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

电影《李知凡太太》 的创作技巧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8-07 共4022字
论文摘要

  2014 年 2 月 4 日,是一年中立春的大好时光,我们迎来了“一代伟大女性———邓颖超”诞辰 110 周年的纪念日!1999 年,我作为导演和编剧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完成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李知凡太太》 的拍摄任务。李知凡太太是谁?怎么会和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联系在一起?原来,这是20 世纪 30 年代邓颖超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影片表现了化名为李知凡太太的邓颖超与清华女大学生胡杏芬 1930 年代相识于北平西山“平民疗养院”的那段生死不渝的深厚情谊。从发现这个题材到采访、写作、拍摄历经数年的艰辛,从文学到电影,从文字到画面,我始终被主人公那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所感动,决心要努力讲好这来自灵魂深处的故事。今天提笔,纪念敬爱的邓颖超妈妈,梳理创作中的得失与感悟,重新走进她那丰富的情感世界,领略她独特的魅力与风采,心中那份感动依旧未曾改变。

  一、尝试在对比、衬托中塑造人物

  1993 年,当我从“一代伟大女性———邓颖超”的书中读到胡杏芬写于 1939 年的遗作“李知凡太太”时,立即被它的真实性与文学性所吸引,但仅靠这短小的纪实文,去完成一部电影剧本的创作,也太难了。当时最直接的想法是,一部反映邓颖超的电影,必须深度挖掘历史背景,创作视野要更广阔,因为这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

  于是,我根据原著和历史,找到当年与邓颖超、周恩来在重庆工作过的同事荣高棠、罗青(文中的郝君) 及严仁英 (文中芬的好友英)、洪济群等人进行采访。原来,“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邓颖超离开了疗养院 (原著仅写到止)。胡杏芬和郝君在重庆意外与李知凡太太重逢及之后发生的故事更令我激动不已。对剧本进行艺术构思时,觉得困难不小,首要既要符合历史的真实,又要分寸得当;既要筛选史事,确立事件,又得使之成“戏”;还要营造逼真的历史氛围。

  剧本的总体架构准备沿着邓颖超革命生涯的展开与她和胡杏芬的友谊线的发展平行进行结构剧本。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去塑造两位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从而揭示出邓颖超崇高的灵魂。首先,在“平民疗养院”时期,强调从胡杏芬的眼中、思绪中表现出她 (芬) 和李知凡太太(太太) 之间的从相识、相知到敬佩、依恋的情感变化过程。

  如“见果园李先生”一场戏。此时的剧情是太太因病情好转,被卢大夫唯一允许可以下山自由活动的病人。太太常对芬讲到果园李先生如何热情,过着衣足食暖的日子,让芬十分羡慕,并总将李先生写进了日记。一天,王妈进门报告:“太太,有人找您,在榕树下。”“啊!是李先生。”太太急忙从床上下来。芬掀开窗帘,睁大眼睛,要目睹一下李先生的风采。榕花树下,站着一位满脸麻子、剃光了头的中年男子,披件短衫,领口纽扣松散着,一个十足粗俗的乡下人。他右手抱了一个一岁多的女孩,黑胖颇乖,可头扎“冲天炮”,傻里傻气。芬大吃一惊,“这就是李先生?”

  太太跑过去,热情地喊道:“美德,你妈妈怎么打扮得你那么漂亮啊!叫我声干妈,我明儿给你合照一张照片。”太太伸出双手欲抱又止地说:“我不敢抱她哩!我们这种病传染。”“不碍事,我们乡下人身子骨壮!”又递给太太一个布袋,说“装饼干的,谢谢了。”“留着用吧。”太太轻轻推回了他的手。……他们自如地谈着,李先生谈到送蜂蜜进城遇大兵的事时,太太关注的神情中,甚至带着几分谦恭。芬的心被触动了,她低头沉思。对待工友老莫的态度上,更是互为对比、衬托。芬对双手花七花八长满白癜风的老莫,处处唯恐避之不及。太太却亲切地跟他交往,还热情地抓起他的手给他芽茶解渴。

