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

城市湿地景观概论(3)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05 共690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城市湿地景观既有城市景观的人文性又有湿地景观的自然特性,因此,湿地格局的变化是在自然力和人文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都会影响城市湿地景变化。所谓人文动力就是指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展现的能力与力量,它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其它能力一样,愈来愈强,地球地貌包括湿地景观都受到它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甚至它在一定时间段内变成系统的主要力量。但是自然力是永恒的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在从始至终的变化中都有它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改变过程中; 当人文动力和自然力两种因素合二为一共同作用,湿地的厄运就到来了,它即将遭受到破坏更甚者整体被摧毁。研究表明,有些干旱地区的湿地莫名其妙消失,究其原因,既有自然环境的作用又有人为的影响,然而,它最主要还是受到快速和突变的人类活动的作用。

  2.6.1 城市扩张、开发利用土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内部生境的破碎化增加

  近些年,城市湿地退化和消失的速度相当惊人,究其原因,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城市生活和工业耗水量大大增加,这样,湿地的水源供应就大大减少了,导致湿地水面面积和湖泊数量急剧减少,湿地面积骤减。迄今为止,美国已经有58%的湿地面积因城市化进程遭到破坏和侵占[28].美国旧金山地区自 19 世纪中叶开始开发,至今人口迅速增长,人数已翻好几番,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不断进行城市建设,行使的手段就是围海造田、农业开发等,使湿地面积由原来的 2 万平方百米减少到 2000 多平方百米。据统计分析,短短十年的时间里(自 1992 年至 2001 年),北京海淀地区丧失湿地面积的 ss 数额高达 90%,1992 年其内部生境破碎化指数为 0.812,2001 年就上升到了 0.951,这些数据无一不说明了城市湿地的面积伴随着北京的城市发展而迅速减少,并严重威胁着其内部生境破碎化状况。

  2.6.2 水体污染加剧和富营养化状况日益严重,并且使湿地生物多样遭受威胁

  由于城市飞速发展,工农业经济水平也突飞猛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也逐日增多,这些污染物大多就近排放到了城市河流、湖泊等湿地中,对湿地丰富的生物物种带来很大威胁。人类很多不计后果的开发利用严重干扰城市湿地资源的潜在发挥能力和生态功能所起作用,例如:对湿地动物进行掠夺式的捕杀、不计后果的对湿地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盲目引进生物物种和不加控制的随意排放工业废水等,因此,使丰富的生物多样得到削减、湿地生境遭到恶化。有些河流、湖泊等城市湿地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探其缘由,是因为人类随意无控制的排放工业废水、流失化肥农药使很多有毒物质富集在水中,杀害水生物。排放的生活污水等使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部分藻类爆发性生长的情况,甚至浮游类发生生物大量灭绝的状况;有些地区沿海地带会出现赤潮现象,使鱼虾贝类大量死亡;在一些紧邻排污口赤潮现象严重地方,使潮间带遭受污染,有些污染严重地段 甚至会造成物种灭绝。

  2.6.3 不合理的引进外来种,给本土物种带来灾难,甚至灭绝

  人类为了整治城市湿地,在治理过程中会人为引进即非正常因素盲目引进外来而非本土的物种,由于引进的物种可能在本土没有天敌或可以抑制其生长的生物而疯狂生长蔓延,已对当地的原有生物造成不良影响。我国出现很多外来物种的入侵的现象,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诱因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这种情况严重威胁到了生态环境与区域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进本土后疯狂生长,致使本土很多物种无法修复的消失,带来很多恶果,例如:本土付出了很大的生态代价--降低物种多样性,经济代价--为了防治这种情况政府耗费了高额的费用,生产代价--农林渔副牧业质量与产量的惨重损失。现如今,有些引进的时间比较长久的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威胁已开始逐步显现出来。例如,约于 20 世纪 30 年代红极一时的水葫芦,它可以供人们观赏、作为饲料哺育动物和防治重金属污染,由于功能多用途广,很多地方纷纷引入本土,而如今已成为恶性杂草。昆明滇池水面及池内的许多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处于灭绝状态,这归咎于水葫芦的严重侵占[29].20 年的时间里,滇池主要的水生植物由16 种减为几近零,水生植物濒临灭绝,鱼类也由 68 种下降至 30 种[30].

  2.6.4 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方式而降低

  城市湿地为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城市及其居民不断取得自然服务提供基础,是城市结构构成的重要组分,是城市重要的基础生态设施。

  然而如果这些基础设施没有做好前期工作导致基础设施前瞻性不足或不完善,那往后的城市发展过程必然会遭受很大磨难而付出沉重的代价。有些城市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很多不合理的治理手段来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例如:掩盖、填埋、河道人工化等河流治理手段。上述这些不合理治理手段用来人为的美化城市景观,短期内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有成效,但长远来看这些做法对城市湿地系统的社会利用价值较大的负面影响并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带来威胁。一些城市的物种多样性急剧减少是源于自然植被河岸变成水泥河道的缘故,然而水泥地面又会增加城市热岛效应,种种不良后果几乎致使湿地改善区域的环境生态功能全部丧失。

  2.6.5 不利于修复,保护的难度比较大,相关的研究工作薄弱

  美国在 2002 年 5 月 21 日和 22 日两日召开了以“城市湿地:多种功能的持续”为主题的湿地保护大会,会议指出自然湿地被开发用于农业的现象得到控制,湿地面积不再急剧降低,这都是各国积极实施湿地保护政策的功劳。然而与此同时,城市湿地的损失状况仍是有增无减。据统计,仅十年的时间(1980 至 1990 年)全美国损失的 30%的湿地用于城市化造成,比过去一直占据龙头地位的农业开发所占比重还要多[31].关于湿地研究,世界总体水平还不是很成熟,而城市湿地研究更是景观探究的薄弱的环节,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都还没有明确确立。以往的城市湿地研究以城市污水处理方面为主,结合城市背景研究,而湿地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和城市环境等方面研究较少。城市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着众多挑战,如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比应用研究还要少;对于交叉综合的多学科研究较少,尤其是相关社会人文结合的方面是更为不足。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风景园林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