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教学实际出发,论述学习方式的几种主要类型,列举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分析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变革学习方式必要性的角度,就加强对学习方式的关注、转变变革学习方式观念、拓展和选择更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及寓学习方式的规律于生物教学实践之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改变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习方式 生物科学 专业 师范生
The simple discussion about the learning style of normal students majoring in bio-science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ality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main types oflearning style and some primary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ing style. And it also does researches on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style of normal students majoring in bio-science. Focusing onthe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current situ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necessity in changing learningstyle, 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issu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attention of learning styles,changing the concept of transforming learning style, developing and selecting diverse learningstyle, changing mod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utting the laws of learning style into biologyteaching practice,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tial meaning to the reformation of learning styleespecially for normal students majoring in bio-science in our college.
Key Words: Learning style; Bio-science; Major; Normal student
目 录
前言
1.学习方式主要类型
1.1 被动学习
1.2 自主学习
1.3 合作学习
1.4 探究学习
2.影响学习方式主要因素
2.1 学习个体因素
2.2 生物学科特点
2.3 教学方法
2.4 课的类型
3.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生学习方式现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步骤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方法
3.3 调查情况反馈
3.3.1 访谈情况反馈
3.3.2 问卷调查情况反馈
3.4 调查结果与分析
3.4.1 学习方式与年级
3.4.2 学习方式与性别
3.4.3 学习方式与学习成绩
3.4.4 对学习方式的认识
4.转变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4.1 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
4.2 职业需要
5.思考
5.1 加强对学习方式的关注
5.2 转变变革学习方式观念
5.3 拓展和选择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
5.4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5.5 寓学习方式的规律于生物教学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致谢
前 言
大学生学习方式是大学生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关键因素[1],与大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对于师范类大学生而言,他们肩负着培养中小学学生的教育使命,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决定着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在当代知识激增、科技迅速发展的学习型社会中,“学会学习”比“学会什么”更重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在变革学生学习方式进程中,需要对学习方式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更好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国内对学习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方式的内涵、分类和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在界定学习方式的内涵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将学习方式理解为学习风格[2];认为学习方式包括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方法等,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程序和定势 [3];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4]。对学习方式内涵理解不同,划分的维度不同,学习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依据学习内容是否以定论方式呈现可以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5];从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可分为:个体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他控性学习—自主性学习、间接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这几种类型[6]。在新课改背景下,多样的学习方式分类引出了研究者对学习方式转变的不同思考,从实践教育者角度提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科学”为“用科学、”变“权威教学”
为“共同探讨”三点转变学习方式的探索[7];从展示、观察思考与资料分析、比赛、提问置疑、讨论、探究实验、合作学习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8];从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与人合作和培养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六个方面提出学习方式变革应注意的一些问题[9]。
“师范是教育之母” [10],师范生作为未来在基础教育中指导学生选择多样化学习方式的生力军,其自身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如果师范生对学习方式没有深切的体验,未来就很难引导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探讨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方式既为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也为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后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提供相关的借鉴和参考。
1.学习方式的主要类型
学习方式类型是指学生在全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上的各种差异[11]。学习方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学者对具体的学习方式类型的界定也不是很明确。结合新课改,笔者认为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学习方式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1.1 被动学习
这是一种传统教育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4]。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而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但不可否认,对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文化和系统知识,被动接受型学习方式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其他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
