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中华五千年,唐朝可谓是我国封建时代所建设的最为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政治外交,都取得了超前的突破,给后世王朝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借鉴作用,包括对之后朝代的法律编纂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唐律疏议》的诞生主要是依靠永徽四年唐高宗所制定的律疏,进而演变成为《唐律疏议》。而后,唐玄宗时期又对律疏进行必要的删改和增添,推动了《唐律疏议》的形成和完善。也正是这样的关键一步,让《唐律疏议》的整体格局固定,包括内容和形式一直沿用多年。本文主要研究唐律到《唐律疏议》的发展变化历程,继而探讨在整个变化的历史中,《唐律疏议》如何产生与发展,最终探讨其对后世法律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唐律;唐律疏议;演变;
一、《唐律疏议》的初步形成
《唐律疏议》是我国目前已知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是我国传统社会法典的典范与中华法系的典型作品,在全球法制发展历史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也是中世纪时期世界法典的典型佳作。而《唐律疏议》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才得以产生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唐律疏议》的形成历史。
(一)《唐律疏议》产生的历史渊源
公元618年,唐朝由李氏父子建立,其总结经验教训,并吸收以往朝代的治国之法,并结合自身情况增添了一些能够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例如:对中央和地方的相关行政制度进行调整,重视吏治,广开言路,并对科举制度的漏洞进行弥补改善,强化新体制来推进生产发展,以此促成大唐盛世。唐朝的某些制度,不仅对唐朝社会的各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还给后世所建立的朝代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最终使唐成为自汉之后最为昌盛繁荣的朝代之一。
第一,唐朝初期的社会环境为《唐律疏议》的产生创造了和谐且稳定的基础环境,促使法律和历史密切融合起来。《唐律疏议》最初修订时间是唐朝初期,而《武德律》是唐朝制定的第一部律法,《贞观律》健全且丰富了律文,《永徽律》继续沿用《贞观律》的主要内容,《永徽疏议》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疏议”的部分内容,《开元律疏》依然使用《永微律疏》的体例与核心内容。在这个阶段,唐朝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扭转了隋末时期的经济萧条的状态,创造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华年代。在《唐律疏议》最初产生的永徽时期,也表现出“有贞观之遗风”。唐朝初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唐律疏议》的修订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唐律疏议》也无法制定出来[1]。
第二,当时我国法制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夏朝就出现了法制的雏形,此后不同朝代都创建了自身的法制,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促进法制不断朝前发展。最初在西周的时候“三典”观念就正式产生,也就是“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此后,也在法典体例与内容等环节进行创新与丰富。从体例内容上进行分析,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法经》六篇,汉朝进行改善之后执行了《九章律》等,在隋朝《开皇律》正式制定完成,分为十二篇,且都有明确的篇名,为《武德律》和后续的《唐律疏议》所传承,之前朝代制定的法典也都被《唐律疏议》所吸收与采纳。漫长发展经验的积累为《唐律疏议》的制定提供丰富的资料,也是《唐律疏议》得以制定的重要机遇。《唐律疏议》的修订者紧紧抓住了历史发展机遇,修订出我国第一部流传百世的法典[2]。
(二)《唐律疏议》的初步形成
唐律的形式多样且复杂,根据研究结果可知,主要涵盖律、令、格、式四部分内容。目前从狭义角度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其通常表示《唐律疏议》,主要内容为四部分,分别是律文、疏议、问答和注释。后三者对律文起到解释补充的作用,而作用的发挥必须经过皇帝的许可,这意味着这部法律效力的强大。后来,人们把律文和疏议并称为《唐律疏议》,这一行为意味着我国律学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已经开始落实于司法实践过程中,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3]。
法典出身的《唐律疏议》相较其他法典是存在个体特色的,其突出之处在于内部的法条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也是法条解释的整合,两者的联系共同构成了《唐律疏议》,这便是其区别于其他法典的关键之处。《唐律疏议》是在唐高宗时期产生的,可以说是唐朝的第四部法典,第一部是唐高祖所推出的《武德律》,这部法律的编写过程持续了十年才最终诞生。由此可见,任何法典的执行都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短期内无法制定成熟的法典。而在法典制定之后也要经历历史的洗礼,经历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证明其实用性[4]。
首先是“律学未有定疏,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凭准”。从唐太宗时期开始,唐朝就已经出现了律学这门科目和相关学堂,主要用来传授法律相关的知识,为社会输送法律人才,同样科举考试也加入了该门学科,为的是能够选拔在律学方面的出色人才,而当时法律的弊端在于只有类似《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等的法规,而缺少必要的解释和阐述,这导致科考难以统一标准。
