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统筹城市上下游河道防洪工程、泄洪通道和蓄滞场所的防洪能力。综合考虑蓄、滞、渗、净、用、排等多种措施并用,提高水利工程引排调控能力。文中主要论述了河道防洪工程、排涝系统布置、防洪排涝监测以及与流域区域防洪体系协调措施这四个方面。通过采取一系列防洪排涝措施,为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和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推动力,改善现状城市积水现象,提高城市抗灾能力。
关键词: 城市; 防洪排涝; 措施;
1、 防洪排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河道防洪能力
汾河是流经临汾市的第一大河,属汾河下游段。近些年,汾河已完成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现状规划范围内已完成河道生态治理河道长度14.90 km。起点为屯里汾河大桥,终点为309过境汾河大桥。洪水标准为50 a一遇设计。
涝河为汾河一级支流,洰河为涝河干流的较大支流。涝河、洰河在南同蒲铁路下游处汇流为涝洰河,最终流入汾河。近些年,涝洰河已完成部分段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现状规划范围内已完成治理的为:洰河河道治理段长4.50 km、涝洰河汇合后河道治理段(即高河段)右岸长度4.40 km。涝河治理段洪水标准为50 a一遇设计;洰河治理段洪水标准为50 a一遇设计;涝洰河高河段治理段洪水标准为50 a一遇设计。涝洰河上游建有涝河、洰河水库,发生超标洪水时,利用上游水库调节,基本保障临汾中心城区防洪安全。
仙洞沟涧河是汾河一级支流,规划范围内为仙洞沟涧河入汾口段,长度1.00 km,现状未做防洪治理工程。母子河是汾河的一级支流,属于龙祠泉的退水渠,规划范围内为母子河入汾口段,长度0.50 km,现状仅完成入汾口桥梁1座及景观溢流堰2座等,未做防洪治理工程。
1.2、 现状雨水管网排水能力
中心城区现状设有排水主干管4条,排水干管9条,雨水泵站5座。老城区的排水系统以雨污合流制为主,排水管道覆盖率较高。新建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管渠铺设较分散,雨水管渠的覆盖率较低。
不同区域的设计标准不同,临汾城区现状采用的设计标准一般为0.50—1.00 a,部分改造管道可能采用设计标准为1—2 a。新建城区的排水系统基本能够达到1 a一遇的标准。老城区的管道有些埋设时间已久,没有经过详细设计及记录,新旧管道同时存在,旧管部分存在堵塞,无处排水现象。老城区经过改造后的管渠部分能够达标,未改造管渠尚未达标。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现状河道防洪标准低于临汾市总体规划要求。汾河虽已完成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但现状洪水标准为50 a一遇设计,达不到100 a一遇设计。涝洰河还有部分段未完成生态治理。涝洰河入汾口现状洪水标准为50 a一遇设计,达不到100 a一遇设计。仙洞沟涧河入汾口、母子河入汾口未做防洪治理工程。使临汾中心城区防洪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城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排水能力呈下降趋势。排水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市区的低洼地段、立交桥等处,现有排水泵站的抽排水能力不能满足大、强降雨时所需的抽排水需求。部分立交桥甚至未设置抽排水泵站,导致一到雨天就在该处形成积水。目前城区排涝沟渠不畅,排水能力严重不足,极易形成内涝,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城市排涝,填没、侵占了水渠,造成雨洪水无滞蓄缓冲空间,加大了涝灾损失。城区排水系统不完善,未形成完整的排涝体系。
2、 防洪排涝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结合临汾市区人口规模和城市重要性,确定临汾市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为100 a一遇;汾河两岸堤防按100 a一遇标准设防。涝洰河、洰河、涝河两岸堤防按50 a一遇标准设防。涝洰河入汾口、仙洞沟涧河入汾口、母子河入汾口同相应汾河干流防洪标准,为100 a一遇标准。
临汾市中心城区防涝标准为30 a一遇24 h长历时暴雨。雨水管渠建设标准,下立交、地下通道、下沉式广场等易涝点不低于15 a;行政中心、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重要地区和供水、供电、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不低于10 a;城市主干道、雨水主干管不低于5 a;城市次干道、雨水次干管不低于3 a;其余一般地区、支路、雨水支管等不低于2 a。
3、 防洪排涝措施
3.1、 河道防洪工程
3.1.1、 汾河防洪工程
汾河在规划范围内河道长度14.90 km。起点为屯里汾河大桥,终点为309过境汾河大桥。现状防洪标准为50 a一遇设计,根据防洪标准要求,应将防洪标准提高,达到100 a一遇标准。确保河道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和土地安全。工程内容包括加高加固河道堤防、河道疏浚、主河槽固槽等,使河道行洪能力达到防洪标准。
