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心源性休克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尹晓旭
发布于:2020-04-08 共3815字

  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心源性休克的临床主要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2例心源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起病原因、休克时间、治疗效果。结果 对症治疗后,治愈48例,占总数的47.06%;好转37例,占总数的36.27%;无效17例,占总数的16.67%。对不同原发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发现PST治疗的效果最佳,FMC治疗的效果最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心源性休克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且病情比较危急,早期通过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的辅助检查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可以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

  关键词: 小儿; 心源性休克; 临床治疗;

  心源性休克是指因心功能不全导致心脏临近的脏器发生低灌注情况,临床表现主要有血流动力学异常与临近组织处于低灌注状态等。据临床相关数据显示[1],心源性休克急性发病时,其致死率达50%左右,给患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心源性休克死亡的原因是不可逆肾衰竭致使患儿重要脏器的灌注降低与循环衰竭。当前临床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需根据患儿病情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用药,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对于改善心源性休克患儿的临床症状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2]。因此,为探究小儿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措施,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2例心源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2例心源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7 d~12岁,平均(6.13±2.04)岁;其中儿童24例,幼儿23例,婴儿33例,新生儿22例;患儿原发病中,爆发性心肌炎(FMC)28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ST)29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CF)30例,心肌病(CMP)15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诊断标准:(1)伴有急性发作或者急性加重性心脏病;(2)收缩压下降到同龄人正常血压值以下;(3)存在周围循环不足表现,如面色苍白、发绀,心率加快,少尿或者无尿,足底毛细血管再充盈的时间延长等;(4)存在心功能不全体征,如奔马律、心音低钝、肝脏增大、有血性分泌物或者双肺湿罗音等;(5)床边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0.55,且左心室短轴缩短指数<0.3;(6)排除其他休克类型症状者[3]。其中,(1)、(2)、(5)、(6)为诊断的必备指标,加上(3)、(4)任意2个症状体征即可判定为心源性休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重点监护,卧床保持安静,快速给予氧疗并尽早使用呼吸机支持疗法,使患儿的血氧分压(PaO2)维持在70 mmHg(1 mmHg=0.133 k Pa)以上。同时对患儿进行酸中毒纠正处理,使血钾维持在4.5 mmol/L左右,血糖维持在6.67 mmol/L左右。其中,FMC患儿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若休克进展速度较快则加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PST患儿使用普罗帕酮与洋地黄联合治疗,若有室上性心律失常则使用心律平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则使用利多卡因治疗,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时可改成胺碘酮治疗或者电击除颤治疗,若传导阻滞Ⅱ度以上则使用阿托品或者异丙肾上腺素治疗,传导阻滞Ⅲ度给予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治疗;ECF患儿使用洋地黄与激素治疗;ECF患儿使用洋地黄与激素治疗。若患儿伴发心律失常症状,可按照其具体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电击除颤、抗心律失常药、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等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予纠正休克处理,即通过液体复苏,在30~60 min内使用张晶体液5 mL/kg进行扩容,按照患儿的具体情况调节补液的速度,静脉使用利尿剂或者血管扩张剂,并在早期使用强心药,如果单独用药疗效不佳可以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心源性休克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临床特点,观察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治愈为患儿的休克症状完全消失,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稳定;好转为患儿的休克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患儿苏醒,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稳定;无效为患儿休克症状依旧存在或者发生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4]。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大部分患儿在入院时原发性心脏疾病均无明确的诊断,确诊患儿只有8例(7.84%),其中CMP者6例,ECF者2例,其余94例(92.16%)患儿均以其他的诊断入院。患儿起病的症状多样,易与前驱感染混淆,有51例(50.00%)患儿以呼吸道或者肠道感染起病,且病情加重速度比较快。起病症状与患儿的年龄及其原发病有明显相关性,新生儿与婴儿的症状发现时间一般比较晚,多因哭闹、多汗、呕吐、少食、发绀、气促或面色苍白等就诊;5例FMC以脸色苍白和腹痛起病。患儿休克发生的时间与原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PST一般在起病后的(62.02±13.65)h发生;CMP一般在起病后的(42.13±11.24)h发生;ECF一般在起病后的(20.33±10.56)h发生;FMC一般在起病后的(15.32±8.12)h发生。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气促、大汗、脸色苍白或者发绀、意识改变、少尿或者无尿、心率增快、足底毛细血管的再充盈时间延长、心脏听诊心音表现低钝等。床边心电图检查发现,95例(93.14%)为心律失常,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共67例次,室性心动过速共37例次,房室传导阻滞共17例次,部分患儿在病程过程中发生两种或以上心律失常。除原发病表现,患儿在休克时经床边心脏超声检查还可见EF、FS下降,分别是(0.33±0.10)、(0.15±0.04)。

