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自其诞生以来,就源源不断地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着丰厚的故事内容,并学习它的叙事模式、表现手法、意象修辞等等,尤其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多是对文学作品的改编,2014 年 5 月 16 日上映的《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
小说《陆犯焉识》用了近 30 万的文字讲述陆焉识的一生,电影《归来》只选取了小说的最后七章。小说和电影有一部分相同的叙事时间范围,但其中所讲述情节却有很多改变。《归来》与《陆犯焉识》如此大的差距,不仅受导演张艺谋一贯的改编风格的影响,还受电影与小说不同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一、张艺谋的改编
张艺谋的电影,始终与文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的成功离不开这丰富的文学资源,从早期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到后期的《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等,无一不是改编自当代的优秀小说。
张艺谋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表现、对中国文化的挖掘和反思、影片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享誉世界。此次《归来》,张艺谋同样对小说《陆犯焉识》在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更改,加入了张艺谋独特的思考和风格。
( 一) 主题的取舍
1. 小说《陆犯焉识》主题。小说《陆犯焉识》的主题是多元、复杂的: 一是对自由的向往。陆焉识年轻时追求爱情的自由、学术的自由,在大西北改造的 20 年间,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二是对爱情的领悟。陆焉识用一生逐渐发现自己深深爱着的是冯婉喻,他最终也通过对冯婉喻的思念、自首、离婚、陪伴等行为实践了他对冯婉喻的爱; 三是对人生命运的反抗。在陆焉识身上,他的反抗精神一直存在: 年轻时反抗包办婚姻、反抗封建思想; 逃跑暗指对政治的反抗; 艰辛地活着又体现着对生命、对死亡的反抗。
2. 电影《归来》主题。相较于《陆犯焉识》的多元主题,张艺谋的《归来》仅以爱情作为唯一主题。
爱情是能够共存于新、旧两个时代的纽带,也是张艺谋对历史和现实的体验与感悟的结果。
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的张艺谋在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青春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因此,张艺谋连同其他第五代导演的很多电影都会以此为主题或背景,深刻地表现“文化大革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引发对社会、历史、人性等方面的深层反思。
另一方面,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和电影的审查制度,以不容置疑的处理方式给一些敏感题材的作品以“颜色”[1],《活着》和《蓝风筝》便属于没能进入影院公映的一类。张艺谋在此之后的作品便逐渐走向了商业电影,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新作《归来》中,张艺谋再一次重提尘封许久的历史,但值得提及的是《归来》仅仅将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作为影片的背景,而不是主题。
( 二) 情节的取舍
张艺谋对小说原着的改编,一直实践着巴拉兹把“原着当素材”的电影改编理念。当张艺谋确定了电影主题,往往删繁就简,“但取一线,不及其余”,删去与主题无关的枝节,将所有的矛盾冲突铺排在单线索里,以顺时结构展开故事。[2]
《归来》的主题确定为爱情,张艺谋所选取的一切叙事就将为主题服务,只选取了原作中既不涉及政治、又有牢固爱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这一小部分。
叙事内容的增减直接影响叙事结构的生成。
在叙事结构这一方面,对《陆犯焉识》的改编也体现了张氏风格:
1. 单一的叙事线索。《陆犯焉识》一方面写陆焉识在青海改造的故事,另一方面通过回忆写陆焉识年轻时的风流韵事。电影《归来》一改小说平行且丰富的双线索结构,只讲述陆焉识平反归来陪伴冯婉瑜的晚年时光,单线进行叙事。
2. 较少的矛盾冲突。《归来》的前半个小时围绕逃跑的陆焉识展开,集中展现了阶级矛盾。电影之后的 80 分钟里,冯婉瑜失忆,相爱的人不能相认,阶级矛盾转变成了社会历史矛盾。与小说相比,《归来》的矛盾冲突关系显得些许单薄。
3. 减少时空转换。小说《陆犯焉识》通过回忆,将不同时期的故事情节分别在青海、美国、上海、重庆等多地陆续展开,在读者的脑海中实现了自如的时空转换。而《归来》的故事仅仅发生在文革后冯婉瑜所居住的城市中,类似小说中几个城市间的空间上的大跨度完全没有出现。时间上的大跨度则利用字幕“三年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和“很多年后……”来完成。
二、电影与小说的审美差异
电影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电影是视听的艺术,通过画面叙事,给观众直接的感受; 而小说是语言的艺术,通过文字语言叙事,将画面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小说吸引读者的地方在于对文字的想象,而观众对电影的满足则来源于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因此,电影的视听语言是对文字语言的表层转换,而有艺术意蕴的意象创新才是对原着的理解和升华。
