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动物学论文 >

浅谈动物尸体解剖的一般操作程序

来源: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作者:席玉泉
发布于:2020-04-29 共1496字

  动物解剖学论文(8篇专业范文)之第八篇

  摘要:为了系统地检查尸体所表现出的全部病理变化, 尸体剖检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由于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特点、器官和系统之间的生理解剖学关系、疾病的性质等不同, 但各种动物的剖检方法和顺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一般剖检程序为:从外部检查到致死动物内部检查到病料采集到尸检后处理。

  关键词:动物尸体解剖,操作程序,动物解剖学

动物解剖学论文

  1 外部检查

  剖检前先检查尸体的外表状态, 记录待检动物死前的临床症状。包括:尸体概况;动物营养水平;体表有无溃疡、脓肿、创伤、肿瘤、外寄生虫;天然孔检查是否出血等。

  2 内部检查

  2.1 内部检查的程序

  剥皮和皮下检查→腹腔检查→胸腔检查→颈胸部脏器的采出和检查→腹腔脏器的采出和检查→其他组织器官检查。

  2.2 内部检查剖检注意

  脏器检查时要注意保持其原有的湿润程度和色彩, 尽量缩短其在外界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未经检查的脏器切面, 不可用水冲洗, 以免改变其原来的颜色和性状;切开脏器时, 要求刀、剪锋利, 由前向后一刀切开, 不要由上向下挤压或拉锯式切开。

  2.3 内部检查具体内容

  2.3.1 剥皮和皮下检查

  检查皮下有无充血、出血、水肿、脱水、炎症和脓肿等病变, 并观察皮下脂肪组织的多少、颜色、性状及病理变化的性质等。

  2.3.2 腹腔脏器、胸腔脏器的检查

  腹膜、胸膜的颜色及其表面有无纤维索附着;脏器的位置、大小、色泽和外形;肺脏、胸腺、心脏、淋巴结等器官有无病变;腹腔液的数量和性状;腹腔内有无异常内容物等。

  2.3.3 颈胸部脏器的采出和检查

  先检查颈部动静脉、甲状腺、唾液腺及其导管、颌下和颈部淋巴结有无病变。

  2.3.4 腹腔脏器的采出和检查

  先检查各器官的位置和概貌, 然后依次将脾、肝、胰、肾、胃、肠等脏器采出, 为保持各器官的生理联系最好将内脏器官一同采出。

  2.4 具体器官检查

  2.4.1 心脏的检查

  检查心脏纵沟、冠状沟的脂肪量和性状。

  2.4.2 肺脏的检查

  检查肺脏大小、色泽、重量、质度、弹性、有无病灶及表面附着物等, 用剪刀将气管和支气管剪开, 注意检查器官和支气管黏膜的色泽、表面附着物的数量及黏稠度一将整个肺脏纵横切割数刀, 观察切面有无病变, 切面流出物的数量、色泽变化等。

  2.4.3 脾脏的检查

  检查其形态、大小、质度, 纵行切开, 检查脾小梁、脾髓的颜色及红、白髓的比例, 脾髓是否容易刮脱。

  2.4.4 肝脏的检查

  采出肝脏一检查肝门部的动脉、静脉、胆管和淋巴结, 检查肝脏的形态、大小、色泽、包膜性状及有无出血、结节、坏死等, 切开肝组织, 观察切面的色泽、质度和含血量等, 检查切面是否隆突, 肝小叶结构是否清晰, 有无脓肿、寄生虫性结节和坏死等。

  2.4.5 胰脏的检查

  检查胰腺的大小、色泽和质地, 沿胰腺的长径切开, 检查有无出血点、坏死和寄生虫等。

  2.4.6 肾脏的检查

  检查其形态、大小、色泽和质度, 由肾的外侧面向肾门部将肾脏纵切为相等的两半 (禽除外) , 检查包膜是否容易剥离, 肾表面是否光滑, 表面有无出血点和梗死灶, 检查皮质和髓质的颜色、质度、比例、结构, 检查肾盂黏膜及肾盂内有无结石等。

  2.4.7 胃的检查

  先检查胃的大小, 浆膜的色泽、有无粘连, 胃壁有无波动感、破裂和穿孔等, 沿胃大弯纵切, 检查胃内容物的性状、黏膜的变化。

  2.4.8 肠管的检查

  分段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进行检查。

  2.4.9 生殖系统的检查

  分别对睾丸、阴茎、阴道、子宫等检查。

  2.4.1 0 淋巴结的检查

  重点检查颔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肺门淋结、腹股沟淋巴结等。

  3 病料采集

  对病料的采集主要在无菌操作下采集, 并针对检测重点采集不同样本。

  4 尸检后处理

  尸体的处理为了避免尸体成为传染源, 剖检后的尸体最好焚化或深理。对周边进行消毒。

点击查看>>动物解剖学论文(8篇专业范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畜牧兽医站
原文出处:席玉泉.动物尸体解剖的一般操作程序[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05):3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动物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