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自 1886 年,英国人波斯奈特写出第一部比较文学的理论着作《比较文学》后,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学者相继致力于比较文学的研究和发扬,至 20世纪初,比较文学大潮席卷欧美,其中一个重要流派便是平行—对话研究学派。该学派一反影响研究学派研究“事实联系”的方法,主张从美学、人类文化的诸种关联中研究比较文学,以研究作品为中心,品悟作品价值,分辨作品体现的新结构和意象,从而展现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不同风貌。比较文学的范围扩大了,像从作坊走进了大工业社会,从见树走向见林,从局部联系走向了宏观把握。文学翻译正是实现平行—对话研究学派这一目标的最佳媒介。郭沫若先生根据切身实践提出“翻译工作是具有很强创造性的一种工作,好的翻译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的文学创作翻译观。他认为翻译不是人们所以为的那种平庸的工作,有时翻译工作的难度甚至比创作性的工作的难度还要高出甚多。创作是创作者生活体验的升华,而翻译却要体验原作者的生活体验。
翻译工作者不是仅仅要精通本国的文学,还必须要有很好的外国文学基础。在针对翻译的具体方法上,郭沫若还提出了具有郭氏翻译色彩的译诗理论:诗人译诗,以诗译诗。特别地强调翻译者要体会诗人创作诗歌时的主观感受并与之取得共鸣。还提出了“风韵译”理论,指翻译中不远离原文的含义,在直译、意译基础上,达到两种文化意识的有效结合,两种语言的转换以及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
二、创作论翻译思想对审美情感和体验的关注
与其他题材的翻译相比,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它有自己特别的文学功能: 要传达出原文的审美意味、文学形象、艺术魅力及构思,从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创作论作为一种翻译理念和技巧,必须和文学翻译工作相结合。当然,它不是指脱离原文肆意想象,而是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本意,还要译出其文学色彩、审美情趣,多层次、全面地忠实于原作。从表达效果和接受心理角度来看,译者不能只拘谨于语言文字的相互转换,更应该认真揣摩原文的遣词造句、深入研究词汇间的微妙差别直到完全掌握其含义。同时,也应慎重对待译文的行文布局,发掘出最精确的表达方式来准确再现原义。因为直译法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忠于原文意图的效果,例如,在中文背景中,“树倒猢狲散”应理解为失去了靠山或头领,于是大家散伙,若字对字地生硬地转移到另一个语言背景( 例如英语) 中,则变成“The tree falls downand the monkeys run away”。显而易见,这将不会在英国读者中引起同样的共鸣。因此,文学翻译最主要的是给译出语和译入语这两个不同的读者群带来相同的精神享受与文化愉悦。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这也正是平行—对话研究流派关注的重点之所在。在此,译者便需理解这个成语的真实含义,采用目标语国家的人民熟知的表达方式,才有可能使此次翻译达到实际有效,尽管译文可能与“树倒猢狲散”在字面上完全没关系,这种与艺术形象思维有关的翻译处理,实质上即是译者的再创作过程。
但译者也不可以过度体现自己的主观创造性、添加不应该出现的主观想象。甚至有些译者远离了原作而凭空想象,此现象在中国早期文学翻译中显得极其突出,比如林纾、严复的翻译。严格意义上,这种翻译跟应该说成是编译、改译。也有的译者忽略了译文的可理解性,单看字面意思,亦步亦趋,改变了原文本身的意思。而郭沫若的创作论不提倡过度创造,也不提倡创作不够,以恰到好处地使译入语国家的读者能够获得与译出语国家的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为佳。这一思想决定了创作论翻译思想必然对平行—对话研究法起到重要的执行媒介作用。
三、创作论翻译思想的跨文化求同作用
平行研究的意义在于超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的态势,因为平行研究突破了事实和史实联系的框架,强调事实和史实联系的不同文学现象( 作家、作品、文学流派) 之间的对比和相互关照,这种对比关照既求同,也求异,总的说来,研究不同文学中出现的类同现象,是平行研究的主要领域。平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从审美学、文艺理论乃至哲学方面把握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原则。影响比较把可比性原则限定在作品—接受—翻译—模仿—影响—作品的线型接触的规范之内; 平行比较则从理论上把握文体、风格、主题、类型、题材、观念、情趣等的可比性原则,不拘于联结接受参证之中,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两种不同语言的作品只要在以上方面有可比性,即可以比出相近与差异的皆可行之以比较。因为比较文学不是单纯的文学研究,而是文化研究,或更直接地说,是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对话、融合的研究。
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种语言具有语义对等的功能,一部文学作品,当它被译成另一国文字后,在语言风格上,其实已经变成了另外一部作品了。不同译者的译文语言风格的差异有多大,每个译者的语言风格和原作的差异也就有多大。雅克·德里达指出: “从某种角度说,它会变成另一本书,即便最忠实于原作的翻译也是无限地远离原着、无限地区别于原着的。”