1.2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为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行使独立选择权、实现对学习自我调控的一种学习方式[1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自主学习,在被动学习中学生是知识接受者,而自主学习中学生则是知识的发现者。自主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习能力[13]。
但是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还要具有积极的学习心态[14]。
1.3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15]。合作学习不仅有益于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加强人际关系,而且能发挥个人的优点。但合作学习也有缺点,当大家的意见分歧较大时,易争论不休,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在合作学习中,有些人会被忽视,有些人占的分量又太重等等[16],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效能。在植物学、动物学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常见的植物、动物进行种、属、科、目等鉴别时,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一般都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1.4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也称发现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15],是一种促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创新性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浅层研究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从中领略科学知识的乐趣,感悟科学研究精神[17]。但不足的是,这种学习方式耗时较长,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以上四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在学习过程中,它们不可分割,也不能相互代替,一方面每种学习方式的采用时常需要其他学习方式的配合,另一方面每种学习方式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各种学习方式的作用和价值都是通过各自适合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体现出来的。
2.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易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8]。在课程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2.1 学生个体差异
学习方式是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学习上的具体反映[18]。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爱的学习方式,这与学生的性格、兴趣、态度、风格等身体和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合作讨论型学习方式,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喜欢自主独立型学习方式;思维谨慎、沉思的人喜欢探究型学习方式,而思维活跃、冲动的人则喜欢情境实践型的学习方式。可见,不同的人具有不完全一样的学习方式。
2.2 学科特点
学习者学习的内容主要由其所学的学科决定,所以,学科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方式。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着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它的实验性强,学习过程中注重实验,很多理论的提出与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的。基于这一特点,学生不能完全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对生物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自己主动查询,亲自探究来获得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倾向于探究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分析和处理资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生物强调实验的重要性,但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相比,生物有相当程度上的偏文性,注重理解性记忆的特点,很多生物概念、原理、结论等都需要深度识记,因此,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学生喜欢依靠教师的讲解,倾向于选择被动、接受型学习方式。
2.3 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因与果的关系,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法,学生就会以相应的学习方式学习新知。目前,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探究法[19]。上述每种教学方法都体现了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相应的学习方式,例如: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它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在这一方法中,教师扮演了辅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从消极的听讲者转变为以自学为主的探索者、思考者,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自学、探究型的学习方式。
2.4 课的类型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主要通过课程完成,不同类型的课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方式。目前,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课的类型总体上分为四种:传授新知识的理论课、技能训练的实验课、提高教师基本技能的实践课以及以某一问题进行专题报告、交流的讨论课。每一种课的教学目标、采取的媒介不同,学生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理论课上倾向于被动学习,实验课上偏向于探究学习,实践课上喜欢合作学习。
3.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方式现状
笔者于 2010 年 12 月中旬对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进行了有关学习方式访谈和问卷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3.1 调查目的
了解我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现状,并对其调查结果分析讨论。
3.2 调查步骤
3.2.1 调查对象
我院没有 2010 级生物科学师范班,调查对象为 2007 级到 2009 级三个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班学生。
3.2.2. 调查方法
在我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2007 级到 2009 三个班级中,笔者根据学习成绩排名,每班选取 6 名不同排名的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基本情况。在访谈基础上,参考赖昌贵设计的《中学生学习方式问卷》[20],编制《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方式调查问卷》。然后发放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3.3 调查情况反馈
3.3.1 访谈情况反馈
在与学生代表交流过程中,他们基本上都乐于回答笔者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学习方式的内涵了解虽然不是很专业,比较浅显,但针对不同的学科、应对不同的考试、怎样学习有着自己的理解。
3.3.2.问卷调查情况反馈
在被试对象方面,发放 95 份调查问卷,最后共收取有效问卷 86 份,回收率达到90.53%,其中 2007 级 26 份,2008 级 31 份,2009 级 29 份,被试选取具体情况,见表 1.
