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举措
要办好高职教育,必须紧贴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依托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和行业协会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高职教育专业中相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并能在之后的专业建设中保持更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特性比较特殊,为了更好的培养软件开发、网站设计以及多媒体制作等技术人才,就必须更加紧密地依托行业,而这个行业不仅只是 IT,还有服务外包行业。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探索以依托行业为核心的服务外包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中实施了一些相应的举措,并得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 一) 与行业协会合作创办专业工作室
我校从 2006 年开始与行业协会合作创办专业工作室,这是探索高职教学特色的非常有效的新方式。行业协会一方面为企业服务,承担一部分的政府职能; 另一方面具备对行业管理的专业职能。行业协会对于其所属的各企业的各方面情况都了如指掌。由行业协会根据企业的需求提出特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工作室进行实施,并进一步推广到整个专业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2006 年 12 月,由绍兴市高新技术区政府牵头,与绍兴市服务外包协会联合,成立了“V 多媒体开发工作室”,行业技术骨干直接指导师生完成相应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该工作室不仅成为了学校的专业实训基地,也成为了优秀学生接触社会的前沿阵地。在联合创办工作室的过程中,行业协会给予了大量的项目支持以及技术支持,使得整个工作室开展得非常顺利。
2009 年,我校已将工作室人才培养方案应用于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 二) 与行业协会合作创建“社会服务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
为了更好地培养软件服务外包技术人才,实施真实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力,提升学生的培养规格,进一步加强与企( 行) 业的深度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力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参与建设了 1 个“绍兴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1 个“绍兴市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创新平台”、1 个“计算机技术研发与维保中心”以及 1 个“软件应用开发研究所”,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与实训保障条件。
( 三) 由行业协会为首,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
由于服务外包的类别非常多,而本专业恰恰又有多个专业方向,为了落实学生的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学校会组织相关企业参加每年的学生技能选拔活动,进行双向选择同时,也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行( 企) 业的项目洽谈会,直接承接项目,完成社会服务。
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 一) 实施多方向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从第二学期就开始分方向,每个方向除了教授专业课程之外,都开设对应的工作室。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方向必要的知识要点; 通过“真当”系列工作室的技能提高、熟练相关方向的服务外包技术。
( 二) 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层次的时间教学体系。经过学校教学督导、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企业专家的多次座谈和研讨,确定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分为专业通用技能实训、专业方向核心技能实训、项目综合技能实训三个层次。具体内容有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社会服务、工作室实践型第二课堂、职业体验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综合实践等形式,旨在从不同方面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 以“创新工场”带动学生校内顶岗实习“创新工场”是我校 2012 年开始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即将一些较知名企业的研发部门移入到校内,不仅方便教师参与技术研发,也能让企业技术人员更加方便地进入课堂、进入教学环节中。特别是在大三学生的顶岗实习阶段,对于大三学生而言,他们非常关注技术培养和创新培养。建立从大三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专业工作室的创新培养机制,通过自愿报名和工作室招募等形式,每个工作室吸收20 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进入工作室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建立由分院和工作室共同负责的专门监察考核制度和标准,评定相应成绩。
平时按照公司的规定在工作室实行上下班制度,完成较简单的服务外包项目,或者是一些服务外包项目的一部分,主体部分还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
经过半个学期的创新培养和技术锻炼,三年级第二学期择优将工作室的学生推荐到“创新工场”的企业中去,全面参与服务外包项目,对于企业认定的一些项目,可以代替毕业综合实践的项目。
校内顶岗实习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工作室的利用率,将“创新工场”中的企业与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发挥了育人的功能,也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3. 建立校外工程站,提高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质量本着校企合作、校企双赢的宗旨,我校依托绍兴市服务外包创新平台,与多家省市级的服务外包企业合作,建立市场化的校外研发基地,打造特定项目及快速成交为特色,形成了研发型的校外工程站,实行教师、学生、企业一体的顶岗实习,以达到研发促进教学,研发推进改革。
4. 课堂作业、课程设计、毕业综合实践实现“做、研、聘”一体化对于一个服务外包项目,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实训项目,而对于一些要求不是很高,完成时间不是很长的服务外包项目,项目承接人完全可以将该项目拆分开来,应用与日常教学中,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服务外包的项目中去。可以通过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能力技术之后,完成相应的课堂作业。经过几周的课堂实训,将这些课堂作业的工作相叠加,最终完成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对于大三的学生而言,毕业综合实践的课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是由指导教师出题,而服务外包项目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通过完成服务外包项目,进而一起完成了毕业综合实践的课题,一举两得。
5. 社会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在 2013 年、2014 年暑期,我校专业学生分批次参与了集中和分散的实践活动。主要以“321”模式进行,即三个进: 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 两个创: 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就业创业研究; 一融合: 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融合。集中实践将以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为基础,寻找行业、企业的帮助,各方向负责人联系 5 ~7 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开展的场所。分散实践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从事以专业相关的服务外包项目。
( 三)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实训基地内涵
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是,如何通过科研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困境。在完善校企合作、以产带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后,为了将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引入到深处,我校积极与相关的企业和部门合作,共同开展以基地建设为中心的一系列科研活动,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教学实践模式和良好的科研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服务机构( 平台) 和专业工作室教学和科研的服务功能,我校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
