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

拦道石村旅游资源规划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3 共360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5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平山县旅游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打造以西柏坡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山县拥有众多国家级旅游景区,拦道石村如何在平山县优质旅游景区脱颖而出,建立特色的旅游景观吸引旅游者,是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

  5.1 结论

  1 根据对拦道石村景观资源的调查,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和《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赋分,对单体资源、系统资源和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根据分析与计算得出:拦道石村优级景观资源单体 4 个,良级景观资源单体 9 个,中级景观资源单体 7个,一般的景观资源单体 1 个;系统旅游资源的平均品质为 4.81.总结出该村资源品质较高,景观组合较好,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因而,该村要注重景观资源的组合开发,深度挖掘资源内涵,突出资源特色,增强拦道石村的核心竞争力。

  2 根据调查和评价结果,为景观规划的理念和构架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拦道石村的景观特质划分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三个规划方向,生态保护区、湿地游憩区、乡野田园区、文化遗址区、户外活动区、山地游憩区,农业观光区七个景观区域以及拦道石大门、金石滩、虹桥飞渡、梯田、千年古树、八路岭、龙王庙、观音庙、槲寄生等九个重要景观节点。为使各景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分别从生态营造、红色文化和乡村主题体验三个方向提出景观规划策略,旨在营造出集娱乐、休闲、科普、体验、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村,利用优质的资源特色打造知名旅游品牌,促进该村复合式旅游景观的不断发展。

  5.2 讨论

  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在综合多种旅游资源进行景观规划方面做了初步尝试。拦道石村的旅游资源丰富且景观表现具有一定的交叉性。

  1 红色旅游以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为主要旅游内容,要在保留其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性保护,以修旧如旧为准则,小修和保养为方法,保留构件为要点。主要的活动以参观为主,结合红歌会,红色历史讲座,红色情境再现等活动,使旅游者亲自参与获得深刻的体会。加强爱国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形成一个增强文化氛围的教育基地。

  2 生态旅游旨在传达一种保护生态的理念,只有立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旅游景观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尤其要从生态旅游的角度来发展旅游事业,既保护了旅游坏境,又让人们深入其境的感受原生态的气息,从而来吸引大量旅游者,加速景区的经济发展。

  3 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乡村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农家生活让人们感受质朴的乡村民风,让人们的心境得以净化,恰当的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真实性体验,也是另一种创新发展。

  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复合型旅游景区的规划思路,要综合考虑多种学科知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观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将会日益完善,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复式型旅游景观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忘却树林。推广平山文化[EB/OL].2006-12-07.
  [2] 师文华。中共中央北方局 抗日战争时期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17-20.
  [3] 王辉。吉林市松江湖旅游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吉林: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4] 米玛次仁。拉萨市县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 .
  [5] 曾一石。老区革命史[EB/OL].2009-5-22.
  [6] 李娇。蒙元文化旅游景观特色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7] 罗媞,王云朋,蔡靖方。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其应用-以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68-470.
  [8] 崔莉。旅游景观设计[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9.
  [9] 李小云, 叶红。 城乡空间融合视野下的城市区域绿地景观形象塑造-以广州花都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 27(2): 217-220.
  [10] 方海川。景观及旅游景观特征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7(3):101-104.
  [11] 俞孔坚。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9(4): 433-439.
  [12] 郭泺,薛达元,杜世宏。景观生态空间格局-规划与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2.
  [13] 张洁。旅游景观系统的概念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3):325-328.
  [14] 郭山。脆弱生态区域旅游开发的景观生态学思考-以德钦梅里雪山生态旅游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5):66-70.
  [15] 闫艳平,吴斌,张宇清,等。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防护林科技,2008(3):105-108.
  [16] 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7.
  [17] 王婷婷。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城市三圣乡幸福梅林为例[D].四川:成都理工大学,2007.
  [18] 陈萍萍。基于“体验”视角下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09.
  [19] 那伟。吉林省旅游景观开发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5.
  [20] 潘芳。呼和浩特城市旅游景观生态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06.
  [21] 李启财。景观生态学学科研究思路浅析[J].大观周刊,2012(50):170-171.
  [22] 陈颖异。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中文脉的延续[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3] 柴彦威。 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2005.
  [24] 佚名。拦道石村农业生态观光采摘园可行性研究报告[R].河北:平山县政府办公室,2009.
  [25] 程海宏。平山旅游资源概述[EB/OL].2010-5-31.
  [26] 代琦。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及方法初探[D].四川:重庆师范大学,2004.
  [27] 河北省旅游开发研究中心。河北平山县拦道石村乡村旅游规划[EB/OL].2011-11-08.
  [28] 赵媛, 涂建华。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漳河风景名胜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1):1054-1056.
  [29] 梁武伟。关于历史地区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09(7):105-107.
  [30] 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6.
  [31] 高元衡。自然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研究-以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为例[D].广西:桂林工学院,2006.
  [32] 庞卫花,王润科,王万菲。陇南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58-60.
  [33] 鞠亚辉,张凤玲,李乐。旅游景观生态保值增值的规划机制[J].商业经济,2010(17):108-109.
  [34] 董成森,董明辉。关于湘西自治州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2):152-154.
  [35] 张琴。旅游景观设计及其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36] 雷明德。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个带战略性问题─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37] 季岚。旧城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滨江公园为例[D].安徽省建筑工业学院,2010.
  [38] 王玮。“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
  [39] 王仰麟。景观生态系统及其要素的理论分析[J].人文地理,1997,12(1):1-5.
  [40] 俞晓萍,于华友。中国西部地带旅游景观特色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8(2):75-78.
  [41] 蒋依依,张小飞,王仰麟,等。旅游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研究初探[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127-133.
  [42] 蒋依依,王仰麟,成升魁,等。旅游景观生态系统理论[J].生态学报,2008,28(4)。
  [43] 周冬梅。基于系统论的县域旅游地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44] 陈柳钦。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和区际协调[J].中国名城,2011,1:011.
  [45] 赵本谦。秦皇岛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D].山东大学,2012.
  [46] 贾开美。沂蒙山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09.
  [47] 陶璐,胡松。试论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14-18.
  [48] 齐冬香。“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49] 谢新丽,吕群超,谢新暎,等。基于旅游品牌塑造的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宁德市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3):37-43.
  [50] 佚名。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EB/OL].
  [51]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75-95.
  [52] 曹力尹。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体验式旅游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53] 田波。滨湖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
  [54] 侯亚明。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2):184-188.
  [55] 任媛媛。桂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56] 刘学娟。临沂市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定位与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09.
  [57] 张善峰。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J].上海农业学报, 2008, 24(2):127-130.
  [58] 王春晖。旅游景观设计要素应用研究-以石牛山主峰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3.
  [59] 李长秋。体验经济下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分析[J].北方经贸,2011(6):156-158.
  [60] 周永广。旅游规划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52-53.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旅游资源论文
返回:风景园林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