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城市规划论文 >

邯郸古村镇的形成、锐减及保护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14 共5905字

  原标题:邯郸古村镇存续特征分析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属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地,西有太行山天然屏障,东有卫运河人工襟带,自古北拱神京,南屏中原,是纵贯燕赵、中原的通衢锁钥,地理区位特殊重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因洪涝地质灾害和战争频繁袭扰,古村镇屡遭浩劫。近些年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思想认识和制度上的障碍,导致邯郸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镇消失。因此总结经验,亡羊补牢,促进邯郸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邯郸古村镇形成及历史变迁

  在邯郸这片土地上很早就有了刀耕火种、渔猎采集的人类活动,7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中期已经结束“逐水草而居”的流动生活,开始在太行山东麓形成了原始农耕聚落。邯郸地貌因史前地壳运动变得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西部为山地丘陵和山间盆地,中部为山前低缓台地,东部濒临黄河,河渠大泽密布,不宜栖息劳作。只有一些启氏和受氏部落的居民点零星分布在西部沿边山一带,直到春秋时期东部才逐渐形成华北平原。特殊地理区位对邯郸古村镇产生了深刻影响。

  邯郸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原来属卫,归晋后封给晋襄公的女婿赵穿作为采邑,后被赵鞅夺得。公元前 386 年赵敬侯把都城迁到这里,从此邯郸在采邑的基础上扩建为都城。那时在邯郸古城周围地区还有五鹿(今大名)、邺(今临漳)、曲梁(今广府)、王郎、易阳、固镇、午汲、店子、讲武、九龙口、界候、台城、插箭岭等十多个采邑,采邑周围是大片乡野聚落。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古村镇。

  秦灭六国后仍旧设有邯郸郡,下辖十个县。西汉时在邯郸又重置赵国,管辖几个郡国和它们的所属县。赵都邯郸成为西汉末年“五都”之一,人口近 35 万,在县以下村庄聚落设乡、亭两级组织。据《汉书 ? 百官公卿表》记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蔷夫、游徼┅┅皆秦制也。”

  之后又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历朝共六百多年,在邯郸的地域范围内一直建有郡县两级古城和大大小小的乡里,尚无镇的政区和建制。这种状况持续到唐代中叶,随着节度使制度的实施,各地陆续出现了许多集政权、财权和军权为一体的军镇,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形成各自独立的藩镇割据。如今邯郸市的大名县时称魏州,安史之乱后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设魏博节度使,并置大都督府,与成德、卢龙并称“河朔雄镇”,居河北藩镇之首。

  军镇在历史上也称方镇。直到北宋年间赵匡胤大举削藩,才把一些地理交通位置比较便利、有一定商业和手工业基础的军镇和方镇保留下来,改制为商贸职能的市镇,设为县以下的一级行政建制。这是最初市镇的由来。邯郸也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古镇和古村落。

  北宋以后历经金、元、明、清数代,特别是在大运河经过宋元的“御河”时期、明清的卫河、卫运河时期,带动了沿河市镇的形成与发展。例如魏县边马古邑、回隆镇,大名金滩镇、龙王庙镇、营镇、束馆镇和馆陶古浅口等都在这一过程伴随运河渐渐兴起。这时古村落在秦汉实行的乡里制已经改成里甲制。

  每 110 户为一里,每里分 10 甲。进入近现代,由于公路、铁路交通事业迅速发展,运河的大部分职能被取代,不再是跨地域交通的主要方式。随着运河经济的衰落,也使得沿运河一线的市镇失去商贸职能而演化为乡村聚落。

  民国期间在华北和中原地区连年发生的北洋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北伐革命、日本侵华战争、国内解放战争,给邯郸城乡造成了巨大的创伤。除西部边山一带沿着通往山西境内古驿道形成的少数市镇保留比较完整外,中、东部地区的市镇或被夷为平地,或残缺不全。而村庄聚落组织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自民国十七年(1928 年)起设乡,乡以下辖村。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层级分为四级,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行署)-县(区、旗)-乡镇。邯郸的行政区划和建制经过了多次调整,但是在过去长达 30 年时间里,因受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县级以下立足发展农村经济,尤其经过公社化阶段,削弱了县和镇的商贸职能。

  改革开放后又经过 30 年经济发展,特别是 1983 年实行市带县体制,1993 年邯郸地市合并,使邯郸市的事权覆盖范围扩展到了 12071km2,辖 4 区、1 市、14 县,乡镇数量猛增。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镇从以农业为主的乡和中心村脱胎转型而来,各镇驻地人口规模扩大。迄今全市共辖 96 个镇、118 个乡和 5252 个行政村。遗憾的是,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在大力推进乡镇企业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保护古村镇文化遗产资源,以致历史遗存的自然人文环境、村镇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了很大破坏。大量传统民居不适当地被拆除改造,造成新老建筑混杂,许多古村镇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没能完整保存下来,几乎找不到原汁原味的古老市镇和古村落,所剩凤毛麟角,价值也大不如前。

