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06 共3544字
论文摘要

  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全球2/3以上人群处在亚健康状态,这成为全球医学的重要课题。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对此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其形成久远,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并且具有超前的指导性。

  1、哲学渊源

  医学的起源发展与其同时代的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植根于中古文化土壤发展起来的中医学,更是受到了中国古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其理相互渗透。殷商时代,“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商书》)、“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管子》)等防患未然的思想,引申到医学,最早影响了治未病思想的形成。“医者,易也”。

  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的“变易”,认为宇宙间的变化是永恒的,故常须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变。《易传》中“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的既济卦是治未病思想的萌芽。此外,《无妄》卦“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暗含“既病防变”之理。南怀瑾称“黄老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心。黄老之道互通。《道德经》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祸乱初,易治理而先治,便是中医里的“欲病早治”之理;并明确指出“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指出因怕得病而早预防,由此不病,亦彰显中医“未病先防”之道。孔孟“居安思危”的思想亦同。另外,儒道的养生思想,“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亦渗透于治未病的“养生防病”理论中。

  2、具体涵义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成形到已成形。如西医所说: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灵枢》有云:“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神属道、形而上的范畴,形而上便是非器质性阶段,守神就是治未病,就是使疾不生或将疾病控制在非器质性阶段的功能状态,如此则为上工,最高明、智慧的医者。此亦是其根本涵义。

  “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又加以丰富与发展。其具体内涵有以下几各方面。

  2.1未病养生,防病保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不亦晚乎!”此最早提出了治未病的根本涵义:在健康未病态,顺应阴阳四时自然规律养生调摄,使病不生,乱不生,以保身长全,颐养天年,此乃医之最高境界。并指出其重要性:反之则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而且,病后即使痊愈也会对人体有所伤害。

  另外,《灵枢·逆顺》有:“上工,刺其未生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朱丹溪亦云:“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何患之有哉?”都强调养生防病的重要性。

  2.2欲病早治,防微杜渐

  《素问·刺热》篇有:“……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由望色预知疾病提出治未病的第二层涵义:在潜病未病态,机体已受邪,仅有先兆尚无明显症状,可通过积极防治使潜病态向健康转化。《素问·八正神明论》讲:“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用现代医学来解释,便是积极调治亚健康,病情尚可逆时,将其控制在器质性病变形成之前。等器质性病变形成时再治疗,相对来说就难的多了。如扁鹊望齐侯之色,疾在腠理就施治,便无后来的“桓公遂死”。无独有偶,仲景为“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早20年诊断出疾病的故事亦与之类似。

  2.3已病早治,防病传变

  《难经》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曰治未病焉。”与之类似,《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两者以五行、整体观、脏腑关系等理论为指导,防疾病进一步传变。此是在《内经》、“治未病”根本内涵的基础上发展出的第三层涵义:在已病未传态,疾病已成,便及早诊治,防其由浅入深,传变于他脏。

  病《,说文》云:“疾加也”。疾为小病,病为重病。病程一般是由轻到重,或亦可从此处理解“未病”为病变尚未进一步内传、加重,即已病未传。叶天士提出的甘寒养胃、咸寒滋肾并治,以“先安未受邪之地”,亦是已病防变的典范。

  2.4愈后调摄,防病复发

  正胜邪却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愈后调摄,防病复发,也同样重要。复发的病情往往比第一次的病情更不容易愈好。

  3、“治未病”的指导意义

  治,《说文解字》云:“治,水也”。水,治之则滋养万物,不治则危害众生。水之治,总以因势利导为要。治常与“理”同用《,说文》云:“理,治玉也”。理,是自然之理,逆“自然之规律”则死,从之则生。由此,“治”的含义就不仅是单纯的治疗,而更含有“顺应自然以治节、调摄”之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医的总体原则便是:顺应四时阴阳自然规律使人体形与神俱、阴阳平衡。

  3.1未病养生

  此是“治未病”思想的核心。“我命在我不在天”,中古文化主张人在自己生命过程中起积极作用,故人想保得健康亦非难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何养正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又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平和心态,既有老子的“恬淡虚无”,又如孔子的“自强不息”,动静结合,秉中正,调精神,使气血畅达,阴阳平衡,正气足,病不生。

  现代人“外求”的多,“内寻”的少,精神“外盛内乏”。人若修得心境、改得习性便能保得健康。中医养生方法浩繁,在此不作赘言。

  3.2已病早治,调治亚健康

  《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提出治病三层次:圣人作汤液醪醴,备而不用者为上,慎微先治服之万全者次之,而治其病者不必万全是最为下策。依现世状况,“上”的境界少有人做到,“慎微先治、已病早治”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亚健康是世界性医学问题,它往往是人体自我感觉上的异常,无实验室检查异常,以现代医学的方法诊断困难,并大多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法。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此便不难分析出其原因:网络信息时代,压力大,作息黑白颠倒,饮食起居无节……。便是《内经》中所说的“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除根本意义上的未病养生外,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治疗的优势还有运用辨证论治针对个体体质对亚健康进行整体调治。如形寒、肢冷、背凉的寒性体质,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出消化系统、关节类病、免疫功能降低、甚至赘生肿瘤等疾病,提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改善体质,将其可能的发展扼杀在摇篮里。

  其实,人的很多内在大的疾病最早表现出来的征兆在四肢、体表,就如树木有病时其叶先凋黄,“人老先老手”,似“舍车保帅”。手诊望诊通此理。诊病求末,治病求本。四肢为末,躯干为本。故其表其末有病时治其躯干,不仅防疾传变,亦能使本之正气强健以达其末,使末之疾亦愈,便是慎微而治之治未病。

  4、“治未病”的基因启示

  未,亦有“未来”义,未病,即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每个人的某些疾病都有一定的发生概率和发生周期。在基因学中,有些突变基因不是马上表达,而是会“伏藏”在人体内10年、20年后才表达、使机体发病,甚至50年、100年后在子孙身上表达出来,称为基因表达形式的时间性。如此,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检查婴儿,甚至胎儿的基因,以诊断将来的疾病,做好提前防治,与“扁鹊望色知病”类似,便也是“治未病”。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医除空间上的整体观外,亦有时间系统整体性,病情发生发展在同一个序列中完成。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为何说“终始”而不是始终?《说文解字》云:“冬,四时尽也。从终。春,蠢也,万物始发,蠢蠢欲动之时。有终才有始。阳气于冬收藏,于春发散,藏好才能散好”“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便是此理。“治未病”亦同此理,将疾病的前一时间段的工作做好此后才能疾不生。

  理有别,道相通。佛家讲因果轮回,有前因才有后果。钱钟书说:“这世上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戴了面具的必然。每件事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之所以这样,都有它的过去,因为它在这里,它也会有它的未来。”由此,看任何事物都要从其前一项看起,并关注其后一项。如中医中:水生木,木克土,肝有病便滋肾水使“母强子壮”,并实脾健脾以防传变,才是真正的“治肝”。又如,一个公司出现问题,不要全盯在此问题上,而更着眼于引发着问题的原因及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才是处理问题的正道。此便是生活的“治未病”。小至家庭企业,为人处事,大到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无不同理。

  “道者,圣者行之,愚者佩之”。道,践行它的人是圣者,违背它的人是愚者。思想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便毫无意义。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治未病”思想能够更广泛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刘永升.黄帝内经[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3]张家礼.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4]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M].福建:鹭江出版社,2008.
  [6]张志斌,王永炎.试论中医“治未病”之概念及其科学内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7(30):440-444.
  [7]赵盛云.“治未病”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6):1306.
  [8]陈茂盛.方水林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临床经验撷英[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29(5):96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预防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