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的经济建没,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高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日益强盛.令世人瞩目,赞赏者有,担心者也有.后者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要"称霸",成为"威胁".其实,这是误解、偏见,戴着"有色眼镜".
***主席此次访欧,特别是 3 月 28 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重要演讲中,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早就向世界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主席并说明了两点原因与三方面的根据:"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关于"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主席回顾历史说道:"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管子很早就提出了"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的和平发展理念,今天我们认真地学习、研究、弘扬管子的和谐、和平、"和生"思想,必将有助于促进***主席向世界所郑重宣示的"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伟业之实现.
二
诚然,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文化的传统历史悠久.起始的标志是尧所实现的"协和万邦".古文献《尚书·尧典》记载说:"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这意思是说,"考查古时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恭敬地处理政务并注意节约,明察是非,态度温和,诚实恭谨,能够推让贤能,因此他的光辉照耀四海,以至于上天下地.他能够举用同族中德才兼备的人,使族人都亲密地团结起来;族人和睦团结了,便又考察百官中有善行者,加以表彰,以资鼓励;百官中的事务处理得妥善了,又努力使各个邦族之间都能做到团结无间,亲如一家.天下臣民在尧的教育下,也都和睦相处起来."可见,尧是一位具有崇高的道德的伟人.他善于以德理国治天下,实现了"国泰民安"的梦,又实现了"天下太平"的梦.各邦国之间,本来因利益不同而分歧对立,甚至对抗冲突.但是,尧却能使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共享"天下太平".他的这个丰功伟业被誉为"协和万邦",影响深远.后人奉为和平处理国际关系的圭臬.现在一般人都公认尧的"协和万邦"为我国和、和谐文化最早的代表.
但是,我却发现还有更早的,即尧的五氏祖轩辕黄帝.黄帝之时就实现了"万国和"的梦.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说,黄帝的时候,炎帝神农氏的势力已经衰微,诸侯互相侵犯,以蚩尤最为残暴.炎帝准备侵犯诸侯,诸侯就都来归顺黄帝.于是,黄帝一方面"修德",发展生产,安抚百姓;一方面"整兵",终于战胜了炎帝与蚩尤,统一了天下,开创了"万国和"的局面."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由于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所以可以说我们的"和""和谐""天下太平"等理念的伊始,实际上与我们民族的形成是完全同步的,同样的悠久,长达 5 000 多年了.
到了西周末年,天子周幽王是一位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在位很短,只有 11 年,从公元前 781 年到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用人很不当,只用与他沆瀣一气的奸佞小人,排斥打击正人君子.他有位大臣太史史伯,生卒年不详.他还是位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他反对周幽王的"去和取同"的错误的原则和办法,提出了"去同取和"的正确的原则和办法.并把这"和同之辨"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他明确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就是说,"和",确实可以生物,不断产生出新事物,产生出万物;而"同",只能是简单的重复,决不能产生新事物,用完了就没有了.为什么?因为"和"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平衡,从而就可以产生出新事物.如"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实指代'和'与'平'--引者注),以成百物".所以,他说:
"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 郑语》)这就给什么是"和"下了定义.而史伯正是以这个"和"的定义去给"和实生物"的命题从理论上作了合乎逻辑的有力的论证.定义中的"他、他"指代不同的事物."和"经过定义中表示"平衡"意义的"平",就能把"不同的他",即"他、他"结合在一起产生新事物,用哲学的话语来说,就是"和"通过"平""平衡",可以把"对立面"("不同的他""他、他")形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新事物).笔者认为,史伯关于"和"的界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和""和谐"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定义.并且,实践证明它还是个很经典的定义.因此,史伯的"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定义与他的"夫和实生物"的判断,非常着名,影响深远.我国传统文化史上两位世界级的巨人孔子和老子都深受其影响,直接传承并作出巨大发展.
孔子的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此句源于史伯的"和同之辨";孔子伟大的"仁爱"思想与"大同"社会都充分体现了史伯的"和生"理念.老子的名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笔者认为不仅是对他自己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的命题的补充与深化,而且还是把"道生万物"与史伯的"和生万物"贯通了,融合为一.所以,笔者特地将他俩共同构建的新学说命名为:"大道和生学";并称史伯为"大道和生学"的开创者,老子为"大道和生学"的建成者.笔者拟以此为基础,结合孔子的"大同"理念,进一步去探索"大道和同学"[1].