  2. 邯郸古村镇空间结构和地域分布

  邯郸的村镇体系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视角分析,空间结构众寡悬殊,地域分布极不均衡。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村镇多集中于西部,而中部和东部的数量很少,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古村镇在邯郸总共只有 24 个,包括 5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 18 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传统村落中已经包含了 5 个入选的名镇名村。古村镇数量和全市 96 个建制镇和 5252 个行政村相比,实在微不足道。从空间结构看,邯郸市现辖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武安市、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等 4 区、1 市、14 县。然而在 24 个价值较高的古村镇中,竟有 21 个村镇集中在西部山地丘陵区和山间盆地的峰峰矿区、武安市、磁县、涉县。即占总量 87.5% 的古村镇集中在全市 1/6 的区、市、县。只有 1 个是位于邯郸市东北约 25 公里的永年县内的广府镇。2 个村镇在邯郸中部。可见在村镇体系中,古村镇的空间结构和地域分布都很大(图 1)。

  3. 邯郸古村镇持续锐减的两大原因

  邯郸古村镇数量极少,幸存下来的价值较高的古镇和古村落不超过 24 个。这与古城拥有 8000 年农耕文明和 3100 多年城市文明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且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古村镇一直在持续锐减,近些年呈迅速下降趋势。究其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3.1 天灾人祸给古村镇带来多次灭顶之灾

  邯郸的地形地貌由西向东大致形成三个阶梯。中心城区建在太行山脉东麓的山前低缓台地上。京广铁路线和京珠高速公路经由这里纵贯南北,与太行山前的古文化遗址核心轴带大体上重合。以这条轴带为界进行划分,西部为高山丘陵和山间盆地,海拔一般为 200m-1500m 以上,地形地貌复杂;东部是河渠纵横的华北平原。邯郸境内的沁河、滏阳河等多发源于太行山脉,在市域东部汇入黄河(古代黄河故道曾在这里)和海河的子牙河水系。由于东部地势低洼不利泄洪,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使下游河床抬高淤积,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1963 年 7 月至 8 月间邯郸连降大雨、暴雨和大暴雨,造成滏阳河、沁河漫溢,大部分农田被淹,许多村庄被水围困,造成不少房屋倒塌。1982 年夏再次连降暴雨,房屋倒塌 520 间,造成裂缝的危房 3400 间。一些古村镇遭遇洪涝灾害的灭顶之灾。另外邯郸处在太行山前断裂带和大名-磁县断裂带的交汇地带。据史料记载,自公元 95 年起至 1949 年,邯郸共发生有感地震78次,尤其1830年发生在磁县的7.5级强烈大地震,“共计压毙大小男女5485名,倒塌房屋20余万间”.新中国成立后,1966 年邢台连续发生 6.8 级和 7.2 级大地震,以及 1976 年唐山的 7.8 级强烈大地震也都波及到了邯郸,对邯郸古村镇造成很大影响。

  不仅如此,邯郸地处华北、中原两大区域接壤和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延伸的战略要冲,导致古代兵家必争,烽火战乱从没间断。近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邯郸及其中、东部地区也曾是华北主战场,许多古镇和古村落或被炮火夷为平地,或被炸成残垣断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镇和建筑大部分化为废墟,明清和民国初期建筑基本荡然无存。

  3.2 新型城镇化决策偏差加速古村镇消失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一时期由于对古镇和古村落缺乏保护意识,在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房改造中,不少保留完整的古村镇遭到蚕食破坏。特别是伴随国家中部崛起大战略的实施,由于邯郸地处我国中部的冀南和中原地区北缘,因此在各级领导层的推动下,掀起一波又一波新农村建设浪潮。

  据新华社记者对邯郸新农村建设调查,农民住房盖了拆,拆了盖,几乎 10 年一个轮回,农民挣点钱大都浪费到重复盖房上。

  近几年邯郸市还把推进 330 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的一项重要举措,提出“建设新农村,新民居是个切入点”,提倡在农村采用现代施工技术和红砖、瓷砖、塑料门窗和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建多层住宅,打造焕然一新的村容镇貌,力求取得“破茧化蝶”成效,却没有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忽视了邯郸市的名镇名村和古村落保护工作。

  为了提高城镇化率,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在邯郸有些地方甚至盲目迁村并点,建设农民新社区,名义上是“以城带乡”,核心目的却不是为了农民,而是把农村建设用地“统筹”为城市用地指标,以致偏离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方向。这是造成邯郸市中部和东部市县大量古村镇迅速消失,幸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很少的根本症结。邯郸西部古村镇深居山地丘陵,水源资源极度匮乏,交通十分不便,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均低于邯郸东部地区,即使在推进城镇化中实施迁村并点,也没有充裕的用地条件和水资源支撑。所以保留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量相对较多。

