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动漫设计论文 >

社会性别与动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3 共416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近20多年女性动画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探析  
【绪论  1.1】社会性别与动画  
【1.2】性别角色在主流动画中的影射 
【第二章】女性动画中身体话语的展现 
【3.1】女性精神特质的复原 
【3.2】女性动画叙事特点 
【第四章】女性动画的困境与展望  
【结语/参考文献】女性动画中的女性角色书写结论与参考文献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每个时代都有关于性别的叙述和视觉呈现。当下我们身处于一个被各种媒介重重包围的世界中,其中动画作为一种超越文字语言逻辑限制的传播媒介具有它独特的威力,它在展现人们所感知的世界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动画中的性别叙事及其视觉再现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同时它又帮助建构并再生了这一结构。因此,以性别为出发点,站在女性的视点上所创作的女性动画,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深层意识形态与权力结构,以及不同的性别意识和秩序。女性动画无论在题材选择,还是内容把握以及艺术表现上都呈现出与主流动画作品的差异性,如何看待女性动画对两性进行的新阐释和有意识地强调两性差异、女性性特征,表达女性个体经验等一系列作为,对当下动画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自 2004 年我国正式启动国产动漫产业以来,国产动画在生产数量、播映数量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使国产动漫市场上位。“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和一系列鼓励发展动漫产业的专项政策支持下,我国动漫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从少到多、由代工走向了原创,自主研发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动漫产业正处于发展的成长期。虽然中国的动画市场呈现出日渐繁荣的乐观态势,但当我们观看各类国产动画时不难发现:中国动画面对的消费群体多为低龄儿童,而大量面对大众的动画剧集、电影或独立动画短片中,鲜少能发现一部女性动画,女性动画领域在中国被无意识的集体忽略了。这种集体忽略导致的女性动画的缺席正是父权文化熏陶下潜移默化的结果。

  因此研究女性动画的发展、当下现状、女性动画中的女性形象的深刻内涵、女性书写的独特之处、以及女性动画发展的困境和未来的趋势,即是对我国动画文化领域的扩展,也是将动画与世界女性主义语境接轨的尝试。

  2 研究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西方现代妇女运动中女性主义与电影理论相结合后,西方对“女性电影”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并形成了系统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其范围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学等方方面面。其中,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和克莱尔·约翰斯顿(Claire Johnston)的论着为女性主义电影定下了基调和批判话语。劳拉·穆尔维把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产生的历史语境描述为“女性主义与父权文化爆发冲突的相遇”;约翰斯顿提出女性主义要借鉴意识形态和符号学的理论、方法,开拓“女性主义反抗电影”(counterfilm),分析并瓦解父权意识形态的主流形式,明确表明对文化进行女性主义干预的立场。

  将女性主义理论用于电影文本的研究,是电影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女性主义者为了争夺电影这个文化工厂、舆论阵地和理论试炼场的必然要求。“女性电影”多由女性拍摄或从女性视角拍摄的,从揭露、控诉和颠覆父权视角出发,关注女性话题。女性动画亦然。

  动画与电影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电影是现实事物的再现,那么动画则是对事物的解构与重构,是异质化的过程,两者都以单个画幅为基本单位;运动是特征;视觉暂停现象(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duration of vision)原理是形成机理;最终向大众传达创作者的思维与想象。

  然而,在女性电影研究已经到达一定高度的当下,女性动画却一直未能得到广泛关注,研究“女性动画”的专着也未能问世。2012 年江南大学遆晓倩撰写的硕士论文《女性主义视角下动画女性形象研究》以女性主义思潮发展所影响的动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为主线,通过女性主义思潮与动画中女性形象的交叉研究,探讨现代动画中女性形象的进步与不足。同年,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王树娟硕士论文《Cultural Shock and Integration: anInterpretation of Disney's Mul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迪斯尼动画花木兰女性主义形象解读)以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了迪斯尼动画《花木兰》中花木兰的形象,等。这些研究都是以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观察、分析某些动画或动画形象,并非针对“女性动画”本身来进行研究。也未能提出女性动画的理念、发展和现状。

  我国对女性动画研究的忽视与当下女性动画发展薄弱,国内更是鲜少有好的女性动画涌现,全国女性整体在性别觉悟上的复杂历史,及当前实况有直接联系。

  3 研究内容及研究角度

  本文将站在“女性立场”以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对当下主流动画中女性形象及命运的探讨,揭露当下动画中女性形象的缺席和不公正待遇,同时主要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女性动画,讨论女性动画中以女性为主体控诉和颠覆父权视角、展现女性主体意识的表达。

