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传统村落是凝固的历史,既包含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的角色。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邯郸西部山区的传统村落在各个时代都有其印记。这些村落中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植物景观等是其物质的价值体现,而当地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则是其非物质的价值存在。
本文以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和丰富的文史资料,从地理区位、文化沿革、村落形态、院落布局、建筑形制、等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研究,展示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的特色。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空间形态学等多学科角度对邯郸西部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首先,对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进行了综述,从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农业条件等自然因素入手,进而延伸到历史沿革、冀商文化、风水理念等人文观念,较全面地对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了介绍,并对当地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列表统计。
其次,从构成当地传统村落的各种物质要素:建筑组群、街巷空间、节点空间、防御空间入手,对传统村落的总体布局、中心与边缘、组团与街道、公共建筑等进行了空间形态分析。
然后,从以上的空间形态分析中得出了传统村落的空间特色:依山就势、人性化尺度、标识性等。从这些特色中得到了城市的规划工作应该向村落学习的启示。
最后,以涉县王金庄为例,对其进行了空间形态解析以及村落特色分析,并对如今王金庄存在的现状问题、发展优势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现状问题的建议。
本论文主要在空间形态解析上介绍了自己的观点,无论深度还是广度距离真正的村落科学研究尚有较远差距,希望今后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致谢
光阴似箭,韶华易逝。转眼之间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旅程已经步入尾声。
二十年的学生生涯终将结束,在河北工程大学的八年学习中,对于建筑学这门学科从刚开始的懵懂好奇,到现在已经深深的为自己从事这一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感谢在研究生期间的导师谢空教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生活面给予的悉心教导和关爱。谢空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坚强后盾,感谢老师呕心沥血的教导。研究生学习期间,老师无数次地提供实践平台,无数次亲身带领我们实地考察,从各个方面锻炼我们的专业技能,极大的增强了本人在专业方面的自信心。在论文撰写时的细心教诲,为论文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恩厚重如山,此生难忘。
感谢在五年本科期间同学和朋友:王建强、李玥、周聪、马兰等在难忘的学生时期给予我的帮助和关怀。
感谢在三年研究生期间的同学和朋友:宋博文、尚海超、陈天宇、韩刚、哈登理等同学在校期间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学生时期的时间总是很快,但是同学间的友情是永恒的。
感谢我的父母家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评阅作者的论文欢迎大家对作者的论文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杨鸣。 我国古村镇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R]. 新建筑杂志社。 2006.
[2] 彭志辉。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操作模式研究--以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为例[D].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06.
[3] 罗华。 湖北枝江董市古镇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07.
[4] 苗璇。 地域特色下的天官古寨休闲度假建筑群落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5] 刘 仁 秀 . 中 国 传 统 村 落 掠 影 - - 南 方 篇 [J]. 美 与 时 代 ( 上 旬刊)。2013(11):5-8.
[6] 罗维。 湖南望城靖港古镇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08.
[7] 王鹏。 常熟古村落空间形态解析及其保护更新研究[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2010.
[8] 袁彦廷。 冀南武安清末民初大院民居研究[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9] 车震宇。 旅游开发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形态变化研究--以黄山市、大理州和丽江市村落为例[D].广州。 中山大学。2005
[10] 何峰。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长沙。 湖南大学。2012.
[11] 李立。 传统与变迁江南地区乡村聚居形态的演变[D].南京。东南大学。2002
[12] 陈雰霞;周凡;郝峻弘。 “两甩袖”院落的当代传承--冀南民居模式的发展探索[J]. 新建筑。2004(4):42-44.
[13] 郎大志。 浙江乌石村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14] 彭 小 溪 ; 黄 正 . 桂 北 传 统 聚 落 公 共 空 间 分 析 [J]. 美 与 时 代 · 城市。2013(3):8-8.
[15] 董世宇。 徽州古村落物质空间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2012.
[16] 谢空 ;邢佳。 邯郸传统 村落古戏台的特 色与保护[J]. 山西建筑。2015(41):16-17.
[17] 刘胜澜。 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天井院传统民居空间模式比较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2013.
[18] 魏丽丽;乔景顺。 冀南民居“两甩袖”[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7-29.
[19] 吴苗。 鄂西南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2011.
[20] 芦原义信。 街道的美学[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351.
[21]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424.
[22] 万艳华。 长江中游传统村镇建筑文化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10.
[23] 周红。 湖北钟祥张集古镇研究[M].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10.
[24]刘朴。从武安“老房了”看冀南古民居的文化特色[J].文物春秋,2009.