表 1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调查人数分布
在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方面,本份调查问卷有 21 道选择题和两道回答式题目,从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填写情况来看,被调对象基本上都按照自己的情况完成了问卷,为笔者提供了可靠真实的相关信息材料。其中,2009 级的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填写的最工整、最认真。2007 级由于临毕业,忙于找工作或写论文,比较分散,所以,被试对象较少,填写得有些匆忙,两道回答式题目有的没有填写,但足以代表 2007 级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情况。
3.4 结果与分析
将我院 2007 级、2008 级、2009 级三个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班的访谈记录和填写的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比较:
3.4.1 学习方式与年级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年级,学习方式的基本情况差异不大,其中 2008 级与 2009级回答的或填写的情况很接近,甚至选择题的选项概率大都相同,而 2007 级的师范生在学习方式则与下面两级的师范生存在一定的差别: 对待实验课,2008 级学生中有 61.29%选择 “老师示范后,自己再动手实验”的学习方式,2009 级学生中有 59.62%也倾向于这种学习方式,而 2007 级学生中只有 53.65%选择此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类别偏好上,79.57%的低年级学生喜欢合作学习,82.16%的高年级学生则喜欢自主学习,探究型学习方式的选择者 56%集中在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 2008 级和 2009 级学生大部分是90 后,他们生活的背景和环境很相似,而与 2007 级学生有着一定的差别;二是 2008 级和 2009 级在高中时 80%是文科生,2007 级 97%是理科生,而且在高中阶段系统地学习了生物课程,由于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会有些差别;三是2009 级还处于从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过渡期,还没有完全摆脱被动学习,2008 级和2009 级学生经过二三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历练,都在不同程度上转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自学能力,尤其是 2007 级学生,几乎完全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是大一大二期间所学的课程有植物学、动物学等基础课程,注重形象性记忆,对自学能力要求不高,从大三开始逐渐接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比较抽象的课程以及教师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课程,重视理解性记忆,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逐步提高,所以高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强于低年级学生。
3.4.2.学习方式与性别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男生比例很少,2007 级的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 15.48%,2008 级的男生占总人数的 29.41%,09 级男生则占 29.17%。由于男生与女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素质不同,他们在学习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从调查的基本情况来看,90%女生对不同的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男生则只有 40%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60%是找不到方法或是借鉴别人的方法,这种差别在 2009 级生物科学师范生中尤其明显。在学习方式类别偏好上,男生有 62.5%喜欢合作学习,42.16%喜欢探究学习,很少一部分男生喜欢自主学习。相比较男生,女生则有 83.24%喜欢自主学习,64.95%倾向于与舍友或好朋友共同学习的合作型学习方式,只有很少一部分女生喜欢探究学习。这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大部分男生对生物教师职业不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学,也不讲究学习方式,这一点从 2007 级男生考教师的比例就可以看出,6 个男生中只有两个报考教师岗位。而 80%的女生热衷于生物教师职业,在追求此目标的过程中,很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讲究学习方式;二是男生比较贪玩,女生比较乖巧。大学的课余时间很充分,男生会借此时间打游戏、沉迷于网络,只有期末考试的时候突击一下,所以多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女生在课余时间通常会自己或与舍友在图书馆或宿舍完成作业、补习功课等,长期以往,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式;三是男生喜欢动手实验,喜欢探究,而女生则比较保守,中规中矩,对探究型学习方式兴趣不大;四是男生处于女生占优势的班集体中,竞争意识逐步减弱,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认为女生强于他们,在心理上就放松了对学习的关注,他们的目标是不挂科,作业常常参照女生的;而女生的比例在 70%以上,易形成竞争,暗自比较,各自努力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她们有适合自身独特的学习方式,再者由于对奖学金、荣誉的角逐,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女生学习都比较努力,喜欢自主学习,只有不懂的时候才问别人,自主学习能力强于男生。
3.4.3 学习方式与学习成绩
学习方式与学习成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调查表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中 94%的学生有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其中 10%的学生虽然成绩好,但学习方式单一、机械。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是学习不努力,对学习方式不重视,二是学习虽然认真,但选择的学习方式不恰当,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可见,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但由于学习成绩通过一定的考试来体现,如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尤其是期末考试,大多数是教师划重点,或者学生借鉴上一级的题库,在考试前一个星期短时间记忆,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样的学习方法偏向于死记硬背,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只注重记忆,学习方式简单和机械化。因此,只有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3.4.4 对学习方式的认识
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道题是开放式问题:“对于学习方式,你还有哪些想法”,对此问题的回答,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认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喜欢自主学习,有的提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要联系实际……,学生对学习方式的理解虽浅显,但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变革核心是选择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从这一点看,学生的回答是可喜的。但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则只填了无,对学习方式没有想法,这也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学习方式的理解与关注很少,这可能是整个学院学生的通病,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学习带来的结果,即学到了什么,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收获,经验的汲取、交流和总结,即怎么学的,这一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4. 转变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4.1 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关键环节[21]。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学习方式的改革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22]。”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要性。生物课程改革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性学习为突破口的改革[23]。
