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第五篇:纪录片创作中编导主体意识的表现路径
摘要:纪录片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但是编导在拍摄纪录片中, 为了追求艺术效果, 会融入大量的主体意识, 表达自身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因此, 纪录片是通过真实的影像镜头, 表达编导的创作意图和生活阐释。本文主要针对编导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主体意识进行分析和探究, 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领域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编导; 纪录片创作; 主体意识;
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视艺术,其以真人真事为主要表现对象,以生活真实镜头作为创作素材,《婴儿的午餐》《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是最早的纪录片。纪录片在我国始于20世纪初,一些摄影师以民国初期的社会风貌作为创作素材,这些留下的影视资料成为我们了解和解读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与喜爱,例如《三江源》《新丝绸之路》《再说长江》《徽州》《故宫》等纪录片,在社会中激起了巨大反响。当前,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均开辟了专属频道,以播放纪录片为主,其已经成为影视艺术中独具魅力、独特恒定的风景线。
1 编导主体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介入问题的提出
纪录片之所以受到观众群体的广泛欢迎,原因在于其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适当的变化和调整,以事实为根据、以生活为本质,表达了生活的自然状态,而这种纯粹的艺术风格,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肯定。通常情况下,纪录片选取的领域都是观众不了解的,通过特殊的拍摄手法,对真实进行探索和解密,进而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即使是观众熟知的题材,例如《广场》和《铁西区》等,也会带给观众以陌生感。在新时期,随着纪录片艺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涌现了大量具有较强风格和个性的纪录片,其具有鲜明的个性标志,例如《徽商》《小山回家》以及《铁路沿线》等,而这些具有个性的纪录片也引发了一个问题:以纪实为根基和生命的纪录片,应不应该融入编导的主体意识?如何把握主体意识介入的程度?
2 主体意识的概念与界定
主体意识的概念为主体所表达的自我意识,其是基于主体价值、主体能力和主体地位上的自觉意识,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关键依据和重要体现。对于影视艺术创作,主体意识决定了影片的质量和内涵,是创作者涌现的创作灵感,是进行技巧设置、方法使用和素材选择的源头与灵魂,具备主体意识的艺术作品,是充满人文魅力的,是有内涵、有类别、有思想、有个性的。
从艺术角度分析,在创作中介入主体意识,需要对生活进行通脱、发酵、凝聚以及提炼,不能对生活进行生搬硬套,是生活本质的剪裁和浓缩。纪录片更加强调真实,镜头是记录真实的眼睛,但是如果过于强调真实而忽视主体介入,会导致纪录片失去灵魂,从而失去观赏和艺术价值。主体意识是技术和思想的融合,在创作纪录片中,不仅要强调生活流和原生态,还要提倡介入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决定了纪录片的艺术魅力和技术走向,对作品的思想、品质、趣味和精神具有直接影响,通过主体意识向观众传递编导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文化,对观众起到引导和熏陶的作用。例如:近些年以艾滋病为题材的纪录片层出不穷,一些编导将艾滋病人拍摄成没有明天、等待死亡的群体,而一些编导则通过温暖的镜头,捕捉到艾滋病人与普通人无异的情感和尊严,表达了作品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呼唤。相同题材的作品,由于主体意识不同,可以充分展示纪录片的人性魅力和艺术魅力,因此,对于纪录片而言,主体意识具有关键作用和重要价值。
3 编导在纪录片创作中体现主体意识的主要途径
3.1 对生活进行提炼
对生活进行提炼,需要编导在复杂纷繁的世界中,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事物的与众不同,进而进行艺术表达和艺术体现,编导要对客体有意识地甄别和冷静审视。通常情况下,生活是平静稳定、缺少变化的,冲突和情感是生活中珍贵的素材,需要编导去探索和发现,冲突和情感并不是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是生活中看似平常平淡,却蕴含深邃哲理、极具味道,可以诠释人生之美和生活之美的小事情和普通人。例如:《最后的山神》这一纪录片,其以鄂伦春族的普通牧民之家为讲述对象,镜头记录了这一家的平静生活,讲述了他们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从整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宁静平和、天人合一的生活质感。这部平静而淡雅的纪录片充满了编导的个性与睿智,将一系列平淡的小细节和小事件进行串接,在平凡中体现纪录片的艺术之美。又例如:《远在北京的家》和《龙脊》等纪录片,其都是对平凡的生活进行挖掘和提炼而获得成功,主体意识贯彻于纪录片的始终。
