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杨红樱校园小说的创作主题探究
【绪论】杨红樱的创作特点分析绪论
【第一章】与儿童展开心灵对话
【第二章】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由衷期待
【第三章】对教育的凝重思考
【第四章】不懈的艺术追求
【结语/参考文献】杨红樱校园小说的艺术性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与儿童展开心灵对话
陈伯吹的“童心论”观点影响广泛:“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
①杨红樱就是真正践行了“童心论”的代表儿童作家之一。自 2000 年《女生日记》出版后,杨红樱便从先前的童话创作转向了校园小说创作。杨红樱的创作转型基于以下几种考虑:首先,身为童书作家的杨红樱强烈意识到应该用自己的笔来迎接女儿最美丽的青春成长阶段,“当时我女儿正读小学六年级,六年级的小女生有太多的秘密、太多的精彩,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写这样一本书。”
②《女生日记》就是杨红樱送给女儿长大的礼物。其次,杨红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杨红樱首次发表童话时是 19 岁,发表《女生日记》时已经 38 岁,因此,杨红樱已有足够的经验来进行小说创作了;最后,童话《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发表的成功,使得杨红樱明白只有贴近孩子真实生活的作品才会受到孩子的喜爱,所以杨红樱全心投入校园小说的创作。杨红樱的校园小说阅读对象主要定位在 6 岁到12 岁的儿童,定位准确,成为她作品成功的一大要素。6 岁到 12 岁阶段的孩子离开幼儿园,结束了幼儿时期,身体和精神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此阶段的孩子阅读需求旺盛,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杨红樱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孩子这一需求。并且在创作校园小说的过程中,杨红樱始终坚持儿童至上的观念进行创作,她不仅深入了解儿童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也从多年与孩子亲密接触中总结经验,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红樱的校园小说创作始终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并降低姿态,达到了与孩子的平等对话。
第一节 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理念
杨红樱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理念,这与杨红樱早期成长经历和职业经历等因素息息相关。杨红樱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十分自由。杨红樱曾经说过:“马天笑这个人物的生活原型应该是我的爸爸,他有童心,有生活情趣,喜欢玩,可以玩得花样翻新。我小时候是一个并不出色的孩子,他对我没有太高的期望值,我是在一种宽松自然的教育下长大的,所以我的童年快乐、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①父母的自由教育方法对于杨红樱后来形成的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养成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除此之外,杨红樱的职业经历对于创作理念的形成也不容忽视。杨红樱曾经的 6 年的教师职业生涯使得她对于儿童生活十分熟悉。童书编辑是杨红樱继教师职业后从事的另一职业。童书编辑要求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阅读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杨红樱真正放下姿态,以孩子的角度从事编辑工作,从中她感受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掌握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方式。另外,母亲的角色对于杨红樱的创作影响同样深刻。
更重要的是,杨红樱还是一位时刻热心关注教育事业的人,她大量阅读教育方面的书籍,像卢梭、埃里克森、华生、斯金纳、皮亚杰等人发表的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着她都有所涉猎,并仔细做读书笔记。总之,杨红樱的童年经历、职业经历、母亲角色以及专业知识都对她所坚持的“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理念有很大影响。
杨红樱多次表示自己喜欢被称为“童书作家”,她的主动“降格”意味着她更多考虑到了童书作家的责任、能力,以及童书作家究竟应该怎样化复杂为简单,更好的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所接受。杨红樱在创作过程中坚持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她不仅给孩子安排了好看的故事内容,更借富有意味的教育故事培养了孩子美好的品性,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所谓“以儿童为本位”,就是充分尊重与理解儿童,发掘每位儿童的存在价值,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得儿童的天性得到自由健康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以儿童为本位”
