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经济的运行情况
表1和表2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动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周期性波动也十分显着,有时波动的幅度还很大,对经济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经历了三次大的起伏和波动: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济从1981年前后开始发动,到1984年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减速,于1990年到达最低点,形成了转轨以来的第一个周期性循环;第二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从1991年开始启动,到1992年达到高点,然后逐渐减速,于1999年前后到达低点,形成了第二个周期性循环;第三次出现在本世纪初期,从数据上看,经济从1999年开始启动,在2001年前后表现出加速的特征。到2007年达到高点,然后逐渐减速,2009年有所上升,于2010年到达小的高点,然后逐渐减速。目前为止,经济运行仍处于下行通道中。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实践及政策选择
(一)1978-1991 年(第一阶段)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阶段
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经济过热主要是由“洋跃进”造成的。 1979年全国在建大中型项目1100多个,1980年又新增加了1100多个,这一庞大的基建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传统体制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得到调整,致使全社会购买力猛增,其结果是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推动了市场物价的快速上涨。 “洋跃进”造成了财政支出增加和财政赤字的出现,财政赤字又必然带来货币的超量发行,这样就引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
面对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1980年宏观经济运行一度出现的严重混乱局面,1981年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对经济实行调控。
2.1982-1986年的宏观调控。经过经济调整,1982年中国经济开始回升,并逐渐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到1984年第四季度经济再次出现过热,银行信贷失控、投资规模膨胀、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和物价上涨趋势明显。 1984年GDP增长率达到15.2%的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高达42%.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5年中央提出一系列紧缩的调控措施:统一制定信贷计划和金融政策,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与调节职能,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和现金投放;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预算外投资的规模;坚决压缩行政开支,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严格控制消费基金的盲目增长,严格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财务上乱开口子、乱提工资、乱发奖金、津贴和实物。
从1984年的经济过热到1985年的紧缩再到1986年第四季度的政策松动到1987年的偏热,正好完整地演绎了宏观调控与经济波动的全过程。这一在短短的四年中经济运行经历的由“热”到“冷”再到“热”的周期性循环,显然与对调控力度的把握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这一次的调控是在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渐通过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推行。这也是我国在宏观经济管理方式上由直接的行政和计划干预向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间接调控过度的一次尝试。
3.1987-1991年的宏观调控。 1988年的经济过热有着特殊的经济背景。一方面,在1985-1987年的宏观调控措施并未使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情况下,决策层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了一条在低通货膨胀环境下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路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提出加快价格改革的步伐,认为“价格改革关”晚过不如早过,并在1988年8月发布《公告》公开宣布开始“价格闯关”.自1986年第二季度开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1)扩大财政支出。通过赤字财政来维持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 (2)为弥补财政赤字,货币连年超量发行。由于货币超发,引发了物价猛烈上涨,经济剧烈波动。 1988年8月中旬出现大规模抢购的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造成商品脱销和储蓄下降。
从1988年第四季度开始,政策采取紧缩性政策遏制经济过热。最初,政策当局采取了提高居民存款利率、对部分产品征收消费税等抑制消费的间接调控政策。但由于微观主体存在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增加现期消费的行为无法阻止,政策的调控效果不明显。于是政府不得不采用直接的调控手段,最主要的是压缩投资的各种直接的行政控制手段。现在看来,调整力度太大,以至于经济增长下降过猛,1990年GDP增长率仅为3.8%,是改革以来历年经济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正因为如此,这一次宏观调控的结果被称为“硬着陆”,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政策调控的力度过大。当然,这一次的宏观调控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企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外贸等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减少了经济的结构摩擦和交易成本,确立了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