具体在《归来》中,对人物的改编最能体现这一点。电影《归来》由于受到时间长度和主题表达的限制,不得不删减大量内容情节,人物也不例外,影片一改小说的复杂的人物关系,仅以陆焉识、冯婉瑜、丹丹为主要人物,并对人物进行了新的塑造。
( 一) 丹丹的角色转换电影《归来》中,丹丹这一人物形象成功地在两个时期表现出小说中冯子烨和冯丹珏的不同性格特征,更集中地表现前期的矛盾冲突,在后期也更容易地帮助《归来》表现其温婉和谐的爱情主题。
( 二) 陆焉识的命运改变陆焉识的命运改变,体现在小说与电影对结局的不同处理上。小说的末尾,陆焉识带着冯婉瑜的骨灰去了远方,《归来》的结局,没有依照小说的人物命运安排,而是做了新的表达: 冯婉瑜和陆焉识一起在等待中慢慢变老。影片中不同于小说的陆焉识的命运走向,是符合电影逻辑和主题的,也是必须要做出改变的地方。
结语
《归来》与《陆犯焉识》,二者无论是在欣赏时间,还是内容含量上,都有巨大差异。而导演张艺谋作为二者的纽带,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理清电影与文学的区别,以《陆犯焉识》故事为蓝本,结合个人经历和对爱情、生命的体悟,淡化政治,在创新中表达爱情,终成一部象征着艺谋归来的影片。同时,《归来》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准、深刻的人文内涵和感人的爱情故事,成为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国产文艺大片。因此,《归来》绝不仅意味着张艺谋的回归,它还将带动更多文艺片的繁荣与复兴,寓示着中国电影乃至中国社会价值的一种回归。
参考文献:
[1]傅明根。 从文学到电影---第五代电影改编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78.
[2]班玉冰。 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叙事策略研究[J]. 电影评介,2006( 19) .
在当代电影广泛发展的环境下,文学作品被改编拍成电影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徐克的《梁祝》为研究对象,对戏曲改成电影的范本进行深入的探讨,试图剖析电影在戏曲演出成功基础上的另类演绎。本文主要以此为切入点,探究戏曲改编成电影的得失、意义以及改编过...
当我们与现实抗争到无能为力时,便只能选择活着。作品《活着》让电影大师张艺谋与文学巨匠余华在面对人如何承受生命苦难之时,产生了思想的火花与交集。小说与电影用各自擅长的方式娓娓道出平静心灵与波澜现实产生的激荡,让读者和观众去思索一个人和他生命...
张艺谋被称为离不开小说的导演,张艺谋的电影改编不走夏衍所谓忠实于原着的道路,而是尊重影像的本体性特征,蕴含着其个人的强力读解,将电影放置在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的洪流之中,结合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随文化风向而动,创作烙上张氏印记的改编电影。他...
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从《归来》的时代纠缠爱情到《一秒钟》的简单细腻,不难看出张艺谋导演在商业类型上的探索与个人极致美学的追求表达。...
2014年上映的《归来》由着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影片根据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改编,只不过大部分原着大部分剧情被删减,而只保留了最后50页的内容作为影片故事的内核。影片聚焦在大时代下的家庭命运和个人遭遇,讲述了陆焉识与冯婉瑜的爱情故事。[1]...
《归来》省却了小说《陆犯焉识》中的很多信息,花大力气讲述的是文革期间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陆焉识的两次归来.一些文章认为相较于小说,影片显得过于单薄,在多年前的一次访谈中,张艺谋说:我认为电影的主题要简洁。主题简洁了思想简洁了,感情的包容...
有人说电影与文学就像绿叶与红花,电影是绿叶,文学是红花,电影带我们走进文学王国;也有人说,电影与文学就像雄鹰与苍穹,文学是雄鹰,电影是苍穹,文学在电影中畅游。但是,在新形势下,就电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而言,电影为文学提供广大的舞台...
2014年5月,张艺谋导演的新片《归来》在全国各大影院隆重上映。与张艺谋的大多数影片相同,新片《归来》也改编自文学作品,出自当代旅美华人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有评论者在观看影片后认为,艺谋归来,焉识丢了,认为该片将一个知...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受影以载道的艺术原则、审查制度等多因素的影响,成为受政治影响最大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文本如何表现时代历史及其隐蔽的政治,不仅体现了创作者个体的世界观与历史观,更投射了整个时代大众群体的主流心理,好作品因创作者个体与官...
近期,张艺谋导演携电影《归来》向全世界宣告其强势回归,这既是张艺谋在文艺情怀上的归来,又是第一代谋女郎巩俐时隔七年之后的再次归来,更是张艺谋和张伟平分道扬镳后加入乐视影业的重磅归来.《归来》改编自好莱坞着名编剧、海外最有影响的华人作家严歌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