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财政工作对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决定了财政审计在政府审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财政审计工作面临着新课题、新任务,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深化内容,使之更好地发挥服务国家治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深刻认知财政审计面临的新常态。
2015 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经济新常态催生了财政新常态。
财政收入增速趋缓成为新常态。提高收入质量,培育新型财源,统筹盘活存量,深化税制改革,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是财政现实的任务。
财政支出压力增大成为新常态。促进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保障民生支出重点,提升财政供给水平,是财政必然的选择。
强化财政绩效管理成为新常态。以绩效理念统领改革,增强预算的法治性,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放大效应,是财政改革的重点。
强力防范财政风险成为新常态。严控政府性债务增量和偿债风险成为重要任务。
财政经济活动的新常态,势必会对财政审计工作带来深刻影响,充分认识财政经济活动出现的新常态,对于创新财政审计工作,进一步发挥财政审计在新常态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常态下财政审计的新定位。
审计新常态下的财政审计工作,要深刻把握财政经济活动新常态的内涵、特征,围绕“发展、改革、法治、反腐”的主题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从全面深化改革、宏观调控创新、巩固发展成果的角度,把握方向,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新常态下的财政审计工作,要认真分析和思考财政经济活动新常态对财政审计的目标、内容和重点、组织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尽快建立起与财政经济活动新常态相适应的新的财政审计思维方式、组织运行模式、评价体系,推动财政审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新常态下的财政审计工作要把推动和落实各级政府引领财政经济活动新常态的目标任务、各项举措,作为财政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财政经济活动新常态下各项任务的完成。
2014 年以来,国务院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改革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等方面,发布了一系列政令。新《预算法》于2015 年开始施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做好新时期的财政审计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宏观调控的战略方针,密切关注财税改革形势和政策执行情况,努力推进财政审计全覆盖。
三、新常态下财政审计的新对策。
一是“全面审”与“重点审”相结合,把握好审计范围。“全面审”就是实现“全口径”审计,全面覆盖财政四本预算,不留空白点,通过审计确保四本账收支真实,促进预算法的贯彻落实。“重点审”就是围绕新常态下国家和本地区财政活动的重点,以此作为财政审计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准确定位,精准发力,揭示新常态下财政收支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改进建议,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收支审”与“政策审”相结合,把握好审计内容。财政审计过程中既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又跟踪审计财政政策实施的效果,特别是监督检查当前财政部门实施的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的政策所发挥作用的情况,揭示和反映财政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问题,纠正政策不落地现象。
三是“存量审”与“增量审”相结合,把握好审计重点。财政审计中既要关注本级财政和预算单位审计年度财政增量资金的拨款进度和使用绩效,也要关注以前年度财政结余形成的存量资金,督促财政部门及相关单位及时清理长期挂账和未结款项,确保财政“沉淀”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四是“事中审”与把握好审计方式。“事后审”相结合,把握好审计方式。
适应新常态下加强宏观调控和防范风险的需要,财政审计人员要在以往事后审计的基础上,积极发挥财政审计的建设性作用,紧紧围绕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贯彻落实预算法、减税降费、增加民生和基础建设支出、地方债置换、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等各项举措,加大事中审计和过程审计的力度,通过跟踪检查财政举措的实施动态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风险隐患,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并为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措施,完善制度规定提供依据。
五是“传统审”与“计算机审”相结合,把握好审计方法。
新常态下,维护经济安全、防范财政风险成为财政审计的重要任务,在开展财政审计工作中 , 应该在充分重视传统审计作用的前提下,将传统审计手段与计算机审计方式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
要积极探索财政联网审计,充分运用AO 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转换、关联、计算、比对,并根据审计经验对结果数据推理、判断、分析,从中找出风险隐患和问题疑点,对照法规加以确认和证实,以确定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具有四个显着特征:调增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要遵循引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三大规律。乡镇审计是促进乡镇防范潜在风险、深化乡镇财政管理改革、强化领导干部权力制...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求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稳步推进,科技事业逐步增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长,无一不表明我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
对于避免内部相关从业人员发生职务犯罪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因此加强财政财务审计工作对于现阶段平衡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前言同级财政审计,是一种对同级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效益性、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的一种审计行为,是一项政策性强、财政收入监督效果强的审计工作,是我国财政收支监督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越来越大,使得财政审计工作...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中,在去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要以监督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努力实现对公共资金、...
自1995年开展财政预算审计以来,审计部门发现财政预算管理普遍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强、预算管理精细化不够和预算绩效水平不高等问题,而具有经济宪法之称的新预算法正式实施,正是历年审计成果转换的重要体现,也凝聚了新一轮财税改革的...
作为国家审计体系中的重要一项,财政审计在查缺补漏,控制财税领域的各种违规行为,加强廉政建设,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推动财政体制变革等重要活动中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不过,观察现阶段国内财政审计工作,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值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加大研...
我国从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开始行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展至今,国家转移支付体制主要形成了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及专项转移支付三种形式,国家审计工作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方面有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但是现阶段,在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文献综述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政府部门的绩效问题已经成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PollittBouckaert,2004;Tablbot,2010)。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为恢复社会公众对于政府部门的信任,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