有人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只是说出了道至万物的派生现象,却没有说出派生的原因和原理,这不能不说是老子留下的遗憾[2]145."这种说法很有代表性.但是,这只是前半句说对了,而后半句则说得不准确,为什么把老子的后半句更重要的话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名言丢掉了呢?!
三
管子虽然早于孔子和老子,但是还是晚于史伯.史伯是孔子与老子的先驱,也是管子的前贤.管子也是既传承又发展了史伯的"和生"思想.但是,有人却说:"《管子》第一次精辟地提出了世界万物乃至于人无不产生于'和谐'的论断[2]146."这种说法,无论与事实还是史实,都是不相符合的.
《管子·内业》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这表示,管子在回答我们"人"是怎么产生的这一重大问题时,明确采用了史伯的"和生"理念.他认为,"人"就是"天出其精"与"地出其形"二者"和生而成".反之,如果二者"不和",那就"产生不出人".《管子·内业》还提出了人心的和谐状态,也形成于"和生"."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这意思是说,心的特性,最需要安定和宁静,保持不烦不乱,心的和谐就可以自然形成.常言道,生成.所以,"和乃自成",即"和乃自生",即"和生".
《管子·内业》还认为人的长寿之道,也由于"和生"."平正擅匈(案:匈,即"胸"),论治在心,此以长寿.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节其五欲,去其二凶,不喜不怒,平正擅匈.凡人之生,必以平正."这意思是说,如能使平和中正占据胸怀,融化在心里,就是长寿的来源.忿怒过度了,应该设法消除.节制那五种情欲(耳、目、口、鼻、心),除去那两种凶事(喜、怒),不喜不怒,平和中正就可以占据胸怀了.人的生命,一定要依靠平和中正.管子此说与民间的关于"心平气和"乃是身体健康长寿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不谋而合.
管子关于"和生"的言说,并非只限于人,而是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的美好的东西.《管子·五行》说: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天地之间,真是有说不完、数不清的美事美物美人啊!他们来自哪里?生于哪里?都来自于"人与天调"."调者",即"协调""和谐""和";"人与天调",即"人与天和".所以,来自于"人与天调",也就是来自于"人与天和""人与天和生".一言以蔽之,就来自于"和生".这充分表明了管子也认同"和生"的普适性.
《管子·禁藏》说:"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案:忠,通"中",符合)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蓄息,国富兵强,民材(案:材,通"财")而令行,内无烦拢之政,外无强敌之患也."只要能顺应天时,约束地利,再合乎人和,就会出现大好的形势.
《管子·势》说:"天时不作勿为客,人事不起勿为始,慕和其众,以备天地之从.""慕和其众,以备天地之从",是说先求人和以待天时地利.这是讨论打仗如何取胜的事,敌方没有天灾,不可轻易进攻;敌方没有人祸,也不可轻率宣战,先团结自己的军队,把军内的人和搞好,以等待天时地利的到来.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可见,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突显"人和",乃是管子与孟子的共识.
管子明确提出"不和不生"的观点.《管子·形势》说:"上下不和,令乃不行.""上下不和,虽安必危."《管子·立政》说:"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 《管子·正世》说:"夫万民不和,国家不安."这些都表明了管子是以"不和不生"说来补充史伯的"同则不继"说,这也就是发展了史伯.民间的经验谈,诸如:"家人不和,外人欺!""夫妻不和,奴婢欺!"云云,都在在证实了管子的"不和不生"之说的不可或缺性,值得我们加以警惕.
《管子·内业》接着说:"察和之道,其情不见,其征不丑."这是说考察"和"的规律,它的真实情况是不可能看得见的,它表现的征象是不能类比的.管子在这里强调虽然和在生物中起着有与无的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和本身的真情实况及其征象,往住是不易察觉的.因为相对而言,天之精与地之形,乃是人们易于感知的,而贯穿其中的原则与方法以及规律,则是不易被感知,特别是更不容易掌握运用,因而被忽略掉了.不是有的人就只知要"金子",而不知要更重要的"点金术"吗?由此可证管子又丰富、发展了史伯的"和实生物"说.
《管子·白心》说:"建常立首(案:首与"道"古同音而通用),以靖(案:靖,通"静")为宗,以时为宝,以政(案:政,通"正")为仪,和则能久.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常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这意思是说,建立常规常道,应当以虚静为本,以合于时宜为贵,以正确不偏为准则.这三者协调、和谐一致,即三者"和生",就能够持久不败.不合我的准则,虽有利也不去做;不合我的常规,虽有利也不推行;不合我的常道,虽有利也不采用.
