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财政税收论文

税收优惠政策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来源: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作者:邹畅
发布于:2023-02-20 共8723字

  摘要: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开展效应分析对于优化政策制定、提升政策效能、精准引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阐述在环保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税收优惠政策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实证模型,从实证角度测试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企业投资融资、研究开发和提升利润率三个方面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投融资、开展研发活动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激励企业投融资方面间接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大于直接税优惠,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方面直接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则更加显着,同时二者在提升企业净利润方面的效应均不明显。因此,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运用等角度,提出提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促进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节能环保;税收优惠;效应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实施有利于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1为更好激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提出“更加精确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的财税体制改革目标,对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针对性、落实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针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激励效应进行分析,对助力节能环保企业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企业激励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方面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充分释放环保产业市场需求,我国环保产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环保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从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来看,2018 — 2020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体保持较快发展,但呈现营收增速放缓、盈利水平下滑、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的趋势,且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集聚化趋势明显,以小、微型企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同时,节能环保产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持续增强,环保企业从业人员呈现高学历、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比高,研发、管理及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大的特点。

  (二)税收优惠政策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产业生命周期是产业从成长、衰退、完全退出市场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具体可以划分为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基于此,本文结合节能环保企业技术性和专业化程度高的特征,将企业的发展划分为技术研发、设计改造、产品化和商品化等四个阶段。在技术研发到设计改造的前期阶段,节能环保产业的技术密集性特点决定了研发投入的高风险性。在设计改造到产品化的中期阶段,资金需求量大与产品市场前景不明朗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难以获得信贷资金,面临融资困难。1在产品化到商品化的后期阶段,由于节能环保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发成本较高,如果将这些成本计入产品价格,将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和流通性,导致企业经济投入与经济效益预期的不一致。综上所述,由于市场机制的失灵,节能环保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形式的困难。

  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干预市场的重要调控手段,在弥补市场失灵、引导市场资金流向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技术研发到设计改造的前期阶段,加计扣除、税额抵免等税收优惠形式,可以为企业分担研发活动的风险成本,而所得减免、减计收入等税收优惠则能直接提高企业的预期收益。各类税收优惠提高企业的预期收益、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将引导社会资本流向节能环保企业,从而缓解企业在设计改造到产品化的中期阶段所面临的融资困境。而在产品和服务的商品化阶段,通过减按低税率、免税、即征即退等税收优惠形式,可以变相降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有利于提升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及流通性,进而激励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激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视角

  1.降低企业税负,助力产业结构优化。税收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落实环保设备投资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金额从2018年的23.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3.5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3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8.5%。节能环保企业纳税人享受低排放减税优惠102.6亿元、污水集中处理免税红利152.2亿元、综合利用固体废物免税红利39.9亿元。2税收减免有效对冲了企业的环保投入,让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在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

  2.激励企业创新,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支持减排税收减免、设备投资税收抵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有效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研究开发以及环保设备的投入。2017年以来我国企业购买环保设备的发票金额年均增长14.6%。鼓励减排的税收优惠减税金额2019年增长7.2%、2020年增长6%。2

  3.增加企业收益,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一直以来,国家始终把生态环保、绿色发展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2015年到2020年,全国节能环保财政支出累计超过3万亿元。从2019年财政收支情况来看,环境保护税和节能环保支出均同比有所上升,环境保护税收入221亿元,同比上升46.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节能环保支出7444亿元,同比上升18.2%。3国家财政投入引导和撬动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推动着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企业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节能环保企业享受的现有税收优惠政策

  本文以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150余户数据完整的节能环保企业为研究样本,并对样本企业年报披露的税收优惠进行统计,就统计情况来看,目前节能环保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类型,既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优惠政策,也有资源综合利用享受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经梳理,150户样本企业享受的排前5的税收优惠政策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企业相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占比
样本企业相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占比

  (二)实证分析的变量选择

  为了更直观地评估直接税优惠、间接税优惠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存在的效应差异,本文参考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选取以下变量来展现理论分析中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产业发展阶段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和目标。相关变量及其含义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变量及其含义
相关变量及其含义

