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而信仰问题一直是人类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主义、学说的信服和尊崇,并且把他们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和行动指南,信仰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人对自身之外的某种物质或者精神的信任和依赖。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对自身否定的产物,人类否定自身可以获得救赎,认识到自身在自然环境中的天然不足。
人类通过认识自身不足,从而大胆的否定自身,寻求自身以外的帮助和联合,这样人类才可能有机会生存和进一步发展。所以否定自我、寻求依赖,是人类信仰的开始;而信仰的归宿是获得拯救。在信仰过程中,人类摆脱了现实的困惑于苦难,获得了精神上的安慰,实现了对自身生命的超越。根据信仰的对象不同可以将信仰分为科学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
一、科学信仰
有人认为科学与信仰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实则不然,科学不能失去信仰,科学也不能代替信仰。科学是人类利用逻辑思维能力或者试验方法对自然、社会或者人类思维中的客观对象和本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形成概念、判断、推理,从而求得真知。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怀疑和批判精神,理性是科学研究中起主导作用的思维方式。而信仰属于非理性范畴,是人们对某种理论或者学说的信服,信仰中难以包含怀疑和批判。但是,由于人类的生活方式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科学并不能解决人类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科学可以让人掌握真理,但不能让人掌握所有真理。科学也无法使人类的行动与思想变成真理本身。科学实验的手段并不能让人类了解自然界的一切。从本质上看,虽然科学与信仰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它们都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的整体进步体现了整个文化背景的进步,体现出人文精神的进步。信仰的确立和发展离不开文化背景和文化状况。所以,科学与信仰的这些特性决定了这两者是需要联系起来的。
科学信仰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对科学的信仰,这是从信仰的对象角度来理解的。科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由于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人类就越来月依赖科学技术,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就形成人类对科学的信仰。科学的发展促使哲学领域内决定论的产生,决定论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在某种情况下人类可以预见未来,从而给人类的生活一种安全感和希望的力量。另一方面是指某种信仰具有科学性和理性的品质。这是从对某种信仰评价的角度来理解的,包括对某种自然科学的评价,也包括对某种社会科学的评价。这种信仰得到了科学的证实,具有真理性,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人的信仰,以此为指导试图使理论变为现实。
在自然领域比如:“能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等,许多科学的信仰就是被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证实或者打破的。在社会科学领域,比如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通过对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研究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之所以他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就在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学习。因此,对马克思注意的信仰就是科学的信仰。
二、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宗教的人对自己所信仰的对象,包括教理教义等,由认同和崇拜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信仰表现和贯穿于各种宗教活动或者宗教仪式中,并且用来指导和规范信仰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宗教产生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无知和恐惧,需要人类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找到心灵上的安慰。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道德,它的本质是用虚假的、主观的臆断来反映真实的、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一种彻底的唯心主义。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种说法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浅薄;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任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人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及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是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比如,《老子》的许多论述就揭示了中国人是如何用哲学解决信仰问题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持、功而不居。”这就说明,我们并不需要耶和华那样的神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自然,自然本来就是如此,人需要无条件的成全别人、完善自己,按照“天道”这一原则行事做人,顺其自然。所以中国人的信仰依托不是某个创世神,而是天道。现存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没有一个是发源于中国,这就是由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哲学理论决定的。宗教信仰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既要看到宗教的消极作用也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宗教的消极作用体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对科学的容纳能力越来越差,宗教的弱点越来越暴露,逐渐转化为破坏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同时,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宗教统治奴化下层群众、煽动宗教狂热,破坏社会秩序。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合理引导宗教信仰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统一社会成员的意志,从而达到降低社会的内耗,稳定社会持续,在这一方面宗教往往起着政治力量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引导宗教,趋利避害,尽量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三、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既定政治形态的认同,是对政治的终极关怀。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理想和政治安慰。在不同的政治形态中,有不同的社会心理基础,就会产生不同的政治信仰形式。党一种政治秩序建立以后,就需要建立一种保持这种政治持续稳定发展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第二,政治纲领中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以及所要实现的政治目标;第三,实现这些目标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第四,执政者的政治素养以及处事的作风、德性。目前,我国的政治信仰体现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政治信仰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的特点决定了社会政治信仰的大体形态。比如,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或者共产主义。再比如,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性的追求、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都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的政治信仰。政治的稳固和发展必然需要信仰。如果失去了政治信仰,那么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政治动力也就失去了,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就很难实现。
特别是在多民族的国家和发展不平衡的多家,政治信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这样的国家,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政治利益和政治追求。但是虽然政治信仰不一定要一致,但是必须要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政治信仰的差异性不能破坏社会正常的秩序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主建设可以解决政治信仰的差异性问题。法制建设可以规范人们政治信仰的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另一方面,政治信仰不仅存在差异性,也存在着统一性,多数人的政治信仰或者多数人的主张就是统一性的表现。人类不可能没有信仰,不同的信仰类型有不同的功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面的迫切任务就是深化人们对共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