · 释木》:‘椐,樻’。《说文》曰:‘樻椐也’。按江南‘椐’‘樻’音亦相若也。 故胡桃科之枫杨 (Pterocaryastenopftera C.DC.)应从‘柜’,榆科之榉榆(Zalko-vaspp.)应从‘椐’,以免混淆。《草木疏》曰:‘椐今灵寿木也’。”

  显而易见,陈氏对“榉”的训诂,是想用“声训”的方法,确认榉与椐音近,即为同物。又以榉树“在江南各省,好植于住宅周围”,即居住地周围,“则从木从居”,这是想用“义训”来为榉即椐作解。然后又用“声训”,椐、樻“音亦相若”来解释榉与椐、樻皆为同物。

  这里需指出的是,《尔雅》和《说文》的解释方法,均以后来的俗名,解释古代的雅名。“椐”是古名、雅名,“樻”是(当时)今名、俗名。所以,将“椐”理解为“榉”的俗写或俗称,是对《尔雅》、《说文》等字书训诂基本方式理解有误所致。还有,印、陈二氏,均未能指明“椐”是榉属的哪种树木。若按江南各省及陕西等地均有分布来推测,则很可能指大果榉Z.sinicaSchneid.。但它是高可达20 m、胸径1.6 m的乔木,与“高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的“椐”,有天壤之别。而且,榉属多为乔木,稀有灌木,将“椐”训为“榉”,经不起历史文献和现实植物的检验和验证,其说难以成立。

  2.3“椐,樻”训诂之我见

  我国文字,起源古远,甲骨、竹简,刻写殊难。秦虽统一文字,但方言犹存。因而,汉代以前,字数有限,往往一字多义、多音。“同声假借”的“通假字”较多。字的偏旁,乃后人所加,以示区别,遂使文字渐多。这样,在考据古籍记载植物、为其释名时,便用到“训诂”之法。然而,为植物古名训诂,必按文字古义。倘以今义训古称,则必然导致南辕北辙,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可得出荒谬的考据结果。下面,笔者试对《尔雅》及《说文》中的“椐,樻”,作些解释。

  “椐”确实“从木从居”。但古代的“居”字,并不像现代作“住处”、“居室”等解。史东(1985)编《简明古汉语词典》,“居”有13解。首先是“坐”,词例是《西门豹治邺》中的“令女居其上”;第5解为“固定”,例词是《周易》中的“变动不居”。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1735~1815)《说文解字注》,在《说文》“居,蹲也”后注:“《说文》有凥、有居。凥,处也。从尸,得几而止。凡今人居处字,古只作凥处。居,蹲也。凡今人蹲踞字,古只作居”;“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跪与坐,皆膝著于席。而跪,耸其体;坐,下其臀。若蹲,则足底著地,而下其臀,耸其膝曰蹲,其字亦作竣。”

  这就是说,《说文》中的“居”,古代只作蹲、跪、坐等解,另有凥字,作居处解。他还对跪、坐、蹲分别作了解释。而这三种称“居”的在席子上的姿态,“膝”的位置都很重要。而“椐”的重要形态特征是“节中肿”、“节肿”、“肿节”。这表明,它有像人的膝关节一样的膨大枝节。也就是说,看到“椐”,就会使人联想到人体最大的关节———膝关节。而“居”字跪、坐、蹲等含义,也都着重看膝关节的位置。故椐从居。这恐怕才是“椐”字的正确“义训”。

  “椐”的古代俗名“樻”,则应按“声训”解为“跪”。在文字极少的古代,“贵”与“跪”同声,故可互相假借。所以,俗名“樻”是“跪”的通假字。可见,为“椐”、“樻”训诂,必须从“居”的古义“蹲、坐、跪”求解。而不能从“居”的今义求解。否则,便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要想考证其原植物,也就更无望了。椐“节中肿,可作杖,以扶老”,故有“扶老”、“扶老杖”、“扶老木”之称;又因“作杖,令人延年益寿”,故又有“灵寿”、“灵寿杖”、“灵寿木”之称。这样,杖以木名,木以杖称,这些名称也就浑然一体了。因“灵寿”一名较雅,故从汉代以后,多以“灵寿”、“灵寿木”称之。而汉李尤《灵寿木铭》中的“乃制为杖,扶危定顷”;宋张浮休《灵寿木》诗中的“叨名席上珍”、“依壁快扶人”之句,则明显将“灵寿木”与“扶老木”

  连贯成一体了。另外,“扶危定倾”,也与“居”的另一解“固定”相关。所以,“椐”即“扶老”、“灵寿”,是勿庸置疑的。总而言之,“椐”、“樻”,是以其木有膨大的枝节得名;“扶老”、“灵寿”,则以其木可作手杖,以扶助老人,且有延年益寿之功而得名。

  3、“椐”的原植物考证

  季羡林曾将“考证”概括为“拿出证据来”。而仅以罗列典籍却不加分析鉴别,也无法进行正确的考证。经过对古籍的分析鉴别,得到有关“椐”的可靠文献记载,对“椐”名的来历和演化有了正确认识,并排除了前人对典籍的错误解读后,就可知古籍中的“椐”为何物了。再将实物与文献记载相对照、印证,也就可“拿出证据来”了。笔者经文献考证和实际考访,终于确认,古籍记载的“椐”、“扶老木”、“灵寿木”,即《中国植物志》第72卷中忍冬科六道木属的六道木Abelia biflora Turcz.和南方六道木A.dielsii(Graebn.)Rehd.。