《管子·度地》说:"天地和调,日有长久."好日子长久,乃由天地和生.管子在这里明确指出,"和"不仅可以"生",而且还可以"久生".所谓"久生",即当今所力倡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而"和",则是"可持续性的发展"的基础.尽管史伯所说"和实生物"的题中应有之义包括了"久生"之义,但是管子所说的"和则能久",则彰显了"和"所具有的"久生"的潜在价值.这正如我们当前所进行的深化改革,正是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能够发展得更好.又正如我们不但要去努力争取世界和平,我们还要去努力争取世界持久和平.
《管子·幼官》与《管子·幼官图》围绕养兵要合于道德,提出了"和合"理念."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能伤也."《管子·兵法》则将"习",换为"辑".(案:习,乃"辑"之假借,"辑",解为"合".)这意思是说,因为,养兵以道则人民和睦,养兵以德则人民团结.和睦团结就能使力量聚合,聚合就能协调.普遍地协调相聚,那就谁也不能伤害了.
有时,"辑"解为"和".《管子·五辅》讨论治国的五种措施中的"义"的"和协辑睦"说:"和协辑睦,以备寇戎."用和睦协调来防止敌寇.又讨论五种措施中的"权"说:"故民必知权,然后举错得;举错得则民和辑,民和辑则功名立矣.故曰:权不可不度也."所以,人民必须懂得权衡轻重,然后才举措得当;举措得当,则人民和睦;人民和睦,则功业建立起来了.因此说:权衡轻重这一点,不可不善加考度.
"和生"与"和合"虽同时被使用,但二者含义却并非等同.显然,"和生"明确表示万物由和而生;和可以生万物.因此,和并不是目的,生物才是目的;和的价值就在于能生物,能生生不已,能生万物.所以,我们更认同"和生".
综上所述,我们大力弘扬管子的"和生"思想,必将有助于促进***主席向世界所郑重宣示的"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伟业之实现.
参考文献:
[1] 钱耕森."大道和生学"运思轨迹略述[ J].衡水学院学报,2014(2):53-56.
[2] 宣兆琦.图说管子[ 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现象。同时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其中《论语》作为其中代表流派儒家的经典被流传下来。古人云:半部《论...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在此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诸子百家思想以其大视野、多元性、开放精神、独创精神闻名于世.我们今天在研究这段以复杂、深刻、广大、精彩着称的思想史时,同样要秉持多元、开放的姿态,不要被固定的方法、单一的立...
摘要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兼爱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是世界和平共荣的依托。兼爱思想展现出墨子一生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人生追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
一、引言所谓养心,就是指立足于个体之心,探讨如何使个体之心合于天、道,从而重建社会秩序与价值体系。[1]在中国的大量典籍中,古代圣贤都把养心作为养生修为的第一要务,养心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儒家以诚正、仁智养心,道家以虚静、真常养...
李觏,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是北宋时期的大思想家。年青时曾两次应举,皆不第;退而创办旴江书院,教书为业,并勤于着述,有《李觏集》传世;晚年经范仲淹、余靖等荐为太学直讲,教授至老。李觏长期生活于社会底层,体会民间疾苦。他对现实有较...
一、物派简介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之交,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被外界称为物派.但物派并不是一个组织或一个运动,它只是一个由几位经常参与交流讨论的艺术家形成的松散小团体,其中代表人物有关根伸夫、管木志雄、吉田克朗、小清水渐、成田克彦等...
摘要泰州王学是阳明后学的重要一支,泰州王学的心性论是以心性自然为主体的思想,是阳明心学在晚明的重要发展。泰州王学心性自然思想的形成,在学脉上以良知现成为渊源,同时受到了三教融通趋向的时代影响;在文本上独重《大学》,贵在对经典的自得发明;在...
清人章学诚把中国古代编纂文献分类目录的要旨概括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古代无数学人为这种考辨事业倾注了无穷的心血,由此形成了贯穿中国古代文献整理活动始终的一种独特学统求得文献秩序所必须遵循的学术准则。然而,这种学统并不是自主和自足的,因为它...
朝鲜半岛古代的学术思想受到汉文化的巨大影响,呈现出亦步亦趋的特点,即中国的学术思想亦源源不断地向朝鲜半岛传播并为其吸纳,朝鲜半岛的学术思想自然紧随中国学术思想的变化而变化。虽然朝鲜半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始终不能摆脱中国对...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存在于传统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乃至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现代人的思维习惯看,传统文化包括和在内的诸多概念都是纠结在一起的,朦胧的,甚至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完整理解、准确把握传统文化中和这一范畴不能仅仅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