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

农村地区电影的五种放映方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10 共7709字
摘要

  电影曾经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媒介形式,渗透于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批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电影逐渐失去了农村地区的主要观众群体,农村电影放映急剧下滑,曾经庞大的放映队伍快速萎缩,全国范围内的区县电影公司苦苦度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占据中国电影市场半壁江山的农村电影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直到 1998 年,国家提出了“2131”工程,濒临破产的农村电影才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村电影渐渐回暖,稍后又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建设中,并提出了农村电影惠民工程,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电影再度活跃起来。近年来,由于城乡统筹所引起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及三网融合在技术层面对信息消费环境的影响,加之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度推进,我国农村电影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多元化发展趋势尤为明显。所谓多元化,是指农村电影打破多年以来流动放映的单一模式,向广场放映、影厅放映、家庭放映和移动放映等多种方式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共同构成电影播放的多元化格局。

  一、流动放映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流动放映一直是电影放映的主要方式。在文化娱乐十分匮乏的年代,流动电影曾经给亿万中国农民送去了无尽的快乐和希望,其繁荣盛况至今还留存在当年观众的美好记忆里。但流动放映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不仅只能在夜间放映而且难避风吹雨淋,所以1950 - 1970 年代电影放映的奋斗目标是“变站着看为坐着看、变室外看为室内看”.而 1981 年中影长沙会议以后,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兴建集镇影院的高潮,从沿海到内地,差不多每个乡镇都建起了电影院,当然条件十分简陋,往往只是木质条凳、基本能遮光避雨而已。不过毕竟从室外搬到了室内,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但是好景不长,随着 1980 年代中期电视的逐渐普及,还有歌厅、舞厅、录像厅、游戏厅等娱乐浪潮的来袭,以及农民打工潮的影响,不仅集镇影院门可罗雀甚至县城影院也冷冷清清,整个农村电影放映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不少地方连放映队都解散了,集镇影院自然就派不上用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1990年代末期,直到“2131”工程的提出,农村电影才渐渐复苏,不过在 1980 年代曾经辉煌一时的集镇影院此时已废置多年,恢复后的农村电影仍然以流动放映为主。“2131”工程后来发展为农村电影惠民工程,尽管通过数字化转型、组建农村数字院线、建立数字节目中心、实现卫星传输、改革机制体制等措施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但就全国范围来看,放映的基本方式还是以流动为主。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数字影厅建设的推动,流动放映的比重将逐步降低并最终向室内放映转变。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到 2015 年,我国将实现三分之一的农村电影放映点由室外转为室内的固定放映;到 2020 年,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将有三分之二的农村电影放映点实现室内放映”[1].

  二、广场放映

  广场放映是从流动放映向影厅放映转变的一种过渡方式。与流动放映“打一枪换一炮”不断更换放映地点相比,广场放映通常选择人气比较集中的广场作为固定放映地点,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按时进行放映。虽然放映员仍然免不了每放一场都得搬运和安装设备的辛劳,但比起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乡村流动放映来说,广场放映已经是比较轻松省事儿的了。一般来讲,全国各地的广场电影也是纳入到“2131”工程---农村电影惠民工程的资助和管理范围的,其运行机制、服务水平、管理体制与流动放映完全是同步的。

  广场放映在全国做得最有影响、规模最大的当属沈阳市。2011 年 5 月 11 日,该市正式启动了“百万市民看电影”活动,同时在全市 1543 个行政村和市内 17 个大型文化广场、60 个社区内放映,观众达 350 万人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2 年,其放映规模进一步扩大,37 组放映队分赴全市的 50 个广场、公园,100 个社区,及部分社会福利机构、建筑工地、大学校园等地放映 5000场国内外精彩影片,同时,还在农村的各行政村放映 20000 场。

  河南省早在 2007 年就在全省建立了 106 个数字广场,分布在 81 个县城及县级市城区、4 个集镇、10 个省辖市城郊园区,可覆盖包括城镇居民及周边农民在内的近千万人的观众群。

