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

股份制企业的内审模式与改进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26 共3198字
摘要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作用。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企业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有如人体具有功能健全的免疫系统,能在企业出现"病症"前起到"预警"的效果,对整个企业管理的防护、鉴证、促进各项工作的改进都有建设性和参谋性的作用。

  1.内部审计的防护作用。内部审计人员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的经济行为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内部控制系统得以有效地执行,这样能揭示并建议调整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为避免企业管理出现程序上的错误和舞弊行为提供保障。

  2.内部审计的制约作用。内部审计结果有"向上级主管报告"的权利,就好比企业的"第三只慧眼",能在日常的核查中,给那些想舞弊的人以很好的警示,避免犯错误。

  3.内部审计的鉴证作用。内部审计可以在一定时期,通过采用一定程序和手段对企业内部某个部门、某个项目、某个人提供鉴证。这种鉴证行为,有助于监督企业领导依法办事,遏制腐败,促进企业廉政建设,也能为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考察、提拔干部提供有力的一句。

  4.内部审计的促进作用。内部审计是非常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互动,能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目标等方面发挥监督和促进作用。

  二、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

  制定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应该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大小,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以及隶属关系,可按照企业审计方式的集散程度可以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按照审计部门的四种隶属关系可以将审计模式分为四种,以下就这两种分类方式进行详细讨论。

  1.按照企业审计方式集散程度分类。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按照企业审计方式集散程度主要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模式。集中性的审计模式是指股份制企业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集中调配审计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审计监督,并定期向企业和国家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情况,保证企业的合法经营。集中性的审计模式可以在宏观层面掌控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但是这种模式缺乏对于具体细节的监督管理;分散型是指股份制企业在具体单位设立审计员,在企业的统一领导下,对各自的单位进行审计工作,并及时向企业负责人报告审计情况。分散型的模式虽然不能对于企业整体进行监督,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审计工作,对于审计问题的发生更加敏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监督。

  2.按照企业审计部门的隶属关系分类。我国内审部门按照隶属关系大体可分为四种:董事会领导模式、监事会领导模式、总经理领导模式和财务部领导模式。董事会领导模式指内审部门直接由董事会领导,在董事会领导下对公司经营情况、计划执行情况,以及经理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由于其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最强,有利于董事会对公司大政方针的把握。不足之处在于董事会领导模式势必削弱公司经营的直接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总经理)对公司经营情况的监督。监事会领导模式指内部审计部门直接由监事会领导,在监事会领导下对财务情况和董事、经理的经济行为以及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这种组织模式的好处是壮大了监事会议的力量,监事会可以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但是,由于监事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计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难以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总经理领导模式指总经理领导下对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这种模式使得审计工作有利于企业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和各种决策的制定,但是难以对总经理的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财务部领导模式是指在财务部负责人领导下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开展审计,其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限制,不能对企业提供发展战略和决策支持,对企业内控的评价及提出改进建议方面参与度较差。

  三、我国现行审计模式总存在的问题。

  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保障了企业内部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以及实施效果,我国大部分的股份制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决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由于所建立的内部审计模式与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方式适应性不够好,使得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仍存在不足之处。

  1.现有的内部审计模式限定了审计的工作范围。现阶段,我国很多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包含对于财务会计的审计工作,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方向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工作不到位,虽然有些企业开展了对于经济效益的审计,但对其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审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现有的内部审计模式限制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并没有固定的内部审计模式,通常都是隶属于某一个部门,因此我国部分股份制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对于工作内容的定位不准确,并没有达到良好的审计效果。同时审计相关工作人员也有一大部分是从企业内部产生的,与原部门的联系较为密切,因此使得企业的审计结构出现问题,影响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3.现有的内部审计模式使得审计工作存在偏差。由于现阶段审计模式的限制,使得大部分的内部审计工作都是在问题出现后才进行分析,并没有起到审计工作预测和监督的作用,使得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

  4.现有的审计模式对于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重视不够。由于目前我国审计工作的专业度不高,其对于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相对较低,很多审计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审计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同时,很过企业的审计部门仅仅有会计方向的工作人员,但审计工作往往会涉及到工程和法律方向的知识,使得审计工作难以从其他更深层次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所提出的建议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针对以上问题的改进措施。

  1.扩大审计工作所涉及的范围。为了改进现有的内部审计模式,股份制企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审计工作的业务范围,尽量将审计工作精细化,并且渗透到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之中,同时要注意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相互配合,在提高审计工作力度的同时做到更加深入和透彻,为企业提供更为有效和精确的战略方针。

  2.适度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审计部门是否具有良好的独立性是企业能否进行良好的审计工作的前提。企业在设立审计部门时,应注意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部门设立的合理性,加强股份制企业的顶层设计,改革组织机构,使得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直接对高层管理者负责,增加与其他管理部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和权威性。

  3.制定较为完善的审计流程。针对长期以来审计工作局限于事后分析的问题,企业应该将审计的工作重心适当向事前分析和监督转移,对于企业面临的大规模资金调动,项目开发和决策进行事前审计,跟踪并且监督其运行情况,同时要对预算和所签订合同的科学性,规范性,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漏洞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办法,将风险降到最低。

  4.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股份制企业的相关领导应该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审计专业培训和国家法律方针的培训。由于审计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较为广泛,应该适时引进其他专业的资深人员,如工程实施,市场营销,计算机和法律方向,为审计工作提供咨询和建议服务,提高审计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股份制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正确战略部署,决策分析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其工作模式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因此改善审计模式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股份制企业应该重视审计模式的制定,及时改进审计工作,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凌其继。浅议内部审计模式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J]. 会计师,2014(1):51-53.
  [2]耿晓薇,王枫。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应用分析[J]. 经济视野,2014(5)。
  [3]齐林军。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
  [4]冯桂红,苏娟。公司内部审计操作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返回: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