生物学科不仅仅有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有一个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给高等师范教育和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在基础教育正进行生物新课程改革之际,作为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生物科学师范教育学习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4.2 职业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24],作为以中学生物教师为职业首选的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在教学技能、教学风格和方式等方面与中学相衔接。学生是塑造学生未来教育教学品质的新一代主力军,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既决定着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力,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大学四年是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走向教师岗位的准备期,在这一阶段,学生要不断地在各方面武装自己,以促进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因为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师范生的未来教师职业面对的的中学生是90后、10后等的新生,这些中小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以往师范教育中仍沿袭把生物学教条化的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将来能更好地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为适应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职业要求,应该建立学习类型多样化的观念[25],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5.思考
5.1 加强对学习方式的关注
从笔者访谈记录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中可知,很多学生对学习方式了解很少,想法就更少,这就需要加强对学习方式的关注。对大学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的引导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深思,在课堂上,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接着问一下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特点,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反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加强自身学习能力的锻炼,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或班团活动等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交流学习经验等,加深对学习方式的关注和理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加强了解和关注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很重要,师范生要深入了解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个性品质,以自身的学习方式去影响、去培养中小学学生学习生物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以让他们在早期就学会学习。师范生在平时练习说课、讲课或学习过程中,可尝试将自己的同班同学或教师当作中小学学生,如果有机会,经常到学校附近的中小学学校听课,汲取优秀教师有关如何指导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经验,或是充分利用每一次与中小学学生和教师接触的机会,多和他们聊天,了解中小学生的思想、个性特点,为自己走上讲台,培养中小学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打上结实的基础。
5.2 转变变革学习方式观念
有些人认为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要抛弃被动型学习方式,全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事实上并非如此,过去传统教育几乎都采用接受型学习方式,这并不是接受型学习方式本身的问题,而是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偏颇。
再者,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方式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新的学习方式只有三种,也就是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其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只是针对我国现行教学的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的几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实际上,学习方式远不止这三种,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根据课程特点,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为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学生和教师应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丰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而不是固定地使用某一种或几种学习方式,简单地排斥学习方式, 仅仅采用合作、自主和探究型学习方式。
学生认为转变学习方式是教师的任务,对变革学习方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作用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这都不利于有效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学习方式的目标、计划和过程管理,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引导,学生自身应增强反思学习方式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5.3 拓展和选择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
变革学习方式的趋势是选择多样性的学习方式,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拓展和选择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以更有效、快乐地学习。除了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还可以一方面通过多读有关学习方式的文献,了解更多适合学习生物的学习方式,以拓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选择与“井底之蛙” 眼光不同的“ 海式学习”、与循序渐进的学习不同的跳跃超前的学习、与过分理性的科学式学习不同的审美式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26];另一方面将多样性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交叉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但并不是说机械地结合起来,这需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学习目标等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选择。
5.4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最有效的途径。对教师来说,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模式,除了传授式、合作学习式,还有自学辅导式、发现式、讨论式、技能训练式、情境陶冶式等,并且要掌握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从而能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灵活地选择和使用,以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实现多样化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能按照教师选取的教学模式创设性地采取相应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尝试不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基础教育改革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并拓展多元化学习方式,以转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课堂教学。
5.5 寓学习方式的规律于生物教学实践之中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第四年的教育实习是其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最重要的机会,同时也是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影响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渠道。笔者结合自己在大四上学期两个月的实习经验,,认为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要将学习方式的规律运用到生物教学实践之中。学习方式因人而异,在因人施教上,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可尝试主动让他们回答问题,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利用课余时间时常和他们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走入集体生活,学会与人打交道;对于成绩不好、表现较差的学生,学生首先要清楚,他们并不是坏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和自己独特的一面,这时师范生应该因势利导,课上让他们参加生物的小组讨论,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生物的兴趣,进而更顺利地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式;对于喜欢动手、喜欢探索的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放开思想、放开手去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课后可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给他们思考。这种因人施教能大大提高中小学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甚至有利于他们学习其他学科,深一步地说,让他们学会做人。除了因人施教,师范生还可以根据生物自有特点、学习内容影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影响学习方式等因素进行学习方式的因科施教、因材施教、因师施教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 宋琦, 刘晓玲, 范国盛. 师范类理科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2(9): 52-53 转 117.
