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谷应将有一本融散文和摄影(拍摄的是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儿童的手工作品)于一体的书出版,我就天天盼望着它的早日面世。 刚刚拿到这本书,我就放不下了。 读着一篇篇散文,欣赏着一幅幅摄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爱不释手”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我甚至说,拿着这本书,我不只是在用眼睛“阅读”,我是在调动所有的感官在“品味”,在“玩索”,这是一种如醉如痴的欣赏。
我要说这是一本独特的书,一本奇美的书。翻开这本包容了关于五十六个民族儿童艺术制作摄影和文学美文的书,单就那一件件稚拙的手工制作,我就发现了一个孩子的独特世界。它蕴含着孩子眼中的天地万物,内容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它包含了儿童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如“土玩”中的泥牛、泥马、陶哨、泥号号;“木玩”中的木雕、木贴;“竹玩”中的酒水提子、竹鼠;“纸玩”中的飞鸟、各种剪贴;“草玩”中的草球和各种编织;“石玩”中的卵石人面;“金玩”中的门环、骑驴人等等,其他如桦树皮、藤条、麻线、鱼皮……世间万物,在孩子的手中都可变成艺术品。我在欣赏这些出自儿童之手的艺术品时,感受是多方面的。尤其当我阅读了作者那些精美的散文时, 我更加体会到儿童艺术品丰富的内涵。
首先,它引发了我对童年的追忆和儿童神秘世界的向往。在儿童的思维世界中,活跃着“泛灵心理”,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线一羽,一花一叶无不具有人的心灵,都与人的心灵相通,都可以变成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我还领受到,这些艺术品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多姿多彩、光怪陆离的形象中,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气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这就是在质朴、超拔的想象中表现出的韵味、风骨、气质、虚实、写意等等审美特征。 由于这些艺术品源于自然,出于劳作,表情达意无不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我还感受到了这些艺术品的鲜明特色,它粗犷、俚俗、野趣。
它的特色是不可替代的,不会重复的。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文明,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点。 它可以召古唤今,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造所借鉴。这些艺术品之所以百看不厌,值得反复品味玩索,是由于我完全被孩子的想象力所折服。 通过儿童的眼晴、儿童的想象,他们把自然的“原型”升华为艺术的“造型”。 我相信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天然地懂得“变形传神”,懂得“以神传情”。因此,他们创造的艺术品,表现了夸张、质朴、稚拙的美。夸张变形是儿童感受生活和艺术构思的主要方法。无数的艺术品和事实,证明着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和艺术大师们的创作有着天然的联系。 艺术的返朴归真,必然回归到儿童的纯真、质朴和自然。
我在细细寻觅孩子们艺术创作的秘密时, 谷应的散文给了我一把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她的散文题材丰富,五十六个民族的民俗民情,传统文化,以及当代多姿多彩的生活,都在她的散文中一一展现。 这些文字表现的是诗化的生活,是诗化的散文。谷应以一个画家的眼睛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 撷取生活的美。 她以一颗母亲的心,也以一颗童心表达着她的感受。 首先是她发现并赞颂了儿童的艺术创造力。她的文字充盈着爱与热情。诗情画意在她的散文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不会动手的人就不会生活,也不会懂得生活中的美。 ”(《老教师》)这句话可看作作家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感受。 美是用心灵创造的。谷应的这些散文,有的接近小说,有的偏重叙事,有的偏重抒情,有的短章像散文诗,有的像不分行的诗,每一篇都可当作美文来欣赏。最为感人的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作者的爱心。
她的目光在注视着孩子的时候,闪烁着慈爱、幸福、快乐的光。她天然地是孩子的朋友。 她所到之处,无论语言、生活习惯有多么不同,只要有孩子,就有欢乐,就有心灵的沟通,就有诗情,就有泉水一样的文思喷涌而出。
她的散文不是摄影的说明书、解说词,是她对各民族孩子由衷的爱的流露。她的散文创作源于各民族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与她所珍藏的那些儿童艺术品, 在气韵和情调上是和谐统一的。 她将散文的语言之美,和艺术品的色彩之美、造型之美融为一体。图文并茂,它为培养和发展少年儿童综合的艺术特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把想象艺术(文学)和视觉艺术(摄影、造形)完美地结合起来。作者不刻意追求散文的儿童视角和儿童特点,只是平实地、自然地,然而是深情地表现了儿童生活,从他们的生活中折射出淳厚的民俗民情,传统文化的光彩,因此它是一本涵盖不同年龄段、老少咸宜的书。
这是一本内容丰厚的书。 它很难归类。 它集文学、绘画、工艺、摄影于一体;各种艺术样式互相映照,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流光溢彩的艺术世界。 它给予我们丰富的儿童的艺术创造力,想象力,思维特征,都在散文中得到了描绘和表现。 我从这些散文和摄影中看到了儿童与玩具、与大自然、与人的互动式的交往,儿童的游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这本书堪称一件上乘的艺术品,版式设计独特,总体布局大方,色彩的明暗,线条的流畅,如梦境绚丽多彩。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