3.1.2 、涝洰河防洪治理工程
涝河河道治理工程位于临汾盆地中部的尧都区,治理范围为:108国道桥至南同蒲铁路大桥,涝河河道治理段长6.00 km;洰河河道治理工程位于临汾盆地中部的尧都区,治理范围为:108国道桥至南同蒲铁路大桥,在已完成治理部分的基础上,洰河河道治理段长3.80 km;涝洰河高河段河道治理工程东起南同蒲铁路(涝洰河交汇处),西至涝洰河入汾口,在已完成治理部分的基础上,治理河道总长度为3.90 km;涝洰河入汾口治理工程主要针对入汾口处0.50 km范围内河道治理,以达到相应汾河干流100 a一遇防洪标准。工程内容包括堤防工程、浆砌石护岸工程、河道清淤疏浚、主槽防护工程、护基工程、排水涵洞、排水口等。
3.1.3 、仙洞沟涧河入汾口及母子河入汾口治理工程
仙洞沟涧河入汾口治理工程针对入汾口处1.00 km范围内河道治理,母子河入汾口治理工程针对入汾口处0.50 km范围内河道治理,以达到相应汾河干流100 a一遇防洪标准。包括护岸工程、堤防工程、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等。
3.2 、排涝系统布置
3.2.1、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
规划中心城区雨水管渠分为6个排水系统共计62条:其中,老城区排水系统规划雨水干管14条,初期雨水送入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东城区排水系统规划主干管1条,干管8条,初期雨水送入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河西区排水系统规划雨水干管13条,初期雨水送入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南城区排水系统规划雨水干管6条,初期雨水送入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新兴产业园区排水系统规划主干管1条,干管7条,初期雨水送入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涝洰河区排水系统规划雨水干管12条,初期雨水送入第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3.2.2、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结合临汾市区域位置特点、土壤条件、地形地势等,规划低影响措施选择主要包括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以及雨水调蓄池等。
下凹式绿地是天然的渗透设施,对雨水具有渗、滞的作用,同时有净化作用。可应用于公园、公共绿地、道路和广场内。透水铺装可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及车道,可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消减和雨水净化作用。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工业区、停车场和道路等。植草沟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也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等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城市公共排水系统宜在适当位置布设雨水调蓄池和流量控制井,采用调控排放的形式进行雨水利用。
低影响开发雨水措施应根据地形地势综合设置,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规划下凹式绿地面积175.80万m2,渗透性停车场规划面积29.17万m2,硬化道路透水铺装22.54万m2,雨水调蓄池15座,调蓄容积21.80万m3。
3.2.3、 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设立城市涝水行泄通道,老城区的行泄通道为南外环雨水管道和沿汾河东岸的暗涵;河西区行泄通道为规划一街排水明渠;东城区的行泄通道为沿同蒲铁路的规划雨水主干管、沿108国道(东外环)东侧设置的雨水排水涵洞;南城区的行泄通道为沿108国道南侧的排水明渠;新兴产业园区行泄通道为沿108国道南侧的排水明渠和沿同蒲铁路雨水管道。
设置大型雨水调蓄池和雨水泵站,结合低影响开发雨水措施中心城区规划雨水调蓄池15座,其中老城区5座,东城区3座,南城区4座,新兴产业园区3座。在城市道路下立交下穿路段设置雨水排水泵站,将下穿路段的雨水提升,排入城市雨水管道系统。规划共设置雨水泵站12座,其中保留原有泵站3座,现状改造2座,新建泵站7座。排除城市管道或低洼地带积水,防止内涝的产生。
3.3 、防洪排涝监测
为确保城市防汛安全,提高对暴雨洪水、防洪排涝突发事件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城市防洪排涝监测站网,建立城市防洪排涝数字信息化管控平台、完善城市灾害预报预警、防洪排涝调度与应急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监测管控机制。
3.4、 城市与流域区域防洪体系协调措施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最大程度减少对流域区域的影响,考虑域外来水,同时还要与其他规划相协调。