  在技术研发到设计改造的前期阶段,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降低研发投入风险方面,本文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I)将其量化。在设计改造到产品化的中期阶段,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目标主要是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本文以企业投融资率(IFR)将其量化。在产品化到商品化的后期阶段,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目标主要是帮助节能环保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流通性,进而提升企业利润率,本文以企业净利润率(Y)进行量化。

  (三)实证模型设定

  基于前文变量的选择,根据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技术研发、设计改造、产品化到商品化四个阶段,本文构建了以下三个实证模型:(1)在节能环保企业技术研发到设计改造阶段构建模型1:IFRi, t=α0+α1TRi, t+α2TBi, t+α3 Controli, t +μi+μt+εi, t;(2)在节能环保企业设计改造到产品化阶段构建模型2:RDIi, t=α0+α1TRi, t+α2 TBi, t+α3Controli, t +μi+μt+εi, t ;(3)在节能环保企业产品化到商品化阶段构建模型3:Yi, t=α0+α1TRi, t+α2 TBi, t +α3IFRi, t×TRi, t +α4RDIi, t×TRi, t+α5IFRi, t×TBi, t+α6RDIi, t×TBi, t+α7Controli, t+μi+μt++εi, t。其中:下标i代表样本个体,t代表样本年份,μi和 μt分别表示行业以及年份的固定效应,εi, t表示随机误差项。模型1和模型2分别以企业投融资率(IFR)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I)为被解释变量,以此测度直接税优惠和间接税优惠在不同激励目标间效果的差异。模型3中,将企业投融资率(IFR)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I)作为企业净利润率(Y)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为有效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还引入了间接税优惠指标(TR)、直接税优惠指标(TB)以及二者之间的交叉项,用以测度税收优惠政策作用于企业投融资率(IFR)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I),从而帮助企业提升净利润率(Y)的效果。

  前文所述的150家节能环保样本企业的财务数据,是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巨潮资讯网、天眼查以及企业2018 — 2020年年报整理得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论及分析

  本文采取混合效应模型的估计方法对前文构建的模型1、模型2和模型3进行测算。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的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

  注:括号内为相应系数的P值,*、**、***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着水平上显着

  在激励企业投融资方面,税收优惠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正面效应,从统计学的角度看,间接税优惠的激励效应表现较为显着,企业收到的各项税收返还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每提高1%,企业的投融资率提高2.17%。相对来说,直接税优惠在激励企业投融资方面则并未表现出显着的相关关系。同时,企业规模却与企业投融资率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资本密集度和市场价值也对企业投融资产生着一定影响,说明就目前的资本市场来说,企业规模、股票市值仍然是资金流向的重要风向标。

  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方面,直接税优惠的激励效应表现较为显着,税收返还额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每上升1%,将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上升0.03%。与此同时,企业规模、营业现金流与研发投入强度则呈现显着相关关系,数据显示,从企业规模来看,企业规模每扩大1%而研发投入强度反降低0.0059%;从营业现金流来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总资产的比例每提高1%,将激励企业研发投入上升0.12088%。节能环保产业具有技术性和专业化程度高的特征,特别是对于规模小、尚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来说,更加需要通过研发活动发现、挖掘自身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在企业规模较小的初期阶段研发投入强度高,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大。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七成,如前文所述,企业规模和股票市值决定着信贷资金的流向,使小微型节能环保企业面临着研发投入强度大、融资难之间的矛盾,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未很好地帮助企业摆脱这一困境。

  在提升企业净利润率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直接税税收优惠与间接税税收优惠的激励效应在统计学上均表现得不显着。从交叉项测试结果来看,直接税优惠和间接税优惠通过激励企业开展研发和投融资,进而提升节能环保企业净利润率的作用也并不明显。

  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企业激励效应的不足之处

  通过构建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评价模型,对150家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试直接税优惠和间接税优惠对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投融资和提升企业净利润三大政策目标的激励效应。总的来看,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投融资、开展研发活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激励企业投融资方面间接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大于直接税优惠,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方面直接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则更加显着,同时二者在提升企业净利润方面的效应均不明显。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要更好地发挥针对节能环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现有政策在设计制定、具体实施、企业享受等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政策设计层面存在的问题

