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大学论文 >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研究

来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作者:李雪峰
发布于:2020-12-08 共3342字
  摘要: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常见事故,提出了的应急管理措施,为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处置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应急管理


轨道交通毕业论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地扩大,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多样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据研究显示,城市拥堵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中,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是最优化的选择方案,地铁以其路权独立、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等优点,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铁的线路、车站及各种设备大多修建于地下,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者设备故障,非常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例如:1995年,日本阪神车站及隧道区间因地震影响建筑结构严重破坏;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因人为纵火导致198人死亡;2017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发生的恐怖袭击爆炸事件导致造成1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越来越受到政府与民众的重视,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详细的安检措施、先进的技术力量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笔者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几类常见事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措施和方案。
  
  1 城市轨道交通常见事故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大多建设在地下或高架桥上,具有独立性、封闭性、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等特点,一发生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和事故救援很困难,处置不当将产生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据统计,地铁事故主要集中在火灾、爆炸袭击、人为释放毒气、列车相撞、列车脱轨、停电、乘客坠落、拥挤踩踏、自然灾害以及设备故障这几个方面。下面,笔者就容易导致重大事故的几个突发事件进行分析。
  
  1.1 火灾
  
  根据对城市轨道交通所发生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火灾在各类事故中占据的比例最高,造成的人员伤亡数目最大,是需要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事故对象。地铁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电路短路、线缆绝缘老化、人为纵火及易燃易爆物导致。地铁乘车与候车环境非常密闭,一旦发生火灾,有毒性的烟雾会快速蔓延,地铁车站人流量大,出口比较少,发生火灾很难疏散,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1.2 恐怖袭击
  
  进入21世纪后,恐怖袭击的严重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和人民的惶恐,地铁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也多次受到恐怖组织的袭击,造成影响恶劣的严重事故。例如:日本地铁的沙林毒气事件、伦敦地铁和莫斯科地铁的爆炸袭击事件等,都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创伤。因此,在地铁安全管理上要严格进行管控,做好进站安全检查,防止易燃易爆物品进站上车,将恐怖袭击的隐患阻隔在地铁车站以外。
  
  1.3 大客流
  
  大客流主要是由于法定节假日、举办大型文体活动或天气原因而导致的客流短时间聚集,此类客流的聚集是一种非常规的客流拥挤现象,客流在短时间内极大地超出车站和列车的承载转运能力,很容易造成进出站口、楼梯电梯、站台与车厢等地乘客拥堵,甚至会发生踩踏事件,旅客坠落站台等事故。大客流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通过对客流分析预测,做好前期的充足准备,通过限制进站客流、加大列车运行对数、列车区间折返等方法,可有效地缓解大客流带来的安全隐患。
  
  1.4 自然灾害
  
  地铁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多种气候类或地质类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城市内涝、地震等,会对地铁运营造成影响,防控措施不到位也会引起次生灾害。地铁在建设中所选择的岩层较稳定,周围有构造物保护,所以,地震强度很大时才会引起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变形坍塌,如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达到了里氏7.3级,造成地铁车站坍塌。由于水向下流的特点,暴雨和城市内涝对地铁影响很大,地铁车站和区间线路进水,极易造成供电线路和行车设备的腐蚀损坏,影响地铁运行。
  
  1.5 设备故障
  
  地铁能够快速、高效、大容量的运送乘客,这和地铁广泛采用技术先进、操作智能的行车设备密切相关,比如: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二乘二取二计算机联锁系统、自动驾驶、智能化车站机电设备等。先进的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2014年,韩国首尔地铁因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列车追尾事故;2008年,北京地铁东单站由于扶梯故障,发生乘客踩踏事件等。针对设备故障,只有认真巡查检修,将故障隐患排除,保障列车运行及乘客安全。
  
  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措施
  
  应急管理是应对特大、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2006年我国颁布《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要求各地政府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应急预案,做好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的防范与处置工作。目前,我国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大多建立了结合自身特点的地铁事故应急预案,并在不断地完善中。
  
  2.1 完善“一案三制”体系
  
  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三制”是指建立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应急预案,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应急预案内容涉及应急管理组织结构、相应职能职责、监测预警、应急管理保障措施等前期准备工作,还包括突发事件爆发时的应急响应、善后处置等流程。应急管理体制指应急管理机构、各部门应急管理机构间的组织形式、职权分配和隶属关系。应急管理机制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应急管理全过程,包括应急预防与监测、应急救援处置、善后恢复重建处置流程。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应急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
  
  2.2 模块化安全管理评价
  
  通过对我国及全球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及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以注重运营风险和安全管理为出发点,基于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基础,详细解析安全事故的起因,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块,建立模块化管理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方法与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下属的运营单位,根据业务性质将安全管理划分为客运安全管理、行车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票务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外部环境安全管理、综治安全管理八大模块,通过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严格保障乘客及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2.3 乘客疏散路径配置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大多建设在地下十几米深,且出入口相对较少,一旦发生火灾、大客流等突发事件,乘客的及时疏散是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应急状态下配置疏散乘客的路径方法:变更车站设施属性、加强人工引导、开放应急信息引导。①变更车站设施属性常见的有:将闸机全部开放,并全部开通出站方向;自动扶梯改为上行;双向楼梯和通道改为单向出站。②加强人工引导:一方面,可以按照疏散路径引导乘客,防止人员交叉拥堵;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乘客的安全感,降低恐慌情绪,并协助特殊乘客疏散。③应急信息引导:要保证在突发事件中应急电力的供应。
  
  2.4 应急设施优化选址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设施覆盖率低,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事故发生地点,且在已经放置应急设施的地铁线路是按照始发(终到)站、中间站、换乘站、车辆段、停车场等工作性质来分类布设,应急设施的种类资源也不尽相同。由于事故发生后要求应急设施在短时间内到达,因此,储备应急设施地点的选址是否合理就直接影响事故救援速度。经研究分析,根据地铁线网发展状态来为应急设施选址是合理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新建与改造应急设施的费用、规定的救援时间限制、选址关键点等约束条件。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综合了城市建设规划、地铁线网发展、应急管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等多方因素的工程技术,对地铁突发事件能否按照制度高效的处置,直接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完善“一案三制”应急体系,对安全生产进行模块化管理,配置好事故发生后的疏散路径,根据线网状态优化应急设施储存地点的选址,可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裴欢,赵伟.南京地铁“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2). 
  [2] 张黎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故障抢修与应急管理[J].机电工程技术,2019,(8).  
  [3] 董云周,鲁工圆,董健.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J].都市快轨交通,2019,(6). 
  [4] 钟颜开.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应急救援能力的几点思考[J].建筑安全,2019,(2).
作者单位: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原文出处:李雪峰.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20):38-3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轨道交通毕业论文
返回: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