  在研究中引入性别这个因素是本文一个重要分析方向。在动画创作中性别不同的创作者基于不同的性别经验和心理功能,将他/她的性别观念和主体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射在动画文本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关系设置、情节设计、文本的结构以及话语方式等,从而构成文本中不同的性别内涵。本文将对女性动画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表达进行探讨,通过对女性主体形象和身体书写的研究,力图探寻出隐藏在文本表层结构之下的深层性别结构,从而客观地认识近年来女性动画中存在的性别文化。但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分析的对象只能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和内容上多涉及女性主体意识呈现的作品,全面性可能不足,但作为一种尝试或有其相应的学术意义。

  第 1 章 主流动画中的女性形象的反思

  正如当代着名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提出“激情的疏离”--“对电影进行批判性解读的女性主义者--无论是作为电影批评者、电影制作人还是电影观众成员的女性--应该采取的立场”[1]一样,女性在面对动画时,也该看到动画画面背后文本的运作机制,以及其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在画面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

  1 性别与动画

  1.1 社会性别角色和性别气质

  社会性别(gender)是以生理性别(sex)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人类在最初的婴儿期并没有社会性别认同,而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它,在经历了社会的构建后才变成了如今的男人和女人。即幼儿具有生理性别认同,但其社会性别是在成长中被建构的。

  性别建构在文化与文化甚至某一文化之间都存在差异,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性别的概念和行为规范按照当时的习俗被建构。如:古代中国文化定义女性为“阴柔”,当代亚州女性相较欧美女性也更“被动和柔顺”.女性的身高和体力大小相对男性较薄弱,且有着生育和哺乳的需要,以及更多社会习俗对女性的规定,让女性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多在家庭里活动,而男性多在社会中活动,从而形成了许多文化中都存在的男主外女主内风格。在这种有着明显区别的社会分工下形成的性别概念也就导致了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划定影响着人们的成长,不同的社会期望使得男人和女人在不断接受性别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不同的心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西蒙·波伏瓦(Simone deBeauvoir)就曾表达:人不是生而为女人,而是变成了女人(One is not born,but rather becomesa woman)。这其中的“女人”就是社会建构的有着特定性别气质的女性角色。当人们谈论男人和女人的差异时,毋庸置疑的我们的脑海中已先存在着一个内化的性别行为差异模式,即所谓的“男性气质”(masculinity)和“女性气质”(femininity)。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性别气质并非人天生固有的。生理上的性别差异也本无优劣之分,究其本意是指男女在生理、外貌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角色的划分在表面上是男人和女人各有各的特点,是社会建构的概念,但实质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却是对男性/女性生理决定论概念的承袭,传达着男性高于女性的价值观:女人是感性的、非逻辑的,男人是理性的、逻辑性强的,女人需要男人的照料和看护等。这种两性气质的相互排斥和对立是父权等级制的思维逻辑,两性气质的二元对立是带有男权中心主义烙印的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即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个体特征多方面进行的归纳、概况和总结,而这些归纳概况和总结却是一种僵化、过度简单化或者是类化的信念或假设。这种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界定的女性表象、行为、性格等,事实上和真实的女性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例如斤斤计较从来不是女性的特点,也不是女性表现的原因,而是生活所迫的一种结果。因此,所谓性别特征是一种结果,但却常被认为是一种原因,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性别刻板的印象。

  这种刻板的印象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知觉、动因、行为,如身体特征、行动的方式、选择的职业、两性之间的关系形态等。男人和女人按照它塑造自身,男性展现阳刚则能获得赞赏,女性表现阴柔则能得到嘉许,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男性应该阳刚,女性应该阴柔的社会上的约定俗成,进而引申出“男为阳,女为阴”“女人是水做的”等等观点。而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传媒也在不停的重复和加深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无论是广告、电视剧、电影还是动画,人们都可看到社会性别影响下的女性角色。
 

  1.2 动画影响社会性别塑造

  动画与电影同样,有着跨国界性和易传播性,可将影片中包含的世界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的灌输给每一个受众,使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文化认同,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较电影,动画的受众面更年轻化。受众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看到虚构的“女性”--男性、历史和文化集合塑造的形象。

  在观摩虚构的性别形象的过程中,年幼的观众接触了解打到社会性别概念,进而模仿了解的性别角色行为,以此获得社会认同。女性作为观摩者通过动画和其他不断审视什么是她身份所“允许”和“不允许”,作为被观察者--动画中的女性--将会具体的展现一举一动之下外界对其的态度。邪恶的女坏人会被消灭,天真的女主角会受到喜爱,灰姑娘能找到王子,小美人鱼却化作了泡沫……大量虚拟经验让女性观众在脑海中形成认识:怎样的形象和行为是外界认可的或反对的。而在男权文化为主导的历史社会里,“外界”实际上是多以男性眼光为标准的社会,即女性在学习塑造自身性别形象之时,不可避免的按照着男性的眼光来塑造,女性在男性窥视下的行为举止决定了她所将要受到的待遇。如尼采所言:男性为自己塑造了女性形象,女性便模仿这个形象塑造了自己。而动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动画论文
返回:动漫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