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旅游景观的相关概念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景观
旅游景观最早是地理学上的的术语,作为“景观”概念的引申。而“景观”一词最早出现于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著作中,在《辞海》中对景观的解释是“一是泛指地表景色;二是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结构形态同一的区域。”(夏征农 2010)在《现代地理科学词典》中为“景观”一词增加了“自然与人文兼容并序”的含义。(刘敏 2009)之后随着旅游地理学的出现,许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引入了“景观”,并为其加上了前缀以区分不同的研究主体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旅游区的规划和观赏原理》一文中,提出了“城市景观”和“建筑景观”的概念,阐述了以文化景观建设作为景观研究的主体,与自然环境进行协调结合的研究角度。
虽然最早的“旅游景观”概念的出处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通过现有的文献和论文对“旅游景观”在景观设计角度上做出一个范围上的判断,既在旅游活动进行当中,具备一定旅游价值并与旅游活动产生一定交互影响的,以人的需求为基础对自然表象上的进行改造的集合体。基于这个概念之下,旅游地的交通道路、观赏性建筑、服务性设施及其他的人工附加产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旅游景观”的概念,是基于传统景观概念上的重点关注人类活动形态延伸的产物。旅游景观在最核心的内容是景观的合理性与协调性,同时作为旅游行为展开的主要平台也是某一地区旅游价值的重要属性。因此不论是从旅游规划设计层面还旅游行为应用层面,他都是衡量一个旅游景区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
2.1.2 旅游资源
旅游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是一个需要多种学科共同协做的集合体。根据所处地区旅游资源及旅游景观表现侧重点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生态旅游景观”、“城市旅游景观”、“历史人文旅游景观”、休闲旅游景观“等。在这其中地区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往往决定了该地区旅游景观的整体发展方向和风格。”资源“一词是由经济学引入的,而在经济学角度定义”资源“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准就是”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山川及自然风光都定义为旅游资源,同样能够被称为”旅游资源“的也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可见的天然形成的物质。李光坚(2005)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足以吸引旅游者自然和社会因素“强调了旅游资源作用于旅游者产生的感官效果。在《旅游经济学》一书中,将”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具有”商品“特性的特殊物质进行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的消费功能做了说明。(林南枝等 2006)周进步等人在《现代中国旅游地理》中定义旅游资源为”旅旅游活动主体在旅游过程中感兴趣的环境因素和可利用物质条件“强调了旅游资源中环境的重要因素。从学者们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意识需求下,社会甚至个人对于旅游资源定义的标准也都是不同的。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以当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基础,可以讲旅游资源定义为”在现实条件下,以满足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感受和实质体验上的需求为目的,并最终达成了实现旅游活动目的的景观实体和社会及文化因素,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王清廉1988)而基于旅游资源角度的旅游景观研究又可以分解为对旅游景观实体的研究和对旅游景观价值的研究。
2.1.3 旅游景观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通过对旅游景观及旅游资源的概念的研究,我们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物质平台,而就我们之前研究的结论来说“旅游资源”实际上并非“资源”本身而是由“资源”而产生的景观实体和社会文化因素。使旅游资源向景观实体和社会文化形态转变的条件还是因为人类的开发利用。而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旅游景观则正是基于人类需求基础上的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旅游资源的存在是旅游景观形成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条件,而旅游景观是旅游资源的基于人类活动改造所产生派生物和发展趋势。两者转化的动因是人类活动中对于自然的探索,旅游资源通过人类对资源和环境认知和利用改造转化为旅游景观。”(王德刚 1998)2.2 旅游景观结构研究。
结构是研究物体最直接的切入点,对于旅游景观的研究也可以凭借分析它的结构而获得比较直观的认识。“旅游景观的结构主要由景观要素(形态、大小、组织、规模)及景观单元组成;决定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旅游景观环境和成景作用;旅游景观的结构也有其特定的层次和等级体制,在空间上旅游景观一般按照一定的规律伴生存在呈现出一定规模的组次,在多组旅游景观之间存在着关联性隶属关系;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成景顺序,以功能性为线索相互串联,共同构成了旅游景观的等级体系。”(杨世瑜 2009)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旅游景观实际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对旅游景观结构类型和层次等级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对旅游景观个体单元位置及分布进行统筹和设置。作为基本单位的旅游景观个体单元主要由地质景观、地貌景观、生态景观和建筑景观这几类构成。
而整个旅游景观体系可以是这几个单元中的某一单一的类型或者是多个类型所组合的复合型景观集群。事实上根据越复杂的景观结构类型能够提供更加完备的旅游体验和观赏效果。但同时对旅游景观结构和层次的选择也需要参照景观所在位置的旅游价值和地区环境。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将旅游景观在层次排列上的关系比作绘画中点、线、面的关系。
2.3 旅游景观种类研究
通过对旅游景观及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的研究,我们得出了旅游景观与资源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的结论。如果说旅游景观是人类改造活动的“产品”而旅游资源是人类改造的“生产原料”,那么旅游景观的属性和特征一定会因为受到旅游资源属性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由于自然条件及社会发展形态的不同,旅游资源表现出了不同的种类,从而使旅游景观也产生了不同的类型。从自然表象来看,有地貌旅游资源产生的山洞景观,水文资源产生的河流、溪地景观,生物资源产生的生态旅游景观,气象气候资源产生的气象景观,如云海、雾凇等。从人文角度来看,由历史遗迹资源产生的遗迹景观,由传统文化资源产生的民俗景观,由特殊类型的文化资源而产生的主题旅游景观,如影视城、航天城、工业园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旅游景观。综合这些繁多的旅游景观类型,在设计和规划中就需要实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把握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相辅相成的伴生关系。
将景观按照旅游资源的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两大类。这两大类型的旅游景观在个体单元设置上具有相似性也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两者的界限也可以模糊。
自然旅游景观顾名思义,是基于自然风光的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和改造形成旅游景观类型,这一类型的景观由于旅游资源本身就已经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标准或者与之相近,因此在设计的难度和建造的复杂程度上来说相对较低。同时我们按照人类干预活动的深度可以将自然旅游景观又分为深度开发的旅游景观和浅层体验式旅游景观。前者主要体现为大型的森林公园或风景名胜区,如泰山景区、华山景区等。后者则主要体现为生态休闲度假区域,如草原旅游和森林公园等。
