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理学论文 >

法治乡村建设中基层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农家参谋 作者:刘倩
发布于:2021-08-17 共346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基层法治建设论文范文第五篇:法治乡村建设中基层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简介:刘倩,1986年生,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西大学,中共昔阳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法学理论、党章党规等。;

  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乡村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领域、重要环节。法治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三方面对法治乡村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笔者从法治乡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客观分析,最后提出基层领导干部在法治乡村建设中提升法治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基层法治建设.png

  1 法治乡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于2018年1月2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以及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等12个方面提出战略性意见,其中第六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中明确提出了法制乡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1.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共11篇37章,其中第八篇中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这一篇中第二十六章提出要"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1.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明确提出了13个"坚持和完善",其中第八个"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中明确要求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1.4《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中分别就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组织实施提出具体措施。其中,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这一条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

  1.5《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明确了法治乡村建设的要求、任务和实施要求,必将推动乡村治理更加精准、有效。

  2 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法治乡村建设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辟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全会明确对基层治理提出新要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基层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没有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而乡村治理又是基层治理的重要领域、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法治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法治乡村建设必将为乡村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

  2.2 法治乡村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法治也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有的乡村法治意识相对薄弱、乡村腐败事件、农村黑恶势力等等,阻碍着法治乡村建设,影响着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所以,建设法治乡村,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

  2.3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建设法治乡村提出明确要求。乡村振兴,必须以乡村的有效治理为前提。法治乡村建设必将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

  3 基层领导干部在法治乡村建设中如何提高法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六大科学的思维方法。法治思维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六大科学思维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合法性思维、规则思维、权利义务思维、公平正义思维、责任后果思维、程序性思维六个维度。基层领导干部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头雁,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法治乡村建设的成效。所以,领导干部必须从以下三方面提升自身法治能力:

  3.1 要树立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理念

  3.1.1 必须树立信仰宪法、法律的理念

  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僵死的法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热的信仰。"笔者认为,信仰法律就是对法律条文背后所蕴含的法的精神、法所追求的价值的一种信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三十周年大会上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正因为宪法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通过庄严的宪法宣誓仪式,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对宪法信仰与敬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法治乡村建设重点在于树立法治理念。领导干部只有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才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与良好氛围。此外,还要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3.1.2 要尊重司法独立,维护司法权威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然触犯了法律,但只是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则毁坏法律--就好比污染了水源。"司法腐败是危害最大的腐败。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大力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尊重司法独立,维护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2 要在建设法治乡村的实践中提升法治能力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讲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领导干部要提升法治能力,说的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多实践,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提升本领与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领导干部要全面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八大执政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领导十四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笔者认为,本领就是能力的意思。所以,要增强依法执政的本领就必须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法治能力。所以,领导干部个人不仅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楷模,而且还要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具体的案例中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人民群众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主人,推进乡村依法治理。

  3.3 要积极学习、借鉴"枫桥经验"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新时代领导干部要更加积极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发动群众参与、保障群众受益、做到群众评判,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真正让自治、法治、德治三方面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治理更加精准、有效。

  综上所述,基层领导干部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头雁必须首先树立法治理念,提升法治能力,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法治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必将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必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必将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

  [3]《乡 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中共昔阳县委党校
原文出处:刘倩.基层领导干部在法治乡村建设中如何提升法治能力[J].农家参谋,2020(20):23-2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理学论文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