  1.各项政策缺乏统筹。目前,节能环保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零星分布在各个税种之中,从政策享受的情况来看,节能环保企业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和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这些政策并不是专门为节能环保企业设置的,缺乏针对性。同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之间由于缺乏统筹协调,税收减免、即征即退、留抵退税等优惠政策如果设置或运用不当,会影响最终的实施效果;企业需要充分掌握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并合理筹划,针对不同优惠进行备案,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策享受成本。

  2.节能环保专门性税收优惠力度较弱。从行业来看,目前,节能环保产业正朝着服务多维度、业态多样化、模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综合性的业务模式。此次调研选取的150家节能环保上市企业,涉及公共事业、化工、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建筑材料、交运设备、农林牧渔、轻工制造、信息服务、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而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逐渐落后于当前的产业发展状况,从样本企业所属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公共事业(具体包括新能源发电、环保工程和服务、燃气水务)、化工(具体包括化工合成材料、新材料、化学制品)、机械设备(具体包括电气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三大传统行业,且这些行业享受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税收优惠较多,而环保建材、轻工制造和信息服务等行业能享受的大多是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生态修复、工业过程分析、环境大数据服务、智慧环保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能享受的专门性税收优惠政策少。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微型企业占节能环保企业七成以上,但目前专门针对节能环保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缺失的,这类企业更多的是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从优惠方式来看,部分所得税优惠政策要求企业在盈利情况下才可享受,节能环保企业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其经营前期往往盈利水平低、销售收入少,在此情况下享受“三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的作用明显不大。

  3.政策更新不及时。节能环保企业税收优惠涉及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节能节水专用设备、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等优惠目录制定后未能及时根据技术发展进行更新,现行的如《节能节水专用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17版)》,是在2008年版的基础上更新的,类似情况将导致部分新技术、新设备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二)政策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

  1.协同机制尚不完善。落实节能环保产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目前这一协同机制尚不完善。以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为例,目前环保部门提供的废气检测报告、水质监测报告等反映的是时点数据,税务部门不能准确判断企业享受即征即退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无疑增加了政策执行的风险。

  2.政策落实情况评价机制缺乏。在我国的税收实践中,由于税收政策效应评估机制的缺位,产生了政策制定、执行和运用冲突等问题。针对节能环保产业税收优惠的政策实施效果,尚未建立事前、事中、事后评估机制和评估方法体系。

  (三)企业享受层面存在的问题

  1.办理程序复杂,影响企业积极性。一方面,大部分节能环保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仍然采取备案制,但目前办理退税备案资料、凭证提交并没有完全实现无纸化,且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报送条件严格,一些资格认定、证明材料的有效期短,企业需要重复报送。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因缺失相关证明材料、检测报告等资料,或对政策要求不熟悉等,也无形中增加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办税成本与时间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积极性。

  2.内部管理不规范,办税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节能环保企业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会计核算和财务办税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一定要求。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之间存在不能同时适用的情况,更加需要企业财务、办税人员扎实掌握相关税收规定,有意识地进行纳税筹划。由于办税人员对优惠政策理解不到位和业务素质的差异,导致企业不能最大限度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红利”,也直接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提升节能环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的路径

  通过实证分析直接税优惠和间接税优惠对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激励效应,及深入研析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在设计制定、具体实施、企业享受等层面激励效应的不足,建议从以下方面持续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促进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

  (一)政策设计层面的优化路径

  1.强化统筹协调,形成政策体系。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税收在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税收政策驱动。特别是在我国提出“3060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的背景下,全社会将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首当其冲的是出台和完善针对节能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依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回应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需求,针对突出问题、把握关键环节,统筹规划、科学设计,进一步完善节能环保专项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增强环保技术研发力度、加大环保设施设备投资、提升运营管理服务水平,推动整个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2.拓宽优惠范围,补齐政策短板。一方面,适当放宽优惠政策的条件限制,拓宽税收优惠政策惠及面,结合目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完善优惠产品目录和优惠产品的技术标准,合理调整现有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对已颁布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及时修改、更新,修订相关的适用条件和标准,并对其中各类项目细节与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讨,使其更加清晰明确,更具操作性,更好适应当前节能环保产业多元化、多业态、多模式的发展现状。

