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预先设定和效果获得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5-27 共3437字
论文摘要

  通 过 对 语文教学过程的研究不难发现,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经济学的概念是指成本一定得情况先,效果与实践的比值,或是实践一定得情况下,效果与成本的比值。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远比数学公式复杂的多,在教学中我们所提到的“课堂效率”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实情况。课堂效率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45 min或40 min)、一定得条件下(教学方式、教学条件、师生关系等),获得更高的学习效果。

  如今的学生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今社会对语文教育存在较大的偏见,主要表现为:语文教学耗时长,课堂效率低、学生能力提升慢等方面。如何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我们中等艺术类职业学校语文老师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非常重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定要遵循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获,即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随着中等艺术类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教师教学内容的预先设定和效果的获得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没有预先设定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而没有取得效果的预设课堂教学内容又是低效的。因此要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合理的处理预先设定和效果获得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1 语文课堂教学生命的源泉-预设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教学前预设教学内容,是为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要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应根据预设的教学内容,并在预设的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到教学内容中的时间和空间,为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创造条件。在课案中要设定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并考虑学生会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并根据学生回答的结果给予相应的解释,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胸有成竹的与学生进行对话。

  1.1 制定易于实现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是教学效果实现的前提,因此教师在课前制定的教学形式一定要适应学生的接受方式与接收能力。而每堂语文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让多数学生通过一定得努力就能达到,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明确,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一定得定向功能;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程序的开展也有一定得调控作用。科学、简明、扼要、切实的教学目标会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教材内容的处理要简约
  目前中等艺术类职业学校语文课本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课本中所需要讲的知识点也是非常的多:从传授词语知识到听说能力的培养;从阅读训练到组织语言文字写作等,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不可能顾及全面。因此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现状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划分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当做普通的读者对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赏析,通过阅读体会作者文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梳理。课下教师应认真揣摩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善于在研读中找出教学的重点并放弃不需要掌握的内容,只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删繁就简。

  1.3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重点
  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不是注重的教材内容的选择,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改变、创新教学方法上了,热衷于选择好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出彩,从而进入教学上的形式主义。通过特级语文教师经典的课例我们可以发现:

  一堂真正的好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在听、说、读、写、背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院校环境及学生的差异等情况,科学、灵活的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为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2 有效生成预设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是开放、多向的信息交流活动,课堂教学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当多的时候有效信息的生成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有效的生成就应该审时度势,相机行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随时能根据学生信息输出的情况,有效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变更教学方案、思路、进度、方法,让兴趣谐振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现代教学形式的灵活多变,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并由此生成了丰富的动态性资源。这种资源生动鲜活,充满灵性。这种效果的取得主要依靠教师摆脱课前教学预设的束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用心倾听,并对其作出相机指导,或疏导点拨,或聚焦深化,努力促进更高资源的生成。

  3 恰当处理师生间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好的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师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人格的平等性,其次才是接收知识过程双方的平等性。虽然教师在专业知识能力上强于学生,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应积极与学生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进步,一起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最亲近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彼此间的深切了解。

  只有课堂外积极与学生交心,才能促进课堂上顺畅的师生学术交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实践和对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3.1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与学的积极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协同教学活动的进行,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情绪,同时处于对教师的尊重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也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高涨的教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与师生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增强完成教学目标的决心,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

  3.2 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管理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帕里克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在积极正常的教学气氛下,学生的理智反应大大超过机械重复和混乱的反应,而在压抑对立的教学气氛下,却恰恰相反。

  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是保证语文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的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尊重与信任班级中的每一名同学,这样既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又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展。

  3.3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不是启发式的,而是以命令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在课堂上这种教学形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在遇到问题学生也不愿意对该问题进行思考,而是希望由老师来解决问题,自己只是记住答案就行了。这种形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了一个固定的模板,学生在学习中不得不跟随这个模板来进行,教师和学生彼此间成了相对孤立的两个群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从教师的方面来讲,教师能在教学中发现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不促,通过调节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等方式有针对性来诱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开拓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不断得到强化。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要讲解的内容,从而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因素还有很多,如教师自身的一些因素、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因素、教材设置与内容因素,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为了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成效,就必须以教学理论作基本指导,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兴唐。教书育人全方位为大学生的成人成长服务[J].黑龙江高等研究,2006(4)。
  [2] 花婉丽。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乐园[J].新课程(教师版),2005(1)。
  [3] 梁伟国。全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全国青年语文教师座谈会在青岛召开[J].人民教育,1997(6)。
  [4] 周连法。把握心理定势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J].今日科苑,2005(9)。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