  六道木是高1~3 m的落叶灌木,直径1~4cm,与“高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吻合。叶对生,叶柄基部膨大且相连,故枝节膨大的特征很明显,与“木似竹,有枝节”、“枝节相对”、“节中肿”、“肿节”或“节肿”、“以节胜”等描述完全吻合。花单生于小枝叶腋,花冠漏斗形或高脚杯形,4裂,白色、淡黄色或带浅红色,与“白华”的诗文描述相符。据《河北树木志》载,其用途是“可制筷子及工艺手杖”。另据笔者考访,过去北方民间也常以其作鞭杆,更与“可作杖”、“今人以为马鞭及杖”吻合。它分布于黄河以北的辽宁、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省市,生于海拔(600)1000~2000m的山坡灌丛、林下及沟边,与“弘农郡北山甚有之”、“鉴寒水”等产地和生境亦相符。但陕西(歧山)、四川(剑南山谷、涪陵)、湖北(巴乡)、湖南(郴州)等省不产。

  南方六道木是高2~3m的落叶灌木,形态特征与六道木极相近。与六道木的主要区别是花2朵生于侧枝顶部叶腋,有总花梗,花冠白色,后变浅黄色。分布于黄河以南的河南、陕西、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800~3 700m的山坡灌丛、路边林下及草地。与古籍记载的产地和生境相符。由于它与六道木的形态特征极相近,其他特性及用途相同,所以在分类粗放的古代和民间,二者难以区分,故被视为同种。但陈藏器所载“生剑南山谷,圆长,皮紫”者,则确指今南方六道木,它的小枝红褐色,与“皮紫”的描述相近。

  六道木和南方六道木,还是良好的观赏花灌木,花期长,开花后花萼裂片宿存增大,常变红色,经久不凋,颇耐观赏。从汉至唐、宋均有园林栽培。宋代以后失传,便少有人问津了。“六道木”一名,始见于清代《热河志》。该书九十三卷载:“六道木,塞外树名。干有纹六道,细如线,而界划甚匀。产山中。”

  日本松村任三(1921)《植物名汇》(前编·汉名之部)却将Abelia biflora Turcz.考订为《盛京通志》和《顺天府志》中的“六条木”。陈嵘(1937)《中国树木分类学》从之,而将A.zanderi Rehd.的中名定为“六道木”,并将A.dielsii Rehd.的中名定为“太白六道木”。《中国植物志》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将A.biflora Turcz.的中名定为六道木是完全正确的,但应注明其出典为《热河志》;还有,其别名“六条木”的出典《顺天府志》值得商榷。《中国植物志》又按《图鉴》将A.dielsii(Graebn.)Rehd.的中名定为“南方六道木”,而将“太白六道木”及A.zanderi(Graebn.)Rehd.均作异名,这种处理也很妥当。

  尽管《植物名汇》、《中国树木分类学》和《中国植物志》均载A.biflora Turcz.的“六条木”之名出自《顺天府志》,但笔者却未发现该志有“六条木”的记载,《盛京通志》中亦未能查得。

  4、结论

  “椐”和“樻”是先秦时期古老的树木名称,以其枝节膨大,恰似人蹲、坐、跪(古均称“居”)时突显的膝关节而得名,因其木粗细正适宜作手杖,以扶持老者,故从汉代起有“扶老”、“扶老杖”、“扶老木”之称,又因据说用它作手杖,可令人延年益寿,故又有“灵寿”、“灵寿杖”、“灵寿木”之名。从汉代至唐、宋,也有园林栽培。宋代以后,其名渐佚,明、清时期则彻底失传。经反复进行文献考证、实际走访和实物比对,终于确认,“椐”、“扶老木”、“灵寿木”,即今忍冬科落叶灌木六道木Abelia biflora Turcz.和南方六道木A.dielsii(Giaebn.)Rehd.。因二者形态极相近、特性和用途相同,因此,在分类粗放的古代和民间,并不加以区分,而被视为同种。

  致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吴老办公室杨云珊同志提供了《四库全书》所录文献及《顺天府志》等材料,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周冠武博士提供了《陆氏诗疏广要》的明代刻本等,河北农业大学期刊社提供了许多方便,宗淑萍、梁虹等同志,代查不少资料,英文由张月清博士代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袁愈,唐莫尧.诗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404-405.
  [2]袁珂.山海经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8,136,145,297-298.
  [3]印嘉祐.《尔雅·释木》训诂[C]//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编.林史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159.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43,399.
  [5] 明 · 李时珍.本草纲目[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4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英汉双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045.
  [7]清·文渊阁四库全书[M/O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国际书店.[2013-09-10]
  [8]清·蒋廷锡,等.草木典:第551卷第251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9.
  [9]三国·吴·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M/OL].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国际书店.[2013-09-10].
  [10]明·毛晋.陆氏诗疏广要[M/OL].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国际书店.[2013-09-10].
  [11]清·徐文靖.管城硕记[M/OL].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植物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