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儿科论文 >

乌梅调中内服医治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疗效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19 共2053字
论文摘要

  腹痛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中小儿功能性腹痛占大多数,腹痛反复发作,给患儿和家长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西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对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我们近年来运用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西医诊断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消化功能紊乱症·再发性腹痛》及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III诊断标准制定。腹痛、腹胀超过2个月,胀痛部位多位于脐周、上腹或不固定,伴有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经反复系统检查未发现其它可导致本病的感染性或器质性疾病。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儿科学·腹痛》相关标准制定。主要症状:脐腹胀痛。次要症状:厌食或异食,大便不调,舌苔白厚或淡黄。

  1.2纳入标准年龄2~14岁;病程≥2个月,家长知情同意;近半月内未服用西医助消化、驱虫类药物及其它相关中药。

  1.3排除标准合并其它急慢性疾病者。

  1.4一般资料120例患儿均来自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儿科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女性38例,男性22例;病程>6个月者45例,≥3个月、≤6个月者15例;年龄2~5岁21例,6~10岁33例,11~14岁6例;其中兼见食欲不振36例,大便不调35例。对照组60例,女性34例,男性26例;病程>6个月者42例,≥3个月、≤6个月者18例;年龄年龄2~5岁19例,6~10岁34例,11~14岁7例;其中兼见食欲不振38例,大便不调36例。两组上述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乌梅调中颗粒(中药免煎颗粒剂由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以下剂量为相当于原生药剂量):乌梅6g,川椒6g,小茴香6g,枳壳6g,木香6g,元胡10g,白芍10g,生甘草6g,藿香10g,砂仁6g,黄连3g,黄芩6g,法半夏6g,川楝子10g,槟榔10g,焦山楂6g,焦神曲6g,焦麦芽6g。以上药共冲服,2~5岁,每次2/3袋;6~10岁,每次1袋;11~14岁,每次1袋半,均每日2次。

  对照组予颠茄片(天津立生制药厂)口服,每片10mg,每次0.2mg~0.6mg/kg,腹痛时服;整肠生(沈阳第一制药厂),1次1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于3个月后追访。

  2.2观察方法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儿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

  2.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3、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标准制定。治愈:脐腹胀痛消失且3个月内未复发;显效:3个月内偶有发作、脐腹胀痛显著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70%;有效:3个月内脐腹胀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70%、≥30%;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

  3.2.1两组总体疗效的比较见表1。

论文摘要

  3.2.2两组治疗前后厌食异食、大便不调情况的比较见表2。

论文摘要

  4、讨论

  小儿再发性腹痛是小儿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发病率达10%~20%。再发性腹痛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腹痛,其中功能性腹痛约占再发性腹痛的95%。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是一种长期存在、间断或持续的疼痛,很多儿童屡受其苦,西医常以颠茄、654-Ⅱ等解痉药治疗,可缓解一时,常不能防止复发,而中医对此证却有特效。

  小儿功能性腹痛属于祖国医学的“腹痛”、“心腹痛”等病的范畴,如《小儿药证直诀》就有“小儿心腹痛者,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邪气与脏气相搏,上下冲击,上则为心痛,下则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之论。《幼幼集成》则指出“夫腹痛之证…有冷有热,有虫痛,有食积”的病因。《景岳全书》进一步提到“小儿腹胀腹痛,多因食积,或寒凉伤脾而然”。《万氏医贯》有“小儿腹痛,属食积者多,食积之痛,属寒者多”之论。《儿科方要》中“饥饱失节,过餐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停滞中脘,以致腹痛”的论述更接近当今社会的现状。

  我们认为本病的病因多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又多为独子,家长百般溺爱,以致小儿恣食生冷,过啖甘炸,乳食不节(洁),容易积滞、生虫,过食生冷则易伤中阳,寒凝气滞,气机不畅则发腹痛;若已生虫,则虫因寒动,扰动肠胃而发腹痛;积滞日久则化热,而见便秘;中焦运化失常,而见厌食、异食。治以温中散寒、消食导滞、安蛔驱虫、行气止痛,用乌梅调中颗粒,方中以川椒、小茴香温中散寒止痛,川楝子、槟榔行气杀虫,乌梅安蛔,且与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枳壳、木香、元胡理气活血止痛,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消食导滞,黄连、黄芩苦寒清泄滞热,藿香、砂仁、法半夏调中和胃。

  本临床观察表明乌梅调中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显著;对治疗、厌食异食、大便不调等临床症状及减少复发较西药均有明显优势,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边逊.认识小儿再发性腹痛[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1):3486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80,1282
  [3]陈洁.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III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3(1):1~3
  [4]江育仁,张奇文主编.实用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6,117,121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儿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