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录,每一部纪录片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切入点---这是纪录片拍摄的初衷。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被论者归纳为“四真”的理论,是“纪录片的生命”.但只是简单地遵循“四真”,并不能就此让纪录片鲜活起来。一个优秀的导演在拍摄现场,需要随时观察拍摄内容中可以提炼、升华的细节,从而让纪录片可以接触到更深入、更厚重的内容,让自己的影片从而丰满起来。很多时候,这种可以让纪录片丰满起来的内容,是一种思想的体现,是一种生活本原的哲理,以单个的镜头的画面,是无法展示出这种结论的,因此这需要导演的提纯、凝练,用一连串的镜头、人物语言或画外音、旁白,去揭示真实背后的真实,这是一部优秀纪录片的精髓和脊梁。
意外“捡来”的深刻
换言之,在纪录片正式拍摄之前,导演需要建立拍摄任务,熟悉拍摄材料,理解自己即将面对的事实;而在投入拍摄之后,导演又要根据实际发生的事件,去对影片资料进行深入发掘,甚至推翻原有的基调,建立一个全新的拍摄体系。比如获奖纪录片《姐姐》,摄制组原来去拍的只是一部为了树立典型的刑警片子,但导演李玉在拍摄过程中,陡然被该刑警的一对双胞胎儿女所吸引,当这对龙凤胎妈妈无意中一句“这个女孩子不讨人喜欢”,一下子让李玉充满了好奇---这对小姐弟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而他们在这个家庭中,又各自处于怎样的地位?冷眼看上去,这只是一个寻常话题,但随着李玉对着这个话题的进一步挖掘,让他感觉出了其中的“厚重”.
当 6 岁的小女孩终于失控,对着母亲大喊哭诉“你不喜欢我了”,到哽咽再到嚎啕痛哭,其实观众已经被代入到镜头氛围之中;而母亲从沉默到抱怨再到抱着儿子去看电视,矛盾在这个看似和谐的家庭中进一步激化。
当父亲的看似宽宏的劝慰,更让人感觉到心底一阵阵发凉,原本该是幸福的一家,怎么会因父母对龙凤胎儿女的不同态度,激发如此沉痛的矛盾?孩子的争宠,在这个年龄段甚至可能是无意识的,但父母的态度,绝对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之下,潜移默化生成的。想起小时候的一个同学,家里的情形不外乎如此,大出弟弟两岁的姐姐,从来都像是捡来的孩子一般,最终竟至抑郁而终;而儿子则是父母手中的宝儿,甚至到了大学阶段,父母从外地搬往天津,只因儿子自小体弱,且不会照顾自己---这样的说法,貌似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事实上在整个社会中,类似的情形却在不少家庭中真实地上演。或许随着时间流逝,有些矛盾可以缓解乃至消亡,但却有更多的矛盾,带来的是悲剧的结局。《姐姐》的最终的结局如何,我们如今并不知晓,但起码当时李玉导演拍摄时的情形,已经触动了不少人心中的“痛点”,那便是看不到摸不着却实际存在着的人性。人性历来都是人类文学史、哲学史无法回避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哪一种文学艺术方式,离开人性,都会成为空泛的框架。
纪录片需要真实,但这个“真实”,其实可以分成若干个层面,最表层的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生活现状,还原是一种记录方式,但如果没有取舍,则会让影片内容流于空泛、肤浅、表象。因此每一部纪录片,都要树立属于自己的主题,这便开始了挖掘的历程。围绕着既定主题进行,也许会拍出不错的纪录片,但一部真正成功的纪录片,需要更深入地扎下去,去发掘生活的本质,更为浓缩、具象地去呈现埋藏于生活表象背后,那初始状态中所蕴含的深刻。
可以挖掘的深度
表象之下,初始状态所蕴含的深刻,其实简而言之就是人性。对人性的深层追求,是任何文学、影视作品的必然需求。从家庭来说如此,大而言之可以推广到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乃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中国另一部被广泛赞誉的纪录片《远去的村庄》,涉猎的主题便是山西一个偏远农村、一群面临选择的农民,以一个群体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人们通过镜头,了解了村庄的变迁,水资源的缺乏,使这个村庄面临生存或离去的抉择,村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所居的村庄而去往别的地方落户安家---曾经让他们得以生存并延续的村庄,如今无法给出他们赖以谋生的必要前提,他们只能背井离乡。而随之而来的儿童教育问题,更加令人动容,从前一任无德老师被捕,到后一任新老师到来,从鸡子坡村那所唯一的平房中,又传出了孩子们的读书声。这不过是表象罢了,因为与孩子们对学习的孜孜以求相比,村民们要面对的问题同样严峻---农业税当头,干旱与贫穷相伴,连年收成不尽如人意,纵然他们一样有着故土难离的心理,但现实的残酷,却在逼迫他们做出他们最不想做的选择……“三个月后电灌站建成,水被引了上来”,这是影片最后的字幕,但这更像是一种善意的慰藉之言,因为这样的亡羊补牢,给人的感觉,更会刺痛人们的心灵。与《姐姐》的题材是李玉意外“捡来”的偏得比较,《远去的村庄》是导演组在拍摄录制了《鸡子坡、黄土地、1993》之后,在这里进行的再一次挖掘---导演王小平用诸多的矛盾冲突的画面,深刻地反射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或人与社会等深层次的观念冲突和价值冲突。
