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保险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原因探究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作者:吴媛媛
发布于:2018-10-25 共3430字

  摘要:保险企业作为风险的经营单位, 与一般的工商企业相比, 其风险更高、周期更久、期限更长, 这势必导致保险企业面临更加突出的财务风险问题。为防范保险企业的财务风险, 拟对保险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保险企业;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成因;

  保险作为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民众对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保险需求也日益增长。但因其行业的特殊性, 保险企业本身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容小觑。因此, 探究我国保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形成原因, 能够在防范保险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保险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保险企业运营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本文主要针对保险企业在筹资、投资、承保及理赔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展开分析。
 

保险

 

  1 保险企业筹资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筹资方式不合理

  保险公司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可以选择多种筹资方式以弥补资本金的不足, 不同的筹资方式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或者风险损失是不同的, 因此筹资决策的制定, 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经营特征相吻合, 方能引导财务杠杆发挥积极作用。目前, 我国保险公司的筹资方式并不科学, 筹借的资金大部分源自于长期债券的发行, 虽然在公司的股权不被稀释的情况下就能筹借到大量资金, 但是高额的还本付息支出, 增大了保险公司的还款压力。

  1.2 筹资期限的确定不合理

  筹资按照借入资金可被使用的时间长短来归类, 可以分为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公司对筹资期限的选择应按投资项目的性质做具体分析, 比如针对长期项目投资可选择长期债务, 针对短期项目投资可选择短期债务。如果保险公司因为资金紧张而病急乱投医, 在长期投资项目上选择大量短期债务解决燃眉之急, 而长期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比较长, 很有可能在项投资回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时候, 企业就必须偿还到期债务了, 这样一来, 一旦资不抵债, 将导致企业未来再融资难上加难, 从而引发持久性的财务风险。

  1.3 筹资规模与业务规模不配比

  企业在制定筹资预算时, 应充分评估维持现有经营业务下所需的资金数额, 使得筹资规模与业务规模相吻合。因为与业务规模相比, 如果筹资规模过大的话, 会加大筹资成本, 造成资金利用率低下;如果筹资规模较小的话, 将会因资金短缺致使企业与良好的投资机会失之交臂, 进而减少企业的利润总额。

  1.4 筹资机遇的把握不合理

  筹资机遇会受到财政政策、经济形势、法律法规、利率以及汇率等因素影响, 但是保险企业若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努力把握适合企业发展的良性机遇, 不仅错失机会, 而且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 遭遇非常严重的财务风险和竞争风险。

  2 保险企业投资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及成因分析

  2.1 对被投资方的信息缺乏全面了解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 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上的不对等, 被投资方掌握的信息量要多于投资方。因此, 原本就处于劣势地方的投资方在进行投资决策前, 倘若不对被投资方的偿债能力、商业信誉、盈利状况、资金用途、财务成果的真实性等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调查了解就草率投资的话, 保险企业很有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目标。

  2.2 投资方式不当

  现行经济条件下, 我国保险企业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开始多样化。然而不同的投资方式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或者收益是不尽相同的, 发生的投资成本大小也有差别, 保险企业若不能对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优胜劣汰, 挑选出最优的投资组合, 也将会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2.3 保险产品守旧, 创新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保险企业开发的保险产品存在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绝大多数保险产品尚未突破传统的产品模式。产品设计方面不能充分体现风险管理观念, 保险保障功能不足, 不能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因而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3 保险企业承保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应收保费问题产生的财务风险

  现行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计量。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当期收入里包含了应收保费收入, 承保环节因应收保费问题而发生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应收保费过高。应收项目本身就有着不确定性, 若应收保费在企业的收入中占有的比重过大, 保费到期时无法收回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大, 那些无法收回的应收保费就会成为坏账, 最终使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大打折扣, 为日后的正常经营管理埋下隐患。

  第二, 应收保费管理方面有漏洞。保险公司对于应收保费的管理并不严格, 这就给一些不法的代理人恶意拖欠或者少缴投保人支付的保费提供了可乘之机, 他们贪污挪用保费收入, 私设“小金库”, 严重危害了保险企业的资金安全。

  3.2 承保和业务执行环节产生的财务风险

  3.2.1 超承保能力承保

  保险公司在向客户承保之前, 必须对本企业的资金充足率、经营状况、业务范围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做一个全方位的评估, 使得承保能力在自身实力范围以内。但是目前有些保险公司为抢占保险市场, 盲目承保自身实力范围之外的风险, 加重了公司的理赔负担。苏黎世保险公司2009年从事的有关商业保险业务超出了核定范围, 保监会责令取消该项业务, 对其作出警告并处罚金10万元, 该项处罚决定在保监会网站予以公示。由此可见, 超出能力范围的承保, 不仅不能获得经营业绩的提升, 还会对财务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3.2.2 业务执行不规范

  按照我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应遵循“核保—承保决策制定—缮制单证—复核签章—收取保费”的业务流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监管不力, 再加上与之相配套的信息系统不完备, 违反业务规范的实例屡见不鲜。

  4 保险企业理赔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责任金的计提与核算不合理

  风险理赔或者客户退保是各家保险公司无可避免都会遇到的情形, 为积极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 保险公司必须应按照保监会的相关规定计提责任准备金。然而目前我国保险企业在责任金的计提与核算环节不够缜密合理, 因责任金计提违反规定而被监管部门通报处罚的案例不胜枚举, 总结下来因责任金引发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1.1 准备金评估不合理

  准备金的计提依据是精算评估结果。然而目前我国高素质的精算人员严重匮乏, 业务素质普遍不高, 精算经验也不充足, 致使准备金的评估结果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4.1.2 准备金入账不合理

  有些保险公司的准备金入账方法并不科学, 完全忽略精算结果, 仅仅依据已报告的未决赔款, 凭借过往的经验比例计提未报告赔款。这种入账评估方法虽然是建立在以往经验数值的基础上, 但却与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相脱离, 因而核定出来的准备金不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 也无法为企业日后风险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资金支撑。由此引发的诸如准备金充足率低、偿付能力不足等财务风险也就不言而喻了。

  4.2 理赔费用的列支与管理不合理

  4.2.1 理赔费用列支管控不严

  理赔费用指的是能直接或者间接归属于保险公司理赔业务的各项费用支出。不论是直接理赔费用还是间接理赔费用, 都必须按照实际发生额列支。可是通过保监会近年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处罚决定书可以看到, 每年都有很多因为理赔费用监管不力而被处罚的保险机构。这些保险公司理赔费用管控不严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起健全有效的理赔内控制度对理赔费用的列支严格把关;理赔支出的真实性有待考察, 假案理赔事件不断涌现;有些保险公司没有对理赔支出单立账户单独核算, 而是与其他费用账户混在一起计量, 不利于加强对理赔费用的把控, 也给不法财务人员虚增理赔费用创造了条件。

  4.2.2 理赔管理不善, 理赔管理风险突出

  现行经济条件下, 保险公司历经数十多年的发展, 在理赔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 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但许多突出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理赔把控不够严格, 管理层之间权利划分不明确, 理赔支出决策权与实际执行权没有分离;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 赔案的损失估计没有明确的标准, 估量的赔款数值与实际应付额存在偏差, 超额赔付现象时有发生。

  5 总结及展望

  综合以上, 我们发现, 保险企业在筹资、投资、承保及理赔环节都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风险漏洞, 只有认真剖析这些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成因, 且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才能为保险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武冬玲, 彭晓燕.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研究[N].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4-26 (124) .
  [2]肖云莹.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3.
  [3]刘峣.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原文出处:吴媛媛.我国保险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成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1):140-14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