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气”思想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以及《素问·太阳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常着胃土之精也”等都能体现出胃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1].保胃气思想最早却是由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发扬光大的,可以从其着作中看出,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适寒温……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及《伤寒论·阳明病篇》:“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等皆是重视脾胃之气的典型体现。胃气不仅直接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关系到人体气血来源,而且和整个人体的其他脏器及诸气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因此,胃气的强弱盛衰对机体的活动存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胃气与人体诸气之间密切相关,而诸气的各自功能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保护胃气就显得尤其重要。
1胃气与卫气的关系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对抗疾病的作用
1. 1胃气对卫气的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
1. 1. 1胃气化生卫气 卫气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悍气,源于脾胃。其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运行迅速流利。脾胃之气为后天之本,在先天的基础上化生人体诸气[2].脾胃气满,则诸气生化如源泉不竭,化生无穷。胃气盛,就能把更多的水液谷食通过脾与胃的升降、纳化等功能化生成水谷精微来充养人体气血津液、皮肉筋脉、形窍骨髓[3].
以中焦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为基础,借用上焦肺气的宣散之力及下焦肾气温化之劲,由身体内心部位向外源源不断行进,以弥散状态充斥于人身肌腠之间而成为卫气。卫气作为人体的最外层防御体,脾胃所化之气必会先充养卫气,助卫气驱逐、防御人体外界环境中的杂乱邪气。卫气盛壮,则其温煦、固护、抗邪、制衡等能力增强,外界邪气侵袭人体就不会轻易致病。
胃气盛,则卫气靠着来自脾胃化生的源源不断的精微充养才会充盛,人体的整个卫气层才会趋于圆满无缺,卫气才能发挥完整的功能,从而充分保证人体不受外邪侵袭。因卫气无时不刻在与外界环境中的各种邪气作斗争,而卫气护于人身最外层。因此,邪气来犯,卫气首当其冲,斗争的同时首先消耗的是大量的卫气。若胃气虚,化生的精微之气不能够随时补充卫气,如此,卫气某薄弱部分必然成为邪气所侵袭的肇端,则外邪由此部位而侵入人体,百病由生。
1. 1. 2胃气鼓动卫气 脾胃之气化生诸气,必以先化生的气去填补五脏六腑、气血精津中某一虚者。若是平人,机体则取其首先化生的精微之气去填充卫气。只因卫气为人体最强大的外层防御体,而人身又处于邪气爆满的大自然环境中,须时时刻刻与外界邪气做着剧烈的斗争、防御着邪气而保卫着机体。
卫气借着脾胃托升之力,由内而外逐渐趋向肌表,均匀地布散于整个人体浅表层,形成一个强大有力的防御屏障。卫气由内向外的趋向力也就直接影响着卫气的盛满及功能的完善与否,而卫气的趋向力也主要由脾胃的托升鼓动之力提供。胃气强盛则脾胃的升托、鼓动之力即强,卫气的诸多功能随之增强。脾有托升之力,胃亦有托升之力。脾善托升气血中轻清用能的部分,胃善鼓动气血中沉浊涵养的部分。卫气依靠脾与胃的双重托升鼓动之力携着气血向卫表行进,就如同粮草大军为边防守军输送物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即是脾胃之气鼓动附有温热之气的气血趋向于表,使所附之热助卫气以驱寒邪同时又温养肌表。
1. 2卫气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对抗疾病的作用
卫气具有温煦皮肤、腠理、肌肉,司汗孔开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润泽皮毛等功能。《黄帝内经·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若无卫气的温煦之功,肌肤腠理受寒,寒邪留滞而成痹,痹则气血不通生百病; 若无卫气的固护防御,体内诸气直接外散,体外诸邪直中于内,人则顷刻毙命,即《内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若无卫气之抵抗,六淫之邪等诸多病邪一旦着于体表而不能去,皮肉受损,卫气当伤,卫气渐失依托而不能完全,诸病由表而生……
《医宗金鉴·太阳上篇》上提到:“凡外因百病之袭人,必先于表,表气壮,则卫固营守,邪由何入?”一旦卫气亏虚,卫外功能失常,则外邪乘机侵犯人体。正如《灵枢》中提到:“卫气者,阳气也,卫外而为固者也,阳气不固,则卫气失常,而邪从卫入,乃生疾病。”在有外来邪气入侵人体时,卫气作为人体最外层正气,为机体提供着非常强大的防御及保护作用。正是由于胃气能化生卫气、能鼓动卫气,才使得卫气虽时时消耗却依然得以保全。也只有脾胃之气本身强盛,才能保证胃气化生、鼓动卫气之力强盛,进而有强盛的卫气来抵抗、防御外邪,机体在卫气正常的保卫下才能营运不息。
2胃气与营气的关系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对抗疾病的作用
2. 1胃气对营气的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
营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精专部分所化生,行于脉中,其性滋润柔和。《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营出中焦。”《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灵枢·营卫生会》:“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营气能够生化运行不休,是由于饮食入于胃,脾胃化生精微,不断补充的结果[4].营气依靠水谷精微不断化生才能得到充养,足够的充养才会使其气完备,营气的完备才能令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2. 2营气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对抗疾病的作用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滋润濡养作用的气,恰如《灵枢·邪客》所言:“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营气常与卫气并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卫气同等重要,二者的调和影响机体阴阳平衡,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状态[5].营气亏少,在外使得营卫不和,在内导致滋润濡养不够而致脏腑阴阳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