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辨认患者的身份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2006 年,在中西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明确指出,医院要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正确识别患者的身份.由于儿科患者的年龄小,加之 PVC 腕带容易擦伤患儿的皮肤,甚至导致其发生过敏等皮肤疾病,患儿及其家长经常不愿意佩戴,导致儿科的腕带佩戴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为此,护士需要反复向患儿及其家长强调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并不断重新为患儿进行佩戴,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为了探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对不同时期入住我院的两组患儿的腕带佩戴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
2012 年 3 月~4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号为单号且按规定佩戴 PVC 腕带的 126 例患儿。在这 126 例患儿中,有男患儿 70例,女患儿 56 例,他们的年龄在 2 个月~6 岁之间。我们对这 126例患儿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腕带佩戴情况及其家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这 126 例患儿家长的学历情况为:持本科学历者 9 人,持专科学历者 38 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 79 人。我们使用自制问卷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①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的名称,参与陪护的家长与患儿的关系及家长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②患儿是否愿意佩戴腕带,家长是否愿意为患儿佩戴腕带,如果患儿不愿意佩戴,其不愿意佩戴的原因是什么;③护士有没有为患儿家长讲解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有没有向家长征求有关腕带的意见。本次调查共发放 126 份问卷,共收回 123 份问卷,回收率为 97%.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表 1、2.【表1.表2】
1.2 方法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新型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并将其应用于儿科临床中。
1.2.1 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简介该标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张可以填写患儿信息的纸质卡片,大小为 5×3cm,上面可填写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日期、诊断、床号;第二部分是透明的塑料硬壳(由护士使用胸卡外壳裁制成圆角矩形),可将附有患儿信息的卡片插入其内;第三部分是塑料壳的外套,由较厚的棉质布料制作而成,套的正面部分中间为镂空状(镂空的大小以能露出里面患儿的信息为宜),镂空的边缘用细松紧布缝制(为了方便插入卡片,且可防止里面的卡片脱落)。套的背面正中部分缝制有微型别针,为了防止别针扎伤小儿,我们将别针固定后,使用粗的输液管裁制成小塑料帽,套在别针的锐端部分。我们将新型小儿身份识别标识设计成型后,请制衣店制作棉质外壳,其余部分由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完成。
1.2.2 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选择 2012 年 7 月~9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号为双号的 151例患儿,为其佩戴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从入院到出院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并对陪护其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在这 151 例患儿中,有男患儿 82 例,女患儿 69 例,他们的年龄在 2 个月~6 岁之间。这 151 例患儿家长的学历情况为:持本科学历者有 16 人,持专科学历者有 53 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有 82 人。本次调查的内容及方法与上次相同,具体的调查结果详见下表 1、2.
1.3 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 SPSS15.0 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 P<0.01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使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后,患儿的佩戴依从性得到了明显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也从 57.1%提高到了 87.4%.
3 讨论
由于儿科患者的年龄较小,大多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无法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且儿科病房患儿多,家属多,环境嘈杂,同名、同姓或同音的患儿多,其家属容易误答,因此,在儿科病房中佩戴腕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普通 PVC 腕带在佩戴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护士书写患儿信息后腕带褪色严重,无法起到核对患儿信息的作用;儿科患儿好动且其皮肤薄嫩,腕带与皮肤频繁摩擦易使其皮肤出现发红、瘙痒、破损,甚至小水泡等现象;患儿年龄小,无判断力,视腕带为异物,经常用嘴啃,用牙咬,用手拽,导致护士在患儿住院期间不得不频繁为其重新佩戴腕带,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给科室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在冬季,患儿普遍着连脚的棉衣,棉衣袖子长露不出腕部,脚踝也无法佩戴腕带。护士在进行操作前要先核对腕带,而孩子一看护士要拉其手就开始大哭,所以很多家长不愿意让护士进行核对。以上都是造成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差的原因。
与传统的 PVC 腕带相比,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胸前佩戴的方式,且其体积小,重量轻,患儿不易发觉,不会将其作为异物来玩耍,也就避免了皮肤过敏、冬天无法佩戴、因穿刺需要频频更换佩戴位置等情况;附有患儿信息的卡片插在塑料壳内,不会出现字迹不清的现象;小别针上带有塑料帽,即使在夏天,患儿着单衣时也不会让其皮肤受到损伤。在患儿更换衣物时,只需将别针上的帽取下即可,操作简单。而且该标识的外形为圆角矩形,外壳为棉布,不会使患儿受伤,其家长易接受;护士在核对标识时,不用接触患儿就可以看见其信息,避免了以往在护士核对腕带时出现的患儿哭闹的现象;普通的 PVC 腕带成本为 1 元,在住院期间,平均每个患儿需更换 1 次,其成本共计为 2 元,而新型的识别标识成本为 5 元,可以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科室的经济支出,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不过,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其外壳为棉布,需反复进行清洗,若将其用硅胶材质来代替,且以蓝色、粉色来区别男、女患儿,则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邓娟,谢蓉芝,吴华颖。完善身份标识手腕带,落实护理查对制度[J].中国实用医药,2009,2(4):252.
[2] 中国医院协会。CHA.2007 年患者安全目标暨主要措施[J].中国医院,2007,11(1):29.
[3] 熊衍君,李红艳,许明芳,李晶晶。腕带对儿科患儿身份识别的 影 响 及 护 理 干 预 . 现代 中 西 医 结合 杂 志 , 2010 ,Apr.19(11):1414.
[4] 黄丽华,余文新,黄丽云。儿科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现状调查分析。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52~53.
儿科疾患中最常见的肺炎便是小儿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多数是由于抵抗力不足而致病毒、细菌等引起肺部感染性炎症。小儿支气管肺炎多数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发病,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气短并伴有呼吸困难。现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
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新生儿死亡。近年来,有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功能损害的报道越来越多,但主要是针对心肌酶谱的研究,少有针对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报道[1].鉴于此,本文选取本院于2013...
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患儿在临床中主要表现出清晨或夜间胸闷,面部部位作痒、咳嗽、喷嚏等症状,可以造成患儿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痉挛性咳嗽。在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常选取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效果非常显着[1].本文针...
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RV)引起,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多发于秋冬季。可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甚至造成死亡[1]。发热、呕吐、腹痛等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及不同程度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紊乱的消化道综合征。...
心源性休克是指因心功能不全导致心脏临近的脏器发生低灌注情况,临床表现主要有血流动力学异常与临近组织处于低灌注状态等。据临床相关数据显示,心源性休克急性发病时,其致死率达50%左右,给患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是在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验方双黄连口服液基础上调整处方量制成的,双黄连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没有明确双黄连在特殊人群的用药资料,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了这种专门针对儿童服用的双黄连口服液,适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形成于婴儿出生之前到出生之后1个月这一阶段,诱发原因较多,表现为脑损伤、发育缺陷、姿势异常、运动障碍,常合并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自理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弱等缺陷。目前,医师普遍以综合康复疗法为患儿施治,但在评估脑...
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membrance,GBM)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MN两大类...
小儿哮喘是儿科常见...
隐睾症是小儿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发育畸形,不过此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予以纠正固定,使睾丸的位置、大小及硬度在手术治疗后恢复正常水平,并不影响小儿今后的正常发育[1]。作者通过对2009年5月~2010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隐睾症患儿66例(72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