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解析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政府行政职能的角色一直被定义为“守夜人”,奉行“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信条,主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以理性经济人假定为基础,极力推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反对政府干预。
尽管市场机制具有竞争性、开放性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或缺陷性,容易形成“公共的悲剧”,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
“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政府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市场失灵现象为政府干预市场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供了空间,因为“政府的显着特征是拥有对全体的社会成员的强制力,因而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些明显优势。”
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更不是管得越多越好。实践一再证明,政府也会产生“政府失灵”现象,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干预措施不能实现预期的调节市场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表明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政府职能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应在于成为一个好的“守夜人”.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政府更多地应是一种有限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一个好的“掌舵者”而不是“划桨者”,适度放权并舍得放权,将市场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领域纳入政府管理范畴。
将上述行政管理关于政府职责的基本理论演绎至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中也同样存在着政府与市场作用如何恰当、合理、有效发挥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政府保基本、促公平过程中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1.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政策(制度)资源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资源配置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的不同用途做出的优化与选择。
从整个社会宏观发展视角看,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处于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主要采用强制、计划、命令等手段,全方位发挥调控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处于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自由调节资源的配置。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可以说,两种资源配置方式都有其局限性,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消除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行为,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在职业教育领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应该成为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
2.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又称混合经济学,是研究政府与市场作用如何有效结合的一门科学,它主张温和的政府干预,主张“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
3.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的不纯粹公共物品,它没能严格地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纯公共物品特征。由于准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使用中可能存在着“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的问题,需要通过采取措施限制使用者的数目。
广义职业教育是指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在内的所有相关范畴。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属性与特征。本文将职业教育定位为准公共物品,原因在于:个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纯公共物品特征,其配置方式应以政府供给为主;绝大部分学校范畴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不同发展区域具有准公共物品特征,其配置方式宜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职业培训则更多地呈现出私人物品的典型特征,其配置方式应主要通过市场手段与机制来实现,但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培训却呈现出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应当采取市场调节加政府补贴等供给方式。鉴于此,为方便研究,也便于聚焦问题分析本质,本文将职业教育简化为准公共物品予以分析。
(三)研究范畴界定
本文研究的是国家在职业教育宏观管理过程中,由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强制性、计划性、指令性手段的运用,逐步增强市场理念、市场意识,运用市场手段、市场机制,采取市场需求导向措施进行职业教育管理。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从政策的角度予以论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脉络及特征
1.以政府强制与计划为主要特征的单轮驱动时期(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期)。
从政策文本来看,以职业教育招生就业政策为例,劳动人事部在《关于改革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等问题的意见》中要求,“1983年以后招收的学生,毕业时根据需要和三结合的就业方针,统筹安排,择优分配,不合格的不分配。”文件中对于学生就业的计划分配与政府强制的色彩是非常鲜明的。
从政策实践来看,和国家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此时期,在中专、技校的招生与就业政策上采用的是国家统包统配的制度,招生培养与就业分配紧密结合,各经济建设部门根据需要决定招生的数量与专业,学生毕业后按计划统一分配。[7]
在招生管理方面,中央教育部门统筹规划,提出纲要,由各大区统一部署,实行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统一招生体制,建立各级招生委员会,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组织省内的招生工作,负责统一组织考试命题,安排考生报名、政审、体检工作;组织考试、录取工作以及处理招生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8]
从研究文献来看,庄西真指出,政府强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调节的主要手段是计划,配置过程是自上而下,先宏观后微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体制一直是我国配置资源的唯一方式。[9]
2.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机制的探索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014年)。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市场调节机制逐渐被运用于职业教育的相关领域。企业办职业学校纷纷面临停办或被剥离的困境,民办职业学校逐渐发展壮大,但政府主导职业教育的特征仍然尤为明显。
从政策文本来看,仍以职业教育招生就业领域为例,1994年7月《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要求:“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重申,“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从政策实践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职业教育的招生就业逐步从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自主择业方向转变。大多数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转型为实行统一招生计划、统一录取标准、学生缴费上学、毕业后通过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体制。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投入空前加大。职业教育政府主导、政府重视与支持、政策跟进的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伴随着政府主导模式的推进,跌入低谷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又好又快的迅速发展时期。
从研究文献看,肖化移[11]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在市场和政府的相互调节下运行的。
完全的市场调节或者完全的政府调节都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完全市场调节下的职业教育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因而,政府的宏观调节就显得格外重要。”董仁忠[12]认为,从“大职教观”的视角看,政府提供的职业教育纯公共产品总量严重不足,供给也不平衡;政府垄断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政府对职业教育共用资源供给投入不足,未能建立起市场机制;职业教育俱乐部产品供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状不容乐观;职业教育私人产品供给管理混乱,政策法规缺位,品牌意识差,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当所致。周波、胡望舒[13]认为“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应明确职业教育公益性的产品属性,充分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履行政府职责,并以规范有序的政策体系引导市场化取向的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