  太太对时局的远见卓识,令芬由衷佩服。太太对丈夫的思念,对美满婚姻的赞美与袒露,使一向含蓄、矜持的芬不禁叫道:“太太,你说的真好,简直是位诗人啊!”……随着剧情的发展,从胡杏芬眼中、思绪中频频传达出她真切的感受,这感受是她将太太言谈、举止与自己对比后的结果。

  这时,一位是具有小资情调、单纯、孤僻然而善感的女大学生胡小姐的形象;一位却是热情、平易由衷珍惜苦难中民众的革命者邓颖超的形象。她们不同的性格风貌与精神气质在细节对比、人物情感细微变化的对比、衬托中逐渐被勾画出来了。重庆时期,“闷葫芦”被打破了,李知凡太太以女革命家的真实身份出现在“八路军办事处”“周公馆”。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

  此时的胡杏芬,也从一个单纯的大学生,成长为与邓颖超、周恩来频繁交往、追求光明的进步文学青年。他们之间的友谊在升华。这阶段胡杏芬不幸的个人命运与邓颖超、周恩来无微不至的关怀、鼓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无论在她失业、失恋、失意乃至病入膏肓时都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她,从不嫌弃,频频伸出援手。1940 年,年仅 26 岁的胡杏芬,在极艰难的环境中抱病写完“李知凡太太”后,溘然长逝。

  然而故事并未结束,友情在绵延,生者对亡灵,“对比”在继续。

  一边是孤坟一座;一边是周恩来、邓颖超默默伫立,深情哀悼。接着为这位生前就孤苦无依的才女寻找遗物,立碑纪念。几十年后的 1973年,周恩来、邓颖超重上西山,去寻找当年“平民疗养院”的旧址,怀念友人……这是革命者与普通人之间深厚绵长的情意,这是可以超越时空永远不朽的人间真情!不知剧本是否表达出我心中这份深深的感动?然而周恩来和邓颖超身上闪烁着的人性光辉和崇高品德是任何作品也不能将其表诉于万一的呀!

  二、“电影主题必须单纯、明确”的理解

  由于剧本获得首届“夏衍电影文学奖”,我有幸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完成了电影 《李知凡太太》 的拍摄。一天,有关领导找我谈话,谈该片的后期剪辑工作,明确指出必须按照邓颖超与胡杏芬的友谊线发展,其他的戏,一律剪掉。我一下就傻了,那就是说 1937 年至1940 年间邓颖超重要革命活动的戏诸如:“会见宋美龄”“为挽救难童发起的签名运动”“华东战场”等戏都得剪掉。且不说这些戏凝聚着我的心血,而且一条线往前发展,是否单薄?真是伤心地哭了一场。但是冷静下来,认真想想“电影主题必须单纯、明确”的规律,便又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个意见。首先电影的长度要限制在 1 小时 30 分钟,一部超过七千呎的影片会造成观众的疲倦感。针对该片,删除与友谊线关系不大的戏,腾出篇幅让那些表现友情、拍得细致的“重场戏”能有充分展示的时空,是很重要的。比如“读信”这场戏。

  从采访中得知,胡杏芬曾经在找不到人生出路时,用英文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深深地打动了周恩来,称“这哪里是一封信啊!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为此,我颇费心思地写完了这封似散文的书信,并构思了“读信”

  这场戏。这场戏使胡杏芬与周恩来、邓颖超之间的友谊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心更靠近了,胡杏芬的文学才华得以展现,备受爱护,并立即得到周恩来的帮助,到苏联大使馆去工作。但是这场“重场戏”和之前的铺垫和之后的发展都是需要足够的篇幅才能得以完成。所以剪掉什么,就得以保留什么。