  2.2、 患儿治疗后转归情况

  对症治疗后,治愈48例,占总数的47.06%;好转37例,占总数的36.27%;无效17例,占总数的16.67%。对不同原发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发现PST治疗的效果最佳,FMC治疗的效果最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原发病的转归情况比较[n(%)]
表1 不同原发病的转归情况比较[n(%)]

  3 、讨论

  心源性休克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心脏排血功能减弱而导致的心输出量减少,使心脏临近血管出现了代偿性收缩,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恶性循环事件,从而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5]。情况比较严重的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所以,在临床治疗中也要根据患者的心源性休克病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做到对症治疗和针对性治疗。小儿心源性休克的发病原因是心脏功能的极度减退,使其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引发严重急性周围性循环衰竭[6]。小儿心源性休克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能够加大患儿生存机会,所以该病治疗关键是早期进行明确的诊断,并在监护病房中进行严密监护的情况下给予液体复苏、呼吸支持和早期联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但因小儿心源性休克患儿的原发病不同,加上患儿的心功能情况不同,所以在治疗中需要根据个体差异给予适量的复苏液体量,补液的速度也不能太快,需根据治疗的过程中患儿的具体血压、肝脏大小和肺部湿啰音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休克纠正后,要限制液体补给量,依据患儿年龄与心功能情况,以生理需求量的50%~75%给予,且小儿心源性休克发病虽然比较凶险,只要经过正确诊断后及时治疗,其治疗效果还是较为理想的[7]。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病情比较凶险的症状,成年人大多数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其病死率可高达80%~90%,而小儿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和成人有所不同,有研究认为其病死率在75%左右。当患儿患病后,往往因为家属的不重视和对疾病认知的程度缺乏,未能及时到院抢救,从而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给患儿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医疗知识的普及,心源性休克治疗也取得了比较显着的进展,大大降低了病死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02例小儿心源性休克患儿中,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不同的患儿发病和起病的症状均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对患儿进行心脏听诊可闻及心音低钝合并奔马律,且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和ST-T段改变情况,对于原发病或者休克原因不明者,建议早期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应尽早明确诊断,为患儿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抢救时机。本研究对所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治愈48例,占总数的47.06%;好转37例,占总数的36.27%;无效17例,占总数的16.67%。对不同原发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发现PST治疗的效果最佳,FMC治疗的效果最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小儿心源性休克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且病情比较危急,临床建议早期通过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的辅助检查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和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炜,罗德宏.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183-184.
  [2] 谭照华.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7-68.
  [3] 刘智慧.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22-224.
  [4] 侯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31-32.
  [5] 吴华静,张萍,孙苏阳,等.心血管重症病房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1):1357-1360.
  [6] 冯维芳.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冠脉造影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8):4296-4297.
  [7] 李智勇.纳洛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救治中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4):143-144.
  [8] 王惠霞,王维娟,武万良,等.小儿脓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2):3346-3350.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儿科
原文出处:尹晓旭.小儿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探讨[J].当代医学,2020,26(10):140-14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儿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