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实践及政策选择(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1-18 共7478字
从2010年10月到现在,是宏观经济失衡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新特点是既有通货膨胀,又有经济下行。这种情况实际上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所谓“滞胀”,这是我们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新失衡,新特点。
改革开放前两个阶段的失衡,经济箫条和通货膨胀,它们都是在不同时期分别出现的,第一阶段主要通胀,第二阶段主要是增长乏力,经济下行。而我们现在这个阶段的的问题是,这两个过去分别出现的失衡在经济当中同时发生了。如果这两个问题同时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宏观需求管理的政策是没有效果的。宏观政策既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如果全面扩张,固然有利于遏制经济衰退,但是会使通货膨胀加剧。反过来,如果全面紧缩,有利于遏制通胀,但是会加剧经济衰退,何去何从?很难选择。
中国作为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有了它的特殊性。首先从数据看通胀,其实我们的通胀水平并不高,2011、2012年通货膨胀率都在3%以下。 2014年的通货膨胀率是2%,有些月份已经2%以下了,可以说面临进入通缩的警戒线危险,这样国家重点就应该防通缩了。但是,为什么我们特别担心通胀的压力,不敢放松?因为这次通胀背后的成因和过去不同,非常复杂。
过去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需求拉上,经济短缺。这次我们也有需求拉上的原因,但主要是反危机,因为政策形成的强有力的需求刺激之后的滞后性,我们为了反危机,流通当中刺激需求注入了大量的货币。所以,根据统计显示,第三季度末流通中的货币存量(M2)接近120万亿,GDP如果61万亿,这个比例非常高。这些钱可以促成需求,活跃市场,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会传导到物价上,这个传导正常国家像欧美是6个月到18个月,中国危机前的数据,大概7个月到24个月。但是,危机的时候这个时间差会拉长。
但是,无论多长,早晚一天会冲出来。我们现在的尴尬就在这儿,大量的钱出去了,但是到流通当中真要花钱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钱,流动性不足。为什么呢?钱出去了之后高度套牢。货币供应量不小,但是货币流通速度起不来,经济不景气,交易不活跃,钱下去了是一潭死水,融通不动,所以真要花钱的时候,反而没有钱。央行也很苦恼,明明知道这些年出了很多钱,早晚有一天会冲到物价上,但是又得增发钱,这样面临的问题越大。这就是需求拉长的滞后性,我们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当时反危机的政策在买单,在支付代价。
更重要的,我们担心新一轮的通胀还有成本推动的特点。 “新常态”下国民经济成本大幅度上升,如果要素成本消耗不掉,只有进入价格。我们国家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增长速度中,经济规模扩张高于相应的效率提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测算结果,中国工业化实现程度大概相当于工业化国家目前的70%.我们预计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时候,实现工业化。现在还有四年时间,我们现在基本走完了2 / 3.但是,相应的我们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工业化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的14%,工业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工业化国家现在平均水平的46%.这说明我们规模扩张、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快于相应的劳动生产率的效率。速度快,规模扩张的快,拉动的要素成本价格迅速上升;而效率低,消耗不掉,这样形成很大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我们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不仅来自于效率低的问题,还来自国际输入,因为中国的贸易进口主要是上游物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非常大,石 油 常 年 稳 定 在55%以 上,这 两 年 在57%到58%;2003年之前,中国主要矿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度大都在5%以下,2013年大都在50%以上。这些产品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价格总的趋势是大幅度上升的。上升之后,我们又主要靠进口,那么就使得我们下游产品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所以,有国际输入的成本推动的因素,很被动,这是成本推动。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世界政治与经济所有课题组,测算中国现在需求拉上,120多万亿的货币在外面,它影响的价格大概50%多一点,成本推动影响的通货膨胀大概49%,接近50%.
所以,中国现在进入了非常典型的叫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的通货膨胀的时代。我们国家对于解决需求拉上的通胀有办法,但是对于成本推动缺乏办法,因为降低成本不是收紧银根的问题,要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创新力,政府要减税,政府要加快金融市场化,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政府要提高外部规模经济,加强物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融通渠道的通胀,一系列的服务,使企业效率提高,这是长期的办法。短期靠收紧银根,不仅不解决问题,还会加剧通胀。收紧银根意味着利率提高,利率提高意味着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融资成本是企业的财务费用,财务费用计入企业的成本。
另外,通胀还有第三个成因,和国际收支失衡有关系。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结汇是用印钞机结汇的国家,中国的结汇变成中国的央行向流通当中注入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这是央行基础货币供给和一般市场国家很大的不同。所以,这样意味着我们的结汇量越大,国家外汇储备量越多,意味着我们付给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越多,我们现在120万亿的货币存量,排排队,排在第一位的因素就是结汇,就是央行结汇印出去的钱。所以,现在控制通货膨胀要控制结汇,控制结汇要控制国际收支失衡,特别是经常项目的再平衡要加快,但是很难。
我们曾经想能不能让这些企业创造外汇之后不要拿回来,在外面花,在外面买东西背回来。但是,我们想买的他们不卖,他想卖的我们不买。我们想买高科技,我们想买原材料,石油、矿产,战略性的非常敏感。
这几个因素,一个是空前的需求拉上的滞后,一个是少有的成本推动,一个是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这三方面的因素导致目前我们的通胀水平并不高,但是非常令人担忧。
鉴于以上分析,宏观政策在“新常态”下就有了新的变化,叫做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实同一个说法,不同年代去表述含义是不一样的。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最早是1998年下半年提出来的,当时提出来的相对前一个时期,20年全面紧缩。我们提出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内部的提法是指扩张,刺激内需。
那么,现在我们又重新提出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在此前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容的货币政策”,比前一个时期而言,虽然还叫积极的财政,稳健的货币,但是总体上是一个收缩性的。所以,同样的说法,不同年代,不同经济背景下提出来它实质上的政策倾向和它所包含的政策内容是有区别的。
但是,总的来说,从结构上看,实际上这种宏观政策组合的格局是一种松紧搭配,反方向的组合。财政的方向还是扩张性的,积极的。所以,它的首要目标是稳增长,稳增长的目的是保就业。货币政策不同,货币政策前一个时期是宽松的,现在回到稳健,稳健就是从紧,从紧当然首要目标是反通胀。
所以,在“新常态”下,新时期,新失衡,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了新的变化,就是财政政策总体上方向是扩张的,而货币政策总体上方向是从紧的。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增长,保就业,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反通胀。目标不同,方向不同,松紧搭配,反方向的组合。
参考文献
1 石自强。 历次金融危机解密[M].北京:龙门书局,2011.
2 王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相关内容推荐
-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走势
一、如何看待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走势(一)2013年与2012年经济趋势特征较为相似2013年与2012年经济运行均是在经历了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增长并企稳回升。具体而言,2012年经济低谷是在第三季度,此后在四季度随政策刺激...
-
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及对制度创新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如何理解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变化、新挑战、新机遇?由此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进而推动改革本身会发生怎样的新变化?一、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目标和新挑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