其次是“刑宪之司,执行殊异,大理当其死坐,刑部处以流刑,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不有解释,触涂睽误”。意思是因为缺失必要的法条解释,导致司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存在主观性,难以统一,因为每个人对法律的理解是不相类似的,因此对于同个案件,所作出的裁决也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大理寺判为死刑,刑部以流刑判处,而有的地方司法部门判定杖刑等。
针对上述情况,永徽三年高宗皇帝派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等人对《永徽律》的条文一一进行解释,并将法条解释进行编纂成书。一年后,通过不懈努力,“迈彼三章,同符画一”的条文解释书籍最终完成编纂,总共30卷内容,被后人命名为《永徽律疏》。
我国律学研究学者一直将“律疏”或《永徽律疏》和《唐律疏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这样的方法是存在可取之处的,由于很多文献都表明这些着作的编纂人是长孙无忌,这同上文所讲到的律疏作者同为长孙无忌达到统一。尤其是两者的内容存在很大的一致性,尽管当前已经无法再看到《永徽律》,但是可以根据现有的线索进行推断。由此可见,很多现有的从《永徽律》中传承下来的条例和《唐律疏议》是相一致的。日本从前有《养老律》,这也是沿袭我国唐朝《永徽律》而编写成的。即使现在已经找不到《养老律》的完整版本,但是还能寻到一些残留的部分条文,将所搜集的材料同《唐律疏议》进行对比,会发现存在绝大多数的内容是相似的,其中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因为两个国家社会状况的差异,日本在编制法律的同时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随后,敦煌、吐鲁番也发现了我国唐代产的一些法律书籍,将所出土的文物同《唐律疏议》对比可知,很多内容也是存在一致性的。所以,《永徽律疏》是《唐律疏议》的前身,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唐律疏议》的基本定型
《唐律疏议》的编纂完成主要是取决于《永徽律疏》的指引,但形式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改善,之后的唐玄宗时期,才开始经过逐渐演变成形。唐律的形式多样且复杂,主要涵盖律、令、格、式四部分内容。从狭义角度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为律文、疏议、问答和注释[5]。
唐玄宗可谓是我国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位皇帝,开元盛世便是他创造的,唐玄宗对法律尤为重视,登基之后,对法律进行多次的修改,同时还命人编纂了很多部法条,在开元二十二年,又派相关人员进行删改,通过多方的删改,慢慢地产生了相对完备的新的律疏,被后世称为是《开元律疏》或《开元二十五年律疏》,若拿来和当前留存的《唐律疏议》进行对比,会发现两者存在很强的相似性。
第一,内容存在一致性。很多在吐鲁番出土的唐朝法律文献中,都会出现一些条文类似《开元律疏》,就这些条例看来,其同《唐律疏议》大致相同,仅仅是个别的字词会有所出入。尤其是“河字17号开元名例律疏残卷”,其中记载了很多唐代律疏卷中有关官当和除名的相关措施,时间标明是“开元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并且在文中出现了类似“制书”“制敕”等字,不同于唐玄宗时期的是其中的“期年”直接用“周年”来代替。将上述的文书同《唐律疏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观察出两者的显着差异在于《唐律疏议》“官当”条疏议相较17号卷多了一句话如下:“用官不尽,一年听叙,降先品一等;若用官尽者,三载听叙,降先品二等。”究竟为何会有这样一句话的差异呢?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引申到《开元律疏》和《唐律疏议》之间的联系层面,不同的研究学者对其产生差异化的观点。学者王仁俊表示,“确有命意,当非脱漏”,是由于当时开元时期编纂条例的官员故意删减导致的。认可他观点的还有学者刘俊文,当然他也支持“盖开元二十五年律疏所刊削者”。同时郑显文也表示认可,此外他还提出,现有的《唐律疏议》和开元二十五年的《开元律疏》是归属于不同的版本体系的,前者属于《永徽律疏》。学者仁井田陞等在其学说中表示,这个问题来源于“残篇有所脱漏”,其认为两者之间是存在必要的联系的。
第二,避讳等专有名词相一致。现已不能看到《开元律疏》的完整版本,后者的研究只能基于对吐鲁番出土的文物进行对比研究,这导致不能整体分析,但是还是有大部分信息可以通过推测得知,例如其中必然有条例是为了避讳当时的统治者的,还有朝廷官员的名称也都是按照当时情况进行真实记录。学者仁井田陞等曾经对其中的避讳和专用名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就其研究成果分析,其中的避讳内容和专用名词都是在唐玄宗时期所产生的,但是一直沿袭到非开元时期,包括御玺称御宝,诏书称制书,或是文中很多涉及唐玄宗等皇帝的地方都被调整过,例如“显”改作“明”“露”“言”,避唐玄宗讳将“隆”改成“崇”等。有些避讳用语和专用名词和条文的内容联系不大,只是基于形式的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界定。
三、《唐律疏议》在唐朝以后的变化
《唐律疏议》之所以最终形成,其中关键还在于《开元律疏》的编纂,自此,唐朝执法行为所参照的依据都是《开元律疏》或《唐律疏议》,并未产生较大的争议和改变[6]。公元907年,唐朝被灭,将近三百年的历史被重写,但《唐律疏议》依旧在后来所建立的王朝治理中沿用,包括宋元两朝,执法行为也都主要参考《唐律疏议》。尤其是案件的审判和定性,都是以《唐律疏议》为标准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唐律疏议》也经历了一番变化,例如宋元时代所沿袭的《唐律疏议》,由于朝代的变更,法律的名称也产生了变动,采用了《故唐律疏议》的新名称。文章的开篇“议曰”被调整为“疏议曰”,先前由于避讳的原因而被改动的某些字词,现在已经被慢慢复原,例如当时为了避讳唐玄宗,用“周亲”来替代“期亲”,现在已经又被修改复原回“期亲”了。其他部分,例如为了避讳唐高祖的名讳,用“丙”代替“景”,现如今也已经被复原为“景”。其中,为了避讳新王朝而变更的字也出现了新的调整,尤其是《唐律疏议》中的“议能”,主要是指议一些有“大才艺者”,而出于避讳的原因,将其改为议“有大才业”者,这直接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整体而言,以上的字词变化都属于细微的变动。按照仁井田陞等的相关观点阐述,其中显着的变化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唐律疏议》的来源,可能是出自《宋刑统》。其次是原来的《唐律疏议》每篇开头是缺少篇目的疏议的,但元朝之后慢慢地有人进行了增添。对于上述的结论,笔者并不赞成。《唐律疏议》“以律疏单行本为祖本,只不过受到了《宋刑统》的若干影响而已”。