  截至 2007 年 10 月底,放映了电影 3266 场,观众460 万人次。广场电影的观众主要是附近居民和务工农民,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经济收入和生存状态使他们不能(确切地说是“不愿”)花钱到近在咫尺的城区影院看电影,而宁愿选择在广场上看免费的电影,即使只能站着或蹲着看。下面是本课题组的调研人员到重庆南川调研广场电影时经历的真实场面---那是盛夏的一个傍晚,南川县城街道上满是散步纳凉的人们,而宽敞的广场更是热闹异常,大人们一边摇着手扇一边闲聊,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闹,呼朋引伴,像过节似的,电影放映人员正在汗流浃背地忙碌着放映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原来今晚要放映的电影是《地道战》,难怪人们老早就带上自家的小凳等候在银幕下,都想占据最有利的观影位置。电影开始以后,还不时有男女老幼挤到银幕前或银幕后来,喋喋不休地说东道西,气氛显得自由、随意、宽松,全然没有电影院里的庄重、严肃、拘束……所有的人们(包括我们这些过路的旅客)好比在参加一种快乐的仪式,仪式的内容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的快乐氛围。而此时,南川电影院里却异常宁静,据说这几天正在准备接待一个流动演出的歌舞团。

  后来我们得知,露天广场电影是南川区落实“2131工程”的具体举措,只要天不下雨,每天都坚持放映,已经好几年了,而南川电影院的冷清也已经好几年了……同一座城市的冷热对比如此鲜明,难道电影非得从影院搬到广场才能吸引观众?不妨设想一下以上的场景:如果把放映机搬到一步之隔的影院里放映,这些观众会进去看吗?

  从我们在现场采访的情况看来,大约有 90% 的观众认为如果影院也免费就更愿意去影院观看;但也有大约 10% 的观众认为即便影院免费也不愿去,进影院不如窝在家里看电视,到广场看电影无非图个自在宽松、碰到熟人能够聊聊天而已。这样看来,广场电影的社交功能其实是优于其它放映方式的。虽然三网融合将来能够让人们在家里观看到更优质、更丰富的影音节目,甚至能够在网络上提供更方便的交友服务,但广场电影所具有的真实的社交空间却是三网融合无法替代的。

  与其它几种放映方式相比,广场放映似乎更能体现电影作为公共艺术的诸多属性,“如果说非公共艺术大多体现的是国家权力意志或文艺精英的个人审美旨趣的话,那么,公共艺术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核心便在于倡导和体现公民社会之公共文化生活的自由参与和平等言说”,所以,广场电影也许是最符合农村电影惠民工程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精神内涵的电影传播方式。

  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度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公益广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三网融合时代,广场电影仍然是农村电影的一种重要放映方式。

  三、影厅放映

  影厅放映一直是农村电影的奋斗目标,虽然1980 年代大规模修建集镇影院的尝试只是昙花一现,其中多数影院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次尝试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却是十分宝贵的。

  新一轮农村影厅建设的原动力来自于数字电影。2004 年 3 月,广电总局发布的《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广发影字〔2004〕257 号)明确提出了建立农村、社区电影数字化放映网点的任务,并确定了先试点后推广逐步扩大规模的工作思路。首先进行试点工作的是北京市。据相关报道,北京市从 2006 年底开始,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全市13 个涉农区县陆续兴建了 2400 家数字放映厅[7],到 2008 年 9 月底为全市 2850 个农村数字影厅提供了建设配套资金,覆盖了 72%的行政村[8],2009年实现了京郊全覆盖的目标,在全市 3955 个行政村都建起了数字影厅。[9]

  2011 年 7 月 29 日,在唐山市召开了全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作现场会,会后,全国许多省市启动了农村数字影厅的改造或兴建工程,例如:上海市从2011 年11 月10 日开始对首批 30 家乡镇影院进行改造,计划每年投入1500 万元,在3 -4 年内建成全市9 个乡镇区县的 100 余家数字影院,实现数字电影全覆盖的目标。[10]

  浙江省安吉县对农村影厅建设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采取了以奖代补、引导扶持、逐步发展的办法,2011 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了 3 家村社影厅,2012 年再建 10 家,若干年后逐步形成一张覆盖全县所有中心行政村的影厅网络。[11]

  其它如重庆荣昌县、四川乐山市等地也都在 2011 年启动了农村数字影厅的建设工程,甘肃省并且提出了要在 2015 年实现数字影院覆盖全省的建设目标,有的地方还建起了 3D 数字影院(如江苏武进县的洛阳镇影剧院)。照此速度发展下去,预计到“十二五”末,数字影厅将覆盖全国绝大部分乡村和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数字影厅的改造和兴建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经济基础较好的省市,对于西部和中部经济基础较差的省市区而言,大多数是利用乡镇/村社综合文化站现有的硬件资源,在其上叠加影厅放映功能,只需投入少量的资金进行房屋装修和添置放映设备即可,而放映人员、片源供给等方面则可纳入当地惠民电影工程的统一管理系统中。

  当农村数字影厅遍布全国之时,这张发达的网络,将借助三网融合的技术平台,逐步取代几十年来的流动放映,完成电影放映从室外到室内的彻底转型。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