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情况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如何进一步做好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审计机关实施政策跟踪审计的问题与建议”审计论文。
原标题:关于基层审计机关做好政策跟踪审计的思考
摘要:政策是实现国家良好治理的关键因素。实施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本质的必然选择和应有之义,是国家审计在推进“四个全面”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为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要求,2014年8月份起,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计,本文结合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情况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如何进一步做好政策跟踪审计工作。
关键词:基层;跟踪审计;政策
一、进行政策跟踪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重点关注了重大建设项目推进,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精准扶贫、养老服务业等民生政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重大建设项目推进、财政存量资金盘活等情况,审计结果发现地方审计机关审计效率不高,在大项目跟踪过程中未能体现审计事中监督作用;地方政府和项目主管部门存在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不到位、部分配套制不完善;个别项目单位存在资金沉淀和土地闲置、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等问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机关在这次稳增长跟踪审计中,要着力推动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紧紧围绕“整合专项、盘活存量、优化支出、提高效益”的目标开展工作。但是被审计对象认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政策措施文件有22项之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真正落实贯彻起来。项目使用单位领导普遍存在通过整合资金办法来解决基层工作经费紧张的现象,他们认为专项资金虽然没有专款专用,但是是给单位集体使用,并未核销个人费用,就不犯法。基层审计机关在进行政策跟踪审计时主观态度不积极,一是基层审计部门人员少,而政策性跟踪审计往往审计期间较长,时间紧、任务重、投入的人力精力较多,政策跟踪审计风险大于审计成效;二是顾忌地方人民政府对审计机关的态度。县级审计机关隶属于地方人民政府领导,本次审计内容标针对的本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和项目实施开展情况,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不够重视审计误解审计内容,会对地方审计机关产生看法。
(二)政策法律规范不到位。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是一项挑战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以前关于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是归地方政府或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县级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跟踪监管资金使用工作、纪委负责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而基层审计机关都是事后对财政资金使用方面的监督检查予以处理处罚,现在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方式,由事后审计转向事前跟踪审计,基层审计机关没有一个规范标准、制定、政策来指导,审计机关跟踪介入的时机、跟踪组织方式、程序、内容和重点等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开展跟踪审计,怎样跟踪,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
(三)审计人力资源不到位。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常规审计有很大区别,在目标要求、任务重点、审计内容、组织方式、技术方法、审计成果都与常规审计有很大区别,政策跟踪审计涉及的项目多、内容广,对审计人员要求也高, 审计人员既要懂得专业的财务知识,还要具备掌握管理、法律、综合分析知识等方面的能力,而基层审计一线人员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县级审计局的人力资源情况而言,机关在职人员有34人;在职干部职工中,剔除领导、二线人员、工勤人员、办公室人员等,真正在一线的审计人员也仅有15人,上级审计机关也会临时抽调1-2名审计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异地审计项目,在完成跟踪审计项目的同时还要完成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乡镇财政决算审计、工程竣工决算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等本年计划内项目。因此每个县审计局每年承担的审计项目任务都十分繁重,政策跟踪审计对基层审计机关是一大挑战。
三、做好政策跟踪审计建议
(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审计机关首先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好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审计人员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开展跟踪审计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意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之举,只有及时跟进,全过程跟踪审计,才能做到依法依规与客观求实相统一、随时发现揭露和查处政策措施落实是否到位、财政存量资金盘活情况等违法违规行为;才能审查项目工程进展情况以及各类投资和经济运行中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促进中央和地方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审计监督的时效性和威慑力。其次,要深化被审计单位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被审计单位对稳增长跟踪审计工作的认识,认真接受配合好审计工作,充分利用审计机会进一步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认真抓好落实,及时整改。
(二)尽快制定政策跟踪审计办法。基层审计机关要认真学习研究上级审计机关关于政策跟踪审计的方式方法和审计结果公开信息,总结各地跟踪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审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跟踪审计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在办法中明确跟踪审计的操作规程,详细说明审计计划、立项、实施、报告、归档等各个阶段的规范化操作和审计机关跟踪介入的时机、跟踪组织方式、程序、内容和重点等内容。政策跟踪审计管理办法和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切实增强跟踪审计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建设性,保护好财政资金使用安全,真正使跟踪审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强化审计队伍。政策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能力、体力、耐力和韧劲都是考验,因此审计机关一要强化学习,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跟踪审计能力。二要积极创新审计技术,推广计算机跟踪审计方法,大力推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的应用,提高AO、OA审计运用的层次和水平,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三是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针对政策跟踪审计涉及面广,基层一线审计人员水平有限情况,基层审计机关邀请行业专家讲课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知识,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可以通过聘请专家参与审计,实行资源共享。
(四)硬化审计质量。一要科学合理制定年初审计计划。基层审计机关在年初定计划时结合处理好年度工作与跟踪审计项目的关系,体现科学性。通过上年度政策跟踪审计项目的内容、规模,将年度计划与长期计划紧密结合,将本级计划与上级计划及时衔接,采取单项审计、复合审计、滚动安排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跟踪审计全覆盖。二要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审计能力。针对基层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力有限的情况,把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列入上审下审计项目,在审计系统内部整合人力,上下联动、协同作战,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三要注重整改工作。在跟踪审计成果方面,要增加跟踪审计提交的意见建议采纳情况说明,促使被审计单位建立制度、提高绩效、完善管理等方面工作,促进跟踪审计工作更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