唐高宗时期,律疏的编纂制定直接决定了《唐律疏议》能否有效地形成,若是缺失这一环节,将不可能带来《唐律疏议》的最终完成和沿袭。同时,唐玄宗时期对律疏所进行的必要的删改和调整,也直接影响了后期《唐律疏议》的完备和体系的成熟。也是因为这样的删改,促使《唐律疏议》的全面成形,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相对完备。直到定型结束,到后期的王朝建立,唐朝所编纂的律疏也不会发生过大的改变。随着唐朝的衰落,《唐律疏议》并没有丧失其使用价值。然而,随着这本法律的流传和沿袭,也会受到一些环境的影响,导致内容出现细微的调整,但整体而言,《唐律疏议》一直都未出现较大的变动,还是大部分沿袭唐朝开元时期的内容和形式。
四、总结
借助《唐律疏议》可以窥视当时年代的立法状况和司法执法的相关情况,对后世调查研究起到指导性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唐律疏议》历史演变历程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通过各种文献资料,了解到《唐律疏议》的相关历史讯息,深入探索其变化历程,了解到在演变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得出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律疏删缉是《唐律疏议》正式产生的主要环节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刘俊文.唐律疏议[M] .北京:中华书局, 1983.
[2]王立民.唐律新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3]乔伟。唐律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4]钱大群,钱元凯.唐律论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乔伟.唐律概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2.
[6]钱大群,夏锦文.唐律与中国现行刑法比较论[M].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一、问题的提出依据相关法律,中国当代的法律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法律解释四种形式,但是任何一种法律解释都没有一种统一的文本形式。以最主要的司法解释为例,其文本形式十分繁杂,各类司法解释的名称就多达十余种。①毫无疑...
唐朝刚刚开始建立,因此统治集团要牙始着手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统治者开始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并制定了经济法律,想要依靠法律来保证社会经济能够陕速顷利地发展起来,贞观十一年颁布的《唐律》就是当时人们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镶唐律》其实是刑律规范,其中关于...
儒家学人从西晋始,通过八议、官当等,重建了封建特权;通过重罪十条强调确认君权、长老权,其中最主要的谋反、谋大逆、谋叛等条目,接受了经韩非子解释过的老子君道;以礼入法的主体成果准五服以制罪,核定笞、杖、徒、流、死二十等(五、五、五、三、二)...
一、唐律形成的背景唐初法律制度基本上并没有创新,而基本上是沿袭隋朝。唐建国之初,百废待兴,还没有来得及创制通行于全国的法律,因此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元年六月下诏废除了隋朝的《大业律》,暂时适用隋朝的《开皇律》。然后于同年十一月在暂时适用的《开...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奴隶买卖自秦就已存在,并设置了专门的买卖市...
一、南宋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经济贸易格局形成的必然性南宋与北宋最大的经济发展变化在于江南以长江为代表的水运交通成为中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葛金芳先生在他的《两宋社会经济研究》中,以比较史学的目光肯定了人类历史在近代以前就已经存在着大陆帝...
礼,是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思想的一支,是中国法律文化的特征之一。学术界对礼的起源存在争议,“祭祀说”、“交换说”、“人情说”、“风俗说“等多种观点都有,其中尤以“祭祀说”影响最为深远,亦即“礼源于祭祀”。...
古人措辞以简洁为美,但我们现在理解起来就略微困难,监临娶所监临女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依《唐律疏议》的解释,监临之官,谓职当临统案验者①。那么,监临的意思就是其职责是统辖监督这个地区范围内的事情。监临之官即为统辖监督部下及审理判断或参与处置的官员...
本文重点探讨了《唐律疏议》历史演变历程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通过各种文献资料,了解到《唐律疏议》的相关历史讯息,深入探索其变化历程,了解到在演变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得出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律疏删缉是《唐律疏议》正式产生的主要环节的结论。...
一、前言自西汉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德礼成为政教之本。刑法也是德主刑辅,体现儒家思想,这也使得中国古代刑法被打上了深深的宗法的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