并不是放纵孩子,作为成人同样要对于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杨红樱明确自己作为童书作家的任务,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孩子养成优秀的个人品格。杨红樱深刻意识到儿童文学相较于成人文学的独特之处,她的成功以及孩子对她校园小说作品的喜爱也就水到渠成了。
秉持着“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理念,杨红樱在校园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形象,比如《女生日记》中的冉冬阳,《男生日记》中的吴缅,《五三班的坏小子》中的肥猫、豆芽儿、兔八哥、米老鼠,《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的坏小子组合,《淘气包马小跳》中的马小跳、安琪儿 他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孩子形象,每个人都具有一些小缺点:马小跳、肥猫等孩子的淘气顽皮,安琪儿的木讷,吴缅偶尔的小心眼,冉冬阳有时过于波动的情绪状态等等。杨红樱并没有回避它们,她用宽容的心包容了这些孩子身上的缺点,而恰恰正是这些小缺点使得这些孩子形象更深得读者喜爱,他们的真实、不做作、善良打动了读者。杨红樱理解这些孩子的精神世界,尊重他们的天性,并发掘每一位孩子身上的特殊潜能。通过流畅幽默的叙事手法,使得小说的娱乐性达到最大化的同时,也发扬了儿童身上的“游戏精神”.杨红樱在校园小说中又采用了儿童为主体的“第三视角”叙事角度,运用儿童式的话语和心理娓娓道来,而杨红樱则躲在背后把握全局,适当的给予孩子一些成长方面的建议,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节 持有童心的创作态度
杨红樱一生的愿望就是“破解童心”.很多小读者在阅读完她的校园小说之后,都惊叹杨红樱对于当下儿童生活的真实刻画。杨红樱始终认为,作为儿童文学作家,写出好作品的前提就是要保持一颗童心。持有童心的创作态度在杨红樱的校园小说中一方面表现了她对于童心的崇拜,呼吁成人们也应该保持童心,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时代中,持有童心是一件既宝贵又可以化解许多烦恼的事情;另一方面,还表现了杨红樱呼对于儿童美好童心的呵护。童年因为童心才能变得美好,没有童心的童年只是缩小了的成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繁重的课业与升学压力等等都给儿童带来了许多负担,使得他们的童心一点点的被销蚀。所以,在她的校园小说中,她始终坚持童心的创作态度,目的在于帮助成人们找到童年的美好回忆,更是让童心回归孩子。而持有童心的创作态度在杨红樱的校园小说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杨红樱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细腻心理的准确把握上。杨红樱认为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靠观察、体验获得感性认识,二年级的学生慢慢适应了小学生活,三、四年级的学生是最自由快乐的时期,而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会导致情绪波动比较大,可见杨红樱对于各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十分了解。
首先,杨红樱在持有童心的创作态度下,在她的校园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童心未泯的成人以及天真烂漫的孩子形象。这其中就包括许多“大孩子”:《女生日记》中冉冬阳的父亲虽然人到中年,可是具有一颗不老的心,六一儿童节俨然已成为了这位“大朋友”的节日,这一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发生的场景很好的诠释了杨红樱持有童心的创作态度;《淘气包马小跳》中的马天笑是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士,知名玩具厂厂长,同时也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老顽童,他喜爱看蜡笔小新,还和儿子看美女警察,互换身份,甚至帮助儿子写作业,很明显,马天笑不仅是马小跳的父亲,更是马小跳的童年玩伴;《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的米兰老师时髦漂亮,类似于动画片等这些新鲜的事物米兰同样喜爱,米兰是一位打破传统意义上“严师”的童心老师 杨红樱之所以塑造这些童心未泯的成人形象,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对于她父亲的忆念。杨红樱的父亲就是《淘气包马小跳》中马天笑的原型,她的父亲始终坚持着自由平等的教育理念,对于杨红樱从来没有过高的期盼与要求,而是希望女儿做一个快乐、善于观察并体会生活美好的孩子,这对于杨红樱未来的创作理念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杨红樱对理想家长的期待,她期望家长们应该做到有童心、有耐心,并且与孩子做朋友,平等和谐相处。
除了这些成人,天真烂漫的孩子形象更是不胜枚举,其中包括像淘气包马小跳,他聪明淘气、天真善良、乐于助人;安琪儿,性格憨厚、内心美好,常常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肥猫,身材微胖、贪吃爱玩,活脱脱一个可爱的小胖墩;米老鼠,身材瘦小、头脑精明,常和小伙伴们做恶作剧;豆芽儿,头大体小,活泼可爱 这些儿童形象虽然性格各异,但是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美好的童心。