当前,一些创作者强调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完整体现,镜头要像镜子一样直接体现和记录生活。例如:当前一些西方纪录片,其主张无音乐、无解说、无剪辑,但是这种创作理念是对影视艺术发展的摒弃,是刻意逃避主体意识的做法。其实,当编导打开摄像机后,对事物就已经产生的主观意识,在等待和追踪中,编导也会充满期待,虽然纪录片不能介入过多人为因素,但只有具备主观意识,才能在等待中发现精彩瞬间和激情画面。如果没有主体意识,纪录片就变成了素材的积累,镜头下的生活也平淡无奇,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和艺术之美。从这一角度分析,纪录片要求编导要具有较强的题材驾驭能力和严谨的思维。
同时,对生活的干预和提炼,还体现在纪录片的后期剪辑方面,获取素材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后期剪辑中,需要对素材进行适当的取舍,保留编导认为最能体现纪录片内涵和主题的素材,而取舍的过程往往由编导的主体意识所决定。因此,纪录片离不开主体意识,只有融入了主体意识的纪录片才能更好地解读素材,这样的纪录片是有力量的、有思想的、有生命的。例如《铁西区》这一作品,整部纪录片时长将近十个小时,展示了世纪之交北方最大重工业沈阳铁西区的存在状态:铁西区到处游荡着无聊而闲散的人们,他们说着荤话、开着玩笑、洗澡打牌、吃喝拉撒,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忠诚地记录在镜头中,这一部接近生活本质的纪录片,虽然真实而完整地展示了铁西区人们的生活,但是其剪辑思路充满了编导的主体意识。
3.2 挖掘与塑造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但是真实记录并不意味着排除编导的个人情感和主体意识,适当介入和渗透主体意识,有助于凸显、延伸、强化以及渲染情感,进而更加完整地表达纪录片主体。编导无法干预生活,但在创作过程中,脑海中会不自觉地勾画和描绘理想的画面雏形,虽然这一雏形比较模糊,十分抽象,但依然会左右编导的创作灵感,促使其在拍摄中挖掘和塑造生活。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如果编导遇见了创作十字路口,其不违背真实的基础上,其往往会选择自己倾向的方向。例如:在《三峡移民》这一纪录片的拍摄中,拍摄组刚刚达到拍摄地点,主人公由于心情烦躁,因为一件小事而打孩子,编导在看见这一幕后,将这一画面忠诚地记录下来,而这一画面也成为纪录片的珍贵镜头。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很多事件都会由于编导的干预和挖掘而发生变化,这一镜头会不会引发观众的情感交融和心灵碰撞,编导在创作中也无法完全预料,但是,抓住了这一画面、这一事件,就为纪录片的成功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纪录片是将平凡的故事展示给观众,戏剧冲突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需要编导对生活进行挖掘和塑造,利用主体意识不断完善和展示真实镜头。
4 结语
在纪录片拍摄中,适当地介入主体意识,不仅不会对纪录片的真实本质带来影响,还会增添纪录片的艺术性和人文性。但是,介入要有度、有底线,不能干预和左右生活走向,要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生活性。
参考文献
[1]李昱嘉.试论无解说词纪录片的风格特点——以纪录片《天地玄黄》为例[J].美与时代 (下) , 2018 (5) :118-120.
[2]王平.电视纪录片对河南文化影响力提升的价值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 25 (5) :71-73.
[3]刘婷婷, 黄健.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大西迁》的主体化叙事研究[J].北方文学 (下旬) , 2017 (7) :289.
[4]向驰.从“要我拍”到“我要拍”——浅谈电视纪录片摄像师的镜头意识[J].西部广播电视, 2017 (6) :101, 112.
[5]杨振乐.试论主体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能动性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6 (15) :175-176.
[6]罗豫松.编导意识在纪录片中的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4) :123-125.
[7]李丽.浅论编导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主体意识[J].决策探索 (下半月) , 2010 (9) :75-76.
[8]敖勇.DV摄像机与电视记录片创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2) :230-232.
点击查看>>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优选范文8篇)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