想起纪录片《迁徙的鸟》的导演雅克·贝汉有一句话:“飞翔对鸟来说,不是人们想象的什么乐趣,而是为了生存而拼搏……许多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确实如此,其实很多动物的自然行为,当被记录进人类的镜头的时候,如何遴选,同样涉及到“人性”的话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动物的本能,但人类何尝不是如此?鸟儿是为了生存而年复一年地迁徙飞翔,人类也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乃至颠沛流离?这是纪录片的思想深度所在,体现的也是一名导演对人生、对社会的领悟能力。无论是《望长城》还是《龙脊》,都是体现出对人本身,对人性的深层关注和思考,影片本身的内容,更为接近人类学和民俗学---于是深入人心,赢得观众的认同。
当然,也会有平静的人性,可以真实得让观众产生共鸣。如张以庆的《英与白》,整个片子仅仅是英和白居住的房间和门外的院子两个场景,其中作者将大部分镜头放在室内,在这里,英和白生活了十四年。影片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熊猫英英被赋予人性化的情感,白则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拥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喧嚣的社会中,人们总是在尝试着找回自我,但真正的自我,可能正在那一角人生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只是我们在自觉不自觉地忽略甚至漠视罢了。
2014年8月12日,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本届山地纪录片节以山地族群的生存记忆与被拯救中的边缘影像为主题,经评选,央视纪录频道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斩获人文类纪录片大奖。[1]本片用动态的眼光...
最能代表一国文化的莫过于电影,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电影王国, 好莱坞是美国的文化名片。在电影诞生一百余年后, 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各种题材的电影, 观看银幕上的悲欢离合, 并穿越时空隧道与各个时期的导演、编剧、演员以及观众对话。...
学术界将2008年以来台湾涌现出层出不穷的新导演和新作品的现象,称之为台湾电影的复兴浪潮。而笔者则认为,在2004年就引起关注而被台湾评论家惊呼为台湾电影新显学的纪录片创作已经揭开了台湾电影复兴浪潮的序幕。2004年,《生命》(吴乙峰导演)、...
一、京剧与武侠电影结下不解之缘中国武侠片的历史从何时开始似乎很难界定,从广义上来说,中国于1905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一部有武术元素的电影.《定军山》的故事来自于《三国演义》,讲述老将黄忠于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的传奇故事.由京剧武生谭鑫...
1.1电影史电影跟戏剧与舞蹈有共同之处:剧本、场景、灯光、服装、制作、导演、演员、观众、故事板和配乐。这些元素在电影发明前的几千年中就存在了。电影器械的发明使电影得以问世。最初的电影是默片电影,也就是无声电影,随后有声电影问世,随后彩色电...
题目:纪录片《个园记忆》中声音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1.纪录片中声音的介入1.1声音的探索1.2声音观念的形成2.纪录片《个园记忆》中声音的真实性2.1声音的真实运用2.2声音的真实与表现力3.纪录片《个园记忆》中声音的艺术...
2013年,中日甲午战争田庄台遗址群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盘锦广播电视台为此拍摄了电视纪录片《古镇悲歌》,同时,这也是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而制作的重大题材。利用纪录片的形式来表达甲午末战,这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影市场的宣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影视制作发行方在各种媒介上投放纪录电影拍摄过程的纪录片的宣传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使大家对这种纪录片形式不再陌生。幕后纪录也已不再是简单的片场花絮,可以说,它已经成...
当前中国优秀纪录片已经走上了文化寻根的道路,试图再次唤起那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国人忽略遗忘的文化记忆,重新为自己找到历史发展大潮中的准确定位。引发收视轰动效应并得到国际承认而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两项大奖的民间个人独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