杨红樱不仅歌颂赞美了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身上所折射出的美好童心,同时也呼吁儿童的正常成长顺序方式,即从幼稚到成熟。在这一过程中,成人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保护孩子美好童心,切勿拔苗助长。
其次,杨红樱持有童心的创作态度还体现在了校园小说故事内容的叙述方式上,具体表现为她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细腻心理的准确把握上。比如关于女生减肥的问题上,《五三班的坏小子》和《女生日记》两本书中都有描写,但是叙事方式却不同。《五三班的坏小子》中夏雪儿羡慕模特的身材决定减肥,饿着肚子上学,肥猫知道后对于夏雪儿减肥嗤之以鼻,品头论足,并声称“减肥的都是大傻瓜”,紧接着,肥猫又拿出他的“中国式汉堡”勾引夏雪儿,弄得夏雪儿恨得牙痒痒,杨红樱在刻画这一情节时注重两人外在的互动;在《女生日记》中,时间推移到了六年级,此时孩子的内心较比五年级成熟许多,内心感受更加丰富,更注重个人主观感受。所以,冉冬阳决定减肥,她的同桌乔丹并没有给予过多关注,只是在课堂上小小捉弄了一下冉冬阳。这一情节刻画的不同体现了杨红樱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和性格的准确把握。另外,关于高低年级学生课下抢乒乓球桌的情节,在《小女生金贝贝》和《五三班的坏小子》中刻画也有所不同。《小女生金贝贝》中杜歌飞好不容易抢到乒乓球桌,可是却被高年级的男同学“骗”走了,杜歌飞知道自己势单力薄,索性耍赖,看到高年级男同学要硬来,金贝贝挺身而出,以杜歌飞的爸爸是警察为谎言把高年级学生吓走;《五三班的坏小子》中肥猫同样跟高年级学生抢乒乓球桌,双方僵持不下,“假小子”戴安及时出现,勇敢与高年级男同学对峙,最终帮助肥猫赢得了乒乓球桌。不同刻画方式,源于杨红樱对于一年级孩子和五年级孩子的不同心理的体察:一年级孩子力量不够,只能智取;五年级孩子逐渐强壮,可以进行正面交锋。从中都可以看出杨红樱对于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
第三节 “缩小自我”的创作姿态
一位中学生在给杨红樱的信中,把杨红樱当成了知己,并认为杨红樱并没有成人高高在上的态度,而是和每个孩子平等相处、对话,认真书写孩子生活的快乐和悲伤。杨红樱的作品之所能获得孩子如此的热爱,她所采用的“缩小自我”的创作姿态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她没有高高在上,而是采用了与孩子平等的姿态进行创作,运用孩子的思维,采用孩子能理解的叙述方式,这成为她所有小说作品的创作姿态。在创作时,杨红樱会不自觉的进行角色转换。由知名的童书作家、孩子的母亲的角色转换为一个小学生,将自己缩小,她不怕别人嘲笑她的水平低,在她的内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创作出真正的被孩子喜爱,甚至感染一生的好作品。杨红樱的创作目标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事实证明她成功了。杨红樱没有什么秘诀,她只是把自己变小,研究孩子不同阶段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再结合自己成长的回忆,慢慢赢得了孩子的心。人类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身体机能与思维逻辑都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发展成熟,所以成人与孩子的阅读习惯与特点大相径庭。杨红樱更多的考虑到了童书作家的责任和能力,以及童书作家应该怎样化深为浅,用一种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叙述。“因为儿童正处在成长期,所以童书作家背负的责任非常大,我认为好的童书,应该兼容情商、智商、玩商这三方面的因素。把对儿童的性情培养、知识传达、有趣的故事有机的通为一体,这是童书作家应该努力做到的,也是童书作家的难度所在。”
从过去的教育情况来说,社会更加注重初中以及高中的教育,对于小学教育似乎有点得过且过,这种教育观念也会影响到文学工作者,描写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是很多儿童文学家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因为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速度过快,而且孩子太小,很多人没有耐心去研究他们的生活,更没有耐心去为他们写作。而杨红樱恰恰真正降低姿态,缩小自我,开始对小学生活的细致思考和密切跟踪,并且运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来生动叙述。
杨红樱的全部校园小说都体现了她缩小自我的创作姿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男生杜歌飞》和《小女生金贝贝》。这两部作品是专门为一年级孩子量身打造的,讲述了发生在杜歌飞和金贝贝身边的故事。一年级孩子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却不容易书写,这要求作者需要足够的耐心去观察思考。毕竟一年级的孩子刚刚离开幼儿园,各方面发展都很稚嫩,思维和行动都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因此,很多人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但是杨红樱却真正降低姿态、缩小自我,认真研读两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精心描绘他们的现实生活。在这两部作品中,会出现孩子掉牙、帮老师干活、尿裤子、手拉手过马路等简单琐屑的小事,杨红樱的过人之处是不仅能发现这些小事,更通过精心构思安排将这些故事生动形象的讲述了出来,让孩子读得懂,能唤起他们的记忆和想象。