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中“很”作为程度副词,在生活中运用频繁并且广泛,修饰范围也相当广泛。程度副词“很”的后面可以接形容词、动词和名词性成分。而“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说话人用以加深说话要表达 的程度。通常“老”所在的结构出现在以下五个语法位置:谓语位置、补语位置、宾语的定语位置、非宾语的定语位置、状语位置。
(1)与普通话“老”用法一致
1.我这次花了老多钱了。-宾语的定语位置2.这次演出来了老多人了。-非宾语的定语位置3.今天我老远就喊她了。-状语位置在以上三个位置上东北方言“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用法一致。
(2)与“了”连用。
东北方言“老”与普通话最大不同便在于此,在谓语位置与补语位置出现是强制与“了”连用。如:“她长的老漂亮了”.下文将侧重于“老”与“了”连用的用法来与普通话“很”进行比较。
一、 后接形容词
“很”后接形容词非常常见。如“他们的关系很好。”“那个苹果很大。”“这个袋子很沉。”.不论“很”后面接单音节性质形容词,还是双音节性质形容词都是可以的。例句:(1)这道题目很简单。
(2)我们把房间打扫得很干净。
(3)这条商业街很繁华。
用“老”替换“很”:
(4)这道题老简单了。
(5)我们把房间打扫得老干净了。
(6)这条商业街老繁华了。
可见在“很”或“老”之后接形容词,东北方言“老”与普通话“很”的意义与用法是一致的。“很远的地方”可转换为“老远的地方”;“很大的年纪”可转换为“老大的年纪”.但在读的时候,用“很”还是用东北方言“老”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差异。东北方言“老”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更强调了所要表达的程度,更口语化。
张国宪(2007),杨凡(2008)等许多学者认为,“很”在“很+形容词”的结构里面,不一定会起到一个增强程度的作用。单独一个形容词不能在句中做谓语,如“我们把房间打扫的很干净。”这个句子中“干净”有了“很”的形式可以使形容词成分谓语化。
“很”在很多语境下面,并不是纯表示程度量,或者说这种涵义被削弱了。比如,“干净”“薄”这些不能在句中作谓语。而加上了“很”,“干净”“薄”这些词就被谓语化了,可以在句子中做谓语使用。此时,“很”就起到了完句的作用。东北方言“老…了则没有这种功能,是一个单纯的程度副词,只表示语意的一个强调和深化。在研究了大量论文和文学作品以后,并没有发现“老…了”具有完句的功能。
二、后接动词
动词的复杂式的定义是动词性短语成分,除了复杂式的统称为动词的简单式。
(一)后接动词的简单式
在后接动词的简单式方面,“老”和“很”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1)我很担心。
(2)他对我很照顾。
(3)妈妈很担心你。
(4)这个老师很负责。
用东北方言“老”替换后为:
(5)我老担心了。
(6)他对我老照顾了。
(7)妈妈老担心你了。
(8)这个老师老负责了。
(二)后接动词的复杂式。
而在后面接动词短语时,区别并不明显。“很+动词短语”可以用“老+动词短语+了”来替换。如:
(1)她很会打扮。
(2)你这样做让我觉得很没面子。
(3)这个阿姨很会刁难人。
(4)我很珍惜我们的感情。
替换后:
(5)她老会打扮了。
(6)你这样做让我觉得老没面子了。
(7)这个阿姨老会刁难人了。
(8)我老珍惜我们的感情了。
但是其中的区别在于,“老…了”表达了客观事物和情感的一种状态。“了”是用来表达一种动作的完结或事物呈现出的静止状态,是一个动作之后的结果。而此处“很”只是修饰作用。但据资料《普通话“很”与东北方言“老”组合功能的异同考察》续文嘉所说。普通话中可以说“我很吃了几碗饭。”“今天我很走了一些路。”然而,这些用法不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不常见的。
而“老吃了几碗饭。”“老认识了几个人”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东北方言“老”作为程度副词有增加程度的涵义,如果将“认识几个人”等涵盖数量词的,增加程度的短语加入到“老…了”的结构中,则会造成语义的重复。
(三)修饰心理动词性成分
“很”可以修饰心理动词性成分。如:
(1)我很喜欢你。
(2)这种阴雨绵绵的天气很讨厌。
(3)我很希望去明天的聚会。
用“老…了”替换则为:
(4)我老喜欢你了。
(5)这种阴雨绵绵的天气老讨厌了。
(6)我老希望去明天的聚会了。
除了感情色彩更加强烈和口语化之外,此处“很”与“老…了”并没有差异。
三、后接名词
“很”加名词的用法最先出现在香港作家的文章中,原因是出于粤语的使用习惯和香港的人文环境影响。随着两岸内地的交流,大陆作家的作品中也开始并大量使用“很+名词”的结构。如:
(1)素细很淑女地啜饮高脚杯中的白酒。(【香港】施叔青《香港的故事》,台港女作家作品选《独身女人》14页,漓江出版社1986年11月)。
(2)殷法能兴高采烈地拿起了杜晚晴的手,很绅士风度地吻了下去。(【香港】梁凤仪《化帜》23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2月)(3)没有想过葛懿德的容貌如此俊秀,五官简直精美,很女中丈夫,不怒而威。(【香港】梁凤仪《九重恩怨》39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应该说,社会发展使语言的使用更加活泼多样。“很”后面可以加时间名词、事物名词和一些专有名词以及人名词、方所名词如:
(1)爷爷虽然80多了,但是他的思想很现代。
(2)五星巴西真的很牛皮。
(3)现在的女孩子都很唯物主义,一定要房子和车才肯嫁。
(4)他总是把自己打扮的很绅士。
(5)你这样多愁善感,真的很林黛玉。
(6)他来了中国以后变得很中国。
