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尤为重要.在中学阶段,各科所进行的教育中,政治教学得天独厚,但也不勉有说教的枯燥,其他学科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语文教育学还有其独特的魅力,下面笔者谈一谈在实际教学中的有关法制教育的几点感受,以飨读者.
1、语文教学中要经常进行法制教育
青少年正是人的价值取向、情感取向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其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它既不像政治学科的枯燥说教,也不像数理化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语文有其独特的学科特性,因地制宜地在教学中渗入法制教育更是语文教学不可推缺的责任.譬如在话剧《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分角色教学,排练了多次有声有色的课堂话剧,要求有原告、被告、主审法官,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人证、物证、有申诉状和辩护辞.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形象直观的印象,大大加强了学生们的法制意识.还有,在教授《离太阳最近的树》
时,采取央视《今日说法》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实际,展开联想,以损坏红柳树这一案例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引发深层思考,对事件本身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己树立很强的环保意识,对比周围的人和事,规范自己的行为.
2、把握课文中德育渗透的重点
有时候,一篇课文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存在着多义性.此时,语文教师就要突出重点,抓住中心.在此,可以用综合、对比、选择的方法,找准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突破口.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虽然都有其闪光的思想和精神,但侧重各有不同,有的是爱国主义,有的是集体观念,有的是自强不息,有的是舍己为公……,当我们教完一篇课文时,完全可以把课文中高尚情操和闪光思想联系起来,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一些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议,最后让他们作出选择.尽管选择各有不同,但无意中却让学生们进行了思想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这种方式,对德育渗透来说,是极其自然地突出了重点,有机地统一了课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最终达到作品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的效果.
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适时有度
法制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过而为之.
语文教学固然有独特的优势,但语文毕竟是语文,绝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而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有度地进行法制教育更是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遗忘的准则.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适时有度恰如其分地进行法制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难以推缺的责任,但要是过了,将会是"绿色原野上去吃枯草"又如两梦都是美好的,倘若在坚实的地面上,能够同时将两个梦想,都变成现实,那确再理想不过了,然而,至少到目前为止,历史却常常迫使人们在作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就像熊瞎子摘桃子,摘一个,扬一个.语文与法制就是那两个美好梦,关键要适时有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法制教育既要"温情脉脉"也要有"微笑的两靥".语文老师不能看到"赡养"一词,就向学生兜售《未成年人保护法》看到"婚姻"就说《婚姻法》,有些东西"矫枉过正"造成的历史夸张,最终还会弹回到适中的位置上去的.
4、语文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不能牵强附会
教学的环节很多,但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想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需要老师为之付出巨大的精力.语文教学有其特有的教育原则和教育规律,在实际教学中绝不能为了法制教育而在语文教学中牵强的渗入,这样势必造成"鱼和熊掌"都不可得.特别要防止形而上学,不能穿凿附会,生拉硬扯.那种"穿靴戴帽"的方式,本身就是守旧的,从长远看其效果是适得其反.
5、语文教学中渗入法制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教学是一个慢化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英雄主义的事业,它需要一个人一生的努力,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能以自己的行为道德标准要求任何一位学生.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甚至要为之付出几人的努力,人心就是这样的微妙.一半是水,一半是火焰.尽管每个时代都有那么一批高尚的人,尽管我们也可以乐观地指望这样的人将来越来越多,但迄今为的历史表明,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罗素说:"在一定程度上,文明是社会不公推进的."所以凯恩斯说:
"要注意!……至少在一百年内,我还必须对己对扬言美就是恶,恶就是美,因为恶实用,美不适用,我们还会有稍长一段时间要把贪婪、高利剥削、防范戒备奉为信条.只有它们才能把我们从经济必然性的地道里引领出来见天日."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对政治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延续,完成这一任务,语文学科具备了特殊的条件和功能,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德育渗透,有效地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从总体上来看,人们还是比较注意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和兼顾一些德育教育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我们之所以把它详加论述,并不是要削弱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不是把它与德育教育对立起来,而完全是为了更合理、更准确地处理和把握好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却与以往贯穿的德育教育还是有区别,它更讲究艺术性和语言的特殊功能,是一种"渗透式"的德育教育.
在语文进行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要随时地进行,但要适时有度,不能为了法制教育而牵强附会,更不能为了法制教育而"急功近利".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阵地, 而班级又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具体阵地。因为只有保证了安全才能谈其他教育。这样说来, 就需要班主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1中职学校加强法制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我们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中考落榜生,然而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能够通过学习技能来提高生活质量,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但也有部分问题生存在思想单纯,辨别是非能...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 实现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就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 法制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能够打开教学活动的新世界, 让教学活动具有更高的有效性。...
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出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犯罪低龄化的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我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缺乏集体观念和法制观念,中职院校在政...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句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很强的塑造性。法治观念应该从小培养,这样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乱纪行为,让孩子在健康、纯净的环境中成长。品德与...
党的十八大作出加强法治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在技工院校中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 大学生犯罪率显著上升, 大学生受骗、参与非法传销、陷入网贷纠纷的案例也日益增多, 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法治的程序与实质可以注意到,在对诸种合法性观念的上述说明中,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个有所判定的合法性陈述。不过,这是一个部分性的判定,即我们质疑了实证主义以效率为价值的合法性观念,或者准确地说,实证主义的形式法治观不足以为多元复杂...
在我国教育事业中,高职院校属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法制教学的角度来讲并不乐观,高职院校中学生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比较常见,校园暴力发生的概率也在不断的提升,而且进行法制教育依然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