  4. 邯郸古村镇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

  邯郸的古村镇大致可以分为山区和平原两类。在选址环境、空间形态、历史风貌,以及民居类型、建筑形制、建筑风格,以及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上迥然不同。

  西部古村镇选址环境多数在太行山脉东麓的河谷或者山谷地带,位于河流、主要道路一侧建设,沿山脉的等高线负阴抱阳形成聚落布局。例如涉县的名镇名村最具代表性。不仅固新镇和赤岸村都在清漳河谷平坦地带选址。岭底村在凤凰山麓临沟壑而建,而且偏城村也坐落在环山谷地。又如武安市冶陶镇地处两山夹峙的丘陵谷地。伯延镇南依鼓山,北临洺河。阳邑镇选址在大山间的“阳邑盆地”,太行余脉小摩天岭、十八盘山脉盘亘其左右。磁县花驼村先祖为躲避朝廷追杀,隐匿到深山之巅,选在太行山东侧的睡美人山主峰天宝寨脚下。唯有峰峰矿区大社镇建在了山间盆地。相比之下,邯郸东部的历史文化名镇广府镇,位于水路和陆路交通便利的滏阳河畔。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整座古城建在河北省四大洼淀之一的永年洼,形成水泽环绕城墙四周的格局,城东和城南临着滏阳河,选址环境截然有别于西部古镇和古村落。

  西部山地丘陵的古镇和古村落依山就势,巧借地形,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尽显山水之灵气,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古代理念。建筑不拘一格,高低错落,就地取材,主要使用木材、砖瓦、石材、土坯与土料、石灰、苇箔、荆笆。不少村落用石头垒墙、屋顶盖石板瓦,坚实浑厚,没有华丽的装饰,体现了山地建筑特色,和东部平原建筑大量采用土胚墙、空斗砖墙形成了鲜明对照。虽然山区和平原的传统民居院落都是合院式布局。但是山区民居因受地形限制,院落多为一进,院落空间小,很少有平原地区的多进院和并列式的偏跨院。邯郸西部山区民居和寺庙既延续了传统的内外有别、排列有序的礼制规范,同时又在街巷格局、民居院落和建筑风格等空间形态上灵活多变,表现出了多样性和人性化的特征。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一堂二室”基本形制特征,另一方面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把正房建成了“两甩袖”的形式。这在国内民居建筑形制中绝无仅有。即使在邯郸市的中东部,也没有同样类型的民居。

  古村镇的居民处在社会底层,从事农耕、织造生产和商贸活动,民风祥和质朴,毫无都、府、州、县的官场仕风。所以建筑规模不大,体量适宜,风格凸现淳风古韵,不事浮华张扬,浸透着当地乡土风俗理念,地域文化特色浓郁。东部的广府镇却保留着昔日明清府城的规模和严整的街巷格局,各类建筑高低错落,排列有序,体现了尊卑有序的形制特征。民居建筑是冀南平原典型的合院式砖石或者土胚墙体屋宇,建筑群体恢弘壮观,和西部镇村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仅如此,无论古村镇建在太行山地丘陵,还是冀南平原水泽,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西部古镇和古村落多在太行山古驿道沿线,承接着太行山区和华北平原的政治、军事、商贸联系,近代又属于抗日根据地,蕴含着厚重的红色文化。中部镇村位于太行山前文化带,积淀了磁山文化等历史内涵。东部广府镇则因滏阳河水运交通和商品集散而兴旺发达,曾是邯郸东北地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著名的杨氏太极之乡。这些古村镇反映了邯郸宋、元、明、清以来,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下,聚落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保存了丰富文物和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真实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展示了传统镇村文化、建筑技艺、建筑风貌,成为活态传承地方特色民俗民风的载体。

  5. 邯郸古村镇保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尽管邯郸古村镇数量少,新老建筑混杂,文物和历史建筑的占地面积不足整个保护范围总用地的 60%.有的村镇供水排水、综合防灾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不佳和卫生脏乱的状况依然存在。但是传统街巷格局、空间肌理和原生态的起居生活形态基本保留了下来,大山深处的花驼村等生态环境和村庄聚落仍旧原汁原味,传统民居达 90% 以上。现实状况在河北省乃至我国中部广大地区都具有普遍性,古村镇保护工作不容乐观。

  针对古村镇现状存续特征和突出问题,建议市县领导决策层认真总结经验,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切实加强古村镇保护力度,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要大力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充分认识古村镇承载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之源,把保护古村镇纳入应对经济新常态和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坚持依法治国,制定相应公共政策,并抓紧编制好古村镇保护发展规划,明确近期保护任务和远期目标。

  要根据邯郸市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征,突出工作重点,区别政策,实行分类指导。在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补贴的同时,积极安排配套资金,重点用于抢救濒危文物、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支持基础设施和防灾设施建设,整治居住环境,推进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要严格规范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审批,强化监管机制,坚决制止违法建设。在切实保护好古村镇的前提下,深入发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各自特色,打造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城市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