[2] 刘春玲. 国内外有关学习方式的研究综述及对我国教学发展的启示[J]. 教育理论研究, 2004, 2: 3-5.
[3] 郝贵生. 论学习方式的现代化[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4, (5): 23-26[4] 钟启泉. 关于学习方式的认识[J]. 云南教育,2003,(20): 59.
[5] 庞维国. 论学习方式[J]. 课程·教材·教法,2010,30(5): 13-19.
[6] 陈佑清. 关于学习方式类型划分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0, 30(2): 36-40.
[7] 张黎华. 浅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 新课程·上, 2011,97.
[8] 王文平. 生物课堂学习方式变革初探[J].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4,18(4): 77-78.
[9] 杨虎英. 学习方式变革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教育理论研究, 2004, (2): 11-12.
[10] 李莹, 乔占奎. 试论师范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J]. 集宁师专学报, 2002, 24(4): 78-79.
[11] 邹穷. 学习方式的类型及自觉调适[J]. 现代大学教育, 2002, (3): 52-55.
[12] 郑丹丹. 反思自主学习[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3(4): 93-94 转 98.
[13] 句新文.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5, (5): 82-83转 113.
[14] 张炎. 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走上理性化轨道[J]. 安徽文学, 2007, (10): 145.
[15] 刘志辉. 浅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 语文教学, 125-126.
[16] 刘恩山.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 第二版本.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7, 95.
[17] 罗克勇. 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及其转变途径的思考[J]. 考试周刊, 2011,(18): 215-217.
[18] 吴永军. 再论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20): 8-10.
[19] 王道俊, 郭文安. 教育学[M]. 第六版本.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5.
[20] 王普霞. 大学生学习方式差异研究及其对成绩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3): 226-229.
[21] 张海秋. 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 大连大学学报, 2005, 26(5): 107-109.
[22] 李红云. 关于转变师范生教育学学习方式的探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5: 34-37.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24] 钟祖荣. 论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规律[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9(2): 33-40.
[25] 陈佑清. 适应新的发展取向的学习类型多样化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 2007, 27(3): 16-21.
[26] 陈建翔. 当代学习方式变革的外延创新[J]. 北京教育(普科版), 2004,(10): 10-13.
致 谢
这次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等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老师对本论文从选题、构思、收集资料到最后定稿各个环节中给予我的细心指引和教导,使我对生物科学师范生学习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对此,我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老师具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加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由于本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如论文中存在缺点与不足,恳请各位老师多予指正!
现在越来越强调学习者中心, 把有效教学建立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分析上, 其目的不仅在于要求每个学生接受各学科规定的内容, 而且更重视每个学生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
从教学实际出发,论述学习方式的几种主要类型,列举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分析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
生物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中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方式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探究性学习是一次学习方式的变革,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
近一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表观遗传、RNA干扰、RNA新功能的研究等。随着与化学、信息学、数学等其他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生物科学主导的学科地位也日益凸显。生物科学既是一门更新速度快、又...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来说就非常重要了。高中生物学科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是高中生物学科...