( 1) 每个工作室必须接收大三 20 ~ 30 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和服务外包项目,安排顶岗实习工位,并指定专人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在学生课余时间接收大二学生参加校内的顶岗实习。最后由专业、分院进行考核评定。
( 2) 建立工作室引进企业进退制度。通过年度考核,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等方面对工作室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运行较好的在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运行较差的按照清退制度予以清退。
( 3) 分院根据每个工作室具体的研发项目,聘请至少 3 个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实践指导,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每个学期不少于 40 课时。
2. 与企业技术骨干合作,共同编写专业教材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核心技能教学基础的优劣。现在的高职教材大部分都是脱离实践生产,理论多于实践,或者说实践很多,但是与目前的实践难度有所差距,同时也缺乏对企业岗位能力的实际要求、技术特点和开发手段的变化等方面的了解。所以出现了观念滞后、内容陈旧、技术落后、方法简单等一系列现有教材的通病,既不能适应目前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的发展,又不能在教学实践上给予很大的帮助。而要求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参与编写教材,将把所有的问题都一一化解,教材的内容、难度和技术能力评定标准完全以行业、企业标准来制定。这样,不仅为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还增加了合作企业的责任心与荣誉感。
合作编写教材是将企业服务外包项目的整个完成过程作为经典案例,是实现与企业实际零距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校企合作中具有更加积极、更加重要的意义。
( 四) 校企合作、共建服务外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校内教师需要定期下企业锻炼,完成一定数量的服务外包项目,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校外专家可以采用现聘现用、弹性聘用等多种方式解决。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与真正的服务外包行业零距离地接触。
三、依托区域经济,服务外包行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启发
( 一) 定位准、方向对
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进行广泛的调研,以绍兴目前服务外包行业为主要支撑点,召开行业主要领导以及骨干企业成员的座谈会,了解行业发展的状况、服务外包项目的数量、技术要求、人才需求情况以及行业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前景,然后确定专业培养规划,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并不断征求行业、企业的意见进行修订。要让专业在建设初期就得到行业的认可和支持,要与行业领导建立经常性的联络与沟通。行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只要将“人才”作为合作的切入点,双方就能达成合作意向。其次,专业建设上,要在行业的指导和协调下,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 二) 思路宽、形式多
在校企合作中,先要抓住一个点上的工作,然后以点为契机,再辐射到面。如与一家设计公司合作建设专业课程,这就是一个点。在做好点上工作的基础上,再开展面上的工作。如请设计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学校任课、合作编写教材、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等,把校企合作的工作引入到深处。
( 三) 借外力、促发展
校外实习基地是高职教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大学生到企业实习会给企业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并不喜欢学生到企业实习。由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大多是学校单方面的想法和热情,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和特点,缺少双方互动、互惠的基础,存在建设容易管理难、开始容易持续难的问题。
总之,学校要以依托行业为核心,从大局把握建设方向; 联合企业,从具体环节上落实工作。无论在专业建设还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能与企业共建,做到点面结合,实现零距离教学,同时要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创办专业工作室,与行业协会合作创建“社会服务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目前,我校基本完成了以行业为依托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接受行业协会的指导,可以减少办学的盲目性; 依靠专业协会的支持,可以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联合服务外包企业,可以解决实训的有效性; 搞好科研工作,可以提升实践教学的内涵。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依托行业为核心,一定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服务外包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金昌.“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育,2008( 01) .
[2]郦昕阳. 以学生得益为主旨: 顶岗实习的目标架构[J]. 高等教育研究,2011( 11) .
[3]黄柏江.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有效性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内涵分析[J]. 中国教育研究,2011( 03) .
对于所有外语学习者而言,言语交际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的能力。相对于先天习得母语的语言能力而言,言语交际能力是后天的,可以通过教育获得或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旅游专业学生...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1.人才供需与旅游业的需求脱节。当下,我国旅游业方面的人才供需现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典型特征:一个方面的特征是由于我国旅游行业不断的在发展和进步,要求学校相关专业能够提供较多的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需...
第四章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1建立中职和高职联合开展3+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4.1.1地方政府允许中职和高职联合开展试点培养工作黑龙江省政府为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精神...
一跨界概述跨界,英译Crossover,起初是一个使三个系统具有兼容性的一个软件,但这个词眼在近几年中频繁出现在设计界中,已经成为当下国际时尚界潮流的字眼之一。所谓跨界教育就是指跨越对传统事务认知的界线,突破以往疆界与藩篱的教育议题与内涵。它的原...
到目前为止锦州的各所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都是着眼于全国或是辽宁省的人才需求情况,而没有结合锦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来具有针对性的考虑人才培养方式。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符合锦州市场的需求,为锦州的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急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健康养生指导。大学要以培养适应性人才为基本要求,以适用性为目标来培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涉及政府、医学院校和社会的复杂系统工程,...
一、前言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教学手段,顶岗实习突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是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高职学生...
第二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概念与理论2.1核心概念界定2.1.1职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解释为以下几种,其一,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职业教育是促...
十二五时期,河北省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培训必须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只有这样两者才能相互支持,共同发展。高职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仅让毕业生好就业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知生情、解生困、排生忧,关注毕业后学生的职业稳定和职业发展,让学生就业好、就好业,实现自身岗位的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