人文旅游景观是经过对有形和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后,通过一种物化的形式体现旅游价值的形式,因为文化或精神其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二次提炼和加工,选择适当的手法加以体现,因此在设计难度上也更大。
2.4 旅游景观评价标准
对于旅游景观的评价主要从自然要素、生态学、社会学三个方面展开,美学主要对景观的表象因素进行评价;生态学主要由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而社会学则从景观与社会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进行评价。这三方面进行评价的主体也不同,从自然角度出发对旅游景观进行评价的主体是旅游活动的实践者也就是游客;生态学主要由学者和专家对旅游景观对生态的作用力进行评估;对社会学角度进行评价的主体则是特定机构及管理部门。
2.4.1 自然学角度
从游客的体验感受出发对旅游景观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其景观美学做出的判断。依据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游客对旅游景观的期望也会有所不同。在人们休闲方式个性化的背景下,人们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的时候人们更加愿意选择具有综合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并获得多重的旅游满足”(许浩 2003)基于这样的需求设计师在对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中需要着重体现旅游景观的独特性,充分挖掘当地的潜在资源,使景观具有自己的地域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一些人文景观的设计中,利用布局、构思等方式满足各种对象的需要尤为重要。
2.4.2 生态学角度
旅游景观生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植被、地貌、生物物种等。旅游景观的建造实质上是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遗产的的开发和利用,这种开发本身或多或少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上的平衡。对于原有生态系统的改造或者重构,取决于设计师用什么眼光去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的基础上赋予情感,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融合,人与自然就能够在更高的平面上重新获得平衡”(李德 2010)对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论证对设计师而言是保护与利益的博弈。
2.4.3 社会学角度
旅游景观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考量,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形态投射的影响。优秀的旅游景观不仅能对社会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就业的改善和整个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良性调节。旅游活动的开展势必对当地的市政建设、交通状况、商业、制造业等领域具有带动作用。同时旅游景观的规划和建造也是建立地区文化氛围,推动地方群众素质的提高的有效手段。
2.5 本章小结
本章对旅游景观及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同时将旅游景观从结构及划分的类型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其结构与分类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直观的建立一个针对旅游景观客观的评判体系,同时旅游景观的评价体系实际上也是对于旅游景观所设置的标准。本章的研究意在使我们对旅游景观及其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为我们之后对于旅游景观设计内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秉承着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源远流长,自成一家。传统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城市景观在继承和弘扬古典园林艺术理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好的园林景观设计,...
3.6景点系统规划3.6.1民俗文化体验区整体布局以大汲店古戏楼和观音堂所在的村民活动中心为原点,向周边辐射。保留该区域内原有的景观,有寿园、耕园、真武台等多处场地,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场面,是揽胜怀古、休闲垂钓的佳地,使人心醉神驰...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旅游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多,主题游乐园作为近几年来发展颇为迅速的一种新兴的主题化游乐景观形式应运而生,成为当今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尤其将游乐园与旅游地产相结合的旅游发展形式成为目...
结论植物作为大自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酒店环境中的恰当应用,能够很好美化酒店环境,同时能够然人们在室内更好的欣赏到大自然的环境,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同时,如果植物应用的不恰当也会给酒店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破坏了酒店的美好形象的同时,还给客人们带...
2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2.1基本概念2.1.1景观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中,用于描述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恢弘的景观,即景观一词最早反映的是一种城市景观[4].现在它是指大地及大地上除建筑以外的所有物体构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不断发展...
第五章陕北沙漠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思路。5.1绿化带与高速公路协调性。长而缓的曲线景观绿化带线形能自然地诱导视线,帮助驾驶员改变行车方向,给人以舒适的感觉。陕北沙漠高速往往穿越大尺度的地形,不变的公路景观设计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驾驶的感觉。在设...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乡村景观是一种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景观类型,记录着人们在不同阶段对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承载着不同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历史。因此,研究乡村景观显得非常重要。小楼镇是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北部的地区,是一个...
本文主要探析西安市在目前阶段针对城市道路推行养护管理以及道路绿化的真实状况,进而给出有效展开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养护管理的具体举措。...
第一章综述1.1引言观赏果树的发展是调整我国果树产业构架,也是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1]。从宏观上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生活、民族健康水平、人民文化修养、企业文化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我国对于果树栽培及应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时...
第五章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5.1装饰色彩在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每当我们睁开眼睛,便会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而它的先决条件便是在拥有光和一个健康的眼睛的情况下。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眼睛和大脑的视神经产生的刺激的结果,是一种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