[25] 胡媛媛。 文化传承下的上甘棠村聚落形态研究[D]. 湖南。 湖南大学。2006.
[26] 王勃瑞。 浅析中国传统风水建筑文化[J]. 江西建材。2015(3):31-31.
[27]何兆兴。老宅第[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前沿。
[28]刘振。邯郸市村庄传统特色风貌保护研究--以大社镇大社村为例[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1.
[29]兰云凤。邯郸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0(5)。
[30]李久君。太行山南部地区民居建筑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09.
[31]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0.
[32]覃力。说门[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93.
[33]张勇。和谐栖居:齐鲁民居户牖[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2:54.
[34]孟祥书。房家大院[N].邯郸日报,2011-1-28.
[35]李秋香,楼庆西,陈志华。郭峪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9.
[36]张玉坤,李贺楠。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发生机制[J].天津:天津大学学报,2004.
[37]李秋香,罗德胤,贾珺。北方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6.
[38]申晓飞。兄弟院:透过高墙看冀商家族[N].河北青年报,2008-09-17.
[39]魏丽丽,乔景顺。冀南民居“两甩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27-29.
[40] 郝 峻 弘 , 周 凡 . 冀 南 “ 两 甩 袖 ” 院 落 住 宅 适 应 性 研 究 [J]. 工 业 建筑,1995:98-100.
[41]A. O. Olotuah. Recourse to earth for low-cost housing in Nigeria.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2/01:2-3
[42]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2-83.
[43]Architectural Design Publications.Art & Design [M].London:AcademyGroup Ltd.,1985:154.
[44]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298.
[45] Abel Chris;with a foreword by Suha Ozkan.Architecture andidentity :responses to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 /[M].Boston:Architectural Press,2000:270.
[46]贾珺。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47]张道一,郭廉夫。古代建筑雕刻纹饰 珍禽瑞兽[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140.
[48]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2-63.
[49]谢空,谷健辉。冀南伯延镇传统民居特色及发展保护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6:85-89.
[50]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1]李香如,刘玉平。武安市文物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385-388.
[52]李亚,李相如。历史名城 武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1.
[53]张午时,张茂生,李栓庆。武安县志校注(民国卷)[M].武安历史文化研究会,2009:635.
[54]彭一刚。空间组合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72.
[55]A. O. Olotuah. Recourse to earth for low-cost housing in Nigeria.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2/01:2-3
[56]Architectural Design Publications.Art & Design [M].London:AcademyGroup Ltd.,1985:154.
[57]Abel Chris;with a foreword by Suha Ozkan.Architecture andidentity :responses to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 /[M].Boston:Architectural Press,2000:270.
摘要传统的聚落文化是我国建筑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建筑与山水环境的依存关系均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邯郸西部山区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8处,这些传统村落格局完整,历史悠久,具有当地独特的村落形态和丰厚的乡土文化...
第三章兰州城市发展背景研究3.1研究区概况。3.1.1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兰州是甘肃省会,地处黄河上游,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沟通青海、宁夏、新疆的交通枢纽,也是丝绸之路上的着名古城与军事重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6至10434、北纬3534至370...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不断扩张,带来了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截止到2011年,中国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由1990年的12856km升至43603.23km[1].关于特大城市的界定存在争议,2014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将特大城市界定为城区人口在100万人以...
目前,大许多城市建筑规划中,各级机构对城市资源和人力的统计并不完善,在目前建筑规划调查中,通常使用采样与测定的调查方式,但是,在进行采样和测定过程中选取的样品代表性不足。...
新加坡是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有花园城市的美称。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新加坡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核心经验是对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真...
在规划设计城市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需求等要素,统一规划空间,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水平,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直接决定了各个空间的形态设计,所以要重视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1正确处理几种关系正确处理局部...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结论随着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大学生入学人数将有新的增加,为满足新增的教学需求,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仍然是各大院校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建设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对大学新校区的功能布局以及交通特性...
一、东营市建设智慧城市优势1.城市建设起点高,基础设施良好东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历史欠账较少,人口压力小,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东营市以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为契机,建设了一批重大信息化项目,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目前,全市光纤...
1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产生及发展公众参与是合作型规划的前身,二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的盛行,使政府及公众对社会福利进行了反思,得出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政府、私营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之间必须围绕社会的整体目标展开合作,分别做出各自的贡献。欧洲首先提...
1引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与霾的构成原因和条件有很大的差异。雾是大量浮游在空中的冰晶或者微小水滴组成的,而霾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烟粒、尘粒、盐粒等均匀地悬游在空气中,使有效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浊现象。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