城区域外洪水排洪设施:七一渠以东与汾河间区域雨洪汇集考虑沿河西区边缘设长约12.00 km的截洪沟,并按照主干道设置11条共20.00 km长东西向排洪明沟以利区间雨洪排入汾河。
与环城水系协调措施:东城区和南城区防洪排涝布置应与环城水系规划建设相协调,设计标准内洪水采用前述工程措施解决,对于超标洪水考虑环城水系作为城市防洪行泄措施。
4 、结语
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统筹城市上下游河道防洪工程、泄洪通道和蓄滞场所的防洪能力。综合考虑洪涝特性和工程条件,妥善安排城市洪涝出路,合理划分城市防洪排涝分区。综合考虑蓄、滞、渗、净、用、排等多种措施并用,提高水利工程引排调控能力,使城市防洪排涝的标准及能力逐步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梅锦山,侯传河,李小燕,等.防洪标准:GB50201-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5-6.
1流域现状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在白龙江中、下游流域现拥有在役的有碧口、麒麟寺两座水电站.其中碧口水电站是白龙江流域开发中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距碧口镇上游约3公里,三台机组1976年相继投产发电,装机容量为3100MW,总库容5.21亿立方米,为季调节水...
合工程实例, 研究分析了城市道路结合防洪堤工程设计的技术问题。在明确设计原则的基础上, 提出了堤路结合形式、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交叉建筑物处理、路面及管线布置等关键技术措施,...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就来不断的发展,近几年经济增长的速度直线加快,同时我国的水利事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取得的成绩也相当不错。水利堤防是水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水利堤防发挥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后期的效果。从另一...
对河道的维护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具体来讲主要指对河道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例如河道砂石资源)的有效管理与资源利用、河道内各项防洪安全措施的管理、河道内建设项目的管理以及河道自身安全的管理。但是在河道常规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人为等因素制约了河道工程...
根据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5年编制的《白洋淀蓄滞洪区建设规划》评估,白洋淀在设计水位10.5m时,枣林庄枢纽最大出流2050m3/s。但自2005年至今白洋淀内非法围埝及其他违法设施建设有了明显增加;赵王新河河道内堤埝、高秆作物、树障严重阻水;周边...
技术要求低、生产成本低、施工时间短,质量要求低等,是混凝土预制板块护坡最大的优势,而施工设计者正是因为看到了混凝土预制板块护坡的这些优势,进而在护岸工程中对之进行了有效的推广。然而,在使用混凝土预制板块护坡时,人们也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隆...
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处于一直持续发展的阶段,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是要以我国的河流或者是其他的资源为依托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的河流造成了负面影响。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针对这个情况,我国的河流治理分为城市中小型河流治理,...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多变,有不计其数的中小河流。中小河流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对象。要想科学治理中小河流,必须科学认识中小河流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解决的对策。1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1.1缺乏全面有...
本文首先阐述水库失事的危害,然后探讨水库失事的原因,最后提出预防水库失事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轻地下、重地上的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后患。近年来,城市饱受洪涝灾害之苦,北京、广州、南京、武汉、杭州等城市已经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洪水淹没、内涝侵袭的威胁。本文以宁波市为例,分析沿海平原地区的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