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很+名词”的用法:很女人,很东方,很官方。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在这些短语中,“很”显露了“女人”“官方”“东方”等名词的属性特征。这些名词和“很”结合以后,并不单纯表示名词那么简单,而是代表了其代表的事物特有属性。表达了说话人对于某一事物的性状感受。如说话人对于“中国”有自己的定义和审美标准甚至是体验。当说话人看到符合他心目中“中国”性状,或者具有“中国”特征事物的时候,就会给出“很中国”的评价。
但是用“老”此处的“很”是有限制的,不如“很”的适用范围广泛。如“老淑女了”“老现代了”之类的时间名词,名称是适用的。若将东北方言“老”应用于某些专有名词或人名词或方位名词,则变成了“脸老西藏了”“老林黛玉了”“老中国了”未免生搬硬套。显得牵强不说还容易引起歧义。东北方言是东北方言区内的人际交往、日常交流使用的,“老”是一个口语化的词,也就决定了“老…了”能够包容的名词非常有限。这些名词必须和东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上文提到的“西藏”“林黛玉”“唯物主义”这些书面的或者说与生活联系不大的就不能与“老…了”连用。此处普通话“很”与方言“老”的差异在于,“很+名词”可以用来表达某种客观事实,也可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且“很”作为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所以具有相对强大的兼容性和包容性,后面很接的名词也相比东北方言“老”要多的多。
那为什么“绅士”“淑女”这些词可以使用“老…了”这一语言槽呢?因为方言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吸收普通话中新的常用的词语或者表达方式,这种交流融合其实是双向的。这种吸收也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东北方言的普及程度完全无法和普通话相比,因此其吸收适应新的表达方式的速度不能和普通话相比,甚至是滞后的。当普通话里出现“很西藏”“很中国”“很香港”等表达的时候,方言还没有接收。而“淑女”“绅士”已经被广泛使用,有了约定俗成的涵义,所以“绅士”“淑女”这类词可以用于“老…了”中。根据这种情况得出推论,虽然有较多语言不能用于“老…了”中,但随着社会大融合,这些词未来未必不能用于这一语言槽中。或许在某种语境下,说话人为了表达所需要的效果,出现这种情况。
四、 结论
以上从“很”和“老…了”后面跟形容词、动词和名词来比较东北方言“老”和普通话“很”的异同,对于其他方言区的语言使用者来讲,东北方言“老”的详细用法就得以一目了然了。普通话作为共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东北方言和普通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东北题材和带有东北方言的电影电视剧在全国风靡,人们越来越接受了东北方言中的词语和用法,对东北方言也越来越感兴趣,同时也出现了其他方言区的人们学习东北方言区的现象。东北方言中也吸收了许多普通话的新因素,使自身与时俱进充满活力。东北方言与普通话互相渗透,二者都在交流与融合中吸收对方语言系统里面优秀的成分。也就意味着,对于方言的研究也要根据方言的变化来研究,不能一成不变。运用专业的角度看待各种语言现象,从而进一步运用语言这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参考文献:
[1]毕崇毅。“了”字的对外汉语教学[D].河南大学,2012.
[2]曹曼莉。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3个平面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2008(05):58-61.
[3]曹曼莉。东北方言中程度词“老”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马真。普通话里的程度副词“很、挺、怪、老”[J].汉语学习,1991(02):8-13.
高安话是汉语赣方言的一支,属于赣方言宜春片,其语法特点与汉语普通话接近,如使用前置词(Preposition),基本语序为SVO(主谓宾)等。日语是日本国的民族共同语和官方语言,语言系属尚存在争议,使用后置词(Postposition),基本语序为SOV(主宾谓)。那么,是什么语言...
历史比较语言学于十九世纪被广泛地应用于印欧语系的语言研究。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共时的方法比较不同的语言或通过历时的方法比较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不同阶段, 以求发现不同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
地理语言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李旭旦教授认为:“人文地理学,又称人生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
一、前言.我国北方从东北到西北的广大地区,许多民族的语言,一般被认为都有亲缘关系.这些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在世界的谱系分类上被称之为阿尔泰语系.内分三个语族,即满洲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这三个语族都不只是分布在中国境内,它的分布从日本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