  3.实施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证分析表明: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政策目标的激励效果存在差异。要进一步提高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针对性,结合产业发展规律,在研发、设计和生产等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同时,应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中占比最大的中小企业的关注和扶持,在小微企业的普惠性税收优惠基础上,适当降低节能环保专门性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主体认定门槛,简化相关认定步骤与流程,降低企业享受优惠的办税成本,从外部激励层面为中小型节能环保企业提供支持,激发产业的整体发展动能。

  4.加强与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合发力。节能环保产业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密集性和多领域交叉性,产业发展过程受到技术、资金、产业链条等多重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与信息、政策规制、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既要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带动作用,又要加强其与金融、市场、投资、技术等其他相关领域政策的相互配合和有效衔接,凝聚合力为产业发展释放更多的“组合红利”,提升税收优惠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的“组合拳”效力。

  (二)政策实施层面的优化路径

  1.加强政策落实,强化协同共治。应进一步优化企业申报、税务征管、部门监测、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的征管模式,健全相关部门与税务部门的协作机制,对节能环保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全环节和全过程进行明确分工及职责划定,减少系统隔离造成的管理服务堵点。健全涉税费信息交换机制,优化涉税信息交换平台,明确数据信息收集、传输、分析和运用等全流程规范,实现税收内部数据、纳税人数据、第三方涉税信息、互联网信息等共享互认,形成更标准、更真实、更及时的节能环保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信息数据库,提升征管水平,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落细。

  2.建立健全税收优惠政策评价优化机制。税务部门联合有关节能环保部门,定期调研节能环保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对于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收集和反馈,为政策的调整与优化奠定基础。同时借鉴国内外经验,科学制定指标体系,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效应、产业效应以及社会效益进行合理评估,为政策调整、废止、清理和更新提供依据。

  3.深化业务与技术融合,提升信息管税水平。持续优化电子税务局网上实名办税,拓展线上办税功能,努力推进各类税收优惠的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无纸化办理,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持续推广多元化办税方式应用,提高电子税务局运行的稳定性、流畅性、简洁性,优化微信、手机APP、自助办税终端等非接触办税体验,进一步提升纳税人享受优惠政策的便捷性。

  (三)企业享受层面的优化路径

  1.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税收优惠专项管理。企业内部要建立税收优惠专项管理规范,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对节能环保相关项目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对税收优惠具体项目、各项环节、资料档案等实施专门化管理,降低涉税风险,提升与税务机关、项目相关各方的沟通效率。

  2.规范财务会计核算,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企业要严格按照税收优惠政策规定,规范开展会计核算,实现企业内部相关信息与外界信息的有效对接与互换。要注重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培育既熟知税收政策及其要点,又精通会计信息处理的专业化人才,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莉,薛菁青“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现代化中的税收功能研究[0].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1(8):16 - 30.

  [2]余蓉税收优惠激励节能环保产业研发创新投入的效应分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20.

  [3]陈会促进环保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基于环保上市企业的实证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9.

  [4]袁雅楠.促进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税务前沿,2020(26):8一9.

  [5]宋丽颖、钟飞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应评价[J].税务研究, 2019(8):12-19.

  [6]周克清税收优惠政策对R&D的激励效果检验: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J] .税务研究, 2012(6):20一24.

  [7]柳光强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16(10):62 一71.

  注释

  1见参考文献[5]。

  2 税务总局网站《十组税收数据反映“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3《财政部: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亿元,同比增长3.8%》,《中国财经报》,2020-02-10。

  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万州区税务局
原文出处:邹畅.税收优惠政策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的效应分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6(01):53-6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政税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