《小男生杜歌飞》中的杜歌飞,只有 7 岁,天真可爱,喜欢美丽的林老师,初次见面蹦上蹦下,向林老师展示自己的“才华”,十分好动;他贪玩,课间抓紧时间玩,忘了上厕所,所以尿了裤子,最终还是林老师帮他换了裤子;学校组织打针,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勇敢,奖励第一位去打针的同学一朵小红花,杜歌飞志在必得,谁知一上去就哇哇大哭;他的理想也很多变 再看看金贝贝,和杜歌飞是同班同学,她是一个有点倔强的可爱小姑娘:金贝贝因为换牙导致读课文不利索,可是她却不气馁,坚持把课文读完了,得到了大人的尊重;班级里选干部,她同时答应了杜歌飞和“小眼镜”,可是真正选择的时候,矛盾纠结的金贝贝竟然选择了自己;金贝贝课间玩“谁是木头人”,金贝贝竟然为了遵守规则,在校园站了一节课 总之,在我们眼中那么平常的事物,在杨红樱笔下却是那么精彩,让人不得不佩服杨红樱细致的观察力和灵巧的文字表现力。杨红樱在这两本作品中,真正走入孩子心灵,破译了心灵密码,降低姿态,不仅满足了孩子阅读需要,同时展示了其真实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杨红樱以她丰富的个人经历和对于教育的探索思考,最终形成了其科学的创作观念,包括以儿童为本位的创作理念、持有童心的创作态度以及“缩小自我”的创作姿态。杨红樱的创作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尊重并理解孩子,把孩子真正当成有独特的价值的个体来进行对待的,可以说,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真正做到了为“当代儿童代言”,从而揭开了儿童内心的神秘面纱。
张天翼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其创作的作品内容涉及长、中、短篇小说,剧本,文艺评论等多个领域,而其中尤以儿童文学创作成就颇丰。新中国成立前,他的三部长篇童话及数篇儿童小说和寓言相继问世,新中国成立后的他,更是将创作重心转移到...
云南儿童文学自20世纪进入新时期以来,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创作成就斐然,在全国儿童文学中占有重要一席。作家们充满浓郁边疆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抒写,灌注了云南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群体个性,他们以骄人的成就构筑了云南儿童文学生态群落,被誉为太阳鸟...
(三)虚实的形象刻画针对儿童这个特殊的阅读群体,文学创作的进行首先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相对于儿童的身体运动机能发展来说,他们的思维发展较为迟缓,原因就在于有关思维调节的额叶、胼胝体发育较为迟缓。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文化建设对今天这个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横行的时代有特殊的意义。在规划、实施文化建设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是一个需要谨慎辨析、深入思考的精神现象。英国学者阿诺将文化定义成精英的精神产品。文化是人们能够想到并知道的最好事物这种说法也影响深远...
孙幼军是一个涉猎广泛、创作体裁颇丰的作家,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童话作家,但是除了创作童话,孙幼军同样创造出了一个精妙绝伦、真假难辨、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幻想小说世界。...
自1980年第一次撰写儿童文学论文《安徒生童话的艺术》以来,王泉根在儿童文学领域砚耕不辍,三十年耕耘,三十年砥砺。上世纪80年代,他坚守儿童文学这一寂寞专业,90年代,他大力弘扬中国儿童文学,新世纪以来他不断关注儿童文学新现象王泉根始终守望着儿童...
游戏是整个童年最真实的生活,是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本能需要和释放,在游戏中,孩子们忘我地投入、肆意地玩耍嬉戏、大胆自由地幻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曾说: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游戏的意义即其生活的意义,游戏是纯粹的生活,生活是纯...
江西石城作家曾小春凭借富有审美蕴藉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广大读者所认识,在当代文坛尤其是儿童文学的艺术殿堂中建构了独具审美风格的文字之塔。从叙事学角度看,作家在内聚焦叙述视角、不可靠叙述上的独具匠心,以及对中国古典美学价值的巧妙整合,构成了其...
文学接受是一个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构建的动态过程,是文学活动的全程性接受,在作家创作开始和进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接受的历程.儿童文学的首位接受者和阅读者是儿童,而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往往又是成人,由于儿童和成人在审美心理和文学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
在现代性的逻辑框架中,儿童身上的新质品格逐渐彰显其勾联中国现代转型的本体价值。将儿童的发现理解为人的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五四时期学界的共识。周作人就曾指出:一国兴衰之大故,虽原因复杂,其来者远,未可骤详,然考其国人思想视儿童重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