  在剪辑时,必须紧扣主题。本片最后一场戏是“重上西山,寻找当年疗养院的旧址”,拍摄时将怀念友人的内容加进了更丰富的内涵。1973 年,老年周恩来、邓颖超相互搀扶着走上西山。西山,“平民疗养院”旧址荡然无存。面对满山的红叶,邓颖超茫然地说:“怎么,那些让人想起当年的东西,一下子就没有了?”周恩来意味深长地回答:“留在心里的,总不会忘记吧?”音乐声中,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小……这上世纪七十年代双关的话语,留给观众去解读吧。这场戏节奏舒缓并留有充分的时空抒发作者心中的感慨。回忆剪片的过程,使我对“电影主题必须单纯、明确”的理论,有了一次在实践中去具体领悟的机会。

  三、电影叙事、时空转换的思考电影用画面讲述故事,时空自由转换有别于其他的艺术

  电影剧本从北平“西山平民疗养院”写起,疗养院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李知凡太太的真实身份,因为作为革命者的邓颖超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但是如果电影一开始观众也不知道李知凡太太就是邓颖超,那么剧情发展就会缺乏悬念,观众就缺乏那份期待,怎么办呢?

  于是,就根据史实构思了一组大幅时空转换的镜头,作为影片开端 (序) 放在正戏之前。这组镜头,大致如下:从一张 X 光胸片 (拉开) 见大夫在向邓颖超 (出字幕) 和张晓梅 (出字幕) 讲解病情。她们走出医院大楼,到协和医院院中。邓颖超发现了什么,警惕地用围巾遮住脸,迅速离去。匆匆下台阶的脚步。三轮车背身驰去,她们已在车上。大街上,示威游行的学生队伍举着横幅迎面开来,他们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东三省!”的口号。

  邓颖超激动地看着,她欣慰地点头。一队手执警棍的军警,杀进画面,与游行队伍激烈冲突。三轮车寻机拐进一条僻静的胡同。移动的车上,张晓梅对身边的邓颖超说:

  “城里是有些不安静,还是去‘西山平民疗养院吧’,这可是组织交给你的任务啊!我的李太太。”邓颖超说:“好!就听你的,我的邢太太!” (定格) 推出片名 《李知凡太太》。这样,影片的开端部分,在这组大幅时空转换的镜头中既介绍了主要人物又表现了时空背景、环境气氛。

  一部影片,无论是大幅时空的转换,还是场面之间的转换,都得寻求内在、有机的联系,才能使电影叙事,准确地表情达意。本片按照新的剪辑方案,删除了一些戏,与原来拍摄顺序及构思已不一致。按照原来的结构方案,主人公李知凡太太离开疗养院后便到达武汉,立即去参加武汉的妇女集会。可武汉的戏被剪掉了,疗养院和重庆的戏怎么衔接,这两大时空如何才能转换得自然、有机呢?

  电影是声画艺术,于是我想到了用歌声来转换,正好一直在构思为影片写首“主题歌”。好,那就用在这里吧。

  在歌声中,众病友送别了他们喜爱的李太太,歌声末尾唱到“大海无际,物换星移,人间有知己”时,片中出现了大海、海鸥、海浪的画面;接着,海轮上,胡杏芬和郝君正迎着海风在谈论李知凡太太留下的地址不具体,她又去了哪里的话题。接下去是长江边的重庆 (空镜),码头,芬和郝君乘坐的江轮抵达重庆。

  这样疗养院和重庆这两大时空,就在主题歌声中比较自然、有机地转换过去了。著名剪辑艺术大师、本片剪辑指导付正义老师对这首“主题曲”在影片中起到的蒙太奇作用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给予了相当的肯定。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电影技巧的运用,一切都是为了在银幕上真实、生动地再现敬爱的邓颖超妈妈那平凡而伟大的艺术形象,表达我对她和周总理的崇敬与景仰。

  就用“人间有知己”这首主题歌词,来诉说我心中的敬意吧:今别离,别离情依依,相对无言,泪如雨,真情在心里。送君千里,千里终别离。山高路远,心相随。真情永不离。啊!……你的微笑,让冰冷的心湖荡起涟漪。你的歌声,让生命重新变得美丽。风中的兰花,亭亭玉立,襟怀宽阔,能容天地,啊,大海无际,物换星移,人间有知己。啊,大海无际,物换星移,相逢应有期,相逢应有期!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