既然译文完全忠实于原着的目标已经不可能真正实现,那么是否意味着翻译已无存在的必要? 答案是否定的。翻译涉及各种学科,内容极其丰富,它们大多遍及所有重大领域和精神世界。追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便不难发现,翻译与每一次历史的重大进步与发展都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人类的翻译活动去查证人类历史的发展。翻译的重大使命即跨越民族间的语言与文化障碍,制造出尽可能完善的翻译作品,既能良好地体现原文的风格、内涵,又能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使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产生共鸣。在这种局限下,两个文化、两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之间有较强可比性、且较有可能相比的层面便是“情”与“理”。即使事实和史实都无联系,两个文化的人民之间也可以体验、体会相似甚至相同的情感和哲理,这也是平行—对话研究法优于事实—影响研究法之处。怎样在翻译中跳脱事实考证、语言框架、意识形态的桎梏而达到传情、达理的目的? 一个值得重视的途径便是创造地翻译。惟其破译了不同文化和文学现象内部相同或相似的本质结构,才能发掘出不同文化的共同情感和人生道理。
四、结论
尽管从语言、史实、政治层面来看,任何翻译都绝无可能全面且精确地表现原着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现实,但从精神层面来看,创作论翻译方法可以帮助读者进入原着的意境、体验原作者的感情、体会隐含在原着中的哲理,这其实已是翻译的无上功德了。
[参考文献]
[1]德里达. 书写与差异[M]. 北京: 三联书店,2001.
[2]刘芳. 文学翻译的再创造[J]. 俄罗斯文艺,2005( 4) .
[3]卢丙华. 论郭沫若的“创作论”翻译学思想[J]. 时代文学( 下半月) ,2009( 7) .
[4]彭丽. 超越二元对立之中庸之道: 论文学翻译再创造[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6( 8) .
[5]吴格非. 当代文化视域下的中西比较文学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萧兵. 比较文学走向总体研究之我见[A]. 跨文化对话( 第四卷) [C].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illamWordsworth,1770-1850)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他对于情感的强调,他在序言中提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1]6,突出了诗歌创作中诗人自身情感的重要性,把诗和诗人的地位、使命和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
傅惟慈先生的译文通顺流畅、文字典雅、用词精准、忠实于原着,具有浓厚的异化色彩和浓郁的异国情调,虽存在“洋味”十足的地方,但并不违背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原作这一翻译准则,并展现了以“异化为主”的翻译思想。...
21世纪的比较文学会走向何处?这不仅是比较文学研究者相当关心的问题,也是许多国别文学研究者不能不在意的问题。国内学者在议论这个话题时,更多地是从世界文学对比较文学的挑战这个角度着眼,较少关注翻译以及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竞争与合作...
亨利雷马克于1961年第一次以定义的方式将跨学科研究视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之一①。以韦勒克、韦斯坦因等为代表的比较文学界在定义提出之时对其进行了猛烈攻击,使跨学科研究思想一度成为学界禁区。然而,随之而来如火如荼的跨学科研究实践却无不印证...
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特别是外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研究,不单纯是一个学术研究话题,它很容易产生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并显示出愈来愈强劲的生命力。它与目前中国国际形象的宣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建设,相互关联。...
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经常发生, 文化误读是客观存在的, 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地狱变》和《狂画师》分为四部分加以分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部作品的相似点和影响关系。芥川龙之介和金东仁分别作为日、韩两国着名的艺术至上主义代表作家,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两部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家的美学态度。...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初刊于1600年,而汤显祖的《牡丹亭》完稿于1598年,两部喜剧均是以梦幻手法表现爱情题材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中的人物历来被人们称道,而其中的女性人物更是作品的灵魂和艺术魅力所在。杜丽娘与赫米娅,...
王尔德童话与安徒生童话中基督教思想的对比,背后折射的是现代审美精神处理过的自由派基督教和传统正统的马丁路德式的基督教的差异。这一差异也是西方希腊感性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传统文化的张力、古典正统视野与现代性视野的碰撞的交汇点。王尔德童话基...
曹师顺庆先生是教育部民江学者特聘教授,在比较文学领域是国内第一人。先生还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占代文论学会的副会民,国家级教学名师。先生著述颇富,至今已出版专著20多部,